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基金經理為什麼工作年限沒有超過兩年的
超過兩年的當然有啊,不過不是太多吧,否則你就不會這樣問了。基金行業競爭壓力極大,操作得好,可以給基金公司帶來巨大收益,並形成良性循環。反之做得不好下場就截然不同了。再繼續待下去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⑵ 某支基金的基金經理從業年均回報是負的,-33%,是不是不應該買入這支基金
基金經理是金融業領域的一種職業類別,主要工作是管理基金組合。每種基金均由一個經理或一組經理去負責決定該基金的組合和投資策略。投資組合是按照基金說明書的投資目標去選擇,以及由該基金經理之投資策略去決定。若一個基金經理,從業以來年均回報是負值,並且回報的負值達到內-33%,那他負責的基金是否購買就要好好考慮了。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1-02-2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⑶ 公募基金經理任職資格要求工作經歷多少年
基金經理需要多項任職資格,大體上需要滿足一下五點:
第一,必須從券商搞股票研究出生,而搞股票研究的門檻基本都是碩士博士 ;
第二,搞研究的時候必須要有出色的業績來證明你的能力;
第三,進了基金公司也不是說你就是基金經理了,你還得從產品經理,助理做起,能力得到肯定了才有希望升為基金經理;
第四,當然你必須是名校金融相關專業碩士畢業、考過證券從業資格、最好有CFA二級,CPA和司法從業能有最好;
第五,一般,基金經理都有6-10年的證券或投資從業經驗。 一般的基金經理成長的軌跡是證券研究所的研究員--->基金公司的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投資總監。
基金經理重要工作就是分析企業財務報表,在紛繁的資產、權益、利潤和現金流量數據中發現公司的投資價值。圍繞這個工作,企業會計、金融數字、商務統計學、公司財務管理是基礎課程。 從事金融業,金融業的主幹課程也是基礎,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與金叮償恥鍛儕蹬抽拳處嘩融機構、國際金融、證券投資分析、金融法、公司金融學、金融衍生產品概論等也必須掌握。
⑷ 如何判斷一位基金經理的水平
無論基金公司也好、銀行也好、散戶也好,還是投顧平台(如三思投顧/且慢等)專,在判斷一位基金經理是否優秀屬之前,都會有這樣一個步驟:一是先看下基金經理的從業年限,如果很久之前就從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開始做到了基金經理,並且還經歷了熊牛市這樣的周期,相對而言對市場的把控和判斷,會更精準一些;第二是看往期業績,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往期業績如果能在近1年、近2年、近3年的時間里,都能保持在同類基金的前三分之一,相對而言這位基金經理有更大的可能性繼續保持較好的業績。當然啦,這里還是要說一句比較俗的話——適合才是最好的,不同的基金經理,會有不同的操作風格,比如安全、穩重、保守、激進…風格沒有好壞之分,最主要是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
⑸ 一般基金經理的年薪多少
一般基金經理的年薪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基金經理的收入都遠高於後台員工。但真正的基金經理並不是外界想像的那樣,收入差距其實很大。一般來說,私募的薪酬體系比公募基金更靈活,可以獲得更豐厚的補償,但也造成了很大的差距。即使兩人都是研究人員,最後得到的獎金差別也很大,同一公司同一職位的收入可能差十倍。
如果在私募行業工作兩年,工資總額一般在20 ~ 30萬。但是底薪一萬的人很多,獎金多少要看股票的好壞。同理在一個公司,收入差距達到十倍也是正常的。單年終獎從幾萬到幾百萬不等。私募很現實。掙錢了,就掙;當賺不到的時候,就失去了所有工資。所以很多人賺到錢就選擇走人。如果他們遭遇熊市,他們將一無所獲。
在公募一個普通的研究員是20000元,但如果剛參加工作不到一年就拿不到20000元。工作兩三年後研究人員約2.5萬人。在上海不包括年終獎金的情況下,一般基金經理的年薪平均36萬-48萬。
⑹ 幾年可以成為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一般要在相關行情做投資公司起碼5-7年以上的時間,
並且具有知名學府碩士相關學位或是雙學位,或出國留學背景。
要求比較嚴格。
⑺ 冉凌浩基金經理年收入大概多少
,一直以來,基金經理的薪酬水平都不低,行情好的時候近千萬,低迷的行情下也至少達到百萬以上。
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基金經理的薪資平均漲幅超過15%,遠超通貨膨脹,「基金經理」這一行當也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富帥」職業。
分析表明,2003年基金經理平均年薪為20萬,行業頂尖薪資水平為100萬;2008年平均年薪為60萬,行業頂尖薪資水平為500萬;2013年平均年薪為80萬,行業頂尖薪資水平為1000萬。
事實上,站在基金業薪酬頂端的大多是基金經理、基金公司高管以及渠道銷售負責人等。相比之下,基金行業研究員的薪酬則少得可憐。
「跟基金經理比較的話,研究員的薪酬一般只有他們的1/4到1/2之間。」一家金融行業獵頭公司負責人告訴《金證券》記者,不僅如此,研究員的收入還和地域、資歷、能力、性別等因素有關。
⑻ 做基金經理要什麼條件
基金經理也會分公募基金經理和私募基金經理,
像公募基金經理來講,一般都會是名校的研究生起步(比如北大、清華、交大等),背景來講一般都會是復合背景,純金融背景當基金經理一般比較難,也會有一些純理工背景的基金經理存在。
工作經驗方面,一般會是研究員出身的比較多,而且是要那種非常優秀的研究員才可以,他們也會組織競聘去選擇基金經理。
私募基金經理一般都是著重看實戰經驗,私募牌照放開後,很多自認為炒股水平比較高的人都自立門戶當私募基金經理了,但從整體的門檻來比較,還是公募基金經理的門檻高,而私募基金相對一般。
第一,要有金融知識做底子,也是專業性的工作要求;
第二,相當出眾的情商和溝通技巧,快速識人察言觀色。
第三,增長性的人脈圈。
第四,強大的抗壓能力和豁的出去的身體,干銷售靠業績吃飯的人,一定是要用身體換錢的,一定要捨得,但還不是說捨得就一定能換的來。
⑼ 在眾多的基金經理中,如何選出最厲害的那個
對於我們理財的人來說,選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因為基金經理是他掌管基金的靈魂,你的收益最終是由基金經理的操作決定的。
那怎樣才能挑選一名好的基金經理呢?
3、高學歷
金融本身就是一個高門檻的行業,但是如果想當基金經理,沒有高學歷很難入這行。就拿上面的任澤松來說,人家是清華大學畢業的碩士。
金融這個行業,可以說是涉及到社會的各個方面以及各個行業,如果沒有高學歷和專業知識作為基數,很難對行業和市場行情產生一個正確的認知。更不用說如何看專業的財報和解讀各種報表和信息。
雖然很多時候學歷不等於能力,但是高學歷說明其有很強的學習能力。
在瞬息萬變的金融行業里,接受新事物和學習的能力至關重要。
4、豐富的過往經歷
沒有一個剛剛入市的小白一開始就就能當基金經理的。
所以在你挑選基金經理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其過往履歷。
只有經歷過牛熊轉換的人才能領會到市場既是一個造富的場所,但同樣也是讓人夢碎的地方。
穿越過牛熊之人,經歷過大起大落之人,才能正真的對這個市場保持一顆敬畏之心。
有了這顆敬畏之心,早基金投資操作中,無形地就為你的財富多增添了一份保障。在基金管理時,也更能理解風控的重要性,也更不會做出急功近利之舉,這也是對投資人的負責。
另外,一個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的形成,也是通過長期的投資經理中沉澱下來的。甚至可以說,一個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往往會成為其個人的品牌。
5、聽其言,觀其行
曾國藩識人有三點: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曾國藩的解釋是:
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
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
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想要成就一番事業這三者缺一不可。
與其聽一個基金經理在路演、宣傳中說得天花亂墜,倒不如看看其一貫的言行。
好的基金經理必定會有敏捷的思維、縝密的邏輯和卓越的見識。
沒有這幾點,在市場里也就只能是被割韭菜的芸芸眾生,或者說不會做得多出色。
以上幾點都是我們挑選一名好的基金經理必備的條件,如果不滿足,我們投資的朋友們還是謹慎些比較好。
畢竟保住本就,才能保證在行情來時有盈利的機會,投資人的利益永遠都是第一位的。
⑽ 基金經理有沒有任職期限,如果買的基金只是看好這個經理,但買完之後換經理怎麼辦
有任職期限,但隨時可以解聘,就和公司聘任總經理一樣。買完基金換經理,基版金的業績可能發生很權大的波動,特別是那些主要依靠基金經理個人能力而非依靠基金公司整體投研實力取勝的基金而言。所以,如果你在乎短期內申購贖回的手續費,建議持有觀察1-3個月,業績保持平穩的話就不要換了;如果你不在乎那點錢,那麼果斷贖回,追隨那位經理投奔新的基金而去吧。
估計每個公司不一樣,要保證一個基金的穩定,1-3年的任職期限是免不了的,如果基金業績穩定名次不太難看,只要他自己不走,一般能在崗位上長期幹下去。現在老一輩的明星經理大都轉投私募了,任職時間長的可能在華夏系、富國系、銀河系的老基金里能夠找到一些。
拙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