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主債務履行期屆滿的法律含義
1、主來債務履行期限屆滿源,是指主合同確定的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到期)。
2、例如:為擔保買賣合同的履行,而由保證人提供保證的。買賣合同為主合同,保證合同為從合同。這種情況下,買賣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到期之日,即為主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之日。
② 合同約定的有效期限屆滿後,合同款項未結清的如何處理
在實際法律工作中,我注意到很多合同往往喜歡約定合同的有效期,如「合同有效期自 年月 日起至 年月 日止」。那麼問題是:若合同有效期屆滿後,合同款項還未結清、款項未付的話,如何處理呢? 我的意見如下: 第一,合同有效期限屆滿後,合同終止,合同中的各項約定失效,雙方均沒有繼續履行的義務。 合同法允許並尊重當事人對合同期限進行約定,包括生效時間和生效時間。雙方約定有效期限後,雙方均對合同履行時間有了預期和判斷。合同約定的期限屆滿後,原合同自然終止,合同中約定的各項權利、義務對雙方不再具有約束力。 《合同法》第91條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七)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終止的其他情形。 第二,但有例外,合同的結算和清理條款仍然有效,且合同雙方仍有遵守誠實信用原則的法定義務。 但對很多合同來說,合同的履行並非按雙方原先設想的時間點按部就班的在合同有效期內完成。很多時候,有效期限屆滿後,雙方原定的技術服務等項目並未完成,或項目雖已完成,但雙方並未對最終合同款項(考核款、驗收款等)進行確認,一方仍有部分款項未向對方支付等情況。 在上述情況下,任何一方仍應遵守以下義務: (1)誠實信用原則下的法定從義務(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合同法》第92條約定: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後,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2)結算和清理條款仍然有效,即雙方仍有義務按照原合同約定對合同款項進行結算,並支付合同款。 《合同法》第98條 【結算、清理條款效力】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 總結:雖根據筆者觀點,合同約定有效期屆滿後,因該合同產生的款項,雙方仍有義務結算和支付。但實際提起訴訟或仲裁的,仍會不可避免的會對支付期限、違約責任等條款產生爭議。因此,筆者建議:不建議合同約定有效期限。若雙方能對合同履行截止期限作出有效判定,「有效期」改為「合同履行期限」更為准確。
③ 合同的履行期限約定明確的法律意義是什麼
合同履行期限是指債務人履行合同義務和債權人接受履行行為的時間。作為合同的主要條款,合同的履行期限一般應當在合同中予以約定,當事人應當在該履行期限內履行債務。如果當事人不在該履行期限內履行,則可能構成遲延履行而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履行期限不明確的,根據《合同法》第61條的規定,雙方當事人可以另行協議補充,如果協議補充不成的,應當根據合同的有關條款和交易習慣來確定。如果還無法確定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這也是合同履行原則中誠實信用原則的體現。
不按履行期限履行,有兩種情形:遲延履行和提前履行。在履行期限屆滿後履行合同為遲延履行,當事人應當承擔遲延履行責任,此為違約責任的一種形態;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所為之履行為提前履行,提前履行不一定構成不適當履行。
④ 發生法律效力和履行期屆滿什麼意思
受法律約束就生效了;履行期屆滿指權利人給義務人履行義務期限結束了。
如債務履行期屆滿指約定的還債期限到了,該還清債了。(過時算違約,可訴)
⑤ 履行期限屆滿的合同 必然終止嗎
1、解除權是一種形成權,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就發生相應法律效力,內行使解除權的期限是除容斥期間,不存在中斷,《合同法》第95條規定,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2、超過期限未行使權利,即視為權利人同意在法定或約定的解除情形出現時繼續履行合同,《合同法》已明確規定「該權利消滅」,所以在原合同約定的情形下不可以再解除合同。3、個人有一個建議,重新簽訂補充協議,對合同解除作新的約定,產生新的解除權。以上供參考,希望有所幫助。
⑥ 履行期屆滿是什麼意思,合同履行方式
協議書甲方:XX開發商乙方:業主為便於甲方,乙方簽訂的編號MF-2007-01及(2009)元民初字第1037號民事判決書的履行和避免日後爭議,根據乙方請求,甲,乙雙方經協商一致,自願達成以下協議:
一,甲方同意與乙方繼續履行編號MF-2007-01,並自願完全,永久地放棄依商品房買賣合同規定,要求與乙方解除合同及追究乙方逾期付款違約金的權利和一切與履行合同相關的所有權利.
二,乙方同意與甲方繼續履行編號MF-2007-01並自願完全,永久地放棄依商品房買賣合同規定,要求甲方承擔逾期交房及逾期辦理產權初始登記的權利和一切與履行合同相關的所有權利.
三,雙方同意於本協議簽訂後五個工作日內辦理所購商品房的交接手續,且甲方願意給予乙方在許可范圍內的配合與便利.
四,本協議一經簽署,即視為雙方對履行商品房買賣合同所產生的所有爭議已獲得完全地,終局的解決.今後雙方均不得以任何理由進行反悔和抗辯.
五,本協議一式二份,自甲,乙雙方簽字蓋章後生效.雙方各執一份,共同遵照執行.
甲方:XX開發商代表:乙方:業主簽訂日期:
⑦ 民法中的履行期限屆滿和已到清償期是一個意思嗎
履行期限是指當事人交付標的和支付價款或報酬的日期。也就是依據合同的約定,權利人要求義務人履行的請求權發生的時間。
清償期間又稱履行期間和給付期間,是指依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時間限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2條規定,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包括履行期限在內。履行期限既無法律特別規定,當事人又無約定的,可依債的性質決定,可依交易習慣或誠實信用原則等確定。依上述規則都不能確定履行期限的,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2條關於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期間的規定處理。
在債務糾紛中,履行期限與清償期間可以同等起來理解,因為這個時候往往清償就是履行的意思。但是「屆滿」和「已到」這兩個詞的理解確實不同的,「屆滿」就是時間期限已經到期,「已到」表述比較曖昧,可以理解為到了時間,需要開始清償,也可以理解為時間期限已經到期。
⑧ 主債務履行期屆滿的認定
1、主債務履行期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根據合同法六十一條確定,仍不能確定的專,根據六十二條(四)履行期限屬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六條 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可以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不能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但債務人在債權人第一次向其主張權利之時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務人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綜上,沒有約定履行期或約定不明的,債權人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但必須給債務人必要的准備時間。
⑨ 什麼是「履行期限屆滿之前」
答案是B。
這個「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的意思是合同履行期限結束之前。
履行期限:
合同履行期限是指債務人履行合同義務和債權人接受履行行為的時間。作為合同的主要條款,合同的履行期限一般應當在合同中予以約定,當事人應當在該履行期限內履行債務。如果當事人不在該履行期限內履行,則可能構成遲延履行而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履行期限不明確的,根據《合同法》第 61條的規定,雙方當事人可以另行協議補充,如果協議補充不成的,應當根據合同的有關條款和交易習慣來確定。如果還無法確定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這也是合同履行原則中誠實信用原則的體現。不按履行期限履行,有兩種情形:遲延履行和提前履行。在履行期限屆滿後履行合同為遲延履行,當事人應當承擔遲延履行責任,此為違約責任的一種形態;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所為之履行為提前履行,提前履行不一定構成不適當履行。
按照法律的規定,生效法律文書(包括判決書、調解書等)可以由當事人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比如判了被告賠償原告十萬塊錢,被告在判決生效之後自覺把十萬塊交給了原告,本案就執行完畢了。如果當事人拒絕自覺履行,權利人是可以拿著生效文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
但是強制執行是有期限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之內申請法院才會受理。比如調解書上約定2016年8月1日付清賠償款,但是被告人一直沒有付清,你最遲要在2018年7月31日的時候申請強制執行。
司法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第二百三十九條
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