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家裡的耕地讓人放了硫酸地不能種了,和毀地的人要陪長合理嗎
首先這種人太不道德了,土地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沒有人有權利毀壞土地,這種行為可以上升到犯罪。但是你一定要有確鑿的證據,必要時可以報警。
② 佔用農村耕地應按多少年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③ 工業硫酸毀了幾十畝地,一般判幾年
首先,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條規定, 違反本法規定,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破壞種植條件的,或者因開發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鹽漬化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並處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其次,根據《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規定,【非法佔用農用地罪】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佔用土地用途,數量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④ 硫酸污染土地問題
你好,硫酸屬於強酸,具有強腐蝕性和刺激性氣味。刷廁後一般露天一段時間會大部分揮發,剩餘量較少。用含硫酸的糞便施肥不太妥當,會產生惡臭污染和致病菌。最好進行堆肥和發酵後在用於蔬菜地施肥。如果已經這么做了,就要看蔬菜的長勢怎麼樣,蔬菜長勢好說明土壤的酸鹼度合適,反之說明土壤被含硫酸的糞便污染了。人食用一般是不會中毒的,只是蔬菜在酸性過強的土壤里也不會長的好。
⑤ 國家關於農田污染補償款相關規定
<<基本農田保護法>>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佔用基本農田建窯、建房、建墳、挖砂、採石、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從事其他活動破壞基本農田,毀壞種植條件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者治理,恢復原種植條件,處佔用基本農田的耕地開墾費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般按照農田每畝的純收入,進行補償,環保局和國土局都可以管理這樣的事情.
⑥ 硫酸泄漏被污染的土壤應該怎麼處理,算不算危廢
這個是危險廢物
應該對這部分土壤隔離、收集,交給處理危險廢物的專業機構處理
定期對土壤進行檢測
希望能夠幫到你
⑦ 徵用土地補償年限是多少年
土地補償費為前三年平均產值的6-10倍,,每一被安置人的安置補助費4-6倍,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標准有你們省里有規定,但是所有費用的總和不能超過30倍(均指前三年平均產值)
土地補償費為前三年平均產值的6-10倍,但只給村集體,不給個人。安置補助費4-6倍,應給安置單位,不接受安置的,可以給被安置人員。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發給承包人
⑧ 國家規定佔用農民耕地是怎麼賠償的,永久佔地
佔用農民耕地賠償按照《土地管理法》嚴格執行:
第二十七條、 國家建設徵用土地,由用地單位支付土地補償費。徵用耕地的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至六倍。徵用其他土地的補償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用耕地的補償費標准規定。
被徵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徵用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第二十八條、 國家建設徵用土地,用地單位除支付補償費外,還應當支付安置補助費。
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地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每畝年產值的二至三倍。
但是,每畝被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倍。徵用其他土地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標准規定。
(8)硫酸污染耕地補償年限擴展閱讀:
第二十九條、依照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二十倍。
第三十條、 國家建設徵用土地的各項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除被徵用土地上屬於個人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付給本人外,由被征地單位用於發展生產和安排因土地被徵用而造成的多餘勞動力的就業和不能就業人員的生活補助,不得移作他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佔用。
⑨ 有關佔用耕地的補償條款
我國大中小型工企劃分標准修改
日前國家對現行的《大中小型工業企業劃分標准》進行了修改。《標准》將不再沿用舊標准中各行各業分別使用的行業指標,而是統一按銷售收入、資產總額和營業收入的多少歸類,主要的考察指標是銷售收入和資產總額,劃分的依據是1998年的統計數據。
參照一些國家的標准及各類企業占企業總數的比重,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國大型企業標準定為:年銷售收入和資產總額均在5億元以上,其中,特大型企業標準定為年銷售收入和資產總額均在50億元及以上;中型企業標准為年銷售收入和資產總額在5000萬元以上;其餘均為小型企業。
根據新修改的《大、中,小型工業企業劃分標准》統計中國有大中型企業合計為10177家。
按新的劃型標准,在國家統計局目前掌握的40多萬家獨立核算工業企業中,大中型企業合計為10177家,比原標準的24120家減少了13943家,減少57.8%,其中大型企業為991家,比原標準的7223家減少了6223家;特大型企業62家,比原標準的268家減少了206家;小型企業為458329家。按新標准,大中小型卓越全部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的比例分別為0.21%、1.96%和97.83%,這一結構與一些發達國家的企業規模結構基本相似。
大中小型工業企業劃分標准——說明
1988年月4月發布 1992年補充
一、本標準是在1978年國家計委《關於基本建設項目和大中型劃分標準的規定》和國家統計局現行《大中小型工業企業劃分標准》的基礎上,由劃分企業類型協調小組會同國家經委、國家計委、國家統計局、財政部、勞動人事部、全國工業普查辦公室等綜合部門,結合當時實際情況,經過協調平衡,做了必要個性與補充,經國務院原則同意,由國家經委、國家計委、國家統計局、財政部和勞動人事部於1988年發布,作為全國工業企業劃分大中小型規模的統一標准。
1992年,全國劃分企業類型協調小組又對本標准進行了補充,以國經貿企[1992]176號文件予以發布。新補充的標准與原標准具有同樣效力,統稱為《大中小型工業企業劃分標准》。全國劃分工業企業大中小型規模統一按照此標准嚴格執行。
二、本標准適應范圍以全部工業生產企業的基層統計單位為劃分單位,不論企業隸屬於哪個部門,均應按其所屬行業統一標准執行。例如電子、核工、煤炭、冶金等部門所屬的儀器、儀錶行業企業均按機械工業行業中儀器儀表企業的標准執行。
三、本標准依企業生產規模劃分為特大型、大型(分為大一、大二兩檔)、中型(分為中一、中二兩檔)、小型四個類型。標准規定,凡產品單一的行業,能以產品生產能力功分的必須按產品設計生產能力或查定生產能力劃分;凡產品品種繁多,難以按產品生產能力劃分的則以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即依上年度財務決算數據)作為劃分標准,有特殊規定的除外。
設計能力:是指企業進行生產新建、擴建或技術發行時,設計任務書和技術設計文件中所規定的產品生產能力。
查定能力:是指由於進行設計發行技術革新等措施,企業產品能力已超過原設計能力,或者由於地質條件、設計條件的改變達不到原來的設計能力,在主管機關組織領導下,對企業生產能力重新進行查定,並經主管機關批準的產品生產能力。
按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劃分規模的企業,屬於1986年以後新建的企業,應考慮扣除固定資產價格增長的因素。
四、幾項注釋:
1、黑色金屬工業的鋼鐵聯合企業 指具備從采礦、煉焦、煉鐵、煉鋼到成品鋼材全部生產過程的企業。
2、有色金屬工業企業 按生產不同種類的金屬分別規定劃分標准:
(1)有色金屬聯合企業指從事采礦、選礦、冶煉的有色金屬工業企業。
(2)輕有色金屬一般指比重在4.5以下的有色金屬,其中有鋁、鎂、鈉、鉀等,鈦也列為輕有色金屬。
(3)重有色金屬一般指比重在4.5以上的有色金屬,其中有銅、鉛、鋅、鈷、汞、鎘、鉍等(鎳、錫、銻稀有金屬單列標准)。
(4)常用有色金屬一般指以下10種常用有色金屬:銅、鋁、鋅、鉛、鎳、銻、錫、汞、鎂、鈦。
3、化學工業
(1)生產有機原料、合成材料的企業,因產品品種繁多,難以按石化工業的有機原料、合成材料的生產能力劃分,可按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標准劃分。
(2)按生產能力劃分兩個品種達到同一檔次,可升一檔次,如企業中兩個品種分別達到中一標准,可升為大二。
(3)磷肥廠(普鈣):有自產硫酸的,其小型標准為10萬噸以下。
4、機械工業
(1)汽車製造企業的大中小型標准僅適用於載重5噸以下汽車製造廠;重型汽車製造廠是指8噸及以上的載重汽車、7噸及以上的傾卸車和15噸及以上的公路牽引車廠;超重型汽車廠是指生產20噸及以上特種重型載重汽車、載重牽引車的企業。汽車廠、重型汽車廠按生產能力劃分,超重型汽車按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標准劃分。有些汽車廠同時從事汽車製造與汽車改裝,應按其主要生產活動性質來劃分大中小型。
(2)大中型拖拉機是指20馬力(14.7千瓦)以上拖拉機,按部頒布標准台計算。
(3)生產繼電器、電容器、微電機的企業參照儀器儀錶行業的標准劃分。
5、建材工業 平板玻璃標准箱與重量箱的折算比為1:0.85。
6、輕工業
(1)造紙廠綜合生產能力指企業具有自製紙漿的紙和紙板綜合能力達到規定標準的;商品漿能力達到規定標準的;自製紙漿的紙和紙板綜合能力低於規定標准,加商品紙漿能力超過規定標準的。
(2)雙門電冰箱為標准台,雙門電冰箱與單門電冰箱的折算比為1:0.72;多門電冰箱視同雙門電冰箱。
(3)雙桶2公斤洗衣機為標准台,雙桶洗衣機與單桶洗衣機的折算比為1:0.59;套桶全自動洗衣機與雙桶洗衣機的折算比為1.3:1;滾桶式洗衣機與雙桶洗衣機的折算比為1.5:1。
(4)精製鹽與原鹽的折算比為2.2:1,兩種產品不得重復計算。
(5)手錶企業的標准僅指生產手錶的全能廠,對來件組裝電子表的組裝廠,應區別於全能廠的標准,全能廠與組裝廠折算系數為1:5。
7、紡織工業
(1)化學纖維企業既生產長絲又生產短絲,可將長絲能力摺合為短絲能力,然後以短絲能力作為劃分標准。1噸長絲能力摺合為3噸短絲能力。
(2)精、粗毛麻紡織廠標準是指全能企業。如精紡企業具備從紡織、印染到成品的全套加工生產能力;粗紡織企業具備從原料加工、紡織、印染到成品全套加工生產能力。不是全能廠的、則精毛紡、麻紡大型一標准為2萬錠及以上,粗毛紡為0.9萬錠以上。
8、凡按生產能力標准劃分的企業,不僅生產能力要達到本標准,同時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大型一檔企業一般控制在6000萬元以上,大型二檔企業一般控制在3000萬元以上。其中,輕工行業的造紙、洗衣機、自行車,紡織行業的棉毛、麻、絲、絹紡織,煙草企業,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必須在2000萬元以上。
9、作為基層統計單位的電力工業局,如果下屬有大型的發電廠或供電局,該電力工業局可列為大型企業,也可申請為特大企業。如果電力工業局內只有中型電廠或供電局,只能列為中型企業。
10、市政公用工業
煤氣企業:
(1)年末供氣戶數:指本企業年末所擁有的實際居民用戶數。
(2)人工煤氣工業用戶按10立方米/日折成一個用戶,公共福利用戶按2立方米/日折或一個用戶。
(3)液化石油氣按其使用鋼瓶的種類(50公斤及15公斤兩種)分別折算成一個用戶。
(4)天然氣工業用戶按4立方米/日折成一個用戶,公共福利用戶按0.8立方米/日折成一個用戶。
(5)不直接供應用戶的獨立的煤氣生產企業,某年末供氣戶數指標按煤氣實際供氣能力(日供氣量),按照居民用量佔60%,非居民用量佔40%的比例,並按居民戶用量2立方米/戶·日和非居民用量10立方米/戶·日折算成居民用戶。
11、《大中小型工業企業劃分標准》中,凡規定有兩項(或以上)劃分的行業,企業規模的兩項(或以上)指標同時達到標准。
行業類別 特大型企業標准
一、鋼鐵工業
(一)鋼鐵聯合企業 ①年產鋼150萬噸及以上;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10億及以上。
(二)獨立鐵礦 ①年產鐵礦石能力600萬噸及以上;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8億元以上。
二、有色金屬工業
(一)有色金屬聯合企業
1、鎳、銻、錫加工企業 ①年產能力5萬噸及以上;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 值6億元及以上。
2、重金屬企業 ①年產能力7萬噸及以上;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6億元及以上。
(二)氧化鋁企業 ①年產氧化鋁能力60萬噸及以上;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6億元及以上。
(三)冶煉電解企業 ①年產電解鋁能力20萬噸及以上;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8億元以上。
三、煤炭工業
礦務局(或獨立煤炭開采企業) ①年生產能力1000力噸及以上;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10億元以上。
四、石油工業
(一)天然氣開采企業 ①年產天然氣能力50億立方米及以上;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20億元及以上。
(二)石油開采企業 ①油田年開采能力350萬噸及以上;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20億元以上。
五、石化工業
石化聯合企業 ①年生產能力:
原油加工500萬噸及以上,
化纖單體、聚合物20萬噸及以上,
基本有機原料20萬噸及以上,
乙烯30萬噸及以上,
合成橡膠20萬噸及以上;
(註:生產能力其中一項達到標准即可。)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8億元以上
六、化學工業
化工聯合企業 ①生產能力:兩種及兩種以上產品的
年生產能力達到大一標准;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5億元及以上。
七、電力工業
(一)發電企業 ①裝機容量:l20萬干瓦及以上;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6億元及以上。
(二)供電企業 ①售電量:l00億干瓦小時(度)及以上;
送電線路:2000公里及以上;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5億元及以上。
八、軍工工業
(一)航天工業企業 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5億元及以上。
(二)航空工業企業 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6億元及以上。
(三)核工業企業 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6億元及以上。
(四)兵器工業企業 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6億元及以上。
九、機械、電子、森工、輕工、紡織、醫葯、市政公用企業
(一)機械工業
1、重工機械製造企業 ①年產能力6萬噸及以上;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6億元及以上。
(註:兩個指標須同時達到標准)
2.汽車製造企業 ①年產5噸以上載重汽車8萬輛及以上;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10億元及以上
(註:兩個指標須同時達到標准)
轎車製造企業 ①年產能力5萬輛及以上;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10億元及以上
(註:兩個指標須同時達到標准)
3.拖拉機製造企業 ①年產36.8千瓦(5O馬力)及以上拖拉機
6萬標准台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6億元及以上。
(註:兩個指標須同時達到標准)
4.船舶修造企業 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6億元及以上。
5.通用機械、機床製造企業 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5億元及以上。
(二)電子工業企業 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5億元及以上。
(三)森工企業 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6億元及以上。
(四)輕工業
1.鹽、糖、造紙聯合企業 年產用固定資產原值5億元及以上。
2.印製工業企業 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6億元及以上。
(註:專指中國人民銀行印製總公司
所屬印鈔制市企業)
(五)紡織企業
化纖聯合企業 ①年產能力化纖30萬噸及以上;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6億元及以上。
(六)醫葯企業
化學原料葯企業 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5億元及以上。
(七)市政公用工業
1、自來水企業 ①實際綜合生產能力250萬立方米/日及以上,
②Dg75以上供水管道長度2500公里及以上;
③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6億元及以上。
(註:各項指標同時達到)
2.煤氣企業 ①年末供氣120萬戶及以上;
②生產用固定資產原值6億元及以上。
(註:各項指標同時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