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要約確定承諾期限就不得撤銷。
因為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誠實信用原則;在經濟交往中,法律也會注重保護交易回的順利答發展,而不會阻礙交易的形成;如果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卻又撤銷了要約,這是對誠實信用原則的踐踏,也不利益經濟交往的進行;出於這些考慮,法律有此規定。
所以,確定了承諾期限,就等於要約人承諾在承諾期限內不撤銷,規定承諾期限是要約人放棄撤銷權的表示。
比如,有的要約中這樣規定:「 6 月7 日後價格及其他條件將失效」。要約中的「6月7 日 」就是承諾期限的最後一天。這種要約是不可撤銷的。「請按要求在 3 天內將水泥送至工地」、「請在 15 日內答復」、「 3 個月內款到即發貨」等都屬於規定了承諾期限。規定了承諾期限就相當於以明示的方式放棄了撤銷權。
Ⅱ 為什麼規定「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的邀約不得撤銷」,謝謝了!
我認為訂立該條款是根據公平原則定出來的,因為你作為要約人已經確定了承諾期限,作為承若人他這就有權利在承諾期限里作出承諾或拒絕。如果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的要約還可以撤銷,那麼這是對承諾人的一種不公平。
Ⅲ 要約中,確定了承諾期限為什麼不能撤銷<br/>
因為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誠實信用原則;在經濟交往中,法律也會注重保護交易的順利發展,而不會阻礙交易的形成;如果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卻又撤銷了要約,這是對誠實信用原則的踐踏,也不利益經濟交往的進行;出於這些考慮,法律有此規定。
所以,確定了承諾期限,就等於要約人承諾在承諾期限內不撤銷,規定承諾期限是要約人放棄撤銷權的表示。
比如,有的要約中這樣規定:「
6
月7
日後價格及其他條件將失效」。要約中的「6月7
日
」就是承諾期限的最後一天。這種要約是不可撤銷的。「請按要求在
3
天內將水泥送至工地」、「請在
15
日內答復」、「
3
個月內款到即發貨」等都屬於規定了承諾期限。規定了承諾期限就相當於以明示的方式放棄了撤銷權。
Ⅳ 要約中確定了承諾期限後,為什麼不能撤銷要約
因為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誠實信用原則;在經濟交往中,法律也會注重保護交易的順利發展,而不會阻礙交易的形成;如果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卻又撤銷了要約,這是對誠實信用原則的踐踏,也不利益經濟交往的進行;出於這些考慮,法律有此規定。
所以,確定了承諾期限,就等於要約人承諾在承諾期限內不撤銷,規定承諾期限是要約人放棄撤銷權的表示。
比如,有的要約中這樣規定:「 6 月7 日後價格及其他條件將失效」。要約中的「6月7 日 」就是承諾期限的最後一天。
這種要約是不可撤銷的。「請按要求在 3 天內將水泥送至工地」、「請在 15 日內答復」、「 3 個月內款到即發貨」等都屬於規定了承諾期限。規定了承諾期限就相當於以明示的方式放棄了撤銷權。
(4)要約人確定承諾期限擴展閱讀:
不可撤銷情形
第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
(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
(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准備工作。
還有一種就是要約人明示不可撤銷的要約也不得撤銷。
要約的撤回是使一個未發生法律效力的要約不發生法律效力,要約的撤銷是使一個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要約失去法律效力;要約撤回的通知只要在要約到達之前或與要約同時到達就發生效力,而要約撤銷的通知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不一定發生效力。
在法律規定的特別情形下,要約是不得撤銷的。 在要約撤銷的問題上,英美法與大陸法的理論迥異。按照英美合同法「對價」的理論,要約作為諾言在被承諾以前是無對價的,對發出要約的人沒有拘束力,因而在要約被承諾以前是可以撤銷的,即使是附承諾期限的要約也是如此。
大陸法國家則一般認為,要約一旦生效就不得撤銷。如德國民法典第145條規定,向他方要約訂立契約者,因要約而受拘束,但預先聲明不受拘束者不在此限。德國民法典規定了要約的撤回,但沒有規定要約人有權撤銷要約。
我國台灣的規定與德國一致。日本規定了有限制的撤銷:有承諾期限的要約不得撤銷,沒有承諾期限的向隔地人發出的要約,在合理的期限內不得撤銷。
Ⅳ 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但在要約沒到達受要約人時做出了撤銷的表示,問要約是否有效
要約無效。
你這個是要約撤回。
要約撤回與要約撤銷二者的區別僅在於時間的不同,內要約的撤回是在要約生容效之前為之,即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而要約的撤銷是在要約生效之後承諾作郵之前而為之,即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Ⅵ 關於要約撤回,為什麼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後,不能撤銷要約
1.為何確定了承諾期限就不可撤銷?因為確定了承諾期限,也就是規定了要約的有效期限,即意味著要約人在要約期限內等待受要約人承諾的送達。要約規定了承諾期限,法律就認為要約人放棄了撤銷權。或者說,規定了承諾期限,就意味著要約人保證在承諾期限內不撤銷要約,保持要約的形式拘束力。
2.要約確定了承諾期限,就沒有撤銷權,是基於保護受要約人信賴利益作出的規定。第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一般就說明他對行情和交易條件的變化有了比較准確的把握。要約人在設計承諾期限的時候,自然地考慮到了對自己利益的保護。如鮮活產品的現貨出售,要約人在設計承諾期限的時候,自然要考慮保鮮的問題,從而承諾期限要短;在處於賣方市場的情況下,賣方也會將承諾期限縮短;在行情劇烈變化的市場條件下,要約人也不會給對方留下太多的猶豫時間。因而,規定了承諾期限,就不允許撤銷,從宏觀上看,不會影響到要約人的利益。第二,規定了承諾期限,會使受要約人產生合理的信賴。受要約人會根據承諾期限的長短,來決定自己的相關行為。比如,某甲在1月1日以信件向某乙發出要約,以100萬元的價格出售一所房屋,承諾期限為15天,信件的往返時間為6天。承諾期限的最後一天為16日。受要約人某乙,就會在預留回信時間的前提下,進行准備工作,如某乙可能四處向親友告貸。如某甲在承諾期限內突然撤銷,就會造成某乙的損失。第三,或許有人認為,若允許要約人對有承諾期限的要約進行撤銷,造成了受要約人的損失可以採取損害賠償的方法解決。若採取這種辦法,不符合《合同法》盡量保護交易關系、盡量促使社會積累財富的思想,會使市場的效率、效益的下降。須知,合同數量的增加,即交易數量的增加,交易數量增加,即社會財富的增加。
Ⅶ 為何要約不得撤銷的情形:要約人確定承諾期限就不能撤銷較難理解,能否舉個極端例子解釋一下
因為確定了承諾期限,也就是規定了要約的有效期限,即意味著回要約人在要約期限內等待答受要約人的答復。也就是說要約規定了承諾期限,就等於要約人承諾在承諾期限內不撤銷。規定承諾期限,法律推定要約人默示放棄了撤銷權。如「請按要求在三天內將水泥送至工地」、「請在15天內答復」、「三個月內款到即發貨」等都屬於規定了承諾期限。
Ⅷ 要約不得撤銷情形之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請問這怎麼理解啊。能舉個例子嗎
「要約」就是指來一方向另一方發出的自要求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對方的同意的意思表示則稱為「承諾」。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是指要約人在發出要約的同時,給定了對方發出承諾的時間限制。比如,甲向乙發出要約,且確定承諾期限是10天,那麼在乙收到要約起的時日內乙作出的承諾有效,否則無效,合同不能成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Ⅸ 要約的承諾期限計算
那什復么,你忽略了特別法條制與普通法條之間的關系了。
一般情況要約確實是到達生效,但是24條是特別法條,它是對「以信件或者電報作出的要約」的「到達」作了特別的規定,即這種要約的到達「自信件載明的日期或者電報交發之日」被視為要約達到受要約人之日。
比如,甲寫信給乙,信件下面寫上了「2012年12月1日為寫信時間」和「要約有效期是10天」,然後他12月2日去寄信,信件12月4日才到達受要約人乙。一般情況,乙的承諾期限應從12月5日開始,但是因為有了24條對信件要約的特別規定,所以,乙的承諾期限應從12月2日零點起算,12月11日
24點止。(特別說明:法條內規定「之日起算」無特別說明是指當天的「次日零點」)
那「信件未載明日期」就更好理解了,就是信件上沒有任何錶明信件是什麼時候寫的,但卻寫了「要約有效期10天。」甲仍然是12月1日寫,12月2日寄,信也仍然12月4日到。那麼信封上就會有「12月2日」的郵戳,但因為信上未寫日期,所以「承諾期限自投寄該信件的郵戳日期(12月2日)開始計算」也就是12月3日零點起算,12月12日
24點止。
明白了嗎?
Ⅹ 要約確定了承諾期限,為什麼 不可撤銷
因為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誠實信用原則;在經濟交往中,法律也會注重保護交易的版順利發展,權而不會阻礙交易的形成;如果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卻又撤銷了要約,這是對誠實信用原則的踐踏,也不利益經濟交往的進行;出於這些考慮,法律有此規定。
所以,確定了承諾期限,就等於要約人承諾在承諾期限內不撤銷,規定承諾期限是要約人放棄撤銷權的表示。
比如,有的要約中這樣規定:「
6
月7
日後價格及其他條件將失效」。要約中的「6月7
日
」就是承諾期限的最後一天。這種要約是不可撤銷的。「請按要求在
3
天內將水泥送至工地」、「請在
15
日內答復」、「
3
個月內款到即發貨」等都屬於規定了承諾期限。規定了承諾期限就相當於以明示的方式放棄了撤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