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刑事舉證期限

刑事舉證期限

發布時間:2020-12-17 20:41:41

❶ 刑事訴訟的被告舉證期限為幾天(相應法規是什麼)

你這個問題有問題。
因為在刑事訴訟中,根據無罪推定的原則,犯罪嫌疑人、被回告人主張自己答無罪,不負舉證責任,司法機關不能因為其對無罪主張舉證不能或舉證不足,使其承擔有罪的裁判後果。
但在實踐中對於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負一定程度的舉證責任的例外規定。但是在這種案件中,司法機關應首先以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明被追訴人是國家工作人員,其財產或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差額巨大,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證明責任僅限於說明其來源是合法的。否則要承擔刑事責任。

另,你想問的是不是行政訴訟的被告的舉證期限。
我國《行政訴訟法》第32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2002年7月24日)
第一條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二條和第哼十三條_的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0日內,提供據以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全部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的,視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相應的證據。

❷ 民法的 舉證期限屆滿,和 提交答辯狀,都是在什麼時間

一、《民法》中舉證期限是由法院決定,一審不少於十五天,二審不少於十天,當事人可以申請延長。提交答辯狀是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

《民事訴訟法》第113條第1款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該條第2款又規定:「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5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給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二、關於刑事訴訟的舉證期限,法律未像民事訴訟中明確規定,造成公訴人可以隨意補充證據,補強庭審中己方不利的證據。因為沒有規定具體舉證期限,無論在一審、二審要記住能交的證據盡量交,能提前交的不要拖到開庭時才交,刑事案件不存在新證據問題,只要是證據二審都可以提交,不像民事訴訟那樣受限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九條辯護人認為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收集的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材料未提交的,有權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調取。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一條辯護律師經證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也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2)刑事舉證期限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對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向當事人告知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或者口頭告知。

第一百二十七條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據。

第一百九十二條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

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法庭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提出意見。

❸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舉證期限是多久

【申請執行期限】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版組織的為六個權月。前款規定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

❹ 刑事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沒有舉證期限的限制如果有,相關的規定有哪些

一般程序,不考慮特殊案件、不考慮申請延期提交證據,按刑訴法解釋的規定
人民法院專應當將人民檢察院的起屬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當事人
通知被告人、辯護人於開庭五日前提供出庭作證的身份、住址、通訊處明確的證人、鑒定人名單及不出庭作證的證人、鑒定人名單和擬當庭宣讀、出示的證據復印件、照片;
也就是說最短的舉證期限只有5天,最長的因為要在1個半月內宣判,所以,最長舉證期限是39天?

❺ 為什麼刑事訴訟中不存在舉證期限的限制而民事訴訟中有

刑事訴訟法目前對當事人提供證據沒有做出明確規定,例如在偵查階內段就沒有規定犯罪嫌容疑人如何提供證據,之規定犯罪嫌疑人沒有自證其罪的義務,也沒有證明其沒有犯罪的義務,其實實踐過程中,犯罪嫌疑人辯解中,說自己不在現場或犯罪行為不是犯罪嫌疑人所為,犯罪嫌疑人可能會講出或出示有關證據的,但刑事訴訟法沒有規定時間,本人認為犯罪嫌疑人及其委託的辯護人可以隨時提交證據證明犯罪行為不是自己所為的證據或其他證明自己不犯罪的證據。在審查起訴過程中也應該是這樣。

❻ 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後如何確定舉證期限

原告:黃某。

被告:鄭某、黃大、黃二、黃三。

原告黃某訴稱,其受雇於被告鄭某當採石工,在裝車時受傷,特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鄭某賠償其經濟損失。審理中,市人民法院認為原告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與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經法院行使釋明權後,原告變更了訴訟請求,並要求追加黃大、黃二、黃三作為本案的共同被告。據此,法院決定將本案由原來的簡易程序轉變為普通程序進行審理,並依法組成合議庭,通知黃大、黃二、黃三作為本案共同被告參加訴訟。由於《證據規定》中明確規定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或法院追加當事人的,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鑒於程序已轉換及原告黃某和被告鄭某在簡易程序中享有15日的舉證期限的事實,法院遂決定再給予原告黃某和被告鄭某15日的舉證期限,給予被告黃大、黃二、黃三30日的舉證期限。

依法分析

舉證期限是指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應當在法律規定或法院指定的期限內證明其主張的相應證據,如逾期不舉證,則承擔證據失效的法律後果的制度。之所以在訴訟上存在著舉證期限制度的必要性,是因為現實生活中對糾紛解決的迫切性所決定的。採用訴諸司法審判的方式意味著當事人將其爭端寄託於司法公力救濟。如果不能及時得確定的裁判,那麼不但將影響當事人正常的經濟活動或生活秩序,而且將影響訴訟價值本身以及社會公眾對司法程序的信賴和期望。本案主要涉及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審理後應如何指定舉證期限的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不能不涉及簡易程序中法院應如何指定舉證期限和簡易程序與普通程序的關系這兩個方面。

《證據規定》第81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不受本解釋中第32條(在答辯期內提出書面答辯)、第33條第3款(指定舉證期限不少於30日)和第79條(裁判文書中對證據的採納要說明理由)規定的限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文書樣式(試行)》(以下簡稱《文書樣式》)中關於「舉證通知書」的格式明確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和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不受舉證期限屆滿前7日、10日的限制,但必須在舉證期限內提出。由於《證據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指定舉證期限沒有上限和下限的明確規定,因此,在實踐中如何確定簡易程序的舉證期限,各地法院的做法不一。從指定三至五日到十幾日不等,但一般不會超過15日,有的則一律根據答辯期指定15日。2003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簡易程序規定》)第22條規定:「……當事人當庭舉證有困難的,舉證期限由當事人協商決定,但最長不得超過15日;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決定。」因此,在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時,當事人協商確定的舉證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日,如超過15日,則意味著當事人協商決定的舉證期限將得不到人民法院的認可。但上述規定只是對當事人協商決定的舉證期限作出限制,對於當事人協商不成時,人民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是否也不得超過15日上述規定並沒有給予明確。結合《證據規定》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可以不受「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的限制,以及《簡易程序規定》第7條「……被告要求書面答辯的,人民法院應當將提交答辯狀的期限和開庭的具體日期告知各方當事人,並向當事人說明逾期舉證以及拒不到庭的法律後果……」的規定,我們認為,在簡易程序中,被告的答辯期受到一定的限制,不一定是法定的期限15日。至於答辯期限和舉證期限的長短,應由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而決定。參照《簡易程序規定》第22條中對當事人協商決定的舉證期限的限制,由法院指定的答辯期和舉證期限最長也不要超過15日,這是由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所要達到的目的——節約司法資源和訴訟成本,提高訴訟效率所決定的,否則,將有違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本旨。

《證據規定》中對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是否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沒有規定,實踐中主要有以下幾種做法:一是在簡易程序已指定的舉證期限的基礎上補至30日。理由是《證據規定》中規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於30日,案件由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審理時,只要給足30日的舉證期限即可。二是重新指定30日。因為簡易程序與普通程序是審理案件的兩種不同程序,由於兩者在審理程序和審判組織形式上的差異,在簡易程序轉換違普通程序後,已經進行的簡易程序並不全部有效,故法院在適用新的審理程序後,應按照《證據規定》第33條第3款的規定重新指定舉證期限,若認為當事人已經完成舉證,則程序的轉換與舉證期限並沒有必然的關系,就沒必要再次主動為當事人重新指定舉證期限;若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還不充分或當事人以有新證據提供提出申請,則再指定一定的舉證期限。

《證據規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75條關於「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的規定,在第33條中規定了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情況指定舉證期限。舉證期限屬於民事訴訟期間制度,依據其確定方式可以分為法定期間和指定期間。所謂「法定舉證期間」是指在刑事、民事、行政訴訟中法律規定的相對明確的舉證有限期限。這種法定期間的確定通常是以特定訴訟階段的終結為界限,以在該階段中產生特定的訴訟效果為標志,其法律特徵表明在法定的審限內具有相對的時間范疇,而無具體確切的日期。「指定舉證期間」是基於「法定舉證期限」而產生的,故在時間范疇上應從屬於法定舉證期間,它是人民法院或法官根據個案實際而自由裁量決定的,是根據案件審理的客觀需要,或當事人一方因法律准許的特殊原因而需補證或提出新的證據而從事的一種職務、職權或職能行為。由於《證據規定》允許法院認可當事人協商確定的舉證期限,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舉證期限又具有任意期間的性質。法院在確定舉證期限時,既要注重訴訟經常的緊湊和快速,又絕不能損害當事人的程序權利,應在兼顧公正和效率原則的前提下進行確定。《證據規定》第33條第3款對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規定:「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30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這是為了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證據權利,對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情形作出的強制性規定。因此,當案件由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審理時,在當事人未就舉證期限協商一致且經人民法院認可的情況下,法院必須為當事人重新指定舉證期限,在這個問題上法官沒有自由裁量的權力,至於應當如何指定舉證期限,則應當區別不同情況分別處理:(1)轉為普通程序時,原指定的舉證期限已經屆滿。由於案件在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時所經過的程序均為有效,當事人在簡易程序中所享有的舉證期限不得少於30日,因此,法院在重新指定舉證期限時應當將當事人在簡易程序中已經享有的舉證期限一同考慮進去,重新指定的舉證期限連同在簡易程序中指定的舉證期限累加不得少於30日,而不必一律重新指定不少於30日的舉證期限。如果當事人在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內難以收集和提供證據,那麼當事人還可以行使舉證期限延長的申請權,這樣既維護了當事人的程序權利,又提高了訴訟效率。本案就是基於上述考慮來確定程序轉換後當事人的舉證期限的。(2)轉為普通程序時,原指定的舉證期限尚未屆滿。由於是在原指定的舉證期限內轉換程序,故只要在已經經過的舉證期限上直接將舉證期限延長至不少於30日即可。如原來指定的舉證期限是7月1日至7月10日,如果在7月8日決定轉換程序,則在「程序轉換通知書」中直接將舉證期限屆滿時間確定為8月1日即可。

本案在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時,又同時涉及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法院追加當事人參加訴訟兩個問題,應當如何重新指定舉證期限?《證據規定》第35條第2款以及《文書樣式》規定的「程序轉換通知書」和「因追加當事人或第三人參加訴訟變更舉證期限通知書」格式中均明確規定以上三種情況出現時,均應重新指定舉證期限,但對舉證期限的上限和下限均無明確規定,特別是這三種情況同時出現時,應如何確定舉證期限則無涉及。筆者認為,應把握以下幾點:第一,必須分別重新指定舉證期限,並通知各方當事人,在這個問題上法官沒有自由裁量的權力。第二,根據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是否涉及事實基礎的變化及案件的具體情況進行確定。對於被追加的當事人應當給予不少於30日的舉證期限,對於原當事人則重新指定的舉證期限累加不得少於30日,但應注意給予各方當事人的舉證期限應當一致,不能有的給予30日,有的給予35日,否則,容易讓當事人產生不公正的感覺,這同樣也有違背程序公正的要求。

技巧提示

證據文書樣式之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人民法院

通知書

(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字第××號

×××:

你方與××××(對方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及案由)糾紛一案,×××(提出變更訴訟請求或反訴的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已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可根據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的具體情況填寫。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五條情形的,應當表述為「×××經本院告知已變更訴訟請求」)。

你方應當於××××年××月××日前向本院提交證據。逾期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年××月××日

(院印)

說明:

①本通知書適用於《證據規定》第三十四條第三款和第三十五條的情形。

②本通知書送達雙方當事人。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法律高手》

❼ 刑事案法院要求檢察院調取證據要在多少時間內完成

1、現在法院一般不來主動調查取證,源如果是在調查取證,應該是有一方向法院提出了申請並且得到法院的許可,在案卷中應該可以看到申請書。
2、調查取證的申請要在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屆滿前七天提出,調查取證的時間計算在法院的審理期限之內。對於一審案件,普通程序的審理期限是六個月,簡易程序的審理期限是三個月。
3、你們起訴才兩個星期,還沒有過舉證期限。開庭前會給你們傳票或者通知,有什麼補充的證據你們也還可以在舉證期限之內向法庭提交。

閱讀全文

與刑事舉證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