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個人國債期限是多久
短期國債通常是指發行期限在1年以內的國債,主要是為了調劑國庫資金周專轉的臨時性餘缺,並具有較大的流屬動性;中期國債是指發行期限在1年以上、10年以下的國債(包含1年但不含10年),因其償還時間較長而可以使國家對債務資金的使用相對穩定;長期國債是指發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國債(含10年),可以使政府在更長時期內支配財力,但持有者的收益將受到幣值和物價的影響。
⑵ 短期政府債券是指償還期限為多少年
短期政府債券,是由一國的政府部門發行並承擔到期償付本息責任的,期限在1年及1年以內的債務憑證。各級政府或由政府提供信用擔保的班委發行,是政府承擔責任的短期信用憑證,期限為3,6,9,12個月。
⑶ 政府債券的還債期限一般是多長啊
不是,具體要依據是何種類型的國債,現在發行的國債主要是兩種:憑證式國債和記帳式國債;憑證式國債最好持有到期,才能得到足額的本金和利息,如果提前贖回要支付本金0.1%的手續費,而利息收入相當於活期存款利率;而記帳式國債是上市交易國債,你可以隨時把國債賣掉,跟買賣股票一樣,但如果你賣出的價格低於買入的成本,那麼你就虧損了,如果你賣出的價格高於你買入的成本,那麼你也賺了,同時不管你賠還是賺賣出國債都還有利息收益。
關於計算利息問題,憑證式國債和記帳式國債起息日略有不同,憑證式國債從購買日算起,而記帳式國債從發行日算起;到期日後就可收回本息,憑證式國債如果你不到銀行去辦理,逾期是不計算利息;而記帳式國債到期後一般1、2個工作日後便可以把本息劃到你資金帳戶上。
例如2008年憑證式(二期)國債,該期國債發行期為2008年4月15日至2008年4月30日。該期國債從購買之日開始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不計復利,逾期兌付不加計利息。
發行2008年記賬式(五期)國債,該期國債通過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證券交易所市場(以下簡稱各交易場所)面向社會各類投資者發行,本期國債期限5年,經投標確定的票面年利率為3.69%,2008年4月21日開始發行並計息,4月24日發行結束,4月28日起,本期國債在各交易場所以現券買賣和回購的方式上市交易,本期國債為固定利率附息債,利息按年支付,利息支付日為每年4月21日(節假日順延,下同),2013年4月21日償還本金並支付最後一年利息。
⑷ 影響債券償還期限的因素主要有 A債券票面金額B債務人資金需求時限C市場利率變化D債券變現能力
影響債券償還期限的因素主要有債務人資金需求時限、市場利率變化、債券變現能力。回採取期中答償還方式,可以分散發行人到期一次償還本息的壓力,同時,先償還一部分本金可以增加債券對投資人的吸引力。
延期償還,發行人在發行債券時約定債券到期後,投資者有權決定,是否繼續按原定利率持有債券到未來的指定日期再償還。
這種方式,通常在市場利率不變和下降的情況下,投資者才接受; 對發行人來說,如果在市場利率變動不大,與投資者簽訂延期償還債務的條款,可以節省發行新債券的成本支出。
在債券到期之前部分或全部償還本金的償還方式。在採取期中償還時,部分償還就是經過一段時間後將發行額按一定比例償還給投資者。一般是每半年或一年償還一批,其目的是減輕債券發行人一次償還的負擔。部分償還按時間劃分又可分為定時償還和隨時償還。
定時償還是在債券到期前分次在規定的日期按一定的比例償還本金。定時償還的償還日期、方式、比例都是在債券發行時就已確定並在債券的發行條件中加以註明。
隨時償還是一種由發行者任意決定償還時間和金額的償還方式。這種償還方式完全憑發行者的意願,有時會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在實際中並不常用。
⑸ 我國國債的償還方式
我國國債 可選擇使用的國債償還方式主要有以下5種:
(1)分期逐步償還法。即對一種債券規定幾個還本期,每期償還一定比例,直至債券到期時,本金全部償清。這種償還方式,還本越遲,利率越高,以鼓勵債券持有人推遲還本期,但國債償還的工作量和復雜程度將會因此而加大。
(2)抽簽輪次償還法。即在國債償還期內,通過定期按債券號碼抽簽對號以確定償還一定比例債券,直至償還期結束;全部債券皆中簽償清為止。這種償還方式的利弊與分期逐步償還法大致類似。
(3)到期一次償還法。即實行在債券到期日按票面額一次全部償清;其優點是國債還本管理工作簡單、易行,且不必為國債的還本而頻繁地籌措資金。缺點則是集中一次償還國債本金,有可能造成政府支出的急劇上升,給國庫帶來較大壓力。
(4)市場購銷償還法。即在債券期限內;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地從證券市場上贖回(或稱買回)一定比例債券,贖回後不再賣出,使這種債券期滿時,已全部或絕大部分被政府所持有。這種方式的長處是給投資者提供了中途兌現的可能性,並會對政府債券的價格起支持作用『其短處是政府需為市場購銷進行大量繁雜的工作,對從事此項業務的工作人員也有較高的素質要求,因而不宜全面推行。
(5)以新替舊償還法。即通過發行新債券來兌換到期的舊債券,以達到償還國債之目的。
⑹ 政府債券按照期限長短可分為哪些
政府債券按照期限長短可分為短期債券、中期債券和長期債券。
企業發行短期債券大多是為了籌集臨時性周轉資金。在我國,這種短期債券的期限分為3個月、6個月和9個月。
短期債券的發行者主要是工商企業和政府,金融機構中的銀行因為以吸收存款作為自己的主要資金來源,並且很大一部分存款的期限是1年以下,所以較少發行短期債券。政府發行短期債券多是為了平衡預算開支。
美國政府發行的短期債券分為3個月、6個月、9個月和12個月四種。我國政府發行的短期債券較少。
通常全年天數定位360天,半年定位180天。利息累計天數則分為按實際天數(ACT)計算(ACT/360,ACT/180)和按每月30天計算(30/360,30/180)兩種。
償還期限在一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稱為中期債券。
一般說來,償還期限在10年以上的為長期債券,主要是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行,我國企業債券償還期限在5年以上的為長期企業債券。
根據償還期限的不同,一般說來,償還期限在10年以上的為長期債券;償還期限在1年以下的為短期債券;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上、10年以下(包括10年)的為中期債券。
我國國債的期限劃分與上述標准相同。但我國企業債券的期限劃分與上述標准有所不同。我國短期企業債券的償還期限在1年以內,償還期限在1年以上5
年以下的為中期企業債券,償還期限在5年以上的為長期企業債券。
中長期債券的發行者主要是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行中長期債券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長期穩定的資金。我國政府發行的債券主要是中期債券,集中在3~5年這段期限。
⑺ 影響債券到期期限的因素
您好,
1.投資項目性質
確定債券期的一個主要根據是投資項目。如果為生產性建設項目籌資而發債券,期限應長一些。因為只有在項目建成投產後才有償還能力。如果企業為了改造生產設備而籌資,期限可以短些。如果是為了補充暫時性流動資金發債券,期限有幾個月即可。說到底,債券期限長短要和籌資用處、投資項目性質適應,以付出最小代價,最大限度地利用資金。
2.債券交易的難易度
如果債券市場不發達,發行困難大,轉讓難出手,債券發行者就盡量發行短期債券,增加對投資者的吸引力。目前,我國債券市場不發達,市場上企業發行的債券期限一般都在3~5年以內。
3.投資者的心理狀態
發行債券期限長短要適應當地居民的投資心理。有些地方,居民思想解放,投資意識強,看準了效益好的債券,就敢大膽購買,這種情況下,企業最好發行長期債券,也有些地方居民思想保守,對長期債券顧慮大,擔心經濟受到損失,這時,宜發行短期債券。
4.證券市場的利率變化
如果預測的結果是遠期債券利率降低,那麼企業應發行短期債券為好。這樣做有利於發行者以較低的債券利率發行新債券,降低籌資成本。如果預測到後期債券利率要提高,就要發行長期債券,以避免在高利率情況下發行新債券,造成籌資成本過高。
⑻ 公債償還的資金來源,常用的都有哪些
公債償還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當年預算直接撥款、預算盈餘、發行新債償還舊債以及償債基金。
1.償債資金即由政府預算設置專項基金用以償還公債。政府每年從財政收入中撥交一筆專款設立基金,由特定機關管理專門用作償還公債,而不得用作其它用途。而且在公債未還清之前,每年的預算撥款不能減少,以期減少債務,故又稱作「減債基金」。償債基金的辦法最早是由英國政府根據理查·普萊斯關於「國家應以單利息借款,以復利息放債」的建議在18世紀加以採用。日本現行償還公債的辦法也採用償債基金制度。日本從1967年起實行「國債償還與藏債基金」制度,並成立了國債整理基金特別會計。
2.財政預算資金即政府當年的公債的還本付息支出直接列入國家預算,用預算資金清償債務。亦即由正常財政收入(主要指稅收)保證公債的償還。用這種方式取得資金償還公債,手續較簡便,資金來源也比較穩定可靠。但是,因為各年應償債務量不同,甚至會出現驟升驟降的情況,會影響預算收支的平衡。
3.財政盈餘政府在財政年度結束時.以當年財政收支的結余作為償還公債的資金。目前從世界各國的情況來看,這種靠財政盈餘作為償債來源的辦法實屬虛擬。因為這種方法的前提是政府財政收支有盈餘或公債是無期限規定的。縱觀世界各國預算收支狀況和公債發行情況,這兩個前提都難以具備。
4.舉借新債即政府發行新債券為到期債務籌措償還資金,也就是以借新債的收入作為還舊債的資金來源。這是目前世界各國償還公債的主要資金來源。
除了以上四種償債資金來源外,發行紙幣也是政府償債資金的一種特殊來源。這種辦法對經濟的危害很大,所以各國政府一般只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採用這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