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路橋涵設計基準期是多少年
根據《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1.0.6條,公路橋涵的設計基準期為100年。
設計基準期,是為專確定可變作用及與屬時間有關的材料性能取值而選用的時間參數,它不等同於設計使用年限。
在進行結構可靠性分析時,考慮持久設計狀況下各項基本變數與時間關系所採用的基準時間參數。
按國家標准《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GB 50068-2001總則的有關規定,我國的建築結構、結構構件及地基基礎的設計規范、規程所採用的設計基準期為50年。同時,根據建築物的使用要求和重要性,設計使用年限分別採用5年、25年、50年和100年。
Ⅱ 農村公路混凝土路面使用年限是多少
根據《公路工程技術標准》,公路分為四個標准,農村的道路是四級道路,使回用壽命一般為十年。答一級路設計年限為15年;二級路設計年限為12年;三級路設計年限為8年;四級路設計年限為6年。
農村公路建設標准原則上按《公路工程技術標准》(JTG B01-2003)執行。各地應根據各地區公路網的規劃以及經濟發展狀況,按照公路的使用功能和遠景交通量綜合確定農村公路的等級。一般採用二級、三級和四級公路三個技術等級。
(2)四級公路的設計年限擴展閱讀
影響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壽命的因素有很多,延長使用壽命,要在很多細節上進行注意,在設計、選址、修建、管理維護等方面都要做位,農村公路的建設是農民、農村、農業的推進劑,延長農村道路使用壽命可以使三農得到更好更快發展。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藝主要是以水泥混凝土為主材料進行路面鋪設,根據它的材料使用、色澤、和硬度也分別被稱為為混凝土路面、白色路面或剛性路面。其主要分類有:素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連續配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鋼纖維混凝土和裝配式混凝土等。目前我國道路和交通建設中素混凝土路面應用最為廣泛。
Ⅲ 公路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怎麼區分
①高速公路全部控制出入、專供汽車在分隔的車道上高速行駛的公路。主要用於連接政治、經濟、文化上重要的城市和地區,是國家公路干線網中的骨架。一般年平均每晝夜汽車通過量2.5萬輛以上。 ②一級公路為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並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體交叉的公路,主要連接重要政治、經濟中心,通往重點工礦區,是國家的干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遠景設計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15000~30000輛。 ③二級公路。連接政治、經濟中心或大工礦區等地的干線公路,或運輸繁忙的城郊公路。一般能適應各種車輛行駛,二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摺合成中型載重汽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3000~7500輛。 ④三級公路溝通縣及縣以上城鎮的一般干線公路。通常能適應各種車輛行駛,三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摺合成中型載重汽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1000~4000輛。 ⑤四級公路溝通縣、鄉、村等的支線公路。通常能適應各種車輛行駛,四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摺合成中型載重汽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雙車道1500輛以下;單車道200輛以下。 編輯本段附加說明上述二、三、四級公路的通過量是將在公路上混合行駛的自行車、人力車、畜力車、轎車、拖拉機、汽車拖帶掛車或半掛車等,都按一定系數換算成載貨汽車數。中國和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公路交通量多超過原定的通過能力,故必須採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對公路進行改造,以適應車輛通過能力的需求。 公路等級的選用根據公路網的規劃,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務、功能和遠景交通量綜合確定;同一條公路,可根據交通量等情況分段採用不同的車疲乏數或不同的公路等級。 使用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為15年; 二級公路為12年; 三級公路為8年; 四級公路一般為6年。
Ⅳ 基本級公路的設計使用年限是多少
最新版(現行版本)是:JTG D20-2006 公路路線設計規范(含2012年勘誤1)。
Ⅳ 四級公路的設計標准
技術標准
平原微丘:計算行車速度60km/h,等級標准參數圖錶行車道寬度:3.75m,路基寬度一般值7.5m,變化值7.0m,極限最小半徑38m,停車視距40m,最大縱坡9%。
山嶺重丘:計算行車速度20km/h,路基寬度5.5m,極限最小半徑25m停車視距20m,最大縱坡9%。最小縱坡0.3%。 (上一個設計中,最大縱坡為12)
直線最大長度:1000米(左右),最小長度:同向曲線間40米(左右)反向曲線間無超高加寬可相接,無超高有加寬須10m以上緩和段。有超高時不小於15m。相鄰回頭曲線間直線不小於100(80)m。
圓曲線:最大超高8%,超高時一般最小半徑30m,極限最小半徑15m,不超高時最小半徑150m,最大半徑10000m。
緩和曲線(一般使用迴旋線)長度最小值:計算速度50km/h時為35m,50km/h時為70m。
不設緩和曲線的最小圓曲線半徑:360m。
平曲線最小長度:設計速度50km/h時為140m,60km/h時為170m。
轉角等於或小於7度時的平曲線長度。設計速度20km/h的一般值280/轉角。低限值40m。設計速度40km/h的一般值 500/轉角。低限值70m。
直線最大長度:設計速度30km/h的為400m,直線最小長度同向曲線間50m,反向曲線間40m
最短坡長:設計速度40km/h的為80m。:設計速度50km/h的為100m
最大坡長:設計速度20km/h的3%無限制,4%為1200m,5%為1000m,6%為800m,7%為600m,8%為400m,9%為200m。
凸形豎曲線最小半徑一般值200m,極限值100m。最小長度20m。
凹形豎曲線最小半徑一般值200m,極限值100m。
四級路控制坡度10%以內,最好9%以下。挖填局部4、5米皆可,坡長不用特別在意,位於海拔2000m以上或積雪冰凍地區的路段,最大縱坡不應大於8%。正常使用年限為5年。
(5)四級公路的設計年限擴展閱讀
四級公路是級別最低的公路,但它是我國道路基礎建設中的核心成員。一個標準的行政地區可以不通高速公路,但不能沒有四級公路。
四通八達的四級公路實現了全國各地幾乎每個角落的無縫對接、組成路網。在過去的傳統時代,修建一條四級公路也不容易,它承擔起了當時廣大區域次干線路的運輸職能,服務了無數基層行政區之間的溝通交流,對早期鞏固民族統一、加強地方管理、促進資源開發、推進脫貧致富等都具有關鍵意義。
即使在高速路網發達的今天,四級公路依然是我國等級公路中的主體部分,雖然已不佔主導地位,但線路總里程仍然遠超過其它等級類型的公路。
我國目前依舊處在工業化初級階段,貧困人口和農村人口基數還很大,四級公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是幫助他們走出山區荒漠、通往最近城鎮的重要公共設施。在地勢險峻、人煙稀少的環境里,修建高等級公路性價比低甚至不現實,需要造價低、技術難度小的四級公路才能滲透至各地點。
四級公路建設時間最早、覆蓋領域最廣,惡劣環境下蜿蜒曲折、起伏不平,所以在公路總里程中比例最高。
參考資料
四級公路的網路
Ⅵ 一般公路的使用壽命是多少年
高速路、一級路設計年限為15年
二級路設計年限為12年
三級路設計年限為8年
四級路設計年限為6年
影響城市道路瀝青路面使用壽命的因素
城市道路的特點決定了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既有構造因素、施工因素,又有材料因素。具體說來,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 路基
城市道路的路基與公路的路基有很大區別。公路的路基給排水、通訊等地下設施很少,因此有利於大型機械設備的施工,施工質量有保證。而城市道路路下給水排水管線和構築物縱橫交錯,給施工造成了很大困難,路基質量也受到影響。同時各種窖井往往造成地表水下滲,引起路基塌陷,造成路面損壞。
2 路面
由於各種地下設施都必須在路面上留有出口,因此城市道路的路面上到處都是豎井的井蓋,嚴重影響了城市道路路面的平整度,在交通量日益增大的情況下,路面破壞的機率大大提高。同時城市道路路面的排水遠不如公路的排水順暢,很容易造成雨水下滲,引發路面的水侵害,影響路面的使用壽命。
3 路面交通
為不影響市民出行,城市道路路面施工往往不中斷交通,邊通行邊施工。為給行人提供方便,還往往在夜間施工。這在方便人們出行的同時,卻給路面的施工質量留下了許多隱患。
4 施工
不論是在路基中,還是在路面上,城市道路的施工都要受到許多地下設施的影響,機械化施工程度相對較低,人工操作的比重較大,其施工質量難以與高度機械化施工的公路相比。同時,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不按要求施工,如路基施工臨時排水系統不暢通,遇雨後大量的積水滲入下層路基,嚴重影響路基質量;在溝槽回填時,溝內積水未排除,或溝底淤泥未清除干凈而直接帶泥水回填土,結果造成回填土含水量飽和,不能夯實,待飽和水下滲後,將造成填土下陷,危及路基安全;有時在填土中帶有大石塊、大磚塊、大混凝土塊、大硬土塊等,妨礙土顆粒間相互擠緊,達不到整體密實效果,日後發生沉陷。這些現象都會對路基的穩定性造成影響,直到影響面層。
5 管理
在城市道路的施工中,有許多項目屬於「獻禮工程」,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不按規范要求進行施工,加上相關部門管理監督不到位,施工質量難以保證。
Ⅶ C30混凝土四級公路設計使用年限是多少,急急急
從結構受力上講,混凝土路面都應該是30年
Ⅷ 四級公路水泥混凝土使用年限
高速路、一級路設計年限為年
二級路設計年限為12年
三級路設計年限為8年
四級路設計年限為6年
影響城市道路瀝青路面使用壽命的因素
城市道路的特點決定了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既有構造因素、施工因素,又有材料因素。具體說來,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 路基
城市道路的路基與公路的路基有很大區別。公路的路基給排水、通訊等地下設施很少,因此有利於大型機械設備的施工,施工質量有保證。而城市道路路下給水排水管線和構築物縱橫交錯,給施工造成了很大困難,路基質量也受到影響。同時各種窖井往往造成地表水下滲,引起路基塌陷,造成路面損壞。
2 路面
由於各種地下設施都必須在路面上留有出口,因此城市道路的路面上到處都是豎井的井蓋,嚴重影響了城市道路路面的平整度,在交通量日益增大的情況下,路面破壞的機率大大提高。同時城市道路路面的排水遠不如公路的排水順暢,很容易造成雨水下滲,引發路面的水侵害,影響路面的使用壽命。
3 路面交通
為不影響市民出行,城市道路路面施工往往不中斷交通,邊通行邊施工。為給行人提供方便,還往往在夜間施工。這在方便人們出行的同時,卻給路面的施工質量留下了許多隱患。
4 施工
不論是在路基中,還是在路面上,城市道路的施工都要受到許多地下設施的影響,機械化施工程度相對較低,人工操作的比重較大,其施工質量難以與高度機械化施工的公路相比。同時,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不按要求施工,如路基施工臨時排水系統不暢通,遇雨後大量的積水滲入下層路基,嚴重影響路基質量;在溝槽回填時,溝內積水未排除,或溝底淤泥未清除干凈而直接帶泥水回填土,結果造成回填土含水量飽和,不能夯實,待飽和水下滲後,將造成填土下陷,危及路基安全;有時在填土中帶有大石塊、大磚塊、大混凝土塊、大硬土塊等,妨礙土顆粒間相互擠緊,達不到整體密實效果,日後發生沉陷。這些現象都會對路基的穩定性造成影響,直到影響面層。
5 管理
在城市道路的施工中,有許多項目屬於「獻禮工程」,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不按規范要求進行施工,加上相關部門管理監督不到位,施工質量難以保證。
Ⅸ 路面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是多少
說明:5.0.8 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
本次修訂增加了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的條文,主要是基於下列三個方面的理由:
(1)隨著我國公路網的不斷完善,為了確保發揮路網的運營效率,減少路面結構性的頻繁維修對路網運輸效率和交通安全帶來的不利影響,對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做出規定是必要的。
(2)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公路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仍然偏低。例如:歐盟中多數國家的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在15~30年間,普遍比我國的規定要高。英國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40年。法國國家公路網,高速公路和快速路設計使用年限為30年,城鎮道路和其他等級公路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20年,地方上的低交通量道路路面結構初始設計使用年限為12年。德國高速公路、州級公路和低等級公路一般為30年。澳大利亞路面結構設計年為:新建柔性路面為20~40年,罩面為10~20年;剛性路面為30~40年。日本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對於主要的干線公路、高速公路為40年,國道20年;隧道內的路面為20~40年,對於大交通量的交叉口(立交)和城市的干線公路為大於20年。http://www.zzguifan.com/webarbs/book/249/1392928.shtml(3)從我國公路建設與工程實踐經驗看,京津塘高速公路、廣深高速公路、濟青高速公路路面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都已超過15年,並超過或接近了20年,其他等級的公路路面結構的實際使用年限也有很多路段遠遠超過了初期的設計使用年限。2000年以後,隨著針對路面早期損壞開展的相關研究成果的不斷應用和公路建設管理技術的不斷進步,路面結構的使用年限不斷提高,逐步朝耐久性方向發展。通過對過去二十多年路面設計與施工技術進步成功經驗的總結看,無論是在原材料控制、混合料設計、施工關鍵技術方面,還是在路面施工質量控制以及交通運營管理方面,都為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的提高打下了基礎。因此,對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做出規定是可行的。
本次修訂增加了對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的規定。本標准所規定的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是指路面結構在正常設計、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條件下應達到的年限。在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內,可根據實際需要對路面表面功能進行恢復性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