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期拼音怎麼
日期[ rì qī ]
rì: 整體認讀音節ri,讀第四聲。
qī :聲母q,韻母i,讀第一聲。
基本釋義:發生某一事情的確定的年、月、日或時期:發信的日期。
筆順:
(1)期限的讀音擴展閱讀:
「期」組詞:
1、期望
拼音:qī wàng
釋義:對人或事物的未來有所等待和希望。
造句:我們決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2、期盼
拼音:qī pàn
釋義:期待;盼望。
造句:大家期盼這條鐵路早日建成通車。
3、逾期
拼音:yú qī
釋義:過期的意思。
造句:圖書館要求把所有逾期未還的書收回。
4、過期
拼音:guò qī
釋義:超過期限。
造句:昨天是張過期的支票,明天是張信用卡,只有今天才是現金,要善加利用。
B. 期限是什麼意思
意思:
1、限定的一段時間。
引用:王西彥《古屋》第三部五:「我們回以三個月為期限,讓我做答一次試驗。」
2、指時限的最後界線。
引證:唐·元稹《贈樂天》詩:「垂老相逢漸難別,白頭期限各無多。」
翻譯:垂暮老人相見再分別覺得十分的傷感,已經是上了年紀的人,所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讀音:qī xiàn
例句:校長同意延長他的請假期限。
近義詞:
1、限期[ xiàn qī ] 指定的不許超過的日期。
引證:清·周亮工 《復何匡山書》:「限期既迫,恐難再滯。」
翻譯:定下來的日子就快要到了,恐怕很難再拖延。
例句:一切犯罪分子必須限期坦白自首,否則將受到嚴懲。
2、刻日[ kè rì ] 限定日期。刻,通「 克 」。
引證:元·馬致遠 《青衫淚》第一折:「將某左遷江州司馬,刻日走馬之任。」
翻譯:將某降職到江州司馬,在限定日期前就要去赴任了。
例句:今天我統率大軍十萬,刻日要掃清山寨,擒拿眾賊。
C. 期的拼音怎麼寫
期qī jī
中文解釋 - 英文翻譯
期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
期 qī
部首筆畫
部首:月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2
五筆86:ADWE 五筆98:DWEG 倉頡:TCB
筆順編號:122111343511 四角號碼:4782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71F
基本字義
1. 規定的時間,或一段時間:定~。限~。~限。學~。
2. 量詞,用於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
3. 盼望,希望:~望。~冀。~盼。~待。
4. 限度:「征斂無~求索無度」。
5. 必,決定:「~死,非勇也」。
6. 〔~頤〕指人活到一百歲。
7. 地質學上指在一個國境內或一個大區域內,小於「世」的地質年代單位。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月,其聲。金文從日,其聲。戰國古文從日,丌( qí)聲。日、月都有表時間的意思。本義:約會,約定)
2. 同本義 [engage]
期,會也。——《說文》。段注:「會者,合也,期者,邀約之意,所以為會合也。」
歸妹愆期。——《易·歸妹》
若旬虛期於月津。——《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
而不能期月守也。——《禮記·中庸》
叔孫旦而立期焉。——《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與老人期,後何也?——《史記·留侯世家》
與友期行。——《世說新語·方正》
3. 又
期日中。
期我決斗。——明· 魏禧《大鐵椎傳》
4. 又如:期要(約定,預先約定);期期(約定期限);期會(約期集合;預定期限推行政令);期約(約期;約會);期克(嚴格規定時間);期信(約定的時間);期刻(剋期。約定時間)
5. 會,會合 [meet]
期於司理。——《國語·周語》
言議期命。——《荀子·正論》
幾萬民之期於市者。——《周禮·司市》
6. 又如:期話(會晤交談);期戰(會戰)
7. 希望 [hope]
良劍期乎斷。——《呂氏春秋·察 今》
8. 又
不期乎鏌鋣。
良馬期乎千里。
不期驥驁。
百年曰期頤。——《禮記·曲禮》
彼於刑者,縛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方苞《獄中雜記》
9. 又如:期勖(寄希望、勉勵);期寄(期望);期厲(期望勉勵);期願(期望;願望)
〈名〉
1. 預定的時間;選定的日子;期限 [predetermined time;scheled time]
星辰者,天之期也。——《淮南子·天文》
前期十日。——《周禮·大宰》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記·陳涉世家》
惟待死期耳。——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臨期成此大節。——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五年為期。——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死期至矣。——《聊齋志異·促織》
2. 又如:工期(工程的期限);過期(超過期限);約期(約定日期);刑期(服刑的期限);任期(擔任職務的法定期限);期契(誓約,約期);期節(時節);期質(壽命);期程(時間;時間和路程)
3. 機運;機會 [good fortune]。如:期合(機遇);期運(氣數;機運);期數(氣數;命運)
4. 時,日;一段時間 [a period of time;stage]。如:嬰兒期;青年期;憂慮期;懶散期;更年期;絕經期;進行期;活動期;熱退期;出疹期
5. 極,限度 [limit]
征斂無期。——《呂氏春秋·懷寵》
6. 又如:期程(行旅的時日路程);期度(限度,法度)
7. 量詞。用於分期的事物 [number]。如:一年出十二期刊物
常用片語
1. 期待 qīdài
[anticipate;await;expect] 期盼;等待
期待炮彈爆炸
2. 期會 qīhuì
[gathering appointed a time]約期聚集
發征期會。——《史記·貨殖列傳》
3. 期貨 qīhuò
(1) [future;futures]∶為在未來交貨而買賣的股票或商品
(2) [position]∶期貨合同的買進或賣出的簡稱——商品交易所術語
4. 期貨市場 qīhuòshìchǎng
[futures market] 商品交易所中進行期貨合同買賣的市場
5. 期冀 qījì
[expectation] 期望;希冀
6. 期間 qījiān
[time;period] 某個時期裡面
在放假期間
7. 期刊 qīkān
[periodical] 定期出版的刊物
8. 期考 qīkǎo
[terminal examination] 「期末考試」的簡稱
9. 期滿 qīmǎn
[expiration] 達到預定的期限
學徒期滿
10. 期末 qīmò
[end of term] 學期將結束的一段時間
11. 期末考試 qīmòkǎoshì
[terminal examination] 學期末舉行的考試
12. 期盼 qīpàn
[expect] 期待;盼望
人們期盼自己久別未歸的親人
13. 期票 qīpiào
[promissory note] 到規定日期才能領取商品或貨幣的票據
14. 期求 qīqiú
[expect] 希望;企求
15. 期望 qīwàng
[hope;expect] 對人或事物的未來有所等待和希望
期望看到他的對手失敗
16. 期限 qīxiàn
(1) [time limit]∶限定的一段時間
延長期限
(2) [deadline]∶時限的最後界線
超過規定的期限
17. 期中 qīzhōng
[midterm;midsemester] 一學期的前半學期結束的時候,經常在此時舉行考試並報告學生們的學習成績
18. 期中考試 qīzhōng kǎoshì
[midterm;midsemester] 期中進行的考試
期 jī
基本字義
1. 一周年,一整月:~年。~月。~服(古代喪服名,要穿一年)。
隱藏更多釋義
以下結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結構
異體字:朞
漢字首尾分解:其月 漢字部件分解:其月
筆順編號:122111343511
筆順讀寫:橫豎豎橫橫橫撇捺撇折橫橫
D. 期拼音怎麼
"期"的拼音這么拼讀:
q-ī——qī
或
j-ī——jī
(搜狗輸入拼音法的手寫輸入可查對)。
E. 期有幾種讀法和它的組詞
qī
1. 規定的時間,或一段時間:定~。限~。~限。學~。
2. 量詞,用於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
3. 盼望,希望:~望。~冀。~盼。~待。
4. 限度:「征斂無~求索無度」。
5. 必,決定:「~死,非勇也」。
6. 〔~頤〕指人活到一百歲。
其它字義
● 期
jī
◎ 一周年,一整月:~年。~月。~服(古代喪服名,要穿一年)。
F. 期拼音怎麼寫
期
qī
規定的時間,或一段時間:定~。限~。~限。學~。
量詞,用於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
盼望,希望:~望。~冀。~盼。~待。
限度:「征斂無~求索無度」。
必,決定:「~死,非勇也」。
〔~頤〕指人活到一百歲。
地質學上指在一個國境內或一個大區域內,小於「世」的地質年代單位。相當於一個「階」的形成時間,其延續時間一般為300-1000萬年。但更新世下的期則只有幾萬年到100多萬年。
G. 期限怎麼讀
期限
【拼音】qī xiàn
【基本解釋】
1、[time limit]:限定的一段時間
延長期限
2、[deadline]:時限的最後界線
超過規定的期限。
H. 愛的期限拼音怎麼寫的
愛 的 期 限拼音
ai de qi xian
第四聲第一聲第一聲第四聲
I. 「賞味期限」的發音:如何用日語發音「賞味期限」
一、日語「賞味期限」的意思 參考國際在線 作者馬挺 「賞味期限」的意思是過了品回嘗味道期答限,不能保證最好的味道了。 「消費期限」意為過了消費期的食物最好別吃了。「消費期限」往往用於生產後5天左右開始腐壞的食品。二、1.在日本的超市、便利店中一旦食品陳列時間超過「賞味期限」的2/3,就得下架,或退貨,或丟棄。如果說「賞味期限」是3個月的話,那麼還差1個月時就要處理了。 2.顧客一定要挑「賞味期限」最長的。
J. 期的多音字組詞和拼音
發音:hé
和緩
發音:huó
和面
發音:hè
曲高和寡。
發音:hú
和牌
發音:huò
和葯。
發音:huo
暖和、軟和、摻和
發音:hàn
在台灣地區國語中,「和」字作為連詞使用時,在日常口語中讀作hàn,但正式讀音中讀hé。(源自老北京口語,不過在大陸已基本絕跡。)(在中國大陸晉西北、陝北、內蒙(鄂爾多斯、內蒙呼和浩特和內蒙包頭一帶)一帶的方言口語中,仍然如此發音。)
發音: hè
一唱百和、和應
和可以指:
與,表示並列
加法運算的結果
求和符號(Σ,sigma)
和解,糾紛解決機制
和平,指沒有戰爭或沒有其它敵視暴力行為的狀態
和姓,中文姓氏
和族,即大和民族,日本主體民族
和 (日本文化),日本民族文化特徵
和 (日本麻將),日本麻將中構成符合規定的牌型時宣告獲勝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