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檢察的換押證上寫的,於2018年9月26日移送人民法院。羈押期限至2018年12月25日。是什麼意
羈押期限是對待偵査、起訴、審判的人犯關押的法定時限。中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對被告人在偵査中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可以經上一級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⑵ 從換押到檢察院開始,到法院一審,期間時間有沒有什麼規定
檢察院對案件偵查期限一般不超過兩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延長一個月。對犯罪嫌疑人可能會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可以延長兩個月。
案件在檢察院的偵查期限主要取決於公安局移送的案卷中證據是否充足,所以最多可以有兩次退回公安局補充偵查的許可權,每次半個月。
所以我猜測是公安局偵查的證據不足,檢察院退回公安局補偵了。
⑶ 如何治理「互借辦案期限」
「互借辦案期限」是指司法實踐中,公、檢、法之間相互借用辦案期限,規避法律,隱性超期羈押的現象。比如檢察院借用公安機關的偵查期限從而在實質上延長審查起訴期限,或者法院借用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期限從而延長審理期限,等等。這種行為的危害是侵害了犯罪嫌疑人的權利,損害程序正義。筆者認為應從以下方面進行治理: 一是實行誰移送誰換押制度。現行的換押制度實行誰受理誰換押制度,即從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內換押,辦案機關常常收到案件後,故意將受理案件的日期延後,然後再去換押,導致看守所以為案件還在前一個辦案單位,從而給借用辦案期限留下「可乘之機」。而如果實行誰移送誰換押制度,那麼前一個辦案單位將案件移送到到下一個辦案單位的同時,就進行換押,期限就開始計算,下一個辦案單位必須及時受理。 二是釐清司法解釋之間的矛盾,明確延期審理次數。關於法院審理期限問題,《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八條第一款規定「應當在受理後一個月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但是受理的具體時間沒有明確規定,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之間又存在矛盾。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於按照普通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決定是否受理,應當在七日內審查完畢,審查的期限計入人民法院的審理期限。但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六條、第八條卻分別規定:第一審人民法院收到起訴書後,經審查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案件的審理期限從立案次日起計算。這顯然又將立案前的七日審查期限排除在審理期限之外。司法解釋的相互矛盾給法院借用檢察院的期限留下空間,需要進行規范。 對於延期審理問題,司法解釋僅對檢察機關的建議延期審理進行了二次的次數限定,但是對於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次數並未限定,這也需要進行明確。 三是實行退查、延期備案制度,強化監督。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對於退回補充偵查和延期審理都進行了較為明確的條件限制,但是在實踐中並沒有被嚴格遵守。檢察機關首先必須監督好自身,實行退回補充偵查、延期審理向上級檢察機關備案制度,確保自己嚴格遵守退回補充偵查的條件限定;同時嚴格監督法院延期審理。對於受理案件日期延後問題,同樣首先是檢察機關自身要做到「案到即收」,同時對於法院延期受理的情況,要敢於監督,甚至可以以程序違法為由進行抗訴。 (作者單位: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檢察院)
⑷ 請問換押是指轉移到另一個看守所嗎
一開始逮捕是公安在偵查階段的逮捕,公安必須在逮捕的期限內完成偵查活動。
案子到檢察院後,檢察院換押的意思是現在換成檢察院逮捕(這樣說不準確,但大概意思就是這樣),這樣逮捕的期限要重新計算,檢察院也在這個期限內完成相應的審查起訴等活動。
⑸ 刑事案件中超期羈押怎麼辦,羈押的期限是多久
所謂超期羈押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被採取強制羈押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稱之超期羈押。拘留羈押期限在公安機關最長37天;被捕最長的羈押期限7個月,兩者合並一般最長羈押期限即8個月零7天。是否超期羈押要分階段。
在拘留期間羈押,最長期限37天,拘留37天了還沒有被檢察機關批捕,就得釋放,否則就叫超期羈押;如果檢察機關批捕後,加上拘留的37天即8個月零7天,檢察機關還沒有起訴,就得釋放,否則叫超期羈押;檢察院起訴到法院,一般是兩個半月宣判,超過兩個半月法定辦案期限,還沒有結案的,構成超期羈押。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託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被採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如果你們有案件屬於超期羈押,可以根據上述法律規定,行使權利,以維護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5)換押期限三天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超期羈押的類型
在刑事訴訟過程中,超期羈押可分為兩種類型:
(一)實際意義上的超期羈押主要有:
1、未及時辦理延期審批手續導致超期羈押。
2、在刑事拘留後轉報勞動教養期間未改變強制措施而導致超期羈押。
3、二審法院對上訴案件遲遲不能宣判而導致超期羈押。
4、案件在刑事訴訟流程的交接過程中導致超期羈押。
5、在案件上報請示或審批階段出現超期羈押。
(二)變相的超期羈押(「虛超」,實際未超期)主要有:
1、不認真執行有關換押制度容易出現超期羈押。
2、辦案單位所認定的有別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姓名與關押的不一致,由於未及時溝通信息而出現超期羈押。
3、由於辦案單位與羈押場所在相互銜接工作上出現脫節而導致超期羈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⑹ 在押犯人下的換押證是什麼意思
換押證,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的一種法律文書。僅限於司法機關使用。凡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變更刑事訴訟程序的,均應辦理換押手續。
犯罪嫌疑人被羈押後,案件要進行移送,就要開具換押證。
開具了換押證,案犯就從法律角度不歸該辦案單位管轄了。
公安移送檢察院要開具換押證,檢察院移送法院起訴,也要開具換押證。
人犯換押是指前一個訴訟階段向下一個訴訟階段過渡時前後兩個承辦機關之間辦理的移交被羈押的未決犯的關押手續。
(6)換押期限三天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偵查終結後人民檢察院決定受理的,人民檢察院審查或者偵查終結後人民法院決定受理的,以及人民檢察院退回補充偵查的,在遞次移送交接時,移送機關應當填寫《換押證》,並加蓋公章隨案移送;接收機關應當在《換押證》上註明承接時間,填寫本訴訟階段的法定辦案起止期限,加蓋公章後及時送達看守所。看守所憑《換押證》辦理換押手續。
在中國,根據有關規定,公安機關對被逮捕的人犯,經偵查預審終結、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檢察院受理審查起訴時,或者檢察院審査或偵查完畢向法院提起公訴的,法院受理審查公訴時,都應辦理換押手續,並書面通知監所。目的是使各辦案機關正確掌握未決犯罪的處理情況,分清責任,便於檢査管理。
⑺ 異地公安機關將網上逃犯抓獲後先行羈押時間是否計算拘留時間
不算,從正式接到拘留通知書之日起計算。如果犯罪嫌疑人在逮捕以前已被拘留的,拘留的期限不包括在偵查羈押期限之內。一般情況下,偵查機關應當在法律規定的偵查羈押期限內偵查終結案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
第一百五十六條 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第一百五十八條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7)換押期限三天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最高檢:加強羈押期限監督防止新發久押不決
昨天,在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工作會議上,最高檢要求,繼續做好糾防超期羈押和久押不決工作,強化常態化監督,督促辦案機關和看守所嚴格執行換押制度、羈押期限變更通知制度,防止產生新的超期羈押和久押不決。
最高檢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檢察機關督促糾正的「浙江張氏叔侄強奸殺人案」、「海南黃家光故意殺人案」、「河北王玉雷故意殺人案」,就是派駐監管場所檢察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首先發現的。
最高檢要求加強羈押期限監督,繼續做好糾防超期羈押和久押不決工作,強化常態化監督,督促辦案機關和看守所嚴格執行換押制度、羈押期限變更通知制度,防止產生新的超期羈押和久押不決。
加強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執行監督,推動建立刑事執行檢察部門與公安、法院以及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查等相關部門的信息通報制度,採取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進行巡迴檢察,發現違法行為堅決監督糾正。
⑻ 法院決定逮捕的案件怎麼換押
(一)換押范圍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辦案機關應當辦理換押手續:
1、偵查機關偵查終結,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
2、人民檢察院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的,以及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完畢後重新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
3、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移送人民法院審理的;
4、審理過程中,人民檢察院建議補充偵查,人民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以及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完畢後提請人民法院恢復審理的;
5、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提出抗訴以及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提出上訴,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的;
6、第二審人民法院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
7、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進入死刑復核程序,或者死刑復核法院與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屬同一法院,案件進入死刑復核程序,以及死刑復核後人民法院裁定不核准死刑發回重新審判的;
8、案件在偵查、審查起訴以及審判階段改變辦案機關的。
(二)羈押期限變更通知范圍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辦案機關應當將變更後的羈押期限書面通知看守所:
1、依法延長拘留時間的;
2、依法延長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審查起訴期限、審理期限的;
3、發現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的;
4、因犯罪嫌疑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不計算羈押期限以及從查清其身份之日起開始計算偵查羈押期限的;
5、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轉為第一審普通程序的;
6、因精神病鑒定停止計算羈押期限以及恢復計算羈押期限的;
7、審理過程中,人民法院決定中止審理以及恢復審理的;
8、死刑復核法院與第二審人民法院為同一法院,案件進入死刑復核程序的;
9、羈押期限改變的其他情形。
(一)換押程序
換押時,由移送機關填寫《換押證》並加蓋公章,一聯送達看守所,其餘各聯隨案移送。接收機關接收案件後,填寫《換押證》,加蓋公章後送達看守所。
對進入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復核程序的,由移送案件的高級人民法院填寫《換押證》並加蓋公章,送達看守所。最高人民法院發回重審的死刑案件,由接收案件的人民法院填寫《換押證》並加蓋公章,送達看守所。
(二)羈押期限變更通知程序
對於辦案機關未改變,但是羈押期限發生變化的,辦案機關應當在原法定羈押期限屆滿前,填寫《變更羈押期限通知書》送達看守所。其中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等不計算羈押期限,或者因精神病鑒定停止計算羈押期限,以及恢復計算羈押期限的,辦案機關應當在該情形出現或者消失後3日內,將《變更羈押期限通知書》送達看守所。
(三)送達方式
《換押證》和《變更羈押期限通知書》一般應當直接送達。不能直接送達的,可以郵寄送達或者傳真送達。郵寄途中時間不計入移送機關或者接收機關辦案期限,接收機關簽收郵件時間為收案時間;傳真送達的,應當隨後將原件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