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借款欠條超過了2年,還有效嗎
欠條本身不存在失效問題。時效兩年是到提起法院訴訟的時間限制,超過兩年的時效,法院將不支持你的訴訟請求。 借條用來作為某種債權債務關系的證明或憑證,代表的是一種借款合同關系,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出借人給付借款的書面憑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另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7條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時起算。
因此,如果在借條中規定了具體的還款期限,訴訟時效均從其註明的還款期限之日起計算為兩年。 對於沒有還款期限的借條,出借人可以隨時向借款人要求還款,訴訟時效從出借人主張債權之時開始計算為2年。出借人再次主張債權的,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
(1)借款合超過兩年有效期可以不還嗎擴展閱讀:
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八條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願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第一百四十條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第一百四十一條 法律對訴訟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
2. 借款不用歸還聽說兩年不還就可以不用還了,是嗎借款合同還款期限要多久
——!!
你是聽誰說的??
這個「聽說」不受法律保護。
人死了好像就不用還了,家屬有願意幫著還的,說明家屬仗義
3. 借款超過兩年能不能起訴
可以起訴,民法通則新規定,訴訟時效為三年。
1、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該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該法第一百八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這表明,我國民事訴訟的一般訴訟時效從2017年10月1日起為3年。
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後,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
(3)借款合超過兩年有效期可以不還嗎擴展閱讀
民間借款合同的注意事項
1、原告主張債權必須提供書面借據;無書面借據或無法提供的,應提供必要的事實根據或與自己無利害關系的兩人以上的證人證言,來支持自己的主張。欠條或者借條在債務人之手時一般將被推定為該債務已經清償。
2、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高於銀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利率的4倍(含利率本數),但一定要明確約定,沒有約定利息的,視為無息借款。約定超出銀行同期利率4倍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依法不予保護。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現借款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只返還本金。
4. 關於借款到期時間過兩年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
借款到期時間過兩年並沒有超過訴訟期,如果是分期履行的債務,則會在最後一期履行還債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
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 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4)借款合超過兩年有效期可以不還嗎擴展閱讀:
超過訴訟時效 大批債權人無法維權:
手裡拿著合同,白紙黑字,打官司反而輸了,這是為什麼?記者了解到,法院判決的一個關鍵理由,便是訴訟時效。
按現行《民法通則》規定,債主要想要回錢,必須在兩年訴訟時效內,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超過兩年,法院便不再支持債權人的主張,不再保護債權。
「雙方合同約定,在2014年11月5日前支付貨款。」7日下午,四川省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長夏良田分析稱,建築公司要想拿回50萬貨款,應當在兩年訴訟時效內,也就是2016年11月5日前,向法院提起訴訟。
他說,建築公司提起訴訟的時間已經是2017年1月,已經超過2年期限,法院判決有理有據。
他說,對於2年訴訟時效的問題,其實法學界、律師界早已在不斷呼籲,應當進行延長。因為在新的社會經濟形勢下,2年有效期實在是太短,每年都有大批債權人,因為超過兩年期限,無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好消息是,在新《民法總則》里,第一百九十一條明確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不再是兩年,改為三年。
5. 借款合同到期未還款巳超過兩年,合同還有效嗎
有效,可以要求借款人還款,並可以要求支付利息。
6. 借款借條還款日期已過 超過兩年 訴訟時效有效期屆滿 款還要還嗎
分情況,對方主動還款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你起訴還款,對方不以訴訟時效抗辯的,法院會判決你勝訴。
訴訟時效是可以中止、中斷的,這兩年裡看你有沒有催收過債務的證據,有的話,訴訟時效中斷,2年重新起算。
訴訟時效屆滿的情況下,你最好先通過與借款人重新確定債權的方式來重新激活債權,這樣就不會面臨到法院後被以訴訟時效屆滿事由抗辯的法律風險。如果確實沒有辦法重新激活的,你考慮下要不要起訴,起訴是有成本的,比如案件受理費,起訴後有可能敗訴,也有可能勝訴,看對方是不是以時效進行抗辯。
7. 借款合同到期已過三年未還錢,合同還有效嗎
借款合同到期未還款巳超過兩年,合同還有效。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滿時,即喪失了請求人民法院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權利的制度。如果在合同約定期滿兩年內經過催告,以此再延續兩年。
《合同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合同法》第206條規定,借款合同雙方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
借貸合同成立後,只有借用人單方面承擔償還的義務。出借人則享有收回原本或收取本息的權利,而不負對待給付的義務。但對於有償的借貸,如標的物有瑕疵,出借人應另換無瑕疵的物,借用人並得請求賠償因此所受的損失。一般認為,出借人對故意隱瞞實物的瑕疵所發生的損害,負賠償責任。
借貸合同的目的,在以貨幣或實物供對方消費或處分,使借用人通過借用合同而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因此,出借人必須是有權處分標的物的人。標的物亦限於貨幣和其他代替物,其風險亦由借用人承擔。因此它與借用合同以及租賃合同以特定物為標的,且不移轉所有權不同。
8. 借款超過三年不還,又沒在法院起訴,是不是借款方就可以不還錢了嗎
分以下幾種情況:1、寫了借條,借條上約定了還款日期,那麼從約定的還款日期次內日起計算訴訟時效;2、寫容了借條,借條上約定了還款日期,但借款到期後多次要求還款,且有證據證明的,每次催款都會讓訴訟時效中止,訴訟時效從最後一次催款的次日開始計算;3、寫了借條,借條上未約定還款日期,不適用三年的訴訟時效,而是適用二十年的訴訟時效,在寫借條之次日起計算;4、沒有寫借條,可隨時要求還款,適用二十年的訴訟時效。另外,出借人未再訴訟時效期間內起訴,不是說過了訴訟時效就不能起訴,只是說喪失了勝訴權,但喪失勝訴權的前提是借款人以訴訟時效作為抗辯理由,如果借款人不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話,借款人的主張還是能得到法院支持的。
9. 借款條已經註明還款日期,已超過兩年,是否有效對方第一次所要的時間有什麼規定謝謝!
過了兩年沒有超過三年是有效的,還款時間要看合同是否有約定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百零六條 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
借款合同的利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百零七條 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二百零八條 借款人提前償還借款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應當按照實際借款的期間計算利息。
第二百零九條 借款人可以在還款期限屆滿之前向貸款人申請展期。貸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第二百一十條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
第二百一十一條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