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合同提前履行中的期限與期間怎麼區分
期限是一個時間點,期間是一個時間段。
舉個例子,你跟朋友簽了個借款合同,如果約定借款於2009年12月1日返還,那麼2009年12月1日這個時間就是期限,你必須在那天還。如果約定借款於2009年12月還,那麼在2009年12月,不管哪一天你都可以還款,這個時間就是期間。
B. 信用期間和折扣期限的區別
1、信用期間是企業允許顧客從購貨到付款的時間,或者說是企業給予顧回客的付款期間。
例如,某答企業採用顧客在購貨後的50天內付款的信用政策,則信用期間為50天。
信用期間過短,不足以吸引顧客,在競爭中會使銷售額下降;信用期間過長,對銷售額增加固然有利,但只顧及銷售增長而盲目放寬信用期間,所得的收益有時會被增加的費用抵消,甚至造成利潤減少。
因此,企業必須慎重研究,確定出恰當的信用期間。信用期間的確定,主要是分析改變現行信用期間對收入和成本的影響。延長信用期間,會使銷售額增加,產生有利影響;與此同時,應收賬款、收賬費用和壞賬損失增加,會產生不利影響。當前者大於後者時,可以延長信用期間,否則不宜延長。如果縮簡訊用期間,情況與此相反。
2、折扣期限,是折扣時間段。
在此時間段內,可以享受折扣。
C. 對於法定期限和指定期限的專利期限時如何計算的呢
專利期限包括法定期限和指定期限,對於法定期限和指定期限的專利期限時如何計算的呢?一起來看看法定期限和指定期限的定義及法定期限和指定期限的計算規則。對於法定期限和指定期限的專利期限時如何計算的1、法定期限專利的法定期限是指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的各種期限。例如,發明專利申請的實質審查請求期限(專利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申請人辦理登記手續的期限(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五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2、指定期限指定期限是指審查員在根據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作出的種種通知中,規定申請人、專利權人或者其他當事人作出答復或者進行某種行為的期限。例如,根據專利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專利局對發明專利申請進行實質審查後,認為不符合專利法規定的,應當通知申請人,要求其指定的期限內陳述意見,或者對其專利申請進行修改,該期限由審查員指定。又如,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四條第二款的規定,當事人根據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提交的各種證件和證明文件是外文的,專利局認為必要時,可以要求當事人在指定期限內附具中文譯文,該期限也由審查員指定。指定期限一般為兩個月。發明專利申請的實質審查程序中,申請人答復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的期限為四個月。對於較為簡單的行為,也可以給予一個月的期限。上述指定期限自推定當事人收到通知之日起計算。3、專利期限的計算規則(1)自申請日、優先權日、授權公告日等固定日期起計算定日期起計算例如,專利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專利權的期限均自申請日起計算。專利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要求外國優先權的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應當在十二個月內提出,該期限的起算日為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優先權日)起計算。(2)以通知和決定的推定收到日起計算全部指定期限和部分法定期限以通知和決定的推定收到日起計算。例如,審查員根據專利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指定申請人陳述意見或者修改其申請的期限(指定期限),是自推定申請人收到審查意見通知書之日起計算;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五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申請人辦理登記手續的期限(法定期限)是自推定申請人收到授予專利權通知之日起計算。推定收到日為從專利局發出文件之日(該日期記載在通知和決定上)起滿十五日。例如,專利局於2001年7月4日給專利申請人發出的通知書,其推定收到日為2001年7月19日。
D. 期限與年限有什麼區別
期限與年限是有區別的。
年限是指規定的或作為一般標準的年數,某物適於使用或有專效地完成其屬職能的時間。多指約定時間或產品的使用時間。超過設定的年限即不在受約保證約束或質量不受保障的意思。
期限,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一定時間。期限由事實構成,並以將來確定要發生的事實為內容。構成期限的事實,亦稱為期限。
依《民法通則》規定的精神,期限分為法定、指定和約定三種。比如,合同約定借款於1988年10月30日返還,則債權人的請求權在該年的10月30日以前不發生效力,而到了10月30日,債權人的請求權和債務人的還款義務均於此確定之日同時發生效力。期限通常可以附加於法律行為,稱為附期限的法律行為。
E. 期間和期限是同一個概念嗎
期限,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一定時間。期限由事實構成,並以將來確定要發回生的事實為內答容。構成期限的事實,亦稱為期限。
依《民法通則》規定的精神,期限分為法定、指定和約定三種。比如,合同約定借款於1988年10月30日返還,則債權人的請求權在該年的10月30日以前不發生效力,而到了10月30日,債權人的請求權和債務人的還款義務均於此確定之日同時發生效力。期限通常可以附加於法律行為,稱為附期限的法律行為
附期限合同的期限,指當事人約定的作為合同生效或終止的條件的時間。
附期限合同期限的特徵:
①是將來肯定發生的事實;
②是「能」的期限,而不是不能的期限。
③是約定期限,而不是法定期限、指定期限。
期限的種類:
①生效期限:指合同的效力自期限到來時才發生
②終止期限:指合同的效力自期限到來時消滅
期間,指某個時期裡面。在我國法律上,期間分為法定期間和指定期間。刑訴法上的期間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訴訟參與人進行刑事訴訟活動完成某些訴訟行為必須遵守的法定期限。
F. 保險期間與保險期限的區別
一、保險期限和保險期間沒有什麼差別,但是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間是有差別的。
二、保險內期間是容要求保險事故發生必須在保險期間內,保險公司才可能理賠。
責任期限是對於保險事故發生後,因這一保險事故所給被保險人帶來的損失,保險公司最多負責多少天。
三、即若事故發生在保險期間後一段時間,則有可能雖然保險期間結束,但責任期限還沒有結束。此時若還有因這一事故而產生的損失發生,那麼保險公司仍要賠付。
同時,若發生在保險期間前一段時間,則有可能雖然保險期間沒有結束,但責任期限已經結束。此時若還有因這一事故而產生的損失發生,那麼保險公司就不賠付了。
G. 法律條文中的時間及期限如何計算
1、期間以時計算的,開始的時不計算在內,而應從下一個小時算起。比如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接受當事人訴訟保全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48小時內作出裁定。在計算期間時,接受當事人申請的那一個小時不計算在48小時之內,即如果提出申請是在8點,應從9點開始期間的計算。
2、期間以日計算的,開始的日不計算在內,應從第二日開始算起。比如根據民事訴訟法,對判決提起上訴的期間為15日,那麼宣判的當天或者判決書送達的當天不計算在15日內,即如果5月10日送達判決書,應當從11日開始期間的計算,5月25日上訴期間屆滿。
期限,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一定時間。期限由事實構成,並以將來確定要發生的事實為內容。構成期限的事實,亦稱為期限。依《民法通則》規定的精神,期限分為法定、指定和約定三種。
民法中的期限是指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時間,分為期間和日期。期間是指從某一特定的時間到另一特定的點所經過的時間。它是某一特定的時間段,如1995年5月1日到1996年5月1日即是一個期間。期日,是指不可分割的一定時間。它是時間的某以特定的點,如1996年10月1日即是一個星期日。期間是時間某一動態的階段,即期日與期日之間的間隔時間;期日則是時間的某一靜態的點。
H. 什麼是保險期間和保險期限
保險期限也稱「保險期間」,指保險合同的有效期限,即保險合同雙方當事履行權利和專義務的起訖時間。屬
由於保險期限一方面是計算保險費的依據之一,另一方面又是保險人和被保險人雙方履行權利和義務的責任期限,所以,它是保險合同的主要內容之一。
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間,通常有兩種計算方法:
(1)用年、月計算。如財產保險一般為1年,期滿後可以再續訂合同。人身保險的保險期限較長,有5年、10年、20年、30年等。
(2)以某一事件的始末為保險期限。如貨物運輸保險、運輸工具保險有可能以一個航程為保險期限,而建築安裝工程則以工程施工日至預約驗收日為保險期限。
I. 統計調查時間與期限
調查時間調查時間是指調查資料的所屬時間。如果所要調查的是時期現象,就要明確規定登記從何時起到何時止的資料,若調查的是時點現象,要明確規定統一的標准調查時點。
調查期限調查期限是指從調查工作開始到結束的時間,一般是指進行調查登記工作的時間。
在某些專項調查中,它包括從調查方案設計到提交調查報告的整個工作時間。為了提高統計資料的時效性,在可能的情況下,調查期限盡可能縮短。規定調查期限的目的是使調查工作能及時開展、按時完成。
例如某管理局要求所屬企業在2007年1月10上報2006年產成品庫存資料,調查時間是標准時間2006年12月31日。調查期限是10天。
(9)期間與期限擴展閱讀:
統計調查亦稱「統計觀察」。有組織地搜集各種統計資料的工作。明確調查的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和調查表,規定調查時間和地點等,是統計資料整理和分析的前提。
按調查的組織方式,可分為定期統計報表和專門調查;按調查對象的范圍,可分為全面調查(對調查對象的全部單位進行登記)和非全面調查(包括重點調查、抽樣調查和典型調查);
按調查時間的連續性,可分為經常性調查和一次性調查;按取得調查資料的具體方式,可分為報告法、直接觀察法和采訪法等。
應根據調查對象特點制定調查方案,如實反映,確保統計資料准確、全面。
統計調查是根據調查的目的與要求,運用科學的調查方法,有計劃、有組織地搜集數據信息資料的統計工作過程。根據組織統計調查的機構不同,統計調查項目分為國家統計調查項目、部門統計調查項目、地方統計調查項目三類。
普查
定義:為特定目的而專門組織的一次性全面調查。 對統計總體的全部單位進行調查以搜集統計資料的工作。普查資料常被用來說明現象在一定時點上的全面情況。
如人口普查就是對全國人口一一進行調查登記,規定某個特定時點(某年某月某日某時)作為全國統一的統計時點,以反映有關人口的自然和社會的各類特徵。
意義:普查可以摸清一個國家的國情、國力,特別是可以了解與掌握人力、財力、物資資源狀況,為國家制定長遠規劃與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因此它是一種全面調查,具有資料包括的范圍全面、詳盡、系統的優點;他是一次性的專門調查,因為普查的工作量大,耗資也多,時間周期較長,一般不宜經常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