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慶油田社保繳費年限分幾個檔
全國統一的,繳費年限不分檔,只有一個最低繳費年限,即:十五年。只有繳費比例分一二三檔,個別地區有四檔。
② 發現大慶油田的時間是21818還是21849
1959年9月25日,中國石油勘探隊在東北松遼盆地陸相沉積中找到了工業性油流。時值國慶10周年,所以這個油田以「大慶」命名。大慶油田的發現,打破了中國是「貧油國」的論調。
③ 大慶油田工齡43零8個月繳費年限多少
登錄大慶油田社保官網,輸入身份證號碼可查詢。
也可去大慶油田社保服務中心到自助查詢機查找。具體操作方法,現場也會有助理員幫助你。
④ 大慶油田什麼時候建成
發現時間1959年9月26日16時
建成時間
1963年
1960年初,黨中央批准石油部調集數萬職工和解放軍轉業官兵會師大慶,展開了石油大會戰。經過3
年時間就建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年產5
000
多萬噸的大油田.
⑤ 跪求全國各大油田成立時間表~~~~~~~~~盡量詳盡些
中國油田
[編輯本段]
1、大慶油田
位於黑龍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處哈爾濱、齊齊哈爾市之間。油田南北長140公里,東西最寬處70公里,總面積5470平方公里。1960年3月黨中央批准開展石油會戰,1963年形成了600萬噸的生產能力,當年生產原油439萬噸,對實現中國石油自給起了決定性作用。1976年原油產量突破5000萬噸,到1996年已連續年產原油5000萬噸,穩產21年。1995年年產原油5600萬噸,是我國第一大油田。
2、勝利油田
地處山東北部渤海之濱的黃河三角洲地帶,主要分布在東營、濱州、德州、濟南、濰坊、淄博、聊城、煙台等8個地市的28個縣(區)境內,主要工作范圍約4.4萬平方公里。1995年年產原油3000萬噸,是我國第二大油田。
3、長慶油田
勘探區域主要在陝甘寧盆地,勘探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油氣勘探開發建設始於1970年,先後找到油氣田22個,其中油田19個,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54188.8萬噸(含天然氣探明儲量2330.08億立方米,按當量摺合原油儲量在內),1995年年產原油220萬噸,天然氣1億立方米,從2003年到2007年12月,長慶油田只用了短短四年時間就實現了從1000萬噸到2000萬噸的大跨越,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三大油田。
4、遼河油田
油田主要分布在遼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內蒙古東部和遼東灣灘海地區。已開發建設26個油田,建成興隆台、曙光、歡喜嶺、錦州、高升、沈陽、茨榆坨、冷家、科爾沁等9個主要生產基地,地跨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13市(地)32縣(旗),總面積近10萬平方公里。1995年原油產量1552萬噸,產量居全國第三位,近年來,隨著長慶油田產量的突飛猛進,遼河油田產量暫居國內第四。
5、克拉瑪依油田
地處新疆克拉瑪依市。40年來在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個油氣田,以克拉瑪依為主,開發了15個油氣田,建成792萬噸原油配套生產能力(稀油603.1萬噸,稠油188.9萬噸),3.93億立方米天然氣生產能力。從1990年起,陸上原油產量居全國第4位。1995年年產原油790萬噸。
6、四川油田
地處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歷史,發現氣田85個,油田12個,含油氣構造55個。在盆地內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東部4個氣區。目前生產天然氣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42.2%,是我國第一大氣田,1995年年產天然氣71.8億立方米,年產原油17萬噸。
7、華北油田
位於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晉、蒙區域內油氣生產區。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井噴出日產千噸高產工業油流,發現了我國最大的碳酸鹽岩潛山大油田任丘油田。1978年,原油產量達到1723萬噸 ,為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突破1億噸做出了重要貢獻。直到1986年,保持年產原油1千萬噸達10年之久。1995年年產原油466萬噸,天然氣3.13億立方米。
8、大港油田
位於天津市大港區,其勘探地域遼闊,包括大港探區及新疆尤爾都斯盆地,總勘探面積34629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區18629平方公里。現已在大港探區建成投產15個油氣田24個開發區,形成年產原油430萬噸和天然氣3.8億立方米生產能力。
9、中原油田
地處河南省濮陽地區,於1975年發現,經過20年的勘探開發建設,已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55億噸,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395.7億立方米,累計生產原油7723萬噸 、天然氣133.8億立方米。現已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之一,1995年年產原油410萬噸,天然氣11億立方米。
10、吉林油田
地處吉林省扶餘地區,油氣勘探開發在吉林省境內的兩大盆地展開,先後發現並探明了18個油田,其中扶余、新民兩個油田是儲量超億噸的大型油田,油田生產已達到年產原油350萬噸以上,原油加工能力70萬噸特大型企業的生產規模。
11、河南油田
地處豫西南的南陽盆地,礦區橫跨南陽、駐馬店、平頂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縣境內。已累計找到14個油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7億噸及含油麵積117.9平方公里。1995年年產原油192萬噸。
12、江漢油田
是我國中南地區重要的綜合型石油基地。油田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境內的潛江、荊沙等7個市縣和山東壽光市、廣饒縣以及湖南省衡陽市。先後發現24個油氣田,探明含油麵積139.6平方公里、含氣面積71.04平方公里,累計生產原油2118.73萬噸、天然氣9.54億立方米。1995年年產原油85萬噸。
13、江蘇油田
油區主要分布在江蘇省的揚州、鹽城、淮陰、鎮江4個地區8個縣市,已投入開發的油氣田22個。目前勘探的主要對象在蘇北盆地東台坳陷。1995年年產原油101萬噸。
14、青海油田
位於青海省西北部柴達木盆地。盆地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沉積面積12萬平方公里,具有油氣遠景的中新生界沉積面積約9.6萬平方公里。目前,已探明油田16個;氣田6個。1995年年產原油122萬噸
15、塔里木油田
位於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東西長1400公里,南北最寬處520公里,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中部是號稱「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1988年輪南2井噴出高產油氣流後,經過7年的勘探,已探明9個大中型油氣田、26個含油氣構造,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3.78億噸,具備年產500萬原油、80100萬噸凝析油、25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資源保證。1995年年產原油253萬噸。
16、土哈油田
位於新疆吐魯番、哈密盆地境內,負責吐魯番、哈密盆地的石油勘探。盆地東西長600公里、南北寬50130公里,面積約5.3萬平方公里。於1991年2月全面展開吐哈石油勘探開發會戰。截止1995年底,共發現鄯善、溫吉桑等14個油氣田和6個含油氣構造,探明含油氣面積178.1平方公里,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08億噸、天然氣儲量731億立方米。1995年年產原油221萬噸。
17、玉門油田
位於甘肅玉門市境內,總面積114.37平方公里。油田於1939年投入開發,1959年生產原油曾達到140.29萬噸,占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的50.9%。創造了70年代60萬噸穩產10年和80年代50萬噸穩產10年的優異成績。譽為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1995年年產原油40萬噸。
18、滇黔桂石油勘探局
負責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區)的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區域面積86萬平方公里,具有大量的中古生界及眾多的第三系小盆地,可供勘探面積27.7萬平方公里。先後在百色、赤水、楚雄等地區油氣勘探有了重大突破,展示了滇黔桂地區具有廣闊的油氣發展前景。1995年年產原油10萬噸。
19、冀東油田
位於渤海灣北部沿海。油田勘探開發范圍覆蓋唐山、秦皇島、唐海等兩市七縣,總面積630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3600平方公里,潮間帶和極淺海面積2700平方公里。相繼發現高尚堡、柳贊、楊各庄等7個油田13套含油層系。1995年年產原油51萬噸。
20、中國海洋石油南海東部公司
成立於1983年6月,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屬的四個地區油公司之一。負責南海東部東經113°10′以東、面積約13.1萬平方公裏海域的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生產業務,授權全面執行該海域的對外合作的石油合同和協議。13年來,已有8個油田建成投產,公司每年原油產量大幅度增長,至1996年產油量超過1000萬噸,在中國陸海油田中年產量排行第四位。
...
⑥ 大慶油田建成時間
1959年9月。
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1959年9月,勘探發現松遼盆地第一個油田,並正式命名為大慶油田。1960年,國家組織大慶石油會戰,投入試驗性開發。1963年底,大慶油田結束試驗性開發,進入全面開發建設,先後開發了薩爾圖、杏樹崗和喇嘛甸三大主力油田,
並勘探准備了一批可開發的新油田。大慶油田的開發建設,甩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
大慶油田的發展歷史:
大慶油田開發伊始,大慶石油人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僅用3年時間就拿下大油田,改變了新中國石油工業的落後面貌,由此開始了我國石油工業的跨越式發展。
1976年至2002年,大慶油田產量曲線一路「高歌」,實現原油5000萬噸以上連續27年高產穩產。而世界同類油田的穩產期一般只有3至5年,最多不超過12年,大慶創造了世界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跡。
2003年至2014年,大慶油田實現了原油4000萬噸連續12年持續穩產,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油氣資源,維護了國家能源戰略安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大慶油田
⑦ 大慶油田的建成時間,
發現時間1959年9月26日16時
PS大慶油田的發現
今天的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石油生產的大國,年產石油達1 億多噸,不僅可以自給,還有部分出口。可是在1949年,我國年產石油僅12萬噸,靠西方的「洋油」過日子。
50年代以前,一種「權威」的地質理論斷定:由於油、氣是遠古時代海洋生物的屍體在高溫高壓下經過化學變化而生成的,所以大型油氣田只能在遠古時代曾是海洋的海相地層中找到,陸相地層則無油或貧油。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廣大地區恰恰屬於陸相地層,所以絕大多數外國學者對我國油氣儲量抱悲觀的看法。
但是,中國的地質學家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從40年代開始,根據西北、四川存在油氣流的事實,反復論證了東北松遼平原具有油氣儲藏的預測。1953年,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基於他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和對中國地質的深入考察,指出我國是有豐富油氣資源的國家,建議從華北平原和松遼平原開始尋找油田。 經過3年的普查,首先發現了許多有利於證明松遼盆地蘊藏油氣的證據。 終於在1959年9月26日上午,在黑龍江省肇州縣大同鎮附近,「松基三井」鑽出了工業油源。這時正是新中國建立10周年前夕,為了紀念這個在祖國工業史上值得大慶的日子,大同鎮被改名為「大慶」,整個待開發的儲油構造帶圈定的油田被命名為「大慶油田」。油田為1 億年前湖泊沉積形成的,油氣數量多,質量好。這是我國最大的油田。
1960年初,黨中央批准石油部調集數萬職工和解放軍轉業官兵會師大慶,展開了石油大會戰。經過3 年時間就建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年產5 000 多萬噸的大油田,1973年又建成了大慶至秦皇島的輸油管道,並在秦皇島及大連鯰魚灣興建了油碼頭,為石油的運輸開辟了道路。大慶油田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⑧ 大慶油田的建成時間
發現時間1959年9月26日16時
建成時間 1963年
1960年初,黨中央批准石油部調集數萬職工和解放軍轉業官兵會師大慶,展開了石油大會戰。經過3 年時間就建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年產5 000 多萬噸的大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