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契稅的納稅期限,納稅地點是怎樣規定的
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專,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屬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的憑證(如契約、協議、合約、單據、確認書等)的當天。
契稅以徵收機關直接徵收為主。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之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該徵收機關核定的期限之內繳納稅款。
徵收機關直接徵收契稅確有困難的地區,經過上一級徵收機關批准,可以委託當地的房屋管理部門、土地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單位代征。
納稅人應當持契稅完稅憑證和其他規定的文件、材料,依法向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辦理有關土地、房屋權屬變更登記手續。
符合免徵、減征契稅規定的納稅人,應當在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以後10天之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徵收機關報送有關資料,申請辦理免徵、減征契稅的手續。
經過批准免徵、減征契稅的納稅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的用途,不再屬於規定的免稅、減稅范圍的,應當補繳已經免徵、減征的契稅稅款,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權屬的當天。
Ⅱ 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納稅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1、契稅的納稅義務來發生時間
納稅人簽自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
質憑證的當天。
2、納稅期限
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並在契稅徵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
3、納稅地點
契稅在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徵收機關繳納
(2)契稅納稅期限擴展閱讀
契稅的征稅對象是境內轉移的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
1、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由承受方交
2、土地使用權的轉讓,除了考慮土地增值稅,另由承受方交契稅
3、房屋買賣:
即以貨幣為媒介,出賣者向購買者過渡房產所有權的交易行為。
以下幾種特殊情況,視同買賣房屋:
以房產抵債或實物交換房屋,應由產權承受人,按房屋現值繳納契稅。
以房產作投資或股權轉讓,以自有房產作股投入本人獨資經營的企業,免納契稅。
買房拆料或翻建新房,應照章納稅。
房屋贈與贈與方不納土地增值稅,但承受方應納契稅
Ⅲ 符合契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和納稅期限規定的有哪幾
契稅的納稅抄義務發生時間襲,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天;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是指具有合同效力的契約、協議、合約、單據、確認書以及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憑證。
契稅是以所有權發生轉移變動的不動產為征稅對象,向產權受讓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
Ⅳ 繳契稅是按買房時間還是繳稅時間
繳納契稅是按照交稅時政策繳納;
(一)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員版范圍包括購房人、配權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徵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徵收契稅。
(二)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徵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徵收契稅。
Ⅳ 如何確定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確定契稅的來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自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日,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第九條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日,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日。
(5)契稅納稅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第四條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土地使用權出讓、出售,房屋買賣,為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確定的成交價格,包括應交付的貨幣以及實物、其他經濟利益對應的價款;
(二)土地使用權互換、房屋互換,為所互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價格的差額;
(三)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以及其他沒有價格的轉移土地、房屋權屬行為,為稅務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依法核定的價格。
納稅人申報的成交價格、互換價格差額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由稅務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核定。
Ⅵ 契稅界定是以網簽時間還是以繳稅時間為
為納抄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天。
買新房子要繳納的契稅為購房總價的3-5%(不同的省市自治區稅率不同),普通商品住宅減半,即1.5-2.5%。買二手房:非普通住宅契稅要加倍。根據國家規定,房屋買賣要向國家繳納契稅,徵收標准為:普通住宅1.5%,高檔住宅3%全部由買方承擔。
地方規定,住房須同時滿足3個條件才能認定為普通住房。
這3個條件是: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含)以上,單套建築面積在144(含)平方米以下,實際成交價低於同級別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2倍以下(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標准,長春市規定:實際成交價不高於本地段土地住房交易價格的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