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鑒定工傷期限

鑒定工傷期限

發布時間:2021-07-24 07:35:23

❶ 申請工傷鑒定的期限

職工發生工傷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這時候就需要化悲痛為力量,積極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有意外傷害發生的,該鑒定的鑒定,該認定工傷的積極認定。一切權利都是有期限的,那麼,申請工傷鑒定的期限是怎樣的呢?下面,小編詳細為您介紹具體內容。
1、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2、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退休人員的傷亡是工傷嗎
根據1993年7月24日勞動部辦公廳勞辦發[1993]90號函的規定:離退休人員在單位組織的外出療養途中發生意外傷亡,不能按照工傷處理。這個規定的依據是:工傷保險制度是對在生產、勞動時間內的勞動過程中發生事故致傷殘或死亡和職業病的職工提供醫療、收入補償和撫恤。工傷保險的實施對象和范圍都有嚴格的界定--工傷保險的對象是在職職工,一般適用於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而離退休人員已不在生產、工作崗位,不屬於工傷保險的對象;工傷保險的范圍僅包括因工作原因發生傷殘或死亡的職工,而離退休人員外出療養屬休閑活動而不是因工作原因,不屬於工傷保險的范圍。所以,離退休人員外出療養發生的意外傷害事故不能認定為工傷。企業在招工考核期間,應聘人員遭受意外傷害是否屬於工傷事故?企業在招工考核期間,與應聘人員尚未簽訂勞動合同,沒有構成勞動關系,在此期間發生的意外傷害事故,不能認定為工傷,也不能按工傷保險制度的規定處理,而是應當依據民事傷害賠償的法律法規去解決。
但是如果是勞動者申請工傷認定的,是有一年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的。要是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的律師進行咨詢。

❷ 工傷傷殘鑒定有時間限制嗎

❸ 申請工傷鑒定期限有多久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❹ 請問工傷鑒定的期限是多少

1、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可知在工傷認定後有時間的要求做傷殘鑒定
第二十一條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出院前已經做出工傷認定的,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近親屬應當在職工醫療期終結期滿30日內向本統籌地區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並提交工傷認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醫療期終結期需要延長的,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批准。出院後作出工傷認定的,應當在作出工傷認定後30內提出勞動能力鑒定
2、要求和材料
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的機構和所需材料
第二十三條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並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單位、職工、近親屬都不能自行選擇鑒定機構

❺ 工傷鑒定期限是多少天

《工傷保險條例》
第17條第1款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第2款規定:「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❻ 工傷司法鑒定期限是多長時間.

司法鑒定從受理之日起一般應當在15日內出具司法鑒定文書。如確需延長的,經迴向答委託人說明理由,可延長至30日。復雜、疑難案件的鑒定時限確需延長的,經司法鑒定機構負責人批准,並徵得委託人同意,可再適當延長。延長期不得超過60日。法醫精神病鑒定及司法會計鑒定的時限可適當延長,一般應在受理之日起60日內完成。鑒定過程中需要補充鑒定材料的不計入鑒定時限。

❼ 申請工傷鑒定有效期是多久

現實困惑
2011年月12日,某市一家機械加工廠的職工史某在工作中因操作不慎致使右手受傷。同事立即將他送到醫院救治,但是還是因為傷勢較重,導致史某右手截肢。史某請求單位給他申請工傷認定,但該廠負責人卻說史某受傷是因為他自己的疏忽造成的,拒絕給他申請工傷認定。史某無奈只得等自己傷好出院去申請工傷認定,但他不知道自己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有時間限制嗎,是多長時間呢?
律師答疑
勞動者受工傷後應由用人單位、本人或者直系親屬申請工傷認定,而且要在法定的期限內申請工傷認定。用人單位申請工傷認定的,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起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三十日內提出;勞動者本人或其近親屬或工會申請的,應當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一年內提出。如果用人單位或者相關人員在法定的時間內沒有為工傷職工申請工傷認定,那麼該職工很有可能喪失申請工傷認定的權利,這樣的話就無法從單位獲得賠償,也不能享受相關醫療保險待遇,如果真是遇到了特殊情況,用人單位可以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延期,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間可以適當延長。如果職工本人或其直系親屬或工會沒有在一年時間內為其申請工傷認定,那麼該工傷職工申請工傷認定的權利就消失了。
具體到本案,史某所在的用人單位拒絕為其申請工傷認定,那麼史某隻能請直系親屬幫助申請,或者等自己身體康復後親自去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了。但是一定要在2012年6月12日之前去申請,如果超過了一年的期限,史某申請工傷認定的權利就消滅了。
法條鏈接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閱讀全文

與鑒定工傷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方案 瀏覽:10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終總結簡報 瀏覽:297
究極的妄想發明系列第2 瀏覽:204
Sw的證書 瀏覽:69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119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瀏覽:874
馬鞍山開源駕校招聘 瀏覽:509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
千慧知識產權是什麼 瀏覽:939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