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傷認定期限怎麼計算,工傷認定時間超過了30天還能
受傷超過30天,個人可以去社保局申請工傷認定,認定前費用單位承擔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2. 交了工傷險,工傷期間工資怎麼算
一、《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二、如果有致殘的話還有相應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3. 工傷期限從什麼時候算起多久過期
從受傷之日起計算一年內可以申請工傷認定
4. 在單位工作十年前六年只交工傷保險後四年才交的社保那麼能一起算社保年限嗎
這一些是不可以的,四年才交的醫保社保以後你必須要交15年,是可以統籌在一起去計算的滿15年就可以了。
5. 工傷一年的法律有效追溯期怎麼算
申請工傷認定是自受傷之日起1年內,申請工傷待遇賠償應當是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發生效力後1年之內或者解除終止勞動合同之日起1年。
1、工傷認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即申請工傷認定需要一年。
2、勞動能力鑒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顯示傷殘等級。
3、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工傷保險待遇計算需勞動能力鑒定等級,所以,權利被侵害之日應當為知道傷殘等級之日。
4、解除勞動關系 因工傷保險待遇中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是解除勞動關系後支付的,在勞動關系解除之日未依法支付上訴費用的,該日即為權利被侵害之日,時效一年。
所以,工傷事故仲裁時效應當分兩種情況:
1、工傷事故後,在停工留薪期後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未鑒定勞動能力等級的,當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生效後開始計算,仲裁時效為一年。
2、工傷事故後,繼續勞動合同履行的,從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之日開始計算,仲裁時效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