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軍艦一定要退役嗎《我知道壽命到了》那更換動力系統不就可以繼續服役了嗎
軍艦的壽命長短取決於製造工藝是否精良,作為武器平台是否適應軍隊的需要,製造的材質、結構、強度是否經得起長年的海上執勤,以及在服役過程中是否遭受過嚴重的破壞和戰損,是否受到了良好的維護等。因此服役年限各國海軍是沒有什麼固定規律。(這里取自網路知道回答)
軍艦的退役年份不一定的,但不僅僅是更換動力系統這么簡單,把動力系統比作心臟,你將一名青壯年的心臟放到暮暮老人身上你想像一下,軍艦不僅僅是動力系統。
而且即使退役,也一般作為靶艦處理,只有技術含量高的,比如美國的很多軍艦是封存狀態,名義上退役了,現代化升級後還是可以用的。
⑵ 航空母艦的壽命一般有多長
航空母艦的壽命一般為30~50年,但每5年就要改裝一次。這除了磨損、老化和海水的侵蝕等因素外,重要的是航空母艦從設計到最終服役,有一個較長的周期,而艦載機的發展日新月異。因此,不更換新型飛機,航空母艦就失去了優越性;而一旦更換飛機,就要進行改裝。
一、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簡稱「航母」,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可以供艦載機起飛和降落。航空母艦通常擁有巨大的飛行甲板和艦島,艦島大多坐落於右舷。航空母艦是世界上最龐大、最復雜、威力最強的武器之一,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
現代航空母艦通常按滿載排水量的大小分為大型航空母艦(6萬噸以上)、中型航空母艦(3-6萬噸)和小型航空母艦(3萬噸以下);按動力裝置可分為核動力航空母艦和常規動力航空母艦。
發展至今,航空母艦已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依靠航空母艦,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不依靠當地機場的情況下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
二、航空母艦的任務:
現代航空母艦的主要任務是用艦載機奪取海戰區及近海陸緣的制空權和制海權。航空母艦通常與其它軍艦組成航空母艦戰斗群,整個航母編隊可以在航空母艦的整體控制下,對數百公里范圍內的敵對目標實施搜索、追蹤、鎖定和攻擊,因而能開辟獨立的海戰場,真正做到全天候、大范圍、高強度、長時間的連續戰斗,實現中遠海的一體化聯合作戰。
一般來說,航空母艦雖然能投射大量的空中武力,但是其本身的防禦能力薄弱,所以需要其它艦艇(包括水面與水下艦艇)提供保護。航空母艦戰斗群的分工可以看成是航母執行任務,而其它艦艇保護航空母艦。一個航空母艦戰斗群一般由一艘航母、兩艘防空巡洋艦、4~6艘防空反潛驅逐艦和1-2艘攻擊型核潛艇組成。
⑶ 關於艦船壽命該怎麼算
按照中國海軍的規定,水面艦船的正常使用壽命是以艦船的噸位為劃分標准,正常排水量5000噸以上的艦船正常使用壽命為30年;正常排水量1000噸以下的艦船正常使用壽命為20年;介於上述兩個噸位之間的艦船正常使用壽命為25年。核潛艇的正常使用壽命則不論噸位一概為30年;常規潛艇正常排水量大於1000噸的正常使用年限為25年,而小於1000噸的正常使用壽命則為20年。
⑷ 一艘軍艦下水一般能服役多少年.包括維修在內
其實服役7年不算長,甚至正當年。因為一般軍艦從也正式服役到形成戰鬥力就要很長幾年時間,越先進的戰艦形成戰鬥力的時間越長,經過一定時間再上塢進行大修一次,一般的戰艦都要服役幾十年,不過期間要對武器進行升級。
⑸ 一艘軍艦一般可服役多長時間
軍艦的壽命長短取決於製造工藝是否精良,作為武器平台是否適應軍隊的需要,製造的材質、結構、強度是否經得起長年的海上執勤,以及在服役過程中是否遭受過嚴重的破壞和戰損,是否受到了良好的維護等。因此服役年限各國海軍是沒有什麼固定規律的,以樓主所舉國家為例:
美國:美軍艦艇除非不適應部隊需要,其戰艦服役年限一般較長,比如作為海軍打擊力量的代表——大型航母,服役年限都很長,「中途島」號服役了46年,「小鷹」號也服役了46年,均保持著同類艦艇服役年限的記錄;如果由於不適應需要或者遭受重大損傷的,建造時耗費巨資但服役年限很短的軍艦也有,比如「中途島」級航母的「羅斯福」號,服役期間遭遇重大事故損壞,被迫提前退役,「宙斯盾」防空巡洋艦「福吉谷」號,服役25年左右由於冷戰結束作用降低即作為靶艦擊沉,同樣類似的還有「弗吉尼亞」級核動力巡洋艦,服役也不到25年即退役。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服役最久的軍艦在美國海軍,即停泊在波士頓的美國海軍「憲法」號紀念艦,與其他博物館艦不同的是,「憲法」號是海軍登記在役艦艇,於1798年服役,至今已有212年艦齡,這個算是特例,是作為一種海軍傳統傳承的表示。
俄羅斯:俄軍受蘇聯解體和財政狀況惡劣的影響,大批原本艦況較好的軍艦得不到維護保養而停泊在港口內生銹損壞,導致提前退役,俄羅斯和原蘇聯不注重武器平台的多用途型和可升級性,武器系統作用單一、笨重、技術較落後,雖然俄羅斯造船技術應算世界一流,但是由於上述原因,俄軍戰艦普遍壽命較短,比如當初震驚世界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有的只服役了不到10年就匆匆退出現役。
英國:作為老牌海軍國家,英國在造船和軍艦運用上有自己獨到的理念,一般英軍艦艇服役年限也較長,比如42型驅逐艦,除了馬島戰爭損失的兩艘外,其餘艦均服役30年以上,直到現在第三批次還在英軍中服役(也有預算不足無法更新軍艦的無奈因素);英軍也會因不適應需要和運營成本問題退役一些服役時間不長的軍艦,比如23型護衛艦,本是上世紀90年代才服役的,現已逐步出售給智利、葡萄牙等國。
法國:法軍軍艦服役年限也比較長,類似於英美,一般為25-30年。
中國:中國軍艦近年更新速度很快,但一些老式的軍艦,如「旅大」級驅逐艦,已經在部隊服役了至少30年以上,這裡面有裝備更新的問題,也有裝備思想的問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老軍艦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在新軍艦服役之前一直是中國海軍的頂樑柱。現役世界海軍還在使用的軍艦服役記錄(非特殊紀念艦或訓練艦),是由台灣地區海軍「中海」、「中建」號保持,這兩艘二戰中建造的登陸艦已經服役了65年。
⑹ 各國軍艦的服役年限都是什麼樣子的,難道不沉就可以
軍艦的壽命長短取決於製造工藝是否精良,作為武器平台是否適應軍隊的需要,製造的材質、結構、強度是否經得起長年的海上執勤,以及在服役過程中是否遭受過嚴重的破壞和戰損,是否受到了良好的維護等。因此服役年限各國海軍是沒有什麼固定規律的。
⑺ 為什麼許多大國的軍艦到了年限必須退役
首先,軍艦都有設計的使用年限,相當於保質期。
假如超期服役,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一旦軍方發生安全事故,就很容易引發軍方人心浮動,國內就會發出倒閣的呼聲。
其次,澳大利亞目前並沒有面臨戰爭的危險,所以對軍艦的需求並不急切。
與其出事故被趕下台,不如主動讓其退役,反正還沒有戰爭,缺一兩艘軍艦又不會讓自己下台。
⑻ 現中國服役年限最長的軍艦
應該是旅大3級的吧,七八十年代服役的
⑼ 一艘航母壽命有多少年
要看保養水平以及軍艦整體的壽命。
核動力航母:世界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企業號於1960年首航,1961年服役,2012年12月1日退役。服役51年。
常規動力航母:維特蘭號航母(轉手好幾次)1943年開工,1945年9下水,1957年由印度購得後重新開工並進行現代化改造,1961年完工並命名維克蘭特號,1961年3月4日服役,1997年1月31日退役。艦齡54年,服役36年。
聖保羅號:法國福熙號航母, 1957建造,1960年下水,1963年服役,2000年轉賣給巴西,2012年退役。共服役49年。
輕型航母:無敵號航母於1973年建造,1977年水,1980年服役,2005年8月1日退出作戰序列。服役25年
核動力航母來說,雖然建造貴但維護保養相對常規航母費用低得多。企業號退役是因為建造較早核動力技術方面不夠成熟。從尼米茲級開始技術更加成熟。
尼米茲號:1968年建造,1972年下水, 1975年服役,到目前48年。
由此可以得出一個數據,核動力航母基本上不低於50年(法國的戴高樂號是個中型航母技術不行毛病多,排除在外)。常規航母根據使用國的國情來看,維護保養好了基本用上50年也沒有問題。
但是對於當前科技爆炸的時代很多新技術並不一定能夠在老平台上發揮出來,而且改裝費用並不比建一艘新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