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司一年沒有假期合理嗎
工作地點很好 就是一年到頭只有元宵過後才能請假三天 最近要結婚了 老婆也懷孕了 但是請假卻很難 請問我該怎麼辦呢
② 公司無限期放假且不給予生活補償什麼體驗
申請勞動仲裁,若公司堅持不給你發工資,你可以找當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仲裁時可以以公司拖欠工資為由要求支付工資和經濟補償金。仲裁前收集好相關材料,包括工資發放記錄、考勤記錄、工作證、員工卡、社保繳費記錄等文件,提交相關材料之後勞動仲裁委員會進行相關調查,協商解決。如果公司拒不支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③ 國家法定寒假時間(至少放假的時間)是
根據2019年放假安排,國家法定寒假時間並沒有明文規定期限,上學期從秋季九月份開始,到農歷臘月初十左右,各學校開始放假,至元宵節後寒假結束。而這個時候正處於中國寒冷的冬季,交九之際,被稱為寒假。假期一般1個月左右。
但在寒冷的中國東北地區及其他高緯度地區,有時多達45天左右,多者甚至會兩個月左右。
(3)無期限假期擴展閱讀:
元旦放假1天不變;春節放假3天不變,但放假起始時間由農歷年正月初一調整為除夕;「五一」國際勞動節由3天調整為1天,減少2天;「十一」國慶節放假3天不變;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各放假1天(農歷節日如遇閏月,以第一個月為休假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的法定節假日)第四十條規定:用人單位在元旦,春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④ 我想給自己放一個沒有期限的假期!
除了工作,你應該調節一下生活方式,給自己的心靈澆點水,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喜歡跳舞,還是看書,還是喜歡唱歌!人生除了工作需要其它的情趣爰好來調節,工作上的壓力,壓抑的心情在大海邊一個人把它用噪門吶喊出來也會平靜很多。
⑤ 請問公司沒有節假日合理嗎
不合法,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法》規定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六十二條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九十天的產假。
★ (一)法定節假日
法定節假日,是指國家統一規定的用以開展紀念、慶祝活動的休息時間。各國法定節月一般從三個方面規定:政治性節日,如國慶節、解放日等;宗教性節日,如國外的聖誕節等;民族習慣性節日。根據《勞動法》第40條及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修訂發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法定節假日可以分為三類:
1、屬於全體人員的節假日。屬於全體人員的節假日有以下四類:
(1)元旦,放假1天,即一月一日;
(2)春節,放假3天,即農歷正月初一日、初二日、初三日;
(3)國際勞動節,放假3日,即五月一日、五月二日、五月三日;
(4)國慶節,放假3日,即十月一日、十月二日、十月三日。
2、屬於部分人員的節假日。屬於部分人員的節假日有以下四類:
(1)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2)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3)兒童節(6月1日),13周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4)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3、屬於少數民族的節日。屬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由各少數民族集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節假日凡屬於全體人民的放假假日,如恰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法定節假日安排工作要按照規定支付加班工資。凡屬於部分人民放假的假日,如恰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
此外,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二七紀念日、五卅紀念日、七七抗戰紀念日、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植樹節等其他節日、紀念日,均不放假。
★(二) 年休假
1、年休假的概念及享受的條件。年休假制度是指員工每年享受的連續休假期間,在年休假期間工資照付。《勞動法》第45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1年以上享受帶薪休年假。 勞動者必須是在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一年的,才能享受帶薪休年假。若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未滿一年,或者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雖滿一年但不是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都不能享受帶薪休年假。需要指出的是,勞動者在同一單位連續工作滿一年並不能必然享受帶薪年假,因為,《勞動法》第45條規定,年休假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也即是年休假的天數也應由國務院制定。但是,國務院至今對此沒有做出規定,勞動部在《關於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實行新工時制度後,企業職工原有的年休假制度仍然實行。在國務院尚未作出新的規定之前,企業可以按照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國發電[1991]2號),安排職工休假。因此,職工年休假的法定依據仍是《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的有關內容。該文件有如下相關規定:
(1)各地區、各部門在確保完成工作、生產任務,不另增人員編制和定員的前提下可以安排職工的年休假。
(2)確定職工休假天數時,要根據工作任務和各類人員的資歷、崗位等不同情況,有所區別,最多不得超過兩周。休假時間要注意均衡安排,休假方式一般以就地休假為主,一律不準搞公費旅遊,也不得以不休假為由向職工發放或變相發放錢物。
(3)企業職工休假,由企業根據具體條件和實際情況,參照上述精神自行確定。由此可見,目前員工享受帶薪年休假主要是由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參照執行的,並不是強制實行帶薪年休假。這也是目前爭議較大的一個原因,在司法實踐中,企業是否實行帶薪年休假一般是依據勞動合同或企業的規章制度。若勞動合同或企業規章制度中無此規定,一般不支持員工提出享受帶薪年休假的要求;反之若勞動合同或企業的規章制度中對帶薪年休假有明確的規定,則按照該規定辦理。
2、年休假的期限。關於年休假的期限,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中規定:「確定職工休假天數時,要根據工作任務和各類人員的資歷、崗位等不同情況,有所區別,最多不得超過2周。」 由於國務院對年休假沒有做出具體的規定。因此,目前年休假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只是各地有地方規定,如《廣東省企業職工假期待遇死亡撫恤待遇暫行規定》第2條規定「在一個單位連續工作滿一年以上的職工,可享受帶薪年休假。休假時間按本企業工齡計算:工作滿一年未滿五年者5天;滿五年未滿十年者7天;滿十年未滿二十年者10天;滿二十年以上者14天」。對於當地沒有具體規定的,企業只能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
★(三) 探親假
1、探親假的感念。探親假,是指職工享有保留工作崗位和工資而同分居兩地,又不能在公休日團聚的配偶或父母團聚的假期。它是職工依法探望與自己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的配偶或父母的帶薪假期。
2、享受探親假的條件。根據《國務院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享受探親假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主體條件,只有在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和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工作的職工才可以享受探親假待遇。
(2)時間條件。工作滿一年。
(3)事由條件。一是與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二是與父親、母親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是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個白天。職工與父親或與母親一方能夠在公休假日團聚的,不能享受本規定探望父母的待遇。需要指出的是,探親假不包括探望岳父母、公婆和兄弟姐妹。新婚後與配偶分居兩地的從第二年開始享受探親假。此外,學徒、見習生、實習生在學習、見習、實習期間不能享受探親假。
3、探親假的期限。《國務院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第4條規定探親假期分為以下幾種:
(1)探望配偶,每年給予一方探親假一次,30天。
(2)未婚員工探望父母,每年給假一次,20天,也可根據實際情況,2年給假一次,45天。
(3)已婚員工探望父母,每4年給假一次,20天。探親假期是指職工與配偶、父、母團聚的時間,另外,根據實際需要給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節日在內。
(4)凡實行休假制度的職工(例如學校的教職工),應該在休假期間探親;如果休假期較短,可由本單位適當安排,補足其探親假的天數。
3、探親假的待遇。
《國務院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第5條規定,職工在規定的探親假期和路程假期內,按照本人的標准工資發給工資。
第6條規定,職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職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費,由所在單位負擔。已婚職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費,在本人月標准工資30%以內的,由本人自理,超過部分由所在單位負擔。
需要指出的是,對非國有企事業單位的職工是否有探親假,國家無規定。因此,這類用人單位可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參考國務院有關規定製定本單位有關探親假的規章制度。
★(四)婚喪假
1、婚喪假的概念。婚喪假,是指勞動者本人結婚以及勞動者的直系親屬死亡時依法享受的假期。婚喪是每個勞動者都會遇到的情況,勞動者婚喪期間,給予一定的假期,並由用人單位如數支付工資,使勞動者有閑暇處理相關事務,這是對勞動者的精神撫慰,體現了政府對勞動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對其權益的保護,對於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
2、婚喪假享有的條件。我國《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因此,職工享受婚假的前提是,達到上述法律規定的結婚年齡,且與配偶正式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喪家享有的條件是,職工的直系親屬死亡。所謂直系親屬,。此外,對請喪假范圍的劃定,有的地方規定除直系親屬死亡時可給喪假外,岳父母和公婆死亡時也可給予喪假。
3、婚喪假的期限。根據國家勞動總局、財政部《關於國營企業職工請婚喪假和路程假等問題的通知》規定,職工本人結婚或職工的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由本單位行政領導批准,酌情給予1—3天的婚喪假。根據1980年2月20日國家勞動總局、財政部發布的《關於國營企業職工請婚喪假和路程假問題的通知》的規定,職工的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給予1至3天的婚喪假;職工在外地的直系親屬死亡時需要本人去外地料理喪事的,可以根據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但是途中的車船費等,全部由職工自理。
目前國家還沒有對非國有企業職工婚喪假作出具體規定,只是各地有地方規定,並且為了鼓勵計劃生育,各地對大齡晚婚青年的婚假均有獎勵假期的規定,除了國家規定的3天假期外,各地一般另給7天左右的有薪假期。如《廣東省企業職工假期待遇死亡撫恤待遇暫行規定》第3條規定「職工本人結婚,可享受婚假3天,晚婚者(男年滿25周歲、女年滿23周歲)增加10天。職工結婚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根據路程遠近給予路程假。途中交通費由職工自理」。 第4條規定「職工的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子女)死亡,可給予3天以內的喪假。職工配偶的父母死亡,經單位領導批准,可給予3天以內喪假。需要到外地料理喪事的,可根據路程遠近給予路程假,途中交通費由職工自理」。再如如上海市有關規定,職工除了享受的3天婚假外,符合晚婚年齡(男職工年滿25周歲、女職工年滿23周歲)的初婚者應當增加婚假一周。
4、婚喪假期間的待遇。根據《關於國營企業職工請婚喪假和路程假問題的通知》規定,婚喪假在3個工作日以內的,工資照發。至於假期超過3天的,全國目前沒有明確規定工資計發的統一標准。各地只有參考地方性規定。如《上海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中規定,晚婚者10天婚假期間的工資、獎金按如下原則確定:
(1)勞動合同有約定的,按不低於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准確定。集體合同確定的標准高於勞動合同約定標準的,按集體合同標准確定。
(2)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可由用人單位與職工代表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協商結果應簽訂工資集體協議。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任何約定的,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統一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資的70%確定。還要說明的是,按以上原則計算的假期工資基數均不得低於當地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
特別提醒:按規定,婚假、探親假與年休假、產假等國家規定的假期應當分別計算。
⑥ 國家對年休假規定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一條
為了維護職工休息休假權利,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根據勞動法和公務員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第五條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假。對職工應休未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第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勞動保障部門應當依據職權對單位執行本條例的情況主動進行監督檢查。
工會組織依法維護職工的年休假權利。
第七條
單位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年休假工資報酬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或者勞動保障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外,單位還應當按照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對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賠償金的,屬於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所在單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屬於其他單位的,由勞動保障部門、人事部門或者職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⑦ 放假期間合同期滿未續簽合同,公司無限期把假期延長,是否等同於解僱是否會拿到賠償
你可以先向勞動仲裁申訴
⑧ 關於年假休息有期限么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五條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內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容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假。對職工應休未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