1.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怎麼計算,數據怎麼獲得
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計算方法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1號)》:我國於2000年11月1日進行了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登記工作。全國總人口為129533萬人。其中: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26583萬人。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接受大學(指大專以上)教育的4571萬人;接受高中(含中專)教育的14109萬人;接受初中教育的42989萬人;接受小學教育的45191萬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8507萬人,文盲率為6.72%。每10萬人中擁有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數:具有大學程度的為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為33961人;具有小學程度的為35701人。
根據以上數據,粗略計算我國人均受教育年限。
大學(指大專以上)教育的4571萬人,考慮到專科三年制,大專以上按人均受教育16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16年×4571萬人=73136萬年
高中(含中專)教育的14109萬人,按人均受教育12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12年×14109萬人=169308萬年
初中教育的42989萬人,按人均受教育9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9年×42989萬人=386901萬年
小學教育的45191萬人。按人均受教育6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6年×45191萬人=271146萬年
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8507萬人,按人均受教育1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1年×8507萬人=8507萬年
全國人口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73136萬年+169308萬年+386901萬年+271146萬年+8507萬年=908998萬年
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26583萬人。
2000年全國人均受教育年限為:
908998萬年÷126583萬人=7.18年
以上,可以看出,滿打滿算,全國200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8年。
人均受教育年限低的原因是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人口比重低。要使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有要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高中以上教育。
2. 中學(包括初中和高中)的受教育年限應該為幾年
於正常情況而言的話(指無因病或其他原因等中途休學或者留級現象),托兒所及學期教育回階段答不包括在內。
學習年限:
小學:大多數省市地方是6年制(極個別地方實行5年制);
初中:3年制
高中:3年制
如果有特殊情況的話,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提出申請適當的延長上學時間,如前文所說的因病休學,或者成績不達標留級等都是情況允許的范圍。我以前班上有個女同學因為家裡條件所迫,高二外出打工兩年多,掙夠了學費後又回來留級一年學習參加高考,雖然比同齡人晚上大學幾年,但現在都已經念研究生二年級了。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可就其實際問題和所在學校的老師和管理部門協商。現在的教育制度應該是越來越人性的。
希望回答能對你的疑問有所幫助。
3. 當前,我國農村中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 出自哪裡
我國城鄉抄「二元結構」反映在教育襲上,其突出表現是:城市義務教育由國家財政負擔,而農村義務教育則由農民自己支撐。目前,城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達13
年,而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還不足7 年,相差足足近一倍。
在全國范圍,東西中小學教師學歷總體平均相差三十個百分點左右,2006
年全國小學具有專科以上學歷教師,農村佔47.49%,比城市低31 個百分點;全國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教師,在農村是24.34%,比城市低約38
個百分點。農村教師隊伍整體存在著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知識面窄的問題。
在年齡結構上,農村小學年輕教師偏少。2006 年全國共有49.9
萬代課人員,主要集中在農村小學,其中,75.9%分布在中西部農村小學。農村小學教師工作生活的環境相對於城市小學來說非常差,條件也相當困難,老教師不斷退休,新教師不願意到條件艱苦的農村小學任教,造成農村小學教師緊缺。
低學歷人口的比例農村遠遠高於城市,高學歷人口的比例則是城市明顯高於農村。在城市,高中、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學歷人口的比例分別是農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4. 農村人均受教育年限在哪個統計年鑒里可以找到
建議查一下中國教育年鑒或中國農村統計年鑒,這些年鑒在夏澤網有,pdf版本和excel版本都有的,很方便。
5. 第七次人口普查表格里的受教育年限怎麼填
實事求是填寫。受教育年限在就是在學校的時間長度,比如說是小學內畢業那麼受教育容年限就是六年;如果是大學本科畢業,那麼受教育年限就是16年;如果是高中畢業,那麼受教育年限就是12年,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
內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證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普查對象是普查標准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
(5)城鄉受教育年限擴展閱讀: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將於11月1日起正式開啟。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將採取電子化方式開展普查登記,同時倡導普查對象自主填報的方式,鼓勵大家使用手機等移動終端自行申報個人和家庭信息。此次普查將採用互聯網雲技術。
雲服務和雲應用部署,全流程加強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確保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目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各項准備工作進展順利,700多萬普查人員將於11月1日起走入千家萬戶,正式開啟普查現場登記。
6. 怎麼計算25歲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平均受教育年限指對一定時期、一定區域某一人口群體接受學歷教育(包括成人學歷教回育,不包括各答種學歷培訓)的年數總和的平均數。按照現行學制為受教育年數計算人均受教育年限,即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按16年計算,高中12年,初中9年,小學6年,文盲為0年。如按此系數計算6歲及6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7. 什麼是人均受教育年限
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勞動力受教育年限的平均數版,這是一項反映權勞動力文化教育程度的綜合指標,表現勞動力文化教育程度的現狀和發展變化.按照現行各級教育年數的一般規定,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為16年、高中12年,初中為9年、小學為6年、文盲為0。
8.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農村和城市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別是多少
統計數據裡面是6歲以上的受教育調查,15歲以上只統計了文盲人口,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