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商業銀行同業拆借的《商業銀行法》的相關規定
《商業銀行法》規定:「同業拆借,應當遵守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期限,拆借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4個月。禁止利用拆入資金發放固定資產貸款或者用於投資。拆出資金限於充足存款准備金、留足備付金和歸還中國人民銀行到期貸款之後的閑置資金。拆入資金用於彌補票據結算、聯行匯差頭寸的不足和解決臨時性周轉資金的需要。」
B. 銀行同業折放利率 期限 1W表示什麼
同業拆借利率是指銀行同業之間的短期資金借貸利率。同業拆借有兩個利率,拆進利率與拆出利率。其中,拆進利率表示銀行願意借款的利率,拆出利率表示銀行願意貸款的利率。一家銀行拆進實際上也是另一家銀行的拆出。同一家銀行的拆進和拆出利率相比較,拆進率永遠小於拆出利率,其差額就是銀行的收益.。同業拆借中大量使用的利率是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IBOR)。LIBOR是指在倫敦的第一流銀行借款給倫敦的另一家第一流銀行資金的利率。我國對外籌資成本即是在LIBOR利率基礎上加一定百分點。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IBOR)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簡稱為LIBOR)是國際短期資金拆借市場上的基礎利率。這個利率是在倫敦的一些指定銀行的指定利率基礎上形成的,具體的程序是將指定銀行的指定利率從低到高排序,去掉最低和最高利率,然後求出剩餘利率的平均利率,將得到的平均利率四捨五入,精確到1/16%後所得到的利率就是LIBOR利率了。要更詳細的,扔個地址自己去看.地址: http://www.zhaopin100.com/news/
C. 商業銀行的同業拆借,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多長時間求解答
第二十三條 同業拆借的期限在符合以下規定的前提下,由交易雙方自行商定:內 (一)政策性銀行、中資商容業銀行、中資商業銀行授權的一級分支機構、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外國銀行分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縣級聯合社拆入資金的最長期限為1年; (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保險公司拆入資金的最長期限為3個月; (三)企業集團財務公司、信託公司、證券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拆入資金的最長期限為7天; (四)金融機構拆出資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對手方由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拆入資金最長期限。中國人民銀行可以根據市場發展和管理的需要調整金融機構的拆借資金最長期限。第二十四條 同業拆借到期後不得展期。
D. 銀行間同業拆借的年限超過一年算違法嗎
銀行來間同業拆借指具有法源人資格的金融機構及經法人授權的非法人金融機構分支機構之間進行短期資金融通的行為,目的在於調劑頭寸和臨時性資金餘缺。特點就是短期,一般以7天,14天較為常見。超過1年就是銀行間貸款了,不屬於銀行間同業拆借。
E. 銀行同業拆借的期限一般不超過( )
銀行同業拆借的期限一般不超過(4個月)。
同業拆借分同業頭寸拆借和同業短期拆借。頭寸拆藉以無形市場為主,拆借期限一般不超過7天。
同業短期拆借的期限為7天以上4個月以內。
同業拆借作為臨時調劑性借貸行為,具有以下特點:
1、期限短
同業拆借的交易期限較短,屬臨時性的資金融通。我國目前同業拆借期限最長不超過4個月。( 目前已經取消拆借期限最長4個月的規定)
2、利率相對較低
一般來說,同業拆借利率是以中央銀行再貸款利率和再貼現率為基準,再根據社會資金的松緊程度和供求關系由拆借雙方自由議定的。由於拆借雙方都是商業銀行或其它金融機構,其信譽比一般工商企業要高,拆借風險較小,加之拆借期限較短,因而利率水平較低。
商業銀行進行同業拆借活動時,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 自主性原則。同業拆借是一種信用行為,在進行拆借資金交易時,必須承認 和尊重市場主體 (交易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嚴格遵循自願協商、平等互利、自主成交的原則,維護市場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形成平等競爭的有序環境,保證資金的合理流動。
2、償還性原則。對拆出方來說,由於拆出的是本行暫時閑置不用的資金,有一定 期限限制,因此必須按期收回。對拆入方來說,拆入資金只是擁有一定期限內的資金使用權,並不擁有長期使用的權利,也不改變資金的所有權,因而必須到期如數償還。
3、短期性原則。同業拆借的典型特徵之一是期限短,屬一種短期融資。從拆出方看,拆出的資金是銀行的暫時閑置的資金,從數量和期限上都具有不確定性,因而其資金運用必須是短期的。就拆入方而言,向同業拆入資金主要是解決臨時性儲備不足的資金需要,如因清算聯行匯差而出現的臨時性頭寸不足和頭寸調度方面的突發性資金需求等。因此拆入方也應堅持拆入資金的短期性原則,一旦貸款收回或存款增加,就應立即歸還這種借款。
F. 商業銀行的同業拆借,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多長時間
第二十三條 同業拆借的期限在符合以下規定的前提下,由交易雙方自行商定:版
(一)政策性銀行、中權資商業銀行、中資商業銀行授權的一級分支機構、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外國銀行分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縣級聯合社拆入資金的最長期限為1年;
(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保險公司拆入資金的最長期限為3個月;
(三)企業集團財務公司、信託公司、證券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拆入資金的最長期限為7天;
(四)金融機構拆出資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對手方由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拆入資金最長期限。
中國人民銀行可以根據市場發展和管理的需要調整金融機構的拆借資金最長期限。
第二十四條 同業拆借到期後不得展期。
G. 拆借市場拆借期限最長不超多久
1. 同業拆借市場的概念。同業拆借市場也叫「同業拆放市場」,是指具有法人資格的金融機構及經過法人授權的金融分支機構進行短期資金頭寸調節、融通的場所,是貨幣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2. 同業拆借市場的特點。同業拆借市場有以下幾個特點:(1)期限短:同業拆借市場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其中,頭寸拆借大多都是隔夜拆借。我國同業拆借資金的最長期限為4個月;(2)參與者廣泛。現代同業拆借市場的參加者相當廣泛,不但包括眾多實力雄厚的大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也有許多小的地方性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3)在拆借市場交易的主要是金融機構存放在中央銀行存款帳戶上的多餘資金;(4)信用拆借。同業拆借活動都是在金融機構之間進行,市場准入條件比較嚴格,因此金融機構主要以其信譽參與拆借活動,因此,同業拆借市場基本上都是信用拆借。
3. 同業拆借市場的分類。按不同的標准,同業拆借市場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一般可按照有無媒介形式將其劃分為有形拆借市場和無形拆借市場。有形拆借主要是指有專門的中介機構作為媒體進行拆借交易的固定交易場所。這些媒體主要包括拆借經紀公司和短期融資公司等。無形拆借市場是指交易雙方不通過中介機構,而是通過電話、電傳、互聯網等現代化的通訊手段直接進行拆借交易行為所形成的同業拆借網路。按期限長短分,有隔夜、1天、7天、1個月、4個月等品種。
4. 同業拆借市場的拆借利率。同業拆借利率作為拆借市場上的資金價格,是貨幣市場的核心利率,也是整個金融市場上具有代表性的利率,在整個利率體系中處於相當重要的地位。它能夠及時、靈敏准確地放映貨幣市場以至整個金融市場的資金供求關系,對貨幣市場上其他金融工具的利率具有重要的導向和牽動作用。拆借利率的升降,會引導和牽動其他金融工具利率的同步升降。因此,它被視為觀察市場利率趨勢變化的風向標。中央銀行更是把同業拆借利率的變動,作為把握宏觀金融動向,調整和實施貨幣政策的指示器。
同業拆借利率的確定和變化,要受制於銀根松緊、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意圖、貨幣市場上其他金融工具的收益水平、拆借期限、拆入方的資信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同業拆借的利率,低於中央銀行的再貼現利率或再貸款利率。
在國際貨幣市場上,比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同業拆借利率有三種,即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LIBOR) ,新加坡銀行同業拆借利率(SIBOR)和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H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是倫敦金融市場上銀行之間相互拆放英鎊、歐洲美元及其他歐洲貨幣時的利率,由報價銀行在每個營業日上午11時對外報出,分為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兩種報價,資金拆借的期限為1、3、6個月和1年等幾個檔次。新加坡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和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的生成和作用范圍是兩地的亞洲貨幣市場,其報價方法和拆借期限與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並無差別。不過,其在國際貨幣市場中的地位和作用,較之倫敦同業拆借利率要大大遜色。
H. 商業銀行的同業拆借,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多長時間
我記得是4個月哦
I. 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是 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銀行同業拆借最早是從1913年美國開始的。美國1913年通過的《聯邦儲備法》的規定,加入聯邦儲備銀行的會員
銀行同業拆借曲線圖
銀行,必須按一定比率向聯邦儲備銀行繳納法定存款准備金。20世紀30年代第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之後,西方各國相繼引入法定存款准備金制度作為控制信用規模的手段,隨之同業拆借市場也廣泛發展起來。所謂同業拆借,是指具有法人資格的金融機構及經法人授權的非法人金融機構分支機構之間進行短期資金融通的行為目的在於調劑頭寸和臨時性資金餘缺。銀行同業拆借是指商業銀行為彌補交易頭寸的不足或准備盜豹不足而在相互之間進行的借貸活動,主要是憑借信用,無需繳納擔保品。期限最短為l 天(日拆),最長為1年,多數為日拆到3 個月。利率取決於市場資金供求情況,一般低於對國內大客戶的優惠放款利率。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關鍵利率是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俄羅斯最有代表的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有三種:莫斯科最大銀行每日平均存款利率(MIBID)、莫斯科最大銀行每日平均貸款利率(MIBOR)和實際交易平均加權貸款利率(MIACR)。同業拆借市場,作為貨幣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調節商業銀行資金頭寸,開拓銀行資金來源,增加銀行經營收益,發揮中央銀行的調控職能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拆借市場是中央銀行進行宏觀金融調控的基礎性市場,是中央銀行政策意圖的關鍵性傳導環節。在、 西方國家,中央銀行監測市場的主要指標之一,就是同業拆借市場上的超額儲備以及拆借市場利率,拆借市場上的資金供求狀況及其變化,直接影響著中央銀行的金融調控決策。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量的種種措施,必然要通過拆借市場傳導和反映到經濟運行中去。
俄羅斯同業拆借市場是金融市場中交易量最大的一個,約佔90%。其利率取決於市場資金供求情況,一般低於對國內大客戶的優惠放款利率。俄羅斯的同業拆借市場十分活躍,特別是在1998年金融危機以前。銀行頻繁拆入拆出資金,首先是調劑資金頭寸的需要,而深層次的原因是當時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收益率居高不下,大量資金湧入債市和股市進行投機,因而形成了對短期資金的巨大需求,銀行紛紛通過短期拆藉以高利率或轉貸給其它經濟主體或自己進入債市股市投機,以在短期內牟取暴利。莫斯科同業拆借市場是俄羅斯同業拆借市場中成交最大、最活躍的市場,其交易量佔到全俄交易量的90%以上。同業拆借市場的發展為俄羅斯中央銀行執行貨幣政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對商業銀行再貸款利率發生重要影響。
銀行同業拆借分析
俄羅斯銀行同業拆借市場發展歷史中最大的事件是1995年8月發生的危機。俄羅斯儲蓄銀行在1994年-1995年初向俄羅斯銀行同業市場投放了大量的資金,導致市場的交易量上升。但是隨著俄羅斯國債市場的繁榮,儲蓄銀行開始逐漸從銀行同業市場撤離資金,轉而投向國債市場。作為最大的資金供應人,儲蓄銀行資金的撤離從根本上改變了俄羅斯同業拆借市場的資金供應態勢。到了1995年8 月份,資金短缺使幾家大中型銀行無法及時提供資金進行結算,危機由此爆發。危機導致150 家銀行無法履行提供資金的責任,信貸資金規模比平常水平減少了5 % ,隔夜拆借年利率達到200 %一1000 %。為了擺脫危機,中央銀行被迫介人銀行同業市場,在債券市場上購進了1.6 萬億的盧布短期國債(rKO ),增加資金供應量;並向一些處於困境的銀行發放了總額為3000 億盧布的貸款以解決支付危機問題。1995 年8 月的銀行同業拆借市場的金融危機揭開了銀行體系存在的問題,並且使銀行同業市場規模急劇下降,銀行資產中銀行同業債權大幅下降。圖1為俄羅斯銀行同業市場在金融危機中的變化。導致了1995年8月的同業拆借市場危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該市場的不規范經營,加之相應的金融法律、法規不健全等。當時的列弗爾托夫商業銀行由於不規范經營出現了支付危機,直接引發了其它銀行停比對該行繼續提供貸款,使得一些原來與該行有業務往來的銀行也因此受到株連而無法在貨幣市場上繼續籌措資金。這場危機使銀行同業拆借市場受到極大打擊,它在俄羅斯金融市場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將金融市場中最重要的位置讓給了俄羅斯國家有價證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