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院判決有時間規定嗎
民事訴訟:
起訴——(7日)——受理——(一般大於等於30日,簡易程序可少於30日)——答辯期滿、舉證期滿——開庭——(6個月,院長批准可延長6個月,上級法院批准可再延長;簡易程序:3個月)——宣判——(15日)——啟動二審,否則期滿生效——(3個月,裁定30日)——二審宣判——(2年內)——申請再審……[再審按照生效裁判的審級計算期間]
以上時間不包括:公告期,鑒定期,管轄異議(爭議)期間,答辯中的調解期間
❷ 法院量刑兩年實判能判多長時間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罪犯被判刑後實際執行的期限按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執行,對於附合法定條件的可予以減刑。
《監獄法》規定,第十六條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時,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執行通知書、結案登記表同時送達監獄。
監獄沒有收到上述文件的,不得收監;上述文件不齊全或者記載有誤的,作出生效判決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補充齊全或者作出更正;對其中可能導致錯誤收監的,不予收監。
(2)法院量刑誰來決定期限擴展閱讀
量刑事實的調查按照以下順序進行:
(1)審判人員首先歸納在犯罪事實調查階段已經查明的量刑事實,並告知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不再重復舉證和質證;
(2)公訴人、自訴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就其掌握的未經審理的量刑事實舉證,並接受質證;
(3)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就其掌握的未經審理的量刑事實舉證,並接受質證。
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的,可以向法庭提交量刑事實證據,並接受質證。有關方面向法庭提交涉及未成年人量刑的社會調查報告的,調查報告應當當庭宣讀,並接受質證。
❸ 刑事案件,公訴有建議量刑時間,法院會超出這期限
大多不會,但量刑建議只是建議,法院若不認可,也可以不按這個建議來。
❹ 量刑是由法院還是有檢查院決定
您的問題比較模糊。。。 檢察院階段,符合法定條件的,可以不起訴,案件也就不必到法院了; 如果案件到法院,才涉及到量刑問題,由公訴人、辯護律師分別提出量刑建議和量刑意見,最終由法院根據雙方的理據、力度,決定量刑。。
❺ 對於一審刑事案件法院審判期限是多久
您好:
一、 收案立案審查(7日)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稱《刑訴解釋》)第一百八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對公訴案件是否受理,應當在七日內審查完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六條規定:「第一審人民法院收到起訴書(狀)或者執行申請書後,經審查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第八條規定:「案件的審理期限從立案次日起計算」 。
根據上述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定,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在七日內進行審查以確定是否符合立案條件,而這個立案審查的時間是不計算在審限之內的。
二、一審法院的正常審理期限(一般為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特殊情況例外)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一審案件常見的審限應當在三至六個月。
三、不計入審理期限的期間(累計可達三個月以上)
《刑訴解釋》第一百七十四條規定:「審判期間,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時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九條規定:「下列期間不計入審理、執行期限:
「(一)刑事案件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
「(二)刑事案件因另行委託、指定辯護人,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審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備辯護的時間;
「(三)公訴人發現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延期審理建議後,合議庭同意延期審理的期間……
「(五)因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院決定延期審理一個月之內的期間……」
在我們辦理的案件中,不乏出現法院向我們表示由於案件復雜而無法在審限內作出判決,因此建議我們以「調查新的證據」為由向法院申請延期審理一個月的情況,而為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另行委託辯護人、審查控方延期審理建議等情況所需要的時間往往在十天以上,長的甚至可達數月,因此保守估計各類不計入審理期限的情形所需要的時間累計可達三個月以上。
四、重新計算審理期限的延期審理(八個月)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二項規定:「在法庭審判過程中,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第一百九十九條:「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二項的規定延期審理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第二百零二條第三款規定:「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刑訴解釋》第二百二十三條規定:「審判期間,公訴人發現案件需要補充偵查,建議延期審理的,合議庭應當同意,但建議延期審理不得超過兩次。」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檢察院在已經提起公訴之後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補充偵查的建議,而這一個月的補充偵查的時間不僅不計算在審限之內,而且還會中斷人民法院的審理期限,案件在控方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之後,將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換言之,如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利用」上述審理階段進行補充偵查的規定,可以在原審理期限的基礎上多得八個月的審理期限((1+3)*2=8)。
綜上所述,如果不考慮「特殊因素」而導致案件審理期限的極端延長,在現行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定下,人民法院審理一審刑事案件時,自收到起訴書到作出最終的判決,其間可以有十七個月(6+3+8=17)以上的審理期限。換言之,人民法院按普通程序審理一審刑事案件可以「依法」在接到起訴書之後的十七個月之後才作出一審判決,而且這十七個月還是保守估算而得,法院事實上擁有的審理期限往往會更多。
❻ 法院最後判決的刑期怎麼來定是根據法律決定量刑,再根據情況有沒有減刑情節,來定嗎
是根據法律和犯罪事實來確定量刑標准與量刑范圍,再根據具體情節、法律、案例來確定量刑。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全國各地的數額量定標准不同,若如你所說,公檢法告知你屬於數額巨大的話,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考慮到有自首和賠償情節的能從輕或減輕處理,但不知道是否有嚴重情節,難以回復。嚴重情節:毀壞財物致使他人精神失常;破壞生產、經營設備設施,造成停產或經營停止,引起重大損失;破壞手段極其惡劣等
❼ 法院一般根據什麼量刑的
法院量刑的依據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確定犯罪嫌疑人所犯行為的依據,根據我國刑法的相關規定來確定,再確定其行為的違法性後以及相關罪名後,我國的刑法分則規定了具體的量刑原則,比如某種罪行最低3年,最高7年的規定,要從其犯罪的主觀意識是故意還是過失,是預謀還是臨時起意,犯罪手段是否惡略,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是否嚴重,在案發後是否有自首情節,認罪態度是否誠懇都可能造成對量刑的區別,如果是正面的那麼就有可能判處3年,再加上法定的緩刑,如果是惡略的,那就可能是7年,如果是數罪,還可能涉及到數罪並罰問題.
❽ 刑事案件在法院受理期限是多長
刑事案件的審理程序有簡易和普通之分,審理期限分別是20天和3個月。
職務犯罪2個月沒有宣回判,答估計是按照普通程序審理的,因為是認罪認罰,估計沒有其他什麼問題,必須在3個月之內宣判結案,就是說,近期就會審理結束,知道判決結果了。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❾ 檢察院量刑建議要多久才能判下來
檢察院量刑建議要多久才能判下來?檢察院不管判刑。檢察院量刑建議和公訴書一同遞交法院,然後由法院判刑。
法院自接到檢察院公訴書和檢察建議之日起,一般在兩個月之內宣判。
《刑訴法》規定法院審判期限:
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1、在刑事訴訟中,檢察院的量刑建議可以作為法院量刑的參考,並不是說法院一定要按檢察院的量刑來判決。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影響組織和個人的干涉。
2、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判決與檢察機關的量刑出入不大。這是因為兩家司法機關適用的法律是一樣的,對案件的考量也比較准確。
3、如果法院判決與檢察院的建議有較大的出入,檢察院可以行使司法監督權提起抗訴,但對於最終的判與檢察院的建議有較大的出入,檢察院可以行使司法監督權提起抗訴,但對於最終的判決結果,還是由法院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