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申請行政復議的時間限制
第二段是《行政復議法》的第九條之規定,這個好理解!
關於第一段的具體行為內有好幾個情容況,有當場,法律文書的送達,公告等,如果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依法應當送達法律文書而未送達的,視為公民 法人 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所以就有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的說法!
兩個空里都是填60天!
㈡ 行政復議期限是多少天
《行政復議法》第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60日得除外。
申請人提起行政復議的起算時間,可分為兩種情況:
(1)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政復議權或者申請行政復議期限的,申請行政復議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政復議權或者申請行政復議期限之日起計算。
(2)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製作或者未送達法律文書,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只要能夠證明具體行政行為存在,行政復議機關應當受理。申請行政復議期限從證明具體行政行為存在之日起計算。
(2)提出行政復議申請期限擴展閱讀:
行政復議的申請方式
(一)書面申請的,請按下列格式書寫:
1、文書名稱(行政復議申請書)
2、申請人(是公民的,寫明姓名、住址、聯系電話;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寫明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姓名、聯系電話,代理人姓名、單位、電話)
3、被申請人(寫明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職務)
4、行政復議請求5、事實和理由6、行政復議機關名稱(如向市政府申請,可寫「此致北京市人民政府」)
7、申請人(簽名或蓋章)
8、申請日期(年、月、日)
行政復議有以下四個特點:
1、提出行政復議的人,必須是認為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的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當事人提出行政復議,必須是在行政機關已經做出行政決定之後,如果行政機關尚沒做出決定,則不存在復議問題。復議的任務是解決行政爭議,而不是解決民事或其他爭議。
3、當事人對行政機關的行政決定不服,只能按法律規定,向有行政復議權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
4、行政復議,主要是書面審查,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法律未規定復議決定為終局裁決的,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仍可以按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請訴訟。
㈢ 關於行政復議申請的期限
關於復復議申請的期限問題制,國務院制定的《行政復議條例》曾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應當在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十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是否准許,由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決定。這次制定行政復議法,對條例關於復議申請期限的規定作了調整,一是適當延長了申請復議的期限,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出行政復議申請的期限由知道情況之日起「十五日內」,改為了「六十日內」;二是對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規定了申請期限可以自障礙消除之日起自動順延,取消了延長期限需要向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申請的規定。這兩項內容是根據十多年來我國行政復議實踐作出的修改。
㈣ 提出行政復議申請的時限是多長
第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內道容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第十七條 行政復議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後,應當在五日內進行審查,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決定不予受理,並書面告知申請人;對符合本法規定,但是不屬於本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復議機關提出。
除前款規定外,行政復議申請自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收到之日起即為受理。
㈤ 行政復議期限到底是60天還是15天
行政來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源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
㈥ 行政復議期限是多少天
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專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