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增值稅納稅期限是怎樣規定的
增值稅和營業稅都規定由當地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款數額的大小,核定不同的稅款繳納期,即以1天、3天、5天、10天、15天、1個月為一期,按期計算納稅。以1~15天為一期的,於期滿後5日內報繳稅款,以1個月為一期的,於期滿後7天內報繳稅款。
納稅期限大致分為兩種情況:①按期納稅。即以納稅人發生納稅義務後的一定時期作為納稅期限。其中,屬於對企業所得、建築投資、財產佔有等課征的稅種,一般規定較長的納稅期。例如各類企業所得稅,按年計征,按季或者按月預繳,年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按年度實際完成的投資額計征,分期預繳。房產稅、車船使用稅都實行按年計征,分期繳納。對流轉額課征的稅種,一般按繳納稅款數額的大小規定稅款計算繳納期和稅款入庫期。例如產品稅、增值稅和營業稅都規定由當地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款數額的大小,核定不同的稅款繳納期,即以1天、3天、5天、10天、15天、1個月為一期,按期計算納稅。以1~15天為一期的,於期滿後5日內報繳稅款,以1個月為一期的,於期滿後7天內報繳稅款。②按次納稅。即以納稅人納稅行為發生的次數作為納稅期限,它一般實行按次徵收,稅款在納稅義務發生後當即入庫。如牲畜交易稅,按牲畜成交時的成交額計算繳納。屠宰稅在牲畜屠宰後繳納。燒油特別稅,凡供應原油、重油給用油單位燒用的,在銷售時即由供油單位代征代繳稅款。印花稅、個人所得稅、個人收入調節稅中的有些稅目也屬此類。納稅人在規定的納稅期限內不能按期計算繳納稅款的,稅務機關要依法給予處罰。
B. 什麼情況下可以延期繳納稅款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版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修正權)第三十一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
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批准,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是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國務院令〔2002〕362號)第四十一條規定:「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一條所稱特殊困難:
(一)因不可抗力,導致納稅人發生較大損失,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較大影響的;
(二)當期貨幣資金在扣除應付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後,不足以繳納稅款的。
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可以參照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一條第二款的批准許可權,審批納稅人延期繳納稅款。」
C. 扣繳義務人代扣資源稅稅款的解繳期限
扣繳義務人代扣資源稅稅款的解繳期限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具體解繳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實際情況核定。
扣繳義務人應在主管稅務機關規定的時間內解繳其代扣的資源稅款,並報送代扣代繳等有關報表。
D. 增值稅的納稅期限有什麼規定
增值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以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的規定僅適於小規模納稅人。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土地增值稅:納稅人應當自轉讓房地產合同簽訂之日起7日內向房地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稅務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土地增值稅。
納稅期限是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最後時間限制。它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間上的體現。任何納稅人都必須如期納稅,否則就是違反稅法,受到法律制裁。
確定納稅期限,要根據課稅對象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來決定。如流轉課稅,當納稅人取得貨款後就應將稅款繳入國庫,但為了簡化手續,便於納稅人經營管理和繳納稅款(降低稅收徵收成本和納稅成本),可以根據情況將納稅期限確定為1天、3天、5天、10天、15天或1個月。
確定納稅期限,包含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確定結算應納稅款的期限,即多長時間納一次稅。一般有1天、3天、5天、10天、15天、一個月等幾種。
二是確定繳納稅款的期限,即納稅期滿後稅款多長時間必須入庫。
(4)解繳稅款期限擴展閱讀:
消費稅納稅
消費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營業稅稅納稅
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企業所得稅
⑴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⑵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⑶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⑷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⑸ 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企業應當在辦理注銷登記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稅務機關申報並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
(1)自行申報納稅的申報期限。
⑴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⑵ 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合夥企業投資者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分月預繳的,納稅人在每月終了後15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分季預繳的,納稅人在每個季度終了後15日內辦理納稅申報;納稅年度終了後,納稅人在3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
⑶ 納稅人年終一次性取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在1個納稅年度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每次取得所得後的次月7日內申報預繳,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⑷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0日內向中國境內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⑸ 除以上規定的情形外,納稅人取得其他各項所得須申報納稅的在取得所得的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⑹ 納稅人不能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需要延期的,按照《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條和《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2)代扣代繳申報期限。
⑴ 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15日內繳入國庫,並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代扣代收稅款憑證和包括每一納稅人姓名、單位、職務、收入、稅款等內容的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⑵ 扣繳義務人違反上述規定不報送或者報送虛假納稅資料的,一經查實,其未在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中反映的向個人支付的款項,在計算扣繳義務人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作為成本費用扣除。
⑷ 扣繳義務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及其他有關資料的,經縣級稅務機關批准,可以延期申報。
E. 增值稅納稅期限是怎樣規定的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538號)第二十三條規定:「增值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扣繳義務人解繳稅款的期限,依照前兩款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規定:「納稅人進口貨物,應當自海關填發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之日起15日內繳納稅款。」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第50號令)第三十九條規定:「條例第二十三條以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的規定僅適用於小規模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其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
三、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1:<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的規定:「第四十七條 增值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以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的規定適用於小規模納稅人、銀行、財務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信用社,以及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納稅人。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扣繳義務人解繳稅款的期限,按照前兩款規定執行。」
四、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合理簡並納稅人申報繳稅次數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6號)規定:「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繳納增值稅、消費稅、文化事業建設費,以及隨增值稅、消費稅附征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稅費,原則上實行按季申報。
納稅人要求不實行按季申報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其應納稅額大小核定納稅期限。
......
本公告自2016年4月1日起施行。......」
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改增試點若干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 2016年第53號):「七、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及相關文件規定,以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的增值稅納稅人,其取得的全部增值稅應稅收入、消費稅應稅收入,均可以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
......
十、本公告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F.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中責令限期繳納期限是多少天
征管法細則第七十三條: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的,納稅擔保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所擔保的稅款的,由稅務機關發出限期繳納稅款通知書,責令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5日。
G. 納稅申報期限與稅款繳納期限是一樣的嗎
納稅期限,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繳納稅款的期限。它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內間上的體現。超容過期限未交稅的,即屬於欠稅,應依法加收滯納金。國家開征的每一種稅都有納稅期限的規定,不同性質的稅種以及不同情況的納稅人,其納稅期限也不相同。
納稅申報期限是指稅收法律、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向稅務機關辦理申報和納稅的期限。
納稅期限主要是確定結算應納稅款的期限,即多長時間納一次稅。一般有1天、3天、5天、10天、15天、一個月等幾種。而納稅申報期限主要確定繳納稅款的期限,即納稅期滿後稅款多長時間必須入庫。
以營業稅為例,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申報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在納稅期限方面,納稅人以1個月或1個季度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H. 地方稅務局批准,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不能超過幾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十一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
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批准,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是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
延期繳納稅款流程和資料要求
1、延期繳納應具備的條件:
(1)因不可抗力,導致納稅人發生較大損失,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較大影響的;
(2)當期貨幣資金在扣除應付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後,不足以繳納稅款的。
2、報送資料:
(1)申請延期繳納稅款報告;
(2)當期貨幣資金余額情況及所有銀行存款賬戶的對賬單;
(3)資產負債表;
(4)應付職工工資和社會保險費等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支出預算。
(8)解繳稅款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三十二條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第三十三條 納稅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減稅、免稅。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各級人民政府主管部門、單位和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擅自作出的減稅、免稅決定無效,稅務機關不得執行,並向上級稅務機關報告。
第三十四條 稅務機關徵收稅款時,必須給納稅人開具完稅憑證。扣繳義務人代扣、代收稅款時,納稅人要求扣繳義務人開具代扣、代收稅款憑證的,扣繳義務人應當開具。
第三十五條 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可以不設置帳簿的;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設置帳簿但未設置的;
(三)擅自銷毀帳簿或者拒不提供納稅資料的;
(四)雖設置帳簿,但帳目混亂或者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查帳的;
(五)發生納稅義務,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
(六)納稅人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
稅務機關核定應納稅額的具體程序和方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
I. 什麼叫解繳稅款
稅款繳納方式分為納稅人自行申報繳納稅款、代扣代收代繳人代收或扣繳稅款後再向稅務部門解繳代收或扣繳的稅款和稅務部門向國庫上解稅款(實際過程分為上解和入庫兩步,主要是銀行結算要有個過程。),這些方式都會出現在途稅款,一旦稅款入庫,不得隨意調整。
在稅務部門,解繳稅款特指第二種:代扣代收代繳人代收或扣繳稅款後再向稅務部門解繳代收或扣繳的稅款。
例如:《稅收征管法》第四條、第三十一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
J. 納稅人未按規定期限繳納稅款,應如何處理
納稅人未按規定期限繳納稅款,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32條的規定,納稅人未按規定期限繳納稅款,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10)解繳稅款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規定:
第三十一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
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批准,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是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
第三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第三十三條納稅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減稅、免稅。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各級人民政府主管部門、單位和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擅自作出的減稅、免稅決定無效,稅務機關不得執行,並向上級稅務機關報告。
第三十四條稅務機關徵收稅款時,必須給納稅人開具完稅憑證。扣繳義務人代扣、代收稅款時,納稅人要求扣繳義務人開具代扣、代收稅款憑證的,扣繳義務人應當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