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嚴家新有效期

嚴家新有效期

發布時間:2021-07-22 19:57:23

A. 狂犬疫苗打完有效期多久啊,半年還是三個月

狂犬病的疫苗一般按照當時狀況第一次會打一到二針,之後每星期一針 連續四針後就全部結束了。疫苗是永久性的。以後不用再打了。

B. 你們說,我應該相信嚴家新教授說的狂犬病10日觀察法有效,還是相信你們的狂犬病觀察法無效的說法

狂犬病10日觀察目前已經在100多個國家推行,並沒有失誤的報導。嚴家新教授說的狂犬病10日觀察法可以值得信賴。我國已經在學術界得到認同,目前只是沒有得到衛生行政部門的認可而已。

C. 打了狂犬病疫苗是不是終身免疫

不是。
我把保護期的問題說清楚:
全程接種後3個月內為絕對保護期,在此期間任何暴露,一律無需加強免疫。
全程接種後半年內為有效保護期,在此期間內,除非頭頸手部多處同時特別嚴重咬傷,低於這個級別的暴露,一律無需加強免疫。
全程接種後超過半年,再次暴露,應加強2針(但如果略超過半年,輕微的抓咬其實抗體還是夠用的,特別是抓傷)
全程接種後又打加強,抗體濃度比首次全程接種更強烈,且更持久。有效保護期最少半年,實際可長達1-3年。
全程接種過的人,終身有免疫記憶,比如過了許多年,雖然抗體可能幾乎已經沒有了,但再打加強針,會迅速刺激出大量抗體,因為凡是全程接種過的人(確切說接種過三針以上的人),終身再次暴露,只需加強2針,且無需加打被動免疫制劑(血清,蛋白)。
此外,國家疾控文件《狂犬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6版》審核專家嚴家新教授講明:相對保護期無限長,對於曾全程接種過的人, 終身非咬傷造成的輕微暴露(比如被抓一道沒有見血之類),一律無需加強免疫。

D. 嚴家新博士是真的嗎

嚴家新博士是真的。
嚴家新 ,男,1945年12月出生,湖北武漢人,196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系,1981年在武漢大學獲碩士學位,1986至1989年,先後在美國堪薩斯大學和紐約市立大學西奈山醫學院作博士後研究。
主要研究領域是病毒的分子生物學、免疫學、流行病學和相關科學史,研究過的病毒有流感病毒、輪狀病毒、狂犬病毒、丙肝病毒等。

E. 狂犬疫苗有效期是多久如果才能保全疫苗抗體

首針來算起,7-14天出抗體。
我把保護期的源問題說清楚:
全程接種後3個月內為絕對保護期,在此期間任何暴露,一律無需加強免疫。
全程接種後半年內為有效保護期,在此期間內,除非頭頸手部多處同時特別嚴重咬傷,低於這個級別的暴露,一律無需加強免疫。
全程接種後超過半年,再次暴露,應加強2針(但如果略超過半年,輕微的抓咬其實抗體還是夠用的,特別是抓傷)
全程接種後又打加強,抗體濃度比首次全程接種更強烈,且更持久。有效保護期最少半年,實際可長達1-3年。
全程接種過的人,終身有免疫記憶,比如過了許多年,雖然抗體可能幾乎已經沒有了,但再打加強針,會迅速刺激出大量抗體,因為凡是全程接種過的人(確切說接種過三針以上的人),終身再次暴露,只需加強2針,且無需加打被動免疫制劑(血清,蛋白)。
此外,國家疾控文件《狂犬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6版》審核專家嚴家新教授講明:相對保護期無限長,對於曾全程接種過的人, 終身非咬傷造成的輕微暴露(比如被抓一道沒有見血之類),一律無需加強免疫。

F. 嚴家新的狂犬病研究

狂犬病是一種人獸共患病,是由狂犬病毒(Rabiesvirus, RABV)引發的急性腦炎,發病後死亡率幾乎達100%。所有的哺乳類動物都對狂犬病毒易感,但該病的主要儲存宿主只局限於哺乳動物綱中的食肉目和翼手目這兩個目,包括狗、貓、狐狸、豺、狼、貉、臭鼬、浣熊、貓鼬和蝙蝠 等。該病可以從上述儲存宿主動物傳播給其他哺乳動物及人類。在自然界,上述儲存宿主之外的其他哺乳動物,例如鼠和兔,只是在極偶然的情況下才可能被感染,可統稱為偶然宿主,它們通常不構成該病毒的傳染源。人的狂犬病99%以上是因被患病的狗(少數為貓)咬傷或抓傷而引起。
該病也可通過感染性物質(通常為唾液)直接接觸受害者的粘膜或新近破損的皮膚傳染,但非常罕見。人類偶爾也會因被某些野生哺乳動物咬傷或抓撓而感染。病毒吸入、接種未徹底滅活的疫苗或者通過移植受感染的角膜、組織和器官也可能造成感染,但極為罕見。
潛伏期(最多六年)
「潛伏期從5天至數年(通常2-3個月,極少超過1年),…」
目前國際主流科學界部分認可的狂犬病最長潛伏期是6年。美國學者1991年在專業雜志上報告了該病例。但由於類似病例的數量太少,相關證據鏈也並不是十分完整,對該病例報告在國際相關學術界仍有異議。該病也可通過感染性物質(通常為唾液)直接接觸人體粘膜或新近皮膚破損處傳染。因咬傷而出現人傳人的情況雖有理論上的可能性,但從未得到證實。
吸入含有病毒顆粒的氣溶膠或通過移植已感染病毒的器官有可能感染狂犬病,但很罕見。攝入已感染狂犬病的動物的生肉或 其他組織不是人類感染源。 目前尚無可靠的檢測手段可在出現臨床症狀前診斷人是否感染狂犬病。
狂犬病的前驅症狀沒有特異性。早期局部症狀包括感覺異常、瘙癢和病毒侵入位點的疼痛,這些症狀被認為是局部感覺性神經節的感染和發炎的結果。狂犬病最初的臨床表現常為發熱,傷口原因不明的顫痛、刺痛或灼痛感。隨著病毒在CNS的擴散,人行為表現異常,以躁動和波動性意識障礙為特徵。病人感覺過度敏感、異常的攻擊性行為和性行為,受到觸覺、聽覺、視覺或嗅覺刺激後的痙攣,出現怕風、恐水、呼吸困難、吞咽困難、唾液腺過度分泌。幾乎所有以興奮為主的狂犬病人都會在某 個階段出現這種痙攣,中間交替出現清醒或煩躁、錯亂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體征。數天後患者可因心跳呼吸停止而病人昏迷死亡。若不出現恐水、怕風等特異性的狂犬病體征,也很難做出臨床診斷。麻痹型狂犬病占人狂犬病病例總數的30%,表現為麻痹或Guillain-Barre氏樣綜合症或其他非典型的臨床表現;疾病過程比較安靜,興奮較不明顯;伴有四肢癱瘓和括約肌功能障礙。早期典型體征包括叩診部位的肌肉水腫(通常在胸部、三角肌部位和大腿部)以及毛發直立。病程通常比狂躁型狂犬病長,但最終也必然會導致死亡。麻痹型狂犬病常常被誤診,因此造成低估該病的發病率。 從病理學來講,狂犬病毒潛伏期通常較長,病毒進入犬體內後,並不直接進入血液循環,而是沿神經緩慢到達腦部,增殖後再回傳到唾液腺等外周器官,此時才有傳染性。犬有傳染性時,大腦中已繁殖有大量的狂犬病毒。咬人且唾液「帶毒」的犬在3~5天後,隨著腦內病毒的進一步繁殖,它必然會發病並在數天後死亡。這就是「十天觀察法」的理論依據。犬也可能在十天觀察期以後才發病,但在這種情況下被咬的人仍然是安全的,因為雖然犬後來發病,證明該犬在咬人時確實腦中「帶毒」,但此時病毒尚未繁殖到一定數量,未轉移到唾液腺,咬人時尚處於潛伏期,唾液不帶病毒。
人如被犬咬傷而患狂犬病死亡,咬人的這只犬則不可能是健康犬,它最終必然因狂犬病而死亡。也就是說,絕對不可能出現「人患病死亡後,咬他的犬仍一直存活」的情況。
WHO的正式文件一直認定可採用「十日觀察法」:如果動物為犬或貓,且在暴露發生後10天的觀察期內保持健康,則可以終止暴露後預防。(需要強調的是,在狂犬病疫區,可疑犬或貓咬傷人後,採取「十日觀察法」的同時,要立即開始暴露後預防,否則等到數天後觀察到犬或貓已發病,再對被咬 的人進行預防處置可能就嫌晚了。) 凡過去接種過3針(或以上)疫苗的人,再次暴露後加強接種時1-2針即可。而且凡以前接種過3針(或以上)疫苗者,以後永遠沒必要再接種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種3針狂犬病疫苗後,半年內抗體滴度都遠遠高於最小適宜滴度,通常沒必要檢測抗體;加強接種後,有效保護期至少在3年以上。
WHO的最新規定是:無論是多久之前接種過疫苗,再次暴露後只需接種2針。
國內衛生部2009年有關再次暴露後處置的規定是:1-3年內打3針,過了3年需全程接種(5針)。
再次暴露後處置。傷口處理:任何一次暴露後均應當首先、及時、徹底地進行傷口處理。疫苗接種:一般情況下,全程接種狂犬病疫苗後體內抗體水平可維持至少1年。如再次暴露發生在免疫接種過程中,則繼續按 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種,不需加大劑量;全程免疫後半年內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全程免疫後半年到1年內再次暴露者,應當於0和3天各接種1劑疫苗;在1-3年內再次暴露者,應於0、3、7天各接種1劑疫苗;超過3年者應當全程接種疫苗。 狂犬病恐懼症是中國特有的現象。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舉國上下對狂犬病如此「重視」。有關狂犬病的偏見和謬論流傳得如此廣泛,是造成中國目前狂犬病疫苗大量濫用重要原因之一。
國內目前人們最恐懼的傳染病,除了艾滋病,就是狂犬病了。狂犬病恐懼症,簡稱「恐狂症」,現在成了幾乎可與「恐艾症」並駕齊驅的一種非常流行的心理疾病。
恐狂症的最常見表現就是濫用狂犬病疫苗,在明顯不該接種疫苗的情況下也接種,甚至反復多次接種後仍然憂心忡忡。
狂犬病是病死率最高而發病率較低的傳染病,人們很容易反應過度。目前網路上或實際生活中有關狂犬病的不科學言論泛濫,各種奇談怪論在「專家」和民眾中都相當普遍地存在,使得一些與犬、貓有接觸者(甚至完全沒有接觸者)長期處於恐懼之中,甚至發展成強迫症或「癔症」。有的人多次接種了疫苗,但仍每個月不遠千里到武漢做抗體檢測,擔心「抗體一旦減少,狂犬病就會發作」。有的人自認病毒已潛入大腦,自己必死無疑,丟掉工作,成天上網查信息,在各種互相沖突的信息中無所適從。有的人懷疑疫苗是假的,懷疑疫苗中有活病毒,懷疑狂犬病毒能通過空氣傳播,懷疑護士,懷疑專家……成天在無盡的煩惱之中掙扎。
論及狂犬病,我們首先應當明確一個最基本的事實:狂犬病的風險與艾滋病沒有可比性(後者尚無有效疫苗,相關的基本免疫機制尚不明了)。狂犬病的防治是一個在醫學上早已基本解決的問題,狂犬病在全球所有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都已得到有效控制,每年狂犬病的死亡人數多年保持為0或接近於0。狂犬病100%可預防:無論是多麼嚴重的暴露,只要按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的方案進行處治,可100%避免發病。
在本文中,筆者將列舉一些代表性的情況,說明應當怎樣避免狂犬病疫苗的濫用。筆者將提供幾條簡單、實用的判斷標准,幫助恐狂症患者盡快走出陰影。
潛伏期到底多長
狂犬病的潛伏期可能長達四十年?五十年?甚至終生?中國又要創造一個吉尼斯紀錄?在中國的某些專業雜志甚至教科書上常有狂犬病的潛伏期長達數十年的記述。
中國的這些「病例」是否真的是狂犬病?由於均無實驗室診斷依據,或者均無法證明未曾在近期發生新的感染(例如經某些特殊或罕見途徑的感染),這些「病例」都未得到國際學術界承認,甚至在國際上傳為笑話,作為中國相關科學水平低下的例證。
國內外資料都表明,狂犬病的潛伏期通常是1-3個月,少數頭面部嚴重咬傷的潛伏期可能短至7天,極少數病例(不到總數的1%)的潛伏期也可能大於一年。
目前國際主流科學界承認的狂犬病最長潛伏期是6年,美國學者1991年在專業雜志上報告了該病例。死者為菲律賓移民,移民美國後未曾離開過美國。由於在美國本土感染狂犬病的機會極少,而且經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結果證明,從死者腦內分離的狂犬病毒與死者來源國家流行的毒株相同,所以該報告以迄今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了狂犬病的潛伏期可能長達6年。
由於類似病例的數量太少,相關證據鏈也並不是十分完整,對該病例報告在相關學術界仍有異議。例如許多法國學者就認為潛伏期超過一年的病例即使有,也極為罕見,一年後再發病的可能性可忽略不計。對更長潛伏期的說法,他們都一笑置之。
在數十年期間曾被狗咬傷過的人在中國實在太多了,如果狂犬病的潛伏期真的有那麼長,這么多人都應當接種疫苗,那麼中國每年的狂犬病疫苗接種量還將增加一個相當可觀的數目。許多恐狂症患者都是被狂犬病超長潛伏期的傳說嚇傻了。
推廣「十日觀察法」
應當堅信:健康犬不傳播狂犬病!中、美兩國專家根據在中國的實地調查結果,聯合撰寫的相關論文已發表在2008年第3期的美國《媒介源人獸共患病雜志》上。但外觀健康不等於真正健康,必須進行實驗檢驗或採用「十日觀察法」進行鑒定。在人被犬咬傷後,如能立即將犬處死,取腦組織進行檢測,則可根據檢測結果(病毒的有無)來確定被咬的人是否需要接種疫苗。如無條件當場處死動物進行檢測,則可應用WHO認定的「十日觀察法」:「如果犬(或貓)在10天的觀察期內保持健康,……則可終止治療。」
最近十多年來,我們實驗室在國內外未發現任何足以否定「十日觀察法」的證據。該方法是判別狗(或貓)是否有傳染性的一種簡單、實用的方法,也適用於中國。
需要注意的是,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區,以前未接種過疫苗者在開始「十日觀察法」的同時,應立即開始暴露後預防,然後根據觀察結果確定是否可以節省後面的2針或3針疫苗。
現在城市養的狗或貓絕大多數是寵物,通常很少與外界接觸,便於實行「十日觀察法」。如果在中國「十日觀察法」得到推廣,不僅疫苗用量可大大減少(可能減少全部用量的一半),還能讓絕大多數恐狂症患者更快地得到精神解放。
被鼠、兔咬傷怎麼辦
WHO的相關報告指出:「對北美洲和歐洲狂犬病流行地區成千上萬的野生和住宅區嚙齒動物的檢查顯示,很少發生嚙齒動物感染狂犬病的現象,說明這些動物不是該病的貯存宿主。」「暴露於嚙齒動物如兔和野兔後很少需要專門的抗狂犬病暴露後預防。」
我國文獻報告中偶有鼠傳人的狂犬病病例統計報告,但其致傷動物的確認均靠患者或其家屬口述回憶,科學價值有限,而且總數也極少。
據筆者多年的資料收集和研究,認為WHO的上述觀點也基本適用於中國。特別是在非重點疫區被鼠、兔咬傷,患狂犬病的可能性極小,通常不用接種狂犬病疫苗。
人被老鼠咬傷的機會很多——占所有動物傷人事件的3%-10%。如果此類情況下不接種疫苗,每年疫苗用量最多可能節約1/10。
關於鼠咬人後的處置,我國衛生部尚未出台相關的工作規范。對南方重點疫區的鼠主動傷人案例,建議在客觀宣傳關於鼠咬人引發狂犬病的概率極小的同時,由就診者自己權衡是否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
此外,鳥類(如雞、鴨、鵝)、爬行類(如蜥蜴、龜和蛇)、魚類和昆蟲,都從來不會患狂犬病,因而也不可能傳染狂犬病。
正確對待「間接傳播」
狂犬病的來源和傳播途徑比較單一,主要是通過狗或貓抓傷或咬傷。WHO明確規定,暴露後預防分3級進行管理。對於I級暴露,即接觸或喂養動物,或動物舔觸完整皮膚,不需要採取預防措施。許多恐狂症患者擔心的其他所謂「間接傳播」方式,實際發生的概率是很小的,通常可以不必放在心上。如果有的人因此而心理負擔特別大,以至嚴重影響了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也可預防性接種3針疫苗。接種後基本上就可高枕無憂——中和抗體可能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在此期間對所謂「間接傳播」有足夠的抵抗力。
應充分認識傷口清洗的重要作用。正確的傷口沖洗可減少50%以上的發病率。對於很多似是而非的「間接傳播」,或非流行區的輕微暴露,傷口清洗事實上足以將非常微小的一點感染的可能性徹底去除,不必執意要求接種疫苗。
關於傷口處理的重要作用,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歐洲最早記載的狂犬病發生於公元900年的法國里昂:一頭熊發狂後,一次咬傷了20人,然後逃到一條小河的對岸。被咬的人當中有14人游過小河追殺熊,可能因河水自然洗去了傷口中的病毒,這14人均未感染狂犬病毒;而未去追殺熊(因而也未清洗傷口)的6人後來都死於狂犬病(似乎見義勇為者都得到了好報)。
中樞神經里的病毒
許多「恐狂症」患者最喜歡提出這樣的疑問:狂犬病毒進入神經細胞後,疫苗引發的抗體是否就不起作用了?抗體能否清除中樞神經系統(CNS)中的病毒?
大量原有的和新發現的證據都表明,狂犬病毒的抗體不僅能中和掉外周神經細胞內的病毒,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能徹底清除CNS中的病毒;狂犬病毒進入CNS後,在3-5天內,要麼被清除,要麼發病。在任何情況下,狂犬病毒都不可能在CNS(包括腦和脊髓)中長期潛伏。
人的狂犬病一旦發作,十天內必死無疑。所以任何一種症狀,如果懷疑與狂犬病有關,則過了十天以後,該病人必然因狂犬病而死亡(至少也已進入重症監護室接受搶救)。如果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則該症狀肯定與狂犬病無關(應盡快轉入其他專科進行處治)。有的恐狂症患者堅信自己已得了狂犬病,自稱典型的狂犬病表現已持續了數月甚至更久。希望再不要有人這樣給自己開玩笑了。
有大量實例證明,在病毒暴露發生幾天甚至幾個月後才進行處治也可能有效,說明抗體也可能將狂犬病毒從CNS中清除。
某些藉助現代生命支持系統積極搶救而維持了較長時間生命的患者,在死後屍檢時,發現全身(包括CNS)的狂犬病毒都被徹底清除干凈,可以間接證明抗體可進入CNS,清除CNS中的病毒。
實際上疫苗接種失敗多數都出現在第一針開始後的20天之內,主要是頭面部被嚴重咬傷的患者。如果過了這個時間還未發病,以後再發病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狂犬病毒不引起大腦細胞形態的改變,狂犬病毒在人體內的行蹤在發病前是無法檢測的,只能根據症狀判斷大腦功能是否受損。「發病」前檢測到足夠高的抗體,就證明其大腦功能尚未受損,至少是未嚴重受損,他以後就不會再發病。
總之,只要在發病前全程接種完了疫苗,產生了抗體,體內(包括CNS內)就不可能再有狂犬病毒「潛伏」,就不會再發病。檢索國內外的相關文獻資料,基本未發現與此標准相違背的病例。這是又一個簡單實用的判斷標准,有助於將「恐狂症」患者從對狂犬病的盲目恐懼中解放出來。 目前國產狂犬病疫苗的使用說明書中, 都包括如下「注意事項」:
「忌飲酒、濃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劇烈運動等。」
許多網友都提問:
「為什麼接種了狂犬病疫苗後不能飲酒、不能劇烈運動?」
有些「恐狂症」患者更是憂心忡忡:「接種疫苗期間飲酒、喝濃茶、吃刺激性食物及劇烈運動是否會抑制抗體產生?是否會使疫苗失效?是否會因此而送命?」
疫苗說明書是由國家葯典委員會統一制定的,說明書「注意事項」中的上述引文源自最新版(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三部。
細心的網友們發現,國外生產的狂犬病疫苗的說明書中就沒有這些禁忌。如進口的VERO細胞狂犬病疫苗(維爾博)和雞胚細胞狂犬病疫苗(瑞必補爾)的中文和英文說明書中,都沒有提到飲食和運動方面的禁忌 (唯一提及的禁忌是「接種期間應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劑和抗瘧葯」)。
目前國內外的狂犬病疫苗都是按照WHO統一的質量標准進行生產的。
為什麼在打了狂犬病疫苗後,只有中國的葯典規定了這么多禁忌,而外國的說明書中對此卻隻字不提呢?有網友問:「為什麼全世界人民都不怕,只有中國人民怕這怕那呢?」
遍查國內外現有文獻資料,找不到規定上述飲食或運動限制的科學依據。
據推算,即使血液中的酒精濃度達到使動物(或人)醉酒甚至酒精中毒死亡的程度,也不會對抗體的產生和活性產生明顯影響。
所以打了狂犬病疫苗後飲酒,可能死於酒精中毒或醉駕,但不會死於狂犬病。
打了狂犬病疫苗後過於劇烈地運動,只可能死於運動過量或猝中,也不會死於狂犬病。
所以這樣的「禁令」應寫入「公民常識」,而不應寫入「疫苗使用說明書」。
國內某大型疫苗生產廠家也認為,「我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過因為吃辛辣食品而對疫苗造成影響的病例」,「刺激性食物不會影響抗體的免疫效果,但可能使不良反應加重,也就是說不管是使用國產還是進口疫苗,如果發生了不良反應,那麼吃了辛辣的食物可能會加重不良反應。」
中國30年前的狂犬病疫苗是用動物腦組織生產的,要在半個月內打14-21針,每次接種2ml粗製腦組織,副作用大,飲酒和劇烈運動等行為可能會加大副作用,所以當時的疫苗說明書明確規定:「不可飲酒、喝濃茶及吃有刺激性食物,應避免受涼感冒或劇烈運動或勞動 」(引自1979年衛生部《生物製品規程》)。
最近30多年來,中國的狂犬病疫苗都是用細胞培養方法生產的,而且經過濃縮、純化處理,只打5針或4針,副作用極小。但現在國產疫苗的說明書卻仍然還是照抄30年前的。
沒有任何實驗依據說明當前使用的狂犬病疫苗說明書中還應當保留關於飲食和運動方面的上述禁忌。
建議國家葯典委員會在2015年版葯典出版時,從狂犬病疫苗說明書「注意事項」中刪去關於飲食和運動限制的規定。

G. 嚴家新 狂犬病毒在被切下的狗肉中存活時間

幾個小時

H. 狂犬病的潛伏期到底有多長-嚴家新博文1 詳細

嚴家新 加為好友 給我留言 打個招呼 發送消息 博文 狂犬病的潛伏期到底有多長? 精選 已有 9928 次閱讀 2011-8-30 10:00 |個人分類:狂犬病防治|系統分類:科普集錦|關鍵詞:潛伏期 狂犬病 實驗室 紀錄 美國 病例 疫苗 狂犬病的潛伏期可能長達四十年?五十年?甚至更長?中國又要創造一個吉尼斯紀錄?在中國的某些專業雜志甚至教科書上常有狂犬病的潛伏期長達數十年的記述。 中國的這些「病例」是否真的是狂犬病?由於均無實驗室診斷依據,或者均無法證明未曾在近期發生新的感染(例如經某些特殊或罕見途徑的感染),這些「病例」都未得到國際學術界承認,甚至在國際上傳為笑話,作為中國相關科學水平低下的例證。 WHO 專家認為,只有實驗室檢查才能確診狂犬病,僅靠臨床表現診斷狂犬病很困難,也不可靠。由於事實上有大約30%的狂犬病人的症狀是不典型的,所以中國目前狂犬病的數字是不準確的,可能被嚴重低估。 國內外資料都表明,狂犬病的潛伏期通常是1-3 個月,少數頭面部嚴重咬傷的潛伏期可能短至7 天,極少數病例(不到總數的1%)的潛伏期也可能大於一年。 目前國際主流科學界承認的狂犬病最長潛伏期是6 年。美國學者1991年在專業雜志上報告了該病例。死者為菲律賓移民,移民美國後未曾離開過美國。由於在美國本土感染狂犬病的機會極少,而且經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結果證明,從死者腦內分離的狂犬病毒與死者來源國家流行的毒株相同,所以該報告以迄今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了狂犬病的潛伏期可能長達6年。 由於類似病例的數量太少,相關證據鏈也並不是十分完整,對該病例報告在相關學術界仍有異議。例如筆者認識的許多法國研究人員對此病例就不以為然,認為該論文中仍有不少疑點,理論上很難解釋,而且極個別的病例不一定有普遍意義。他們認為超過一年的病例極為罕見,被狗或貓咬傷如果已經超過了一年,通常不必再補充接種狂犬病疫苗,再發病的可能性可忽略不計。對更長潛伏期的說法,他們都一笑置之。 十餘年來,我們單位也一直關注國內狂犬病長潛伏期病例,希望有機會與國內任何單位或個人合作,利用中國每年狂犬病發病人數世界第二的有利條件,找到有實驗室依據的可靠病例,來打破狂犬病潛伏期最長6 年的世界紀錄,在國際上發表有份量的學術論文,提升中國在相關研究領域的國際地位。但十多年來一直未在國內發現有確切證據的潛伏期超過一年的病例。 國內關於狂犬病長潛伏期迄今科學價值最高的一個病例,是上海市CDC 於1998 年報告的一個病例:某大學一名三年級的大學生可能因多年前感染狂犬病而致死,有實驗室證據可確診為狂犬病(分離到病毒)。據說他僅在10歲前曾在原籍農村被狗咬傷過,以後從未接種過狂犬病疫苗。但此病例的病史資料證據並不充分,無法排除二次感染的可能。在中國東南部狂犬病重點疫區,特別是農村地區,實際上很難排除在較近的時間有其他未覺察的感染機會(如在皮膚有破口的情況下與帶毒動物有接觸),尚無法確切證明其潛伏期長達十多年,只能作為罕見的可疑病例。

I. 嚴家新教授的觀點狂犬病超過一年的潛伏期是極其罕見的,接近為

就是一年後就幾乎不可能發病 全世界最長發病時間才6年 所以還是好好生活。別擔心有的沒的。 一年後發病比中彩票幾率還低

J. 狂犬有效期是不是指打完狂犬疫苗後面的

對,最後一來針算起。
我把保護自期的問題說清楚:
全程接種後3個月內為絕對保護期,在此期間任何暴露,一律無需加強免疫。
全程接種後半年內為有效保護期,在此期間內,除非頭頸手部多處同時特別嚴重咬傷,低於這個級別的暴露,一律無需加強免疫。
全程接種後超過半年,再次暴露,應加強2針(但如果略超過半年,輕微的抓咬其實抗體還是夠用的,特別是抓傷)
全程接種後又打加強,抗體濃度比首次全程接種更強烈,且更持久。有效保護期最少半年,實際可長達1-3年。
全程接種過的人,終身有免疫記憶,比如過了許多年,雖然抗體可能幾乎已經沒有了,但再打加強針,會迅速刺激出大量抗體,因為凡是全程接種過的人(確切說接種過三針以上的人),終身再次暴露,只需加強2針,且無需加打被動免疫制劑(血清,蛋白)。
此外,國家疾控文件《狂犬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6版》審核專家嚴家新教授講明:相對保護期無限長,對於曾全程接種過的人, 終身非咬傷造成的輕微暴露(比如被抓一道沒有見血之類),一律無需加強免疫。

閱讀全文

與嚴家新有效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