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機構為何要規范其資金池
據報道,日前央行發布通知稱,金融機構應當做到每隻資產管理產品的資金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單獨核算,不得開展或者參與具有滾動發行、集合運作、分離定價特徵的資金池業務。
按照規定,資產管理產品直接或者間接投資於未上市企業股權及其受(收)益權的,應當為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並明確股權及其受(收)益權的退出安排。未上市企業股權及其受(收)益權的退出日不得晚於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的到期日。
同時還要求金融機構不得違反相關金融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通過為單一項目融資設立多隻資產管理產品的方式,變相突破投資人數限制或者其他監管要求,多隻資產管理產品投資該資產的資金總規模合計不得超過300億元。如果超出該限額,需經相關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批准。
希望更多的金融風險規避方案可以早日實施!
⑵ 對資管資金池應該徹底取締
整頓金融亂象工作在持續升級。在銀監會重拳整治銀行理財產品、金融同業業務以及銀行委託理財產品等之後,證券監管部門又開始將監管槍口指向券商資管資金池業務。這個槍口瞄得准,抓得好。
如果說高杠桿是一切金融風險的原罪的話,那麼資金池就是幫凶。一定要認清楚資金池本質屬性。無論是P2P網貸資金池,還是銀行理財產品資金池;無論是信託產品資金池,還是保險證券基金的資金池,都帶有影子銀行的性質,都是金融的大風險隱患。
這些資金池本質是從事了銀行主體業務的一半,即存款業務。資金池就類似於賦予這些金融機構以及金融產品吸收存款,甚至是公開集資的作用。
資金池的最大風險在於是一本金融的糊塗賬,掩蓋大部分金融風險,推遲與延緩金融風險的暴露,把小風險最終搞成大風險。資金池可能促使券商等盲目擴大池子規模,最終鬧到不可收拾之地步。
資金池是逃避監管,蒙蔽監管部門雙眼的最佳渠道。眾多產品的資金池,一旦發生風險根本理不出、弄不明對應的資金來源,監管根本無從下手。
資金池這本糊塗賬主要糊塗在流動性嚴重錯配或者胡配亂配上。這就導致相互傳染的風險。一旦一個產品出現問題,或可能波及到整個池子里的產品都發生問題。資金池或可能掩蓋最大的流動性錯配風險。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海潮下去以後才知道雖在裸泳。如果目前券商、信託、銀行理財產品等一律停止新發行產品,那麼資金鏈條將很快斷裂,流動性立馬出現問題,各類理財產品將面臨無法兌付的危機。
在整個金融去杠桿中,必須徹底整治各個金融機構的資金池問題。銀行、信託、基金、保險等產品資金與資產投資必須一一對應,分開核算,嚴禁放在一個池子里,嚴禁拆東牆補西牆,相互掩蓋風險。
強力監管整頓目的就是防範各類風險,嚴禁錯配資金池,嚴懲違法違規,禁止監管套利。
券商資管產品資金池必須徹底整頓清理,一定不要有任何猶豫彷徨。券商資管產品的期限應和所投資資產期限一一對應,不得存在滾動發行、期限錯配、集合運作、分離定價的資金池業務。嚴格控制資金端和資產端的久期錯配程度,組合久期和杠桿倍數不得上升。
對此,應該採取更加果斷的措施。全面叫停券商資金池產品新增業務,存量必須限期整改。
同時,對於信託產品資金池、銀行理財產品資金池等必須下決心徹底勒令全面停止。對於銀行所有委外業務全面叫停,限期收回所有委外資金。
如此力度整頓金融秩序,股市、債市沒有一點點波動才是不正常的。隨著監管層持續推進打擊監管套利和去杠桿,債市5月4日再現大跌,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進一步上行至3.55%,10年期國開債則逼近4.3%。股市進入紅五月後不僅不紅,反而至今一直是綠色的。
受到監管部門對金融加大整改力度消息影響,市場再次出現一波下跌,「去杠桿」預期有加強跡象,投資者悲觀情緒也在高漲。其實,大可不必。去金融杠桿後市場會更加實在,投資價值會更大,大起大落的過山車行情發生概率會大幅度下降。對市場絕對是長期性的根本利好,投資者將會迎來一個更加透明、公平公開的全新資本市場。對此,投資者應該充滿信心!
⑶ P2P 網貸的資金池指的是什麼如何判斷平台是否有資金池
近期,P2P的「資金池」這一關鍵詞非常的熱門,所以我在經過一番了解後,也順便談談自己的看法。由於這個話題相對來說比較敏感,因此首先聲明本文的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
1、首先說說「資金池」是什麼意思?
「資金池」沒有法律意義上定義的概念,在銀監會的監管條例裡面,出現過「資金池」方面禁止的,主要是針對銀行理財「資金池」的限制,主要是指銀行理財所對應的債權(信貸資產)需要一一對應,不能存在一個「資金池」來進行期限錯配的蓋帽游戲,也就是在借款期限長於理財期限的情況下,在理財到期時由資金池來接盤短的理財產品,再發行一個理財產品來接手資金池中的借款債權,這樣會造成的問題是:如果借款項目是1年的到期一次性還款,那麼借款即使出了問題,也能夠用資金池來接,從而無從判斷理財對應的借款到底違約風險有多大。
4、總結
由於國內買賣雙方之間的信息更加不對稱、法律法規不健全、相應的網路購物欺詐和質量問題,買方都很難找到彌補措施,支付寶當時推出」你來買,我來賠「這種模式,是需要多大的勇氣,承擔多大的潛在風險啊!但是正是由於支付寶介入了網路購物中的」賠付擔保「環節,才把中國的網路購物給發展起來了,難道現在還有人來說淘寶支付寶的模式不是正宗的」網購「模式??
因此」資金池「和」平台擔保「問題,如果更加深入地分析和回顧一下其容易引發問題的根源,其實裡面是有一些常識邏輯的問題在裡面。
⑷ p2p期限配錯是什麼意思
這是資金池的三復條定義之一,這制三條分別是「對象錯配」「期限錯配」和「資金大小錯配」,P2P平台如果錯配了其中的一條,就等於形成了資金池,是非法的。
「期限錯配」就是說,假如我代表P2P平台,有人需要借款,借款時間是半年,我發布一條信息說借款時間是一年,就會造成資金在我賬戶滯留了半年的時間,這就是「期限錯配」,就形成了資金池
⑸ P2P就是資金池+期限錯配嗎
並不是,P2P理財抄是中介服襲務平台。
P2P網路借貸平台,是p2p借貸與網路借貸相結合的互聯網金融(ITFIN)服務網站。p2p借貸是peer to peer lending的縮寫,peer是個人的意思。
網路借貸指的是借貸過程中,資料與資金、合同、手續等全部通過網路實現,它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民間借貸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金融模式,這也是未來金融服務的發展趨勢。
⑹ 到底什麼是網貸資金池
「資金池」的概念並不是法律意義上違法的概念,因為「資金池」本身就是銀行業業務模式的基本方法,而是出於監管目的,為了將銀行業務更多的納入監管體系而建立的概念。
「資金池」沒有法律意義上定義的概念,在銀監會的監管條例裡面,出現過「資金池」方面禁止的,主要是針對銀行理財「資金池」的限制,主要是指銀行理財所對應的債權(信貸資產)需要一一對應,不能存在一個「資金池」來進行期限錯配的蓋帽游戲,也就是在借款期限長於理財期限的情況下,在理財到期時由資金池來接盤短的理財產品,再發行一個理財產品來接手資金池中的借款債權,這樣會造成的問題是:如果借款項目是1年的到期一次性還款,那麼借款即使出了問題,也能夠用資金池來接,從而無從判斷理財對應的借款到底違約風險有多大。而且當時銀行理財業務的「資金池」有些都無法做到債權項目的一一對應,因此對監管造成了困擾。
據我所知齊樂融融E平台的資金是由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聯支付提供資金監管及清算服務的,風險准備金在銀行託管的,這樣,這個平台就不存在資金池的問題,為客戶提供最可靠和嚴格的保障。
⑺ p2p行業中資金池是什麼意思
資金池,顧名思義,就是把資金匯集到一起,形成一個像蓄水池一樣的儲存資金的空間。
P2P行業資金池的作用在於覆蓋壞賬逾期,提供流動性,改善用戶體驗。
投資人偏好短期項目,而真實的借款項目期限又往往較長;借款項目的增長是沒有規律的,而資金的增長相對平緩。為了平衡這兩對矛盾,平台期望通過資金池來調配資金。
對於P2P平台來講,判斷資金池的標准就是資金流動是否先於信息流動。如果投資者資金先流入到平台指定的賬戶,然後再去匹配項目。這兩個動作之間的時間差里,資金停留在平台賬戶上,資金池就形成了。
資金池的分類:
較小的短期資金池,一般形成於充值到帳沉澱過程(包括資金站崗)、投標未審核前、預計項目但並未確定前的募集。
一些平台主動運營的資金池表現主要為拆標、期限錯配、發標方式轉換。虛假標、自融等問題,都與這種類型的資金池息息相關。
資金池甚至成為一些平台非法集資、詐騙的淵藪。例如下面的各種操作方法:
1.直接偽造借款主體及項目做假標,融來的錢作為沉澱備付資金。
2.偽造借款額度,超額發標。
3.偽造借款期限,短標長發,借款人短期借用,但是平台發長期標,通過時間的錯配佔用資金。
4.通過人氣的哄抬,利用排隊站崗資金作為流動備付資金。
規避資金池風險:
資金池要良好運作的一個前提,是資金的安全要有保障,保證不會被挪用。同時投資人要有充足的信心,不會輕易擠兌。
監管環境要求P2P平台不得使用資金池模式,而是要採用資金託管。如果平台接觸不到投資人的資金,捲款跑路的風險就小了,挪用不了投資人的資金,也不會造成虧空;實行資金與項目一對一,不搞錯配,也就不會造成擠兌。
⑻ 銀行對理財資金池的法規有哪些
資金池理財是指銀行將發行多款理財產品募集到的資金匯集起來,形成一個「大池子」。同時,銀行對池子里的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和投資,投向一個由債券、回購、信託融資計劃、存款等多元化產品組成的集合性資產包,並將此資產包的整體收益作為多款理財產品收益的統一來源。銀行利用資金與資產的期限錯配賺取期限溢價,並通過理財產品的循環發行來保證「大池子」中資金的穩定性。
這一模式的風險在於將短期風險不斷延後,一旦資金鏈斷裂,將造成嚴重的流動性危機。而且在「資金池」中,資金無法與投資標的一一對應,導致銀行和客戶都很難估算投資成本與風險參數。
⑼ 資金池業務的特點
「資金池業務」是指一邊通過滾動發售產品募集資金,另一邊集合投資多種資產形成「資產池」,總體來說具有「滾動發售、集合運作、期限錯配、分離定價」的特點,重點在於期限與核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