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糖尿病什麼時候打胰島素合適
目前臨床使用的常規胰島素是一種六聚體的胰島素,皮下注射後,需分離成單體後才能吸收入血,起效需時約30分鍾。為了使胰島素與血糖高峰同步,常規胰島素需在餐前注射。
餐前應監測血糖,按照餐前血糖值來決定胰島素注射時間。但醫學界對於餐前血糖值與注射時間的關系文獻介紹並不一致。一般認為,在住院期間進行胰島素強化治療的患者,要求需嚴格些,具體為餐前血糖在3.9~6.7mmol/L的患者,在餐前15分鍾注射,可適當多進食;。
餐前血糖在6.7~10.0mmol/L者,在30分鍾注射,按常規進食。
餐前血糖高於10.0mmol/L者,在餐前45分鍾注射,減少進食。
對於老年患者及在家中自行注射胰島素者,餐前血糖值要放寬些,具體為餐前血糖7~10mmol/L者,餐前15分鍾注射餐前血糖10~15mmol/L者,餐前30分鍾注射餐前血糖高於15mmol/L者,餐前45分鍾注射。
單用中效胰島素者需在餐前30~60分鍾注射。
目前應用的速效胰島素,是採用基因重組技術將胰島素分子結構上的某個氨基酸替換而製成的人胰島素類似物。速效胰島素的特點是:打開了常規胰島素的六聚體形式,而成為單體結構,注射後不需要再分離成單體的過程,吸收快,起效時間短。進餐時不需提前注射,而注射後必須立即進食,否則可能出現低血糖。
速效胰島素作用時間為1~3小時,主要用於降低餐後血糖,因而用於餐時注射時低血糖反應少見,可適用於各種類型的糖尿病治療。因為不需要在餐前提前注射,速效胰島素在治療應用中為病友提供了極大便利。但速效胰島素注射後必須進食,以防止低血糖。
胰島素強化治療中的1型糖尿病患者,當餐前血糖較低,在2.8~3.9mmol/L時,可改在餐後注射胰島素,同時適當多進食;使用速效胰島素者,也可在餐後注射。
睡前注射中效胰島素或長效基因重組胰島素(甘精胰島素、精氨酸胰島素),是比較符合生理性胰島素分泌規律的治療方案。三餐前使用短效胰島素或速效胰島素控制餐後血糖,睡前則應使用中效胰島素或長效基因重組胰島素維持夜間的基礎胰島素水平,這樣能有效地抑制肝臟葡萄糖產生,減少脂肪分解,保持夜間血糖平穩,而且低血糖發生少,避免黎明高血糖發生。用量應遵醫囑,並根據空腹血糖值調節。
⑵ 糖尿病何時打胰島素
胰島素有很所種類的,有長效,短效,有的一天只打一回,有的要每餐之前打,如果口服降糖葯控制血糖一直控制的比較穩定,而且短期內突然瘦那麼多,最好還是去醫院查一下,對家人的身體有個比較放心的交代。消瘦的原因有很多,糖尿病也是一方面,建議最好是做全面檢查就當體檢了,例如腫瘤標志物全套,生化全套,血T3、T4,糖化血紅蛋白等。
如果是從口服葯改成注射胰島素,醫生要根據餐前餐後血糖水平,給你調整劑量,並不是每個人打的都是一樣的,所以最好還是去醫院。
至於飲食上面,糖尿病病人因為比較容易餓建議少吃多餐,將一天三餐分為4餐或者5餐,多吃些纖維素多的食品,例如芹菜,韭菜之類的,不能喝黃酒,最好能戒煙酒,身邊備點無糖餅干之類的食物,因為偶爾會出現低血糖反應。看病史還得過腦梗塞,飲食要注意清淡,不要吃太咸太油膩的食物。
⑶ 糖尿病患者打胰島素能活多久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胰島素治療是糖尿病的核心治療,打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很正常的手段,不是判處「死緩」,世界上胰島素治療時間最長的人超過50年,壽命超過75歲,因此糖尿病人採用胰島素治療,只要將血糖、血脂、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或接近正常范圍不影響壽命。
⑷ 糖尿病人打胰島素一般多長時間可以停
1型糖尿病不能停 屬於胰島素依賴性
2型糖尿病根據自身病情 和血糖控制情況 我29歲早7晚8 打的門冬胰島素 每天晚上快走1個小時 現在血糖控制的不錯 復查也正常 但是還是不能停
醫生說在你打同樣劑量的情況下 通過飲食+運動 血糖比之前長期穩定下降才可以降低一點胰島素 就這樣循環 顯示血糖穩定變低 然後才可以慢慢降低胰島素的劑量 直到完全沒有
不能一次性停打
⑸ 糖尿病打了胰島素是不是意味著終身要打
這樣的情況不用終身打,病好就可以了
⑹ 糖尿病人打胰島素能活多久
一般來說,如果沒有出現嚴重的並發症,糖尿病是不會影響人的壽命的。它雖然是無法治癒的慢性疾病,但不會減少生命年限,只是加重了本人及其親屬、社會的負擔。
但糖尿病是會對婦女妊娠產生顯著影響的,這點必須注意。糖尿病孕婦中發生巨大胎兒的比例非常高,這是因為血糖濃度過高使胎兒生長過快,以致超過正常的速度,這會給分娩帶來困難,同時也會使新生兒損傷和疾病的發生幾率大大增加
⑺ 聽說新得的糖尿病直接用胰島素可以在幾年內不復發,甚至可以去根。
血糖水平的確有些高,而糖化血紅蛋白反應的是患者近三個月的血糖情況,他的值說明一直是處於高血糖水平的,建議積極的降糖。正常情況下尿糖為陰性,當血糖含量超過腎糖域後尿液中會出現葡萄糖。
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終生性使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而對於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盡早實施胰島素治療,可使血糖長期嚴格控制達標,大大減少糖尿病慢性並發症(尤其是微血管並發症)的發生率。而且,給予適量的胰島素治療,有利於維持正常的糖代謝和脂代謝,改善胰島素抵抗,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早期及長期正確使用胰島素對身體有益而無害,胰島素是身體的自然物質,注射它既沒有毒性也不會成癮。
⑻ 糖尿病已有14年,打胰島素有兩年多
血糖過高,糖毒性對你的靶器官(心、腦、腎、眼底、神經等)都有不利的影響;你的視力模糊是糖尿病眼底視網膜病變,拉肚子如果沒有什麼其他原因的話,可能是植物神經病變,也就是說糖尿病的並發症已經出現了。建議胰島素強化控制一段時間,解除糖毒性,穩定血糖,然後再根據血糖胰島功能和胰島素用量,選擇合適的降糖方案。
⑼ 糖尿病人多長時間注射一次胰島素
遵醫囑!如果糖尿病不是特別嚴重建議還是不要打胰島素,因為一旦打了很難停下來的。胰島素的單位也會越來越大。建議食療結合運動。適當的運動,充足的睡眠,愉悅的心情以及均衡的營養是最重要的。鉻可以增加胰島素活性,可以適當補充一些酵母鉻片。順祝健康
⑽ 糖尿病到什麼時候須要打胰島素
降低血糖無非是服用降糖葯跟注射胰島素兩種。
二者各有優缺點。
(1)服用降糖葯方便、經濟實惠,不過長期服用副作用很大。傷肝傷腎的同時,要麼抑制腸道對營養的吸收,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加快並發症的來臨,要麼通過刺激衰弱的胰島細胞超負荷運轉,增加胰島素的分泌。
(2)而注射胰島素,相對比較麻煩,而且也比降糖葯貴。不過注射胰島素副作用要小得多。因為人體本身也會產生胰島素的,只是由於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才需要外援胰島素。當然動物胰島素由於自身免疫系統不識別,容易產生胰島素抵抗,建議注射人胰島素。
我在這里的建議是注射人胰島素。
現在回答你標題的疑問,糖尿病到底什麼時候須要打胰島素?
過去咱們國家由於受經濟條件限制,胰島素基本上要靠進口,由此也導致了,胰島素價格奇高,人們患了糖尿病首選降糖葯物。只有到了胰島素絕對不足時,降糖葯物不起作用的時候,才考慮胰島素治療。
而由此也造成了人們治療的誤區。「胰島素一旦注射會有依賴性。」人們注射胰島素時往往已經到了並發症後期,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一旦注射胰島素,生命將不久矣!」其實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
其實胰島素在糖尿病早期進行注射最好了。因為早期大多數患者的胰島功能都是正常的,之所以出現血糖偏高是因為胰島素抵抗。而注射胰島素的同時結合中醫調理治療,在胰島功能逐漸恢復的同時,也可以逐漸減少胰島素注射量。
糖尿病的發病之前,首先出現的是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造成胰島素相對不足,然後才被身體誤以為胰島素分泌不夠,讓胰島細胞超負荷運轉以產生足夠胰島素,等到胰島細胞由於長時間超負荷運轉,得不到休息,開始衰弱,等它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時,就會出現糖尿病症狀。而之後的降糖葯更是進一步加快了胰島細胞衰竭的速度。
我說的是,胰島素越早注射越有利於治療。因為注射胰島素的同時,患者的胰島細胞就可以得到一定的休息。這時進行中醫調理治療效果會比較好。
我發現好多患者朋友眼中的糖尿病是無法治療的,所以放棄了治療,只是控制血糖。確實糖尿病到現在為止,人類還不能根治。不過通過中醫調理治療完全有可能達到臨床治癒的效果。通過二十年多年山西廣濟醫院治療過的世界各地的數萬患者的治療情況分析,有些糖尿病患者是可以治癒的。當然這也要看糖尿病患者的患病嚴重程度、患者的體質、對葯物治療的敏感性,還要注意平時生活、飲食、睡眠、運動等各個方面是否理想。
糖尿病歷來被列為終身病,患者心理壓力很大,失去治療信心 ,導致惡性循環;也有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沒有足夠認識和知識,所以不能正確對待。如果能夠了解糖尿病的病因、病理,解除心理負擔,建立信心,能夠對症治療,防治適當,糖尿病是完全有可能治好的。重要的是發現疾病要及時治療,既不能輕視,也不能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