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為5年,在使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的情況下,第一年的折舊率是多少
第一年的折舊率=5÷15×100%=33.33%
年數總和法又稱總和年限法、折舊年限積數法、年數比率法、級數遞減法或年限合計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一種。它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確定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n年,分母即為1+2+3+……+n=n(n+1)÷2,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年數總和×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月折舊率
⑵ 某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為5年,在使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情況下,折舊率為()
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率計算方法: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所以5年的話 年折舊率=2/5x100%=40%有幫助請評價採納 有問題請追問 謝謝!
⑶ 某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為5年,在使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折舊的情況下,折舊率為
第一年的年折舊率=(1-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固定資產沒有固定的折舊率,一般按年限法版計提折權舊,折舊年限房屋為20年,機器設備為10年,交通運輸工具5年。一般按預計殘值率為5%。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原值x5%)-預計清理費]/折舊年限/12
折舊分為一般折舊和加速折舊,還有工作量法,即根據工作時間來計提折舊額。
而加速折舊分為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公式為
資產值*2/預計使用年限*100%
到使用還剩兩年時,再轉化為年限法計提,即
(資產余值-殘值)/2
年數總和法可以舉例說明,假設一固定資產預計使用5年,採用此法折舊為
第一年:(資產原值-殘值)*5/(5+4+3+2+1)
第二年:
上一年剩餘值*4/(5+4+3+2+1)
這兩種方法都是加速折舊。
⑷ 某企業有一固定資產,該固定資產原值為10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五年,
年數總和=1+2+3+4+5=15
第一年=(100000-2000)×(5/15)=32666.67
第二年=(100000-2000)×(4/15)=26133.33
第三年=(100000-2000)×(3/15)=19600
第四年=(100000-2000)×(2/15)=13066.67
第五年=(100000-2000)×(1/15)=6533.33
⑸ 某企業某項固定資產原值20000元,規定使用年限5年,預計凈殘值200元,採用年數總和法計算各年折額
原值20000元,預計殘值2000元,預計可用5年,試用年數總和法計算每年折舊額。
年數總和=1+2+3+4+5=15
每年提取
第一年=(20000-200)*(5/15)=6000
第二年=(20000-200)*(4/15)=4800
第三年=(20000-200)*(3/15)=3600
第四年=(20000-200)*(2/15)=2400
第五年=(20000-200)*(1/15)=1200
年數總和法,又稱折舊年限積數法或級數遞減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一種。它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確定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n年,分母即為1+2+3+……+n=n(n+1)÷2,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折舊年限-已使用年數)/(折舊年限×(折舊年限+1)÷2)×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採用年數總和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體現了會計的謹慎性原則。
⑹ 某企業有一固定資產,該固定資產原值為10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五年,預計凈殘值為2000元。
雙倍余額:100000乘以2/5,第一年,40000,第二年,100000-40000=60000.60000乘以2/5,24000,第三年,60000-24000=36000,36000乘以2/5,14400.最後兩年36000-14400=21600. 21600-2000=19600.19600除以二,為9800
⑺ 某項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為5%,使用年限為5年,直線法提折舊,則該項固定資產年折舊率為
在不考慮減值准備的情況下,其計算公式如下:
固定資產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5%)/5=19%
固定資產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固定資產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月折舊率
⑻ 某企業某項固定資產原值為60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率為4%。
雙倍:
年折舊率:5分之2 x 100%=40%
預計凈殘:600000x4%=240000
第一年:600000x40%=240000
第二年:(600000—240000)x40%=360000x40%=144000
第三年:(360000—144000)x40%=216000x40%=86400
最後兩年:216000-86400-24000除2=52800
剛學沒多久,應該是這樣 手機打有點麻煩 年數總和還沒算 私聊我
⑼ 1、某項固定資產的原值為200 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20 000元,則按年度總和法計算的第2
按年度總和法計算的第2年應計提的折舊金額為:
=(200000-20000)*(5-1)/(1+2+3+4+5)=48000元.
會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或其他科目48000
貸:累計折舊 48000
⑽ 會計:某項固定資產原值為155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
問問的殘值問題是這樣的。 陌陌的公式也非常正確,可是好像第二年的折舊額=(15500-6200)*40%=992 (計算結果好像錯了吧)應該是折舊額=(15500-6200)*40%=3720。然後第二年末的賬面價值=15500-6200-3720=5580。 第三年折舊額=5580*40%=2232。賬面價值=5580-2232=3348。然後就是後兩年的計提折舊金額=(3348-500)×50%=1424。所以第四年折舊額=1424。第五年的折舊額=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