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子元件IC有沒有使用期限
IC應該沒問題的,可以用,檢查看看引腳是否氧化,如果有氧化處理一下就可以用了,不然不好焊接,使用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電容不行,放久了電解液揮發,容量會發生變化,出現容量減小漏電等等。
B. 電子元件 有保質期 嗎
電子元件有保質期。
通常來說保質期是在出貨後再加12(6)個月。回有的規定生產後12個月沒有答賣出的,要進行檢測,檢測後6個月沒賣出的再報廢。
電子元器件必須儲存在清潔、通風、無腐蝕性氣體的倉庫內,除另有規定外,倉庫的溫度和相對濕度必須滿足要求, 溫度范圍是 -5到30攝氏度, 倉庫儲存環境條件的優劣直接影響有限儲存期的長短。
(2)電子元件有效期擴展閱讀:
可以從不同角度把電子元器件區分為元件和器件。
1.從製造角度區分:
元件:製造時沒改變材料分子結構的電子產品稱為元件。
器件:製造時改變了材料分子結構的產品稱為器件
但是現代電子元器件的製造都涉及到很多物理化學過程,很多電子功能材料是無機非金屬材料,製造過程中總伴隨晶體結構的變化。
2.從結構單元角度區分:
元件:只有單一結構模式,單一性能特性的產品叫元件。
器件:由有兩種或以上元件組合而成,形成與單個元件性能特性的不一樣的產品稱為器件。
按這個區分,電阻、電容等屬於元件,但電阻器、電容器的叫法又同器件的概念混淆,而且隨著排阻、排容等陣列阻容元件的出現,這種區分方法變得不合理。
C. 一般電子產品的保質期是多少
電子產品沒有保質期,一般只能是包修,包換期。像一般的手機,電腦保內修基本上都是12個月。個容別的有24個月,其中的配件,如數據線和適配器的包修時間會更短一些。
電子產品是以電能為工作基礎的相關產品,主要包括:手錶、智能手機、電話、電視機、影碟機(VCD、 SVCD、DVD)、錄像機、攝錄機、收音機、收錄機、組合音箱、激光唱機(CD)、電腦、移動通信產品等。因早期產品主要以電子管為基礎原件故名電子產品。
D. 電子元器件的儲存時間是多久
每種器件都不相同的,因為每種元器件都各有特點,其中影響的關鍵因素是與空氣中濕氣、氧氣、硫等雜質的化學反應,還有溫度,比如電解電容在高溫環境電解質會乾涸,等等。如果真空包裝、在恆溫環境下,電子元件存儲時間是相當長的。
E. 為什麼OEM廠商要求電子元器件的存儲期限是在生產日期後一年之內呢
對於這個來問題,其實來自說沒有任何硬性的規定,只能說生產日期越近,元件管腳被氧化的程度會越小,可焊性也就越小,當然性能也就更穩定,更能保障。
有的公司是規定,D/C在一年內;有的規定是在18個月內,有的要求24個月內。
這些時間取決於公司的自己規定,其實ic來說只要不開包,整包的情況下,保質期是10年。
在有些缺貨的時候,客戶也沒有辦法的時候,我們也會幫他們調一些05+ 06+的貨,最終他們還是照樣用。
F. 電子元器件的質保期和使用有效期是多久
對於這個問復題,其實來說沒制有任何硬性的規定,只能說生產日期越近,元件管腳被氧化的程度會越小,可焊性也就越小,當然性能也就更穩定,更能保障。
有的公司是規定,D/C在一年內;有的規定是在18個月內,有的要求24個月內。
這些時間取決於公司的自己規定,其實ic來說只要不開包,整包的情況下,保質期是10年。
在有些缺貨的時候,客戶也沒有辦法的時候,我們也會幫他們調一些05+ 06+的貨,最終他們還是照樣用。
G. 電子元器件的存儲條件及有效期的標准及標准來源
電子元器件存儲條件:
1、電子元器件倉庫儲存要求:
1.1、環境要求: 電子元器件必須儲存在清潔、通風、無腐蝕性氣體的倉庫內;除另有規定外,倉庫的溫 度和相對濕度必須滿足如下要求: a.溫度: -5~30℃; b.相對濕度:20%~75%; 倉庫儲存環境條件的優劣直接影響有限儲存期的長短,參見附錄 A。
1.2、特殊要求:對靜電敏感器件 (如 MOS 場效應晶體管、 砷化鎵場效應晶體管、 CMOS 電路等) , 應存放在具有靜電屏蔽作用的容器內。
(7)電子元件有效期擴展閱讀:
電容在電路中一般用"C"加數字表示(如C13表示編號為13的電容),電容是由兩片金屬膜緊靠,中間用絕緣材料隔開而組成的元件,電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電容的容量大小表示能貯存電能的大小,電容對交流信號的阻礙作用稱為容抗,它與交流信號的頻率和電容量有關。
晶體二極體在電路中常用「D」加數字表示,如,D5表示編號為5的二極體。
作用:二極體的主要特性是單向導電性,也就是在正向電壓的作用下,導通電阻很小;而在反向電壓作用下導通電阻極大或無窮大。
因為二極體具有上述特性,無繩電話機中常把它用在整流、隔離、穩壓、極性保護、編碼控制、調頻調制和靜噪等電路中。
H. 電子產品國家規定的保修期是多少
一、電子產品國家規定的保修期
《全國家用電子產品維修服務管理辦法》(1988年,機械電子工業部發布)第五條:家用電子產品的保修期:
1、收音機、收錄機(含家庭音響)整機的保修期為半年;
2、黑白電視機、彩色電視機整機的保修期為一年;
3、保修期均從銷售單位開據發票之日算起,不包括維修佔用和因暫缺零備件而待修所佔用的時間。
4、不同的商品,不同的品牌規定不一,以買賣成交時賣方承諾的保修年限為准。
二、電子產品國家規定的三包時間
1、「7日」規定:產品自售出之日起7日內,發生性能故障,消費者可以選擇退貨、換貨或修理。
2、「15日」規定:產品自售出之日起l5日內,發生性能故障,消費者可以選擇換貨或修理。
3、「三包有效期」規定:「三包」有效期自開具發票之日起計算。在國家發布的第一批實施「三包」的l8種商品中,如彩電、手錶等的「三包」有效期,整機分別分半年至一年,主要部件為一年至三年。在「三包」有效期內修理兩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產品,消費者可憑修理記錄和證明,調換同型號同規格的產品或按有關規定退貨,「三包」有效期應扣除因修理佔用和無零配件待修的時間。換貨後的「三包」有效期自換貨之日起重新計算。
4、「90日」規定和「30日」規定:在「三包」有效期內,因生產者未供應零配件,自送修之日起超過90日未修好的,修理者應當在修理狀況中註明,銷售者憑此據免費為消費者調換同型號同規格產品。因修理者自身原因使修理超過30日的,由其免費為消費者調換同型號同規格產品,費用由修理者承擔。
5、30日」和「5年」的規定:修理者應保證修理後的產品能夠正常使用30日以上,生產者應保證在產品停產後5年內繼續 供符合技術要求的零配件。
6、新三包規定從l995年8月25日起實施,凡在該日以後購買列入三包目錄的產品,消費者有權要求銷售者、修理者、生產者承擔三包責任。對1995年8月25日以前購買的產品,只能繼續按照1986年發布的《部分國產家用電器三包規定》執行。
I. 電子元器件的工作壽命一般是多少
有生就有死,電子元件也有壽命。電子元件的壽命除了與它本身的結構、性質有關,也和它的使用環境和在電路中所起作用密切相關。
冬天快到來時,突來一股寒流,一部分人體格較差,受不了環境的冷熱變化,發燒感冒了,但身體強壯的人抵抗能力強,沒有生病。這說明生病和自身體質有關。
在電路中也有身體強弱之分,電子元器件抵抗能力排行榜如下:
電阻、電感,電容、半導體器件(包括二極體、三極體、場管、集成電路),也就是說,在同樣的工作條件下,半導體器件損壞機率最大。
所以我們查找故障元件時要優先檢查二極體、三極體、場管、集成電路等,一般半導體器件損壞時以擊穿為多見,萬用表二極體蜂鳴檔測這些器件的任意兩腳最低也應有一個PN結的阻值500左右,若是蜂鳴八成是壞了,可拆下再測以確認。
我們都知道,出頭的椽子先爛,首長的警衛員要做好隨時犧牲的准備,這說明工作崗位決定了危險程度。
在電路中,工作在高電壓、大電流、大功率狀態下的元件無疑承受的壓力也大,損壞的可能性大,同時也是電路的關鍵元件、功能性元件。
凡在大電流的地方發熱就大(焦耳楞次定律——熱量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凡是加有散熱片的元件都是易損件。大功率的電阻也是易損件。大功率的電阻怎麼能看出來?和它的阻值無關,只和它的體積有關,體積越大,功率越大。
在電路中,保險絲、保險電阻是最不保險的元件,首先因為它的熔點低,容易斷,又因為它是保別人的險,沖到第一線,當警衛員,所以壞時先壞。
元件損壞的方式,有過壓損壞、過流損壞,當然還有機械損壞。過壓損壞如雷擊,擊穿橋式整流管。過流損壞如顯示器行管熱擊穿。
相應於人來說也有各種死法。過壓損壞如斬首,人頭掉了,人已死了,身體完好無損。過壓損壞的元件外觀看不出明顯的變化,只是參數全變了。過流像毒打致死,一開始還能禁受,越來越不行,等到死了,已是遍體鱗傷、血肉模糊。過流損壞的元件表面溫度很高,有裂紋、變色、小坑等明顯變化。嚴重時元件周圍的線路板變黃、變黑。
常用電子元器件在外表看上去無異常時可以用數字萬用表做一些簡單的測試。
電阻:這個很簡單,測試阻值對不對。
二極體:用數字萬用表測試PN結的壓降,可與同型號的完好的二極體做對比。
三極體:不管是N管還是P管可以用數字萬用表測量測試兩個PN結是否正常。
場效應管:測試場效應管的體內二極體的PN結是否正常,測試GD,GS是否有短路。
電容:無極性電容,擊穿短路或脫焊,漏電嚴重或電阻效應。
電解電容的實效特性是:擊穿短路,漏電增大,容量變小或斷路。
電感:實效特性為斷線,脫焊
晶元:集成電路內部結構復雜,功能很多,任何一部分損壞都無法正常工作。集成電路的損壞也有兩種:徹底損壞、熱穩定性不良。徹底損壞時,可將其拆下,與正常同型號集成電路對比測其每一引腳對地的正、反向電阻,總能找到其中一隻或幾只引腳阻值異常。
對熱穩定性差的,可以在設備工作時,用無水酒精冷卻被懷疑的集成電路,如果故障發生時間推遲或不再發生故障,即可判定。通常只能更換新集成電路來排除。
無論是自然損耗所出現的故障,還是人為損壞所出現的故障,一般可歸結為電路接點開路,電子元器件損壞和軟體故障三種故障。
接點開路,如果是導線的折斷,撥插件的斷開,接觸不良等,檢修起來一般比較容易。而電子元器件的損壞,(除明顯的燒壞,發熱外),一般很難憑觀察員發現,在許多情況下,必須藉助儀器才能檢測判斷,因此對於技術人員來說,首先必需了解各種器件實效的特點,這對於檢修電路故障,提高檢修效率是極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