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說任何知識都是無價的,特別是隨著近幾年以來,許多專作家都因為自己的作屬品而獲得巨大的名聲和利益,同時幾乎所有的作品都申請了相應的著作權,那麼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期限有多久呢?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期限有多久著作權保護年限著作權財產權的保護期,根據作品性質和著作權主體的不同,其保護期規定如下。1.作者為公民的期限保護期為作者有生之年及死亡後50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2.作者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期限保護期為50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50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3.特殊作品的期限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及攝影作品,保護期為50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50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以其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作品首次發表後50年。這里的作者身份不明,多指作品因以假名、筆名、化名或者未署名發表,難以確定作者確定身份的情況。如在50年內確定了作者,則其著作權的保護期按所述之規定。
Ⅱ 合作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期是多長時間
合作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期是多長時間呢?按有關法律規定,合作作品的著作權的收益是共同享有,可以協議約定行使權利。它的保護期是以最後一個死亡的著作人之後五十年為期限。這也是國際通用的慣例。下面來詳細了解一下合作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期是多長時間?合作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期是多長時間合作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期是多長時間?根據著作權法地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合作作品的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共有著作權的支配和行使,可由合作作者通過合同進行約定;如果沒有約定的,共有著作權的行使可根據不同的合作作品的類型而有所區別:不可分割的合作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可以共同行使,也可以單獨行使,任何一方無正當理由不得阻止另一方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單獨行使的,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其他合作者。可分割的合作作品,合作作者享有雙重著作權,既共同享有合作作品的整體著作權,又分別對各自相對獨立創作的那部分享有一定限制的著作權。其次,關於合作作品的保護期限,鑒於合作作者的年齡有長幼之別,壽命有長短之分,因而對這類作品創作者的發表權、財產權的保護期限,著作權法作了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的規定。也即對於合作作品,應以最後一個去世的作者為基準確定保護期。這一做法,也是國際上的通例。世界上很多國家確定合作作品保護期,均以合作作者中最後一個去世者的有生之年為基準,再加上其死亡後若干年。但也有一些國家規定,合作作品的作者死後保護期從合作作者中的一個作者(即第一個去世的作者)死亡時起算。《伯爾尼公約》規定,合作作品作者死後的保護期,應從合作作者中最後去世者去世時算起。我國著作權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根據這項規定,合作作者對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部分單獨行使著作權時,不適用合作作品保護期的一般規定,而應以各部分的作者的有生之年及其死後五十年的方法來計算。我國著作權法第13條規定:兩人以上合作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沒有參加創作的人,不能成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即合作作品可能存在整體著作權與單立著作權的問題。整體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合作作品中可以分割使用的,可以分割的部分的作者對該部分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的整體著作權。合作作品之共同享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著作權人按照各自創作的那一部分作品所應得的權利份額,分享權利和承擔義務,即按份共有。著作權按份共有的每個共有人,有全將自己的財產份額轉讓,但在轉讓時,其他按份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的權利。共同共有著作權,即共有的著作權人不劃分各自對著作權所佔有得份額,共同對合作作品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共同共有的著作權人在分割財產權力時,一般是平均分配。
Ⅲ 文字作品版權的保護期限是多久
1、作抄者襲為公民的,其保護期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後50年。合作作品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加死亡後50年,從最後死亡者的死亡時間起算。2、法人作品,保護期自作品首次發表後50年。未發表,創作完成50年。3、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保護期自作品首次發表後50年。未發表,創作完成50年。4、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保護期為50年,但作者身份一經確定則適用一般規定。5、出版者的版式設計權的保護期自首次出版後10年。6、表演者享有的表明身份;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等保護期不受限制;其他自該表演發生後50年。7、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他人復制、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錄音錄像製品的權利的保護期自首次製作完成後50年。8、廣播電台、電視台享有轉播、錄制、復制自首次播出後50年。
Ⅳ 各類作品版權的保護期有多長
(1)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人身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2)公民內的作品,其發容表權和著作權法規定的14項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3)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權法規定的14項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4)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權法規定的14項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
Ⅳ 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多少呢侵權的訴訟時效又為多少呢
當著作權受到侵犯時,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採用法律手段解決,那麼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多少呢?侵權的訴訟時效又為多少呢?著作權的保護期著作權訴訟時效如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權利人超過兩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兩年計算。訴訟時效制度的核心是權利人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民事權利被侵犯之日起,3年期間向人民法院提起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請求,即權利人應當主動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超過3年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提起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然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在規定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總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時,又規定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依最高人民法院的權利人超過兩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兩年計算解釋,權利人提起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權利人可以拋開訴訟時效制度,不受兩年訴訟時效的限制,只要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權利人提起訴訟時侵權行為仍在持續,均可向人民法院請求著作權保護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仍可予以支持,權利人仍可獲得自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兩年的侵權損害賠償。最高人民法院的這一解釋,是將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圈定在該著作權的保護期內,從法律的角度對該訴訟時效作出延長的規定,這一拋棄訴訟時效的直接後果可能因此出現權利人維權的消極意識和權利人權利的濫用。著作權保護期著作權保護期:是指著作權受法律保護的時間限制,或者說是著作權的有效期限。在著作權保護期內,作品的著作權受法律的相應保護,除了法律另有規定之外,使用作品均需要徵得著作權人的同意,並向其支付報酬。著作權保護期滿之後,作品即進入公有領域,不再受法律的保護,任何人都可以在無需徵得原著作權人同意、無需向原著作權人支付報酬的情況下使用作品。著作權期限的確立對於既保障著作權人對作品的專有權利,又確保著作權成為發展本國文化和科學事業的工具起了重要作用。那麼法律規定著作權的保護期有多長呢?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等著作權的其它權利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等著作權的其它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其著作權不再受保護。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等著作權的其它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其著作權不再受保護。
Ⅵ 合作作品的保護期是多久
一、合作作品的保護期是多久?
合作作品是由兩個人以上共同創作的作品,在一般情況下,它的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鑒於合作作者的年齡有長幼之別,壽命有長短之分,因而對這類作品創作者的發表權、財產權的保護期限,著作權法作了「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的規定。
也即對於合作作品,應以最後一個去世的作者為基準確定保護期。這一做法,也是國際上的通例。世界上很多國家確定合作作品保護期,均以合作作者中最後一個去世者的有生之年為基準,再加上其死亡後若干年。但也有一些國家規定,合作作品的作者死後保護期從合作作者中的一個作者(即第一個去世的作者)死亡時起算。
二、哪些情況不適用著作權法保護期的規定?
1、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不得違犯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共利益和有傷風化,比如具有宣揚封建迷信、宣傳邪教、鼓動叛亂等內容的作品,則不在保護之列。
2、不適於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了三類作品不適於著作權法保護,即: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時事新聞;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3、已過保護期的作品
我國對於著作權的保護規定了期限,公民的作品的保護期為作者有生之年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作品的保護期為五十年,但作品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不再受保護。
綜上所述,現在有些作者一起合夥搞創作,這樣的作品屬於合作作品,對這種作品的保護期是五十年,從最後作者去世的時候計算。也就是說等最後作者去世後五十年,這樣的作品就可以被他人使用出版發行,不構成侵犯著作權。
延伸閱讀:
合作開發的軟體著作權歸誰
作品著作權怎麼登記證書?
委託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如何確定
Ⅶ 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怎樣規定的
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指著作權受法律保護的時間界限或者說是著作權的有效期限。在著作權的期限內,作品的著作權受法律保護;著作權期限屆滿,就喪失著作權,該作品便進入公共領域,不再受法律保護。
我國對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保護期分別加以規定。著作人身權中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永久受到法律保護。發表權的保護期與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的保護期相同。作為作者的公民死亡,法人或非法人單位變更、終止後,其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仍受著作權法保護。
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是有限制的,根據著作權主體和作品性質不同,其保護期限有所區別:
(一)作品的作者為公民,其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後50年。作者死亡後,其保護期以作者死亡後次年的1月1日開始計算,第50年的12月31日保護期屆滿。
(二)法人、非法人單位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50年,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50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予以保護。
(三)電影、電視、錄像作品的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以及攝影作品著作權的保護期為50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50年內未發表的,其著作權不再受保護。
(四)合作作品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加死亡後50年,但50年的計算以合作作者中最後死亡的作者的死亡時間為起算點。
(五)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50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者身份一經確定,則適用著作權法的一般規定。
(六)圖書出版單位的專有出版權。合同約定,圖書出版者享有專有出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10年,合同期滿可以續簽。
(七)錄音、錄像作品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50年,截止於該作品首次出版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八)廣播、電視節目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50年,截止於播放後第50年的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