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商行政處罰告知書拒收 公告送達期限
我覺得應該按照民事訴訟法 和 充分保護當事人權益的 原則,也就是按照一般民事法律文書的期限,是按照60日執行。
② 請教: 行政處罰案件,公告送達期限是否計入辦案期限,依據是哪個
當然是,從公告送達之日起,之後即可執行相干手續,文書,依據行政處罰法
③ 行政處罰的督促履行義務催告書採用的是公告送達,送達期限否能中斷申請強制執行三個月的期限
「三個月」屬於除斥期間,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起算日從當事人申請行政救濟專的期間屆滿之日的次屬日起算三個月,不適用中止、中斷。此外,根據強製法第54條的規定,行政機關在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前應履行催告程序,催告的目的在於提醒、督查當事人履行決定書的內容,該法條雖未明確行政機關履行催告程序的時間,但明確了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的履行期限,即當事人應在收到催告書後書10日內履行,如不履行,行政機關方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故履行義務催告書最遲應在三個月屆滿前10日送達。由於「三個月」不適用中止、中斷,在催告程序中為避免當事人送達催告文書所需時間,尤其在直接送達、留置送達、郵寄送達等方式無法將履行義務催告書送達當事人的情況下,採用公告送達的方式,可以當事人訴訟期屆滿前60日予以公告送達,在當事人訴訟期屆滿而其又未在公告送達後10日履行義務的,及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避免承擔不利後果。
④ 公安行政處罰告知筆錄公告送達的期限怎麼算
是單純的七天,公告送達就是是單純的七天
⑤ 行政處罰法決定書以公告形式送達,幾天視為送達
《行政處罰法》第四十條規定:「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後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因此,根據《民事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有關規定,登記管理機關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直接送達。登記管理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在宣告後將決定書當場交付給被處罰社會組織的負責人,並由其負責人在《送達回證》上簽名或者蓋章,即為送達;其負責人拒絕簽名和蓋章的,由案件承辦人員在《送達回證》上註明。登記管理機關在適用直接送達時需注意:① 無特殊情況的,均應適用直接送達的方式;② 由社會組織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負責收件的人簽收;③ 受送達人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④ 受送達人已向登記管理機關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⑤ 送達法律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⑥ 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2)留置送達。在適用留置送達時,應當注意: ① 留置送達的條件是受送達人拒絕簽收法律文書;② 送達人應當邀請有關基層組織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絕簽收事由和日期; ③ 送達人、見證人要在送達回證上簽名或者蓋章,把法律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即視為送達;④ 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及其他見證人不願在送達回證上簽字或蓋章的,由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情況,把送達文書留在受送達人住所,即視為送達;⑤ 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3)郵寄送達。當登記管理機關直接送達法律文書有困難時,也可以採取郵寄送達的方式送達。採取郵寄送達時,應當注意: ① 在直接送達有困難時,才能採用郵寄送達;② 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③ 郵寄送達,應當附有送達回證。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與送達回證上註明的收件日期不一致的,以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④ 送達回證沒有寄回的,以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4)公告送達。公告送達是送達的最後一種方式,在適用公告送達時,應當注意以下事項: ① 通過其他方式都無法送達時,適用公告送達; ② 公告送達,可以在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公開發行的報刊、互聯網等媒體上刊登公告;③ 自發出公告之日起,公告期為60日;④ 公告期滿後,即視為送達;⑤ 登記管理機關採用公告送達方式的,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⑥ 行政處罰的公告送達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規定:
送達法律文書應當首先採取直接送達方式,交給受送達人本人;受送達人不在的,可以交付其成年家屬、所在單位的負責人員或者其居住地居(村)民委員會代收。
無法直接送達的,委託其他公安機關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
經採取上述送達方式仍無法送達的,可以公告送達。公告的范圍和方式應當便於公民知曉,公告期限不得少於六十日。
沒有強調說非要在報紙上登載。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關於送達的相關規定,可以參考。
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公告;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
所以在公安機關公告欄、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中縫中公告也可以。
⑦ 公安機關公告送達行政法律文書的期限不得少於多少天
得看是哪種法律文書,不同的法律文書的送達時間不同。對於邊遠地區、水上等地的送達時限要求會比一般要求更寬松一點。
⑧ 行政訴訟法載決書的送達有何規定
行政訴訟送達的規定適用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四條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
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五條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
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
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
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收件的人,訴訟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
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六條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
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
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
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第八十七條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
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
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八條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
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九條受送達人是軍人的,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轉交。
第九十條受送達人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轉交。
受送達人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通過其所在強制性教育機構轉交。
第九十一條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收到訴訟文書後,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以在送達回證上的
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九十二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
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