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康贊臣百合酸棗仁遠志五味子麥冬膠囊保質期是兩年嗎
康展,陳百合,酸棗仁,遠志,五味子麥冬膠囊保質期是兩年,並且一定要在保質期之內喝了,免得我們過了保質期就真的浪費了。
❷ 中葯材有保質期嗎
1、草本葯草本葯物一旦製成了飲片,葯效就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減退回,其保質期不應超過2年。如答人參存放1年以上,有效成分丟失20%~30%;大黃存放5年以上,其中具有葯用價值的成分蒽醌類化合物就會全部失效。
另外,如石斛、麥冬等葯材,為了提高葯效甚至要用鮮草入葯。
2、木本葯木本葯物的保質期可以長至4年,但研究發現,一些葯材的儲存時間長了,雖然外觀上沒有變質現象,但療效卻會降低。
例如,當歸、枸杞等含有大量脂肪油、黏糖成分,時間一長極易「走油」;薄荷、藿香、紫蘇等含揮發性成分的葯材,儲存過久後香氣散發影響質量,從而降低療效。
3、礦物葯雖然龍骨、靈磁石、硝石等礦物葯的分子式較為穩定,但長期存放仍會對葯效產生影響,一般保存期不應超過10年。
含有西葯成分的中成葯,其保質期應按照西葯執行,通常不應超過3年。
❸ 麥冬是什麼
麥冬為百合科植物沿階草冬以塊根入葯。主產於四川、浙江。治階草除東北外,大部分省區都有分布;麥冬分布於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地。是常見葯材,冬麥功效與作用,有什麼禁忌卻很多人不清楚。 麥冬的功效有很多,如養陰潤肺,益胃清心。降火通便,潤腸。肺主納氣,肺氣暢通,心臟隨之功能加強,避免因心肺不交造成的各種心臟疾病。中醫認為的麥冬的功效主要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善於清養肺胃之陰,亦可清心經之熱。用於肺燥乾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 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用於肺胃陰虛之津少口渴、乾咳咯血;心陰不足之心悸易驚及熱病後期熱傷津液等證。配沙參、川貝可治肺陰虛乾咳。 麥冬的作用,從葯理作用方面講主要有一、食用麥冬可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對心肌缺血有明顯保護作用,並能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肌收縮力。二、可助抗血栓形成和幫助改善微循環。三、麥冬50%全草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和傷寒桿菌有抑製作用。四、麥冬具有協調胰島素功能,能降低血糖,促使胰島細胞恢復正常。 麥冬禁忌:麥冬性寒,故凡脾胃虛寒泄瀉,胃有痰飲濕濁及暴感風寒咳嗽者均忌服。 康愛多葯店葯品質量有保障,價格實惠,是您購葯的最佳選擇。
❹ 麥冬的詳細介
【生物學特性】
麥冬又名沿階草、書帶草,為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須根較粗壯,根的頂端或中部常膨大成為紡錘狀肉質小塊。
麥冬根。葉叢生於基部,狹線形,長10—30厘米,寬因品種不同粗細有異。花莖常低於葉叢,稍彎垂,花淡紫色總狀花序,花期5—9月。果藍色。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麥冬Ophiopogonjaponicus(Thunb.)Ker-Gawl.的乾燥塊根。夏季採挖,洗凈,反復暴曬、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須根,乾燥。
【性狀】本品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3cm,直徑0.3~0.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白,有細縱紋。質柔韌,斷面黃白色,半透明,中柱細小。氣微香,味甘、微苦。
【性味與歸經】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乾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繁殖與栽培】
一般採用分株法繁殖,於4月上旬將母株挖起,切開塊根後分植。也可播種育苗,於10月果熟時收下即播,約50天左右可出苗,出苗率通常達80%。l一2年培育成大苗後即可用作地被栽培。播種苗長勢好,整齊繁茂。
麥冬抗性強,既可生長在陽光下,也可在陰處生長,在陰濕處生長葉面有光澤。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但亦能耐瘠薄的土壤。在種植早期應增施肥料,可加快其生長,盡早覆蓋地面。
【特色與用途】
麥冬類植物,四季常綠,生態適應性廣,陰處陽地均能生長良好,繁殖又容易,是理想的觀葉地面覆蓋植物。
【英文名】RADIXOPHIOPOGONIS
【別名】麥門冬、沿階草
[編輯本段]醫學類
【處方名】
----------------------------
麥門冬、麥冬、杭麥冬、浙麥冬、寸冬、寸麥冬、炙麥冬、朱麥冬、朱寸冬、辰麥冬、辰寸冬、鮮麥冬、硃砂拌麥門冬等處方中寫麥門冬、麥冬、寸冬指生麥冬。為原葯材去雜質,洗凈曬干入葯者。炙麥冬為凈麥冬用文火炒至微黃入葯者。減緩寒涼,養陰而不膩胃。朱麥冬又名朱寸冬、辰麥冬、辰寸冬。為凈麥冬噴水少許微潤,將硃砂細粉撒布均勻,使硃砂粉與麥冬粘連一塊而入葯者。偏於鎮驚安神。鮮麥冬為其鮮品洗凈入葯者。
----------------------------
【商品名】
----------------------------
浙麥冬:又名杭麥冬、筧麥冬。為產於浙江杭州筧橋一帶者,後泛指產於浙江者。品質最優,為地道葯材。主產於浙江餘姚、杭州、慈溪、蕭山等地。
川麥冬:主產於四川綿陽地區,銷全國並有出口。
連心麥冬:不抽去心者。去心麥冬:為抽去心者。均以個大、肥壯、半透明、質柔、色黃白、有香氣、嚼之發粘、乾燥無須根者為佳。
【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麥冬(沿階草)Ophiopogonjaponicus(Thunb.)Ker-Gawl.的乾燥塊根。夏季採挖,洗凈,反復暴曬、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須根,乾燥。
【製法】除去雜質,洗凈,潤透,軋扁,乾燥。
【性狀】本品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3cm,直徑0.3~0.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細縱紋。質柔韌,斷面黃白色,半透明,中柱細小。氣微香,味甘、微苦。
【鑒別】
(1)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根被為3~5列木化細胞。皮層寬廣,散有含草酸鈣針晶束的黏液細胞,有的針晶直徑至10μm;內皮層細胞壁均勻增厚,木化,有通道細胞,外側為1列石細胞,其內壁及側壁增厚,紋孔細密。中柱較小,韌皮部束16~22個,各位於木質部束的星角間,木質部由導管、管胞、木纖維以及內側的木化細胞連結成環層。髓小,薄壁細胞類圓形。
(2)取本品的薄片,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淺藍色熒光。
【中葯配伍】
----------------------------
1、配元參,一清一滋,金水相生,養陰潤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兒陰傷咳嗽,不食,苔花剝者有效。2、配半夏,止咳降逆,生津益胃之功悉具,宜於肺胃陰傷,氣火上炎,咳吐涎沫咽干而渴等症。3、配五味子,酸甘化陰,守陰所以留陽,陽留汗自止。功能養陰斂汗,用治陰虛汗多,心悸,肺虛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4、配沙參,肺胃同治,具有清肺涼胃,養陰生津之良好效用,用於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乾咳少痰,咽喉乾燥等症。5、配粳米,適用於熱病之後,或慢性病中出現的胃中氣陰兩傷證,具有較緩和的清補作用。6、配烏梅,酸甘化陰,生津止渴效力顯著,外感所致的肺胃津傷渴甚或內傷而見的胃熱津傷消渴,均可選用。又烏梅能澀腸固脫而止利,合麥冬救陰以潤燥,對於久瀉久利,大腸津脫,虛火上炎之喜唾,喉干難忍,引飲無度者,尤為適合。
----------------------------
【葯性說明】
----------------------------
本品甘寒清潤,善清心肺之熱而養陰除煩,兼可清潤胃腸而止渴潤燥。抗實驗性心律失常、增加冠脈流量
----------------------------
【功效】
----------------------------
1.養陰清熱治療陰虛內熱或熱病病傷津、心煩口渴。2.潤肺止咳治療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氣逆。
----------------------------
【用途】
----------------------------
1,清心除煩:適於內熱擾心之證。a.溫病邪熱入營,身熱夜甚,煩躁不安。b.熱傷氣陰,心煩口渴,汗出體倦者。c.心陰不足,心煩不眠,舌紅少苔者。2,養陰潤肺:主治陰虛肺燥,乾咳、燥咳,勞熱咳血等證。3,益胃生津:善治胃陰不足,舌干口渴,納呆不飢等證。此外,還可用治陰虛腸燥,大便秘結者。
----------------------------
【功能主治】
----------------------------
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乾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
治肺燥乾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干口燥,便秘。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2~4錢;6~12g。或入丸、散。清養肺胃之陰多去心用,滋陰清心多連心用。
----------------------------
【臨床應用】
----------------------------
治療百日咳:麥冬、天冬各20g,鮮竹葉10g,百合15g。水煎服。(〈新編常用中草葯手冊〉第78頁)。1.陰虛燥咳、咯血等:麥冬、天冬、川貝各9g,沙參、生地各15g,水煎服。2.熱病心煩不安:麥冬、梔子、竹葉各9g,生地15g,蓮子心6g,水煎服。3.糖尿病:黨參、麥冬、知母各9g,竹葉、天花粉各15g,生地12g,葛根,獲神各6g,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服。4.萎縮性胃炎:黨參、麥冬、沙參、玉竹、天花粉各9g,烏梅、知母、甘草各6g,水煎服。5.陰虛內熱、津少口渴:麥冬、石斛各9g,玉竹、生地各12g,水煎服。
----------------------------
【注意事項】
----------------------------
凡脾胃虛寒泄瀉,胃有痰飲濕濁及暴感風寒咳嗽者均忌服。①《本草經集注》:「地黃、車前為之使。惡款冬、苦瓠。畏苦參、青蘘。」②《葯性論》:「惡苦YAO。畏木耳。」③《綱目》:「氣弱胃寒者必不可餌。」1、麥冬臨床使用安全性好,動物亞急性毒性實驗證明該葯毒性很小。2、有報道服用麥冬引起過敏表現為惡心、嘔吐、心慌、煩躁、全身紅斑、瘙癢。3、麥冬性寒質潤,滋陰潤燥作用較好,適用於有陰虛內熱、乾咳津虧之象的病證,不宜用於脾虛運化失職引起的水濕、寒濕、痰濁及氣虛明顯的病證。臨床將麥冬當作補品補益虛損應注意辨證,用之不當會生濕生痰,出現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應。
【性味歸經】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摘錄】《中國葯典》
【來源考證】
----------------------------
出自《神農本草經》①《吳普本草》:「麥門冬,生山谷肥地,葉如韭,肥澤叢主,采無時。實青黃。」②《別錄》:「麥門冬,葉如韭,冬夏長生,生函谷川穀及堤坂肥土石間久廢處。二月、三月、八月、十月采,陰干。」③陶弘景:「函谷即秦關,而麥門冬異於羊韭之名矣,處處有,以四月采。冬月作實如青珠,根似穬麥,故謂麥門冬,以肥大者為好。」④《本草拾遺》:「麥門冬,出江寧,小潤;出新安,大白。其大者苗如鹿蔥,小者如韭菜。大小有四種,功用相似,其子圓碧。」⑤《本草圖經》:「麥門冬,今所在有之。葉青似莎草,長及尺余,四季不雕,根黃白色,有須根,作連珠形,四月開淡紅花,如紅蓼花,實碧而圓如珠。」⑥《綱目》:「麥門冬,古人惟用野生者,後世所用多是種蒔而成。其法四月初采根,於黑壤肥沙地栽之,每年六月、九月、十一月三次上糞及芸灌,夏至前一日取根洗曬收之。其子亦可種,但成遲爾。浙中來者甚良,其葉似韭而多縱文,且堅韌為異。」⑦《增訂偽葯條辨》:「按麥門冬,出杭州筧橋者,色白有神,體軟性糯,細長皮光潔,心細味甜為最佳。安徽寧國、七寶,浙江餘姚出者,名花園子,肥短體重,心粗,色白帶黃,略次,近時市用,以此種最多。四川出者,色呆白短實,質重性粳,亦次。湖南衡州、耒陽縣等處亦出,名采陽子,中勻,形似川子,亦不道地。大者曰提青,中者曰青提,小者曰蘇大、曰超級大等名目,以枝頭分大小耳。」
[編輯本段]麥冬植物學
[編輯本段](一)概述
別名麥門冬。
為百合科植物沿階草(Ophitopoginjaponicum(Thunb.)Ker.-Gawl.)冬以塊根入葯。性味功能:甘、微苦、涼、滋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除煩。主治熱病傷津、心煩、口渴、咽干肺熱、咳嗽、肺結核。主產於四川、浙江。治階草除東北外,大部分省區都有分布;麥冬分布於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地。
[編輯本段](二)植物特性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成叢生長,高30厘米左右。葉叢生,細長,深綠色,形如韭菜。花莖自葉叢中生出,花小,淡紫色,形成總狀花序。果為漿果,圓球形,成熟後為深綠色或黑藍色。根莖短,有多數須根,在須根的中部或尖端常膨大成紡錘形的肉質塊根,即葯用的麥冬。
(三)生長特性
喜溫暖和濕潤氣候,四川、浙江兩省麥冬主產區年平均氣溫都在16~17℃之間,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稍耐寒,冬季-10℃的低溫植株不會受凍害,但生長發育受到抑制,影響塊根生長,在常年氣溫較低的山區或華北地區,雖亦能生長良好,但塊根較小而少。宜稍蔭蔽,在強烈陽光下,葉片發黃,對生長發育不利。但過於蔭蔽,易引起地上部分徒長,對生長發育也不利。乾旱和澇窪積水對麥冬生長發育都有顯著的不良影響。宜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上和沙質壤土,過沙和過黏的土壤,均不適於栽培麥冬。忌連作,需隔3~4年才能再種。
[編輯本段](四)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前作為大頭菜、白菜、棉花、蘿卜、苕子等,前作收獲後將土地耕翻23~26厘米以上,通常要求犁3遍,耕4遍,使土壤疏鬆細碎,以利根系生長。然後整平地面,作畦130-160厘米寬,溝寬33厘米左右。整地時施基肥,每公頃用於糞37500-45000千克。
2.繁殖方法
用分株繁殖。每一母株可分種苗1~4株。
(1)種苗的准備
各地麥冬栽培品種較多,據調查了解發展的四川遂寧麥冬品種,抗病性強,產量高。各地可選用優良品種。麥冬收獲時,將割去塊根的苗,選健壯者留作種用。用刀切去根狀莖下部和須根,保留上部莖節部分以葉片不散開為准,其橫切面呈現白色放射狀花紋(俗稱菊花心),根狀莖不宜保留過長,否則裁後會發生兩重莖節(俗稱高腳苗),生長的塊根較少,產量低。根狀莖切除後,將合格的苗子整理齊,用稻草捆成捆,以備栽植。浙江認為葉片過長,會消耗種苗水分,操作也不方便,因此,將上部葉片截除,只留5-6厘米長,根全部切除。
普通收獲1公頃麥冬,可供3~4公頃地作種苗。種苗准備好後,應隨即栽植,若不能立即栽植,應將種苗捆好把下部在水中浸濕,並用少許泥土包圍,每日噴少許水,可保留數日。
(2)栽植
四川麥冬適宜的栽植時期在4月間,浙江則在5~6月初栽植。四川麥冬栽植時,先按行距10~13厘米開溝,深5~6厘米左右,在溝內每隔6-8厘米,放種苗2~4株,垂直放於溝中,然後將土填滿淺溝,用扁鋤推壓或用腳踩,將種苗兩側的覆土壓緊。裁後立即灌透水一次,每公頃約需種苗10500千克。浙江麥冬栽種,先用種刀切開土壤開溝,二年收獲的行珠距20厘米*16厘米,3年收獲的,行株距26~33厘米*20~23厘米,每穴栽苗8~9株,同一叢苗基部要整齊,垂直入土,然後將上壓實,深約4厘米左右。
3.間作
在麥冬主產區,廣大葯農習慣在麥冬地里間作,不僅能增加收入,而且有利於麥冬生長,進行間作可以減少烈日直射。四川產區夏、秋兩季一般多套種兩季玉米(每6行麥冬套種一行玉米),冬季間種大蒜等。
4.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麥冬植株矮小,如不經常除草,則雜草滋生,妨礙麥冬的生長。裁後半月就應除草一次,5~10月雜草容易滋生,每月需除草1~2次,入冬以後,雜草少,可減少除草次數,除草時結合進行鋤松表上。
(2)追肥
麥冬的生長期較長,需肥較多,除施足基肥外,還應根據麥冬的生長情況,及時追肥。一般追肥3次以上,第一次在7月中旬。每公頃施豬糞尿30000~37500千克,腐熟餅肥750~1500千克。第二次在8月上旬,每公頃施豬糞尿37500~45000千克,腐熟餅肥750~1500千克,草木灰1500-2250千克。第三次在11月初,每公頃施豬糞尿30000~37500千克,腐熟餅肥750干克。追肥時氮肥不宜過多,以免引起地上部分徒長。浙江產區,除基肥外,栽植時在穴中施些過磷酸鈣,混拌在土中,以提高產量。裁後半月麥冬返青時,每公頃施11250千克清水類,過磷酸鈣112.5千克,7月份每公頃再施人糞尿18750千克,加過磷酸鈣195千克。春秋兩季是塊根膨大和根莖伸長增多時期,同時分率旺盛,此時應重施磷、鉀肥,故於每年3月份和9月份分別進行追肥,先淺松表土,每公頃施過磷酸鈣或腐熟餅肥750~1500千克,再施人糞尿18750~22500千克,在11月每公頃再施草木灰2250~3000千克,以利植株的生長與越冬。
(3)灌溉
麥冬宜稍濕潤的土壤環境,需水分較多,除栽植後應及時灌水浸潤田土,促進幼苗迅速發出新報外,5月上旬,天氣旱熱,土壤水分蒸發快,亦應及時灌水,如遇冬春乾旱,則應在2月上旬前灌水1~2次,以促進根塊生長。
[編輯本段]5.病蟲害及其防治
(1)黑斑病
病原菌是真菌中一種半知菌,發病初期葉尖變黃並向下蔓延,產生青、白不同顏色的水浸狀病斑,後期葉片全部變黃枯死。
防治方法:①選用無病種苗,栽前用1:1:用倍波爾多液,或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苗5分鍾。②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排除積水。③大田發病期可割去病葉,噴1:1:100倍波爾多液,每隔10~14天1次,連續3~4次。
(2)根結線蟲病
病原是圓形動物門線蟲綱的一種根結線蟲。主要危害根部,造成癭瘤,使結麥冬的須根縮短,到後期根表面變粗糙,開裂,呈紅褐色。剖開膨大部分,可見大量乳白色發亮的球狀物,即為其雌性成蟲。
防治方法:①實行輪作,有條件的地方可水旱輪作,避免與烤煙、紫雲英、豆角、芋頭、紅薯、瓜類、羅漢果、白術、丹參、顛茄等作物輪作,最好與禾本科作物輪作。②選用無病種苗,剪凈老根。③選用抗病品種,如大葉麥冬、沿階草、四川遂寧麥冬。④土壤處理,可以防治。
(3)蠐螬、螻蛄、金針蟲、地老虎等,參見人參病蟲害及其防治部分。
[編輯本段](五)採收加工
四川麥冬栽種後,第二年4月即可收獲。選晴天,用鋤或犁耕翻23-26厘米,將麥冬全株翻出土面,然後抖落根部泥土,用刀切下塊根和須根,分別放入籮筐中,置於流水中,用腳踩淘洗,洗凈泥沙,運回加工。浙江麥冬則在栽後第三年或第四年收獲,方法同四川麥冬產區相似。
四川麥冬的加工,是將洗凈的根放在曬席上或曬場上暴曬,曬干水汽後,用雙手輕搓(不要搓破表皮),搓後又曬,曬後又搓,反復5~6次,直到除去須根為止。等到乾燥後,用篩子或風車除去折斷的須根和雜質,選出塊根即可出售。一般每公頃產干貨1500~2250千克,而近年來採用遂寧麥冬品種栽培,每公頃產可達3000~3750千克。
浙江麥冬加工,是將洗凈的塊根放在曬具上晾曬3-5天後,須根由軟到硬逐漸乾燥,放籮筐內悶放2-3天,然後再翻曬3~5天,此時要一堆一堆曬,且需經常翻動,以利於燥均勻。此後再悶3~4天,再曬3~5天,這樣連續反復3~4次,塊根乾燥度達70%,即可剪去須根再曬至乾燥。在天氣不好時,採用40~50℃微火烘乾,先烘15~20小時後,拿下來放幾天再烘至乾燥。
乾燥的麥冬用木箱或麻袋包裝貯運。宜放乾燥處,防潮濕和蟲蛀。
❺ 麥冬草種植時間是什麼時候
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栽種。選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高壯苗,剪去塊根和須根,以及葉尖和老根莖,拍松莖基部,使其分成單株,剪出殘留的老莖節。
以基部斷面出現白色放射狀花心(俗稱菊花心)、葉片不開散為度。按行距20厘米、穴距15厘米開穴,穴深5-6厘米,每穴栽苗2-3株,苗基部應對齊,垂直種下,然後兩邊用土踏緊做到地平苗正,及時澆水。每畝需種苗200-250㎡左右。
(5)麥冬有效期擴展閱讀
麥冬草的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一般每年進行3-4次,宜晴天進行,最好經常除草,同時防止土壤板結。
麥冬草坪發生一年生闊葉雜草和香附子等莎草科雜草,可以使用蔥蘭麥冬闊莎凈進行防除,每660平方米使用蔥蘭麥冬闊莎凈40克兌水30公斤進行均勻噴霧,可以防除5葉以下的闊葉雜草和莎草科雜草。
麥冬草坪發生馬唐、狗尾草等禾本科雜草可以使用大殺禾進行防除,每660平方米使用大殺禾60毫升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可以有效防除9葉以下的一年生禾本科雜草。
(2)追肥。麥冬生長期長,需肥量大,一般每年5月開始,結合鬆土追肥3-4次,肥種以農家肥為主,配施少量復合肥。
(3)排灌。栽種後,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7-8月,可用灌水降溫保根,但不宜積水,故灌水和雨後應及時排水。
❻ 中成葯保質期是多久
這個根據葯材不同,保持期不同,一般1~3年,承前時間越久,葯效下降。
更多「點★sihai889-->「★網路」上面的
★查看更多資料>>」
――――――――――――――――――――――――
根據我多年巴中通江,南江,平昌,廣元蒼溪,旺蒼,收購中葯材,中草葯經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林海農業(г網路搜索ч前★面★幾★個★字★)
★1、主產大宗中葯材:川明參(明黨參),杜仲,黃柏,厚朴,玄參,光木瓜,枳殼,女貞子,南瓜子,冬瓜子,金銀花,大黃,白果,山楂,虎杖。
★2、發展中葯材品種:桔梗、白芷、白芍,白術,川芎、丹參,吳茱萸(臭辣子),梔子,瓜蔞(瓜殼),瓜蔞仁(瓜仁),天花粉(屎瓜根),牛蒡子(大力子),防風,石韋等;
★3、一般量產中葯材:五倍子,石菖蒲,水菖蒲,骨碎補(爬崖姜),黃姜,麥冬,黃精(老虎姜),桑白皮,前胡等;
★4、小品種中葯材:重樓(七葉一枝花),白及,金果欖(地苦膽),豬苓,何首烏,皺木瓜,車前子,地膚子,黃瓜子,蓖麻子,川楝子,牽牛子,芥子,菟絲子,石棗子,五味子,烏梅,天麻,小茴香,苦杏仁,旱半夏,百部,勾藤,皂角刺,雞內金,蟬蛻(蟲退),九香蟲,僵蠶,蜂房,蜂蠟,海金沙,雞冠花,款冬花,野菊花,密蒙花(糯米花),靈芝,蘆竹根,麻柳樹果,血藤,連翹,白扁豆,豬牙皂,大皂角,通草等;
★5、主產大宗中草葯:淫羊藿,銀杏葉(白果葉),魚腥草(側耳根),金錢草(過路黃),夏枯草,車前草,仙鶴草,龍膽草,筋骨草,雞屎藤,石楠藤,苕葉細辛,劉寄奴(貫葉連翹),柴胡,薄荷,藿香,蒲公英,金銀花藤,枇杷葉,杜仲葉,桑葉,艾葉,荷葉,淡竹葉,桉樹葉,紫花地丁,夜關門等;
★6、苗木及種子:桂花苗,銀杏苗,紫荊苗,紫薇苗,黃桷樹苗,櫻花苗,紅豆彬苗,香樟苗;核桃苗,梨苗,桃苗,蘋果苗,櫻桃苗,杮子苗,李子苗,枇杷苗,板栗苗,柚子苗,橙子苗,碰柑苗,紅心獼猴桃苗,葡萄苗,櫻桃苗;沙參苗,牡丹苗,白芍苗,梔子苗,金銀花苗,黃柏苗,杜仲苗,厚朴苗,木瓜苗;榿木苗,柏樹苗等各類小苗及大樹、葯材種子種苗;
★7、農產品:川明參(明黨參),魔芋(灰菜),毛條(懷山葯),紅心獼猴桃。
★8、種植合作:多樣的方式解決你種植種子,種苗源及種植技術及後期銷售難題。
❼ 康贊臣百合酸棗仁遠志五味子麥冬膠囊保質期是多久
你說的百合酸棗仁遠志五味子膠囊屬於中葯 ,一般重要的保質期是兩年到三年,以兩年居多。
❽ 罐裝麥冬的保質期是多長時間,罐身只有生產日期
像這種食品類的保質期一般都是一年左右,如果超過了一年,口感上肯定欠佳。
❾ 中葯的保質期是多久
中草葯有保質期。
盡管中葯材並沒有相關保質期規定,但並不能說明中葯材就可以無限期地保存。有些市民認為中葯材越陳越好,甚至盲目收藏,這是一種誤區。中草葯在保質期內,且採用了適當的保存方法,才能真正保質。
一旦中草葯質量下降,葯效降低,起不到治病救人的作用,自然無法「保值增值」,收藏也毫無價值。只有通過適當合理的保存方法,才能讓中葯材保質。
大部分常見中葯材應放在陰涼通風乾燥處保存。像冬蟲夏草、人參等高檔中葯材,可以放在冰箱零下5度的環境內儲藏。不過,也有一些中葯材確實越陳越好,像陳皮等中葯材,一般需要存放5年以上,葯效更佳。
大部分中葯材最好趁早食用,一旦葯材質量下降,葯效降低,有時非但起不到保健養生作用,還會影響身體健康。不要做「囤葯族」,中葯材最好用多少、配多少。
(9)麥冬有效期擴展閱讀
1、草本葯物飲片保質期2年
草本葯物一旦製成了飲片,葯效就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減退,其保質期不應超過2年。
就拿人參這樣的草本葯物來說,草本葯長在地里的時間越長可能效果越好。但一旦被挖出來,製成了飲片,葯效就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減退,存放1年以上,有效成分丟失20%~30%。
大黃存放5年以上,其中具有葯用價值的成分蒽醌類化合物就會全部失效。當歸、枸杞等含有大量脂肪油、黏糖成分,雖然不容易被蟲蛀,但時間一長極易「走油」,就是表面會出現油一樣的物質,這樣的中葯就完全沒有了葯效。
2、木本葯物保質期4年
木本葯物的保質期可以長至4年。但專家在研究中發現,一些葯材的儲存時間長了,雖然外觀上沒有變質現象,但療效卻會降低。
薄荷、藿香紫蘇等含揮發性成分的葯材,如儲存過久,香氣的散發就會嚴重影響葯的質量,從而降低療效。
❿ 麥冬的保質期是多久
存放的方式不同,保存時間也會有所差異,如果是包裝好的麥冬,一般包裝袋後面都會標注生產日期和保質日期。散裝密封保存的麥冬,保質期在1~2年左右。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
1、清心除煩
麥冬中含有一些天然的皂苷和大量胡蘿卜素,還含有一些黏液蛋白和糖類成分,人們食用它以後能清熱解毒也能滋陰潤燥,它對人類的熱病傷陰以及津液不足都有很好的調理作用,平時還可以用於人類心陰不足和心煩不眠等症的治療,治療功效特別出色。
2、潤肺止咳
麥冬是一種味甘略苦性志威啥的中葯材,它可以入肺經,具有養陰生津和潤肺止咳的重要作用,它對人類的肺熱、肺燥以及肺炎等症都有一定緩解作用,人們在出現氣管炎肺炎以及咳嗽痰多和氣喘等不良症狀時都能多服用一些麥冬,它能讓患者病情盡快恢復。
麥冬的吃法
1、麥冬雪梨湯
麥冬可以和雪梨一起煲湯喝,它能滋陰潤肺,也能美白淡斑,在做的時候需要准備麥冬15克,天門冬10克,雪梨一個,冰糖適量,把准備好的麥門冬和天門冬全部清洗干凈,雪梨切成塊狀,把它們一起入鍋加入冰糖放入清水一起煲製成湯就可以。麥冬還可以和沙參與老鴨等食材搭配在一起煲湯喝,煲好以後的麥冬沙參湯能滋陰潤燥預防腸燥便秘。
2、麥冬銀花茶
麥冬還可以和金銀花與甘草等中葯材搭配在一起,製成中葯養生茶,供人們泡水喝,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把麥冬和金銀花以及甘草各取三克,把它們清洗干凈以後,放到干凈的杯子中直接沖入適量的沸水,燜泡三分鍾以後打開降溫,在飲用以前加蜂蜜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