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擔保人在只有借款日期,未註明還款日期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從何時開始計算
應該從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權利之日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十三條主合同對主債務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保證期間自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
② 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是什麼意思
1、通俗的說法就是:欠條既然沒有寫明還款日期,出借人有權隨時要求償還,但要給借款人必要准備時間,保證期間從出借人要求償還時開始計算6個月。在這個期限內可以起訴欠款人,過期則不受保護。
2、這個概念出自《擔保法解釋》第32條規定:「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早於或者等於主債務履行期限的,視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3、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二年。
4、比如甲借乙5000元錢,約定2012年12月21日之前還清。則2012年12月21日就是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主債務)
5、如還有保證人,則保證人有義務在從該日期起6個月內承擔保證責任。(從債務)
6、而在該日期還沒到之前不承擔保證責任,過了6各月的保證期間後也不承擔保證責任。
拓展資料:
1、2013年1月,戴某和應某一起找到馬某,希望馬某借款20萬元救急。馬某自己經營一家小廠,手頭上有現金存著,便爽快地答應了,並將20萬元現金直接交給戴某。
2、借條上寫明,戴某向馬某借款20萬元,借款期限為1年,截止到2014年2月還款。應某作為擔保人在借條上簽了字。然而借款到期後,戴某由於經營企業失敗已不知去向,企業也被法院查封。馬某想起當時應某是作為擔保人簽字的,於是轉而向應某追討借款。今年9月,馬某向餘姚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應某承擔擔保責任,歸還借款20萬元,賠償損失1.5萬元。
3、近日,法院判決駁回了馬某的訴訟請求。根據《擔保法》第26條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
4、本案中,馬某和應某之間的擔保合同未約定保證期間,那麼馬某有權自債務履行期間屆滿之日起6個月內要求應某承擔保證責任,也就是截止到2014年8月。但馬某是9月才起訴的,且未能提供在保證期間內要求應某承擔保證責任的證據,因此應某的保證責任已經免除。
5、因此,法院駁回了馬某的訴訟請求。
③ 如果履行期限是期間,履行期限屆至與履行期限到來指的是履行期限的第一天還是最後一天
履行期限屆至是指履行期限快結束了,再不履行就要違約了。而履行期限到來是指履行期限還沒開始呢,快開始計算了。專業律師的意見,供參考
④ 什麼是「履行期限屆滿之前」
答案是B。
這個「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的意思是合同履行期限結束之前。
履行期限:
合同履行期限是指債務人履行合同義務和債權人接受履行行為的時間。作為合同的主要條款,合同的履行期限一般應當在合同中予以約定,當事人應當在該履行期限內履行債務。如果當事人不在該履行期限內履行,則可能構成遲延履行而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履行期限不明確的,根據《合同法》第 61條的規定,雙方當事人可以另行協議補充,如果協議補充不成的,應當根據合同的有關條款和交易習慣來確定。如果還無法確定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這也是合同履行原則中誠實信用原則的體現。不按履行期限履行,有兩種情形:遲延履行和提前履行。在履行期限屆滿後履行合同為遲延履行,當事人應當承擔遲延履行責任,此為違約責任的一種形態;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所為之履行為提前履行,提前履行不一定構成不適當履行。
按照法律的規定,生效法律文書(包括判決書、調解書等)可以由當事人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比如判了被告賠償原告十萬塊錢,被告在判決生效之後自覺把十萬塊交給了原告,本案就執行完畢了。如果當事人拒絕自覺履行,權利人是可以拿著生效文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
但是強制執行是有期限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之內申請法院才會受理。比如調解書上約定2016年8月1日付清賠償款,但是被告人一直沒有付清,你最遲要在2018年7月31日的時候申請強制執行。
司法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第二百三十九條
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⑤ 民法中的履行期限屆滿和已到清償期是一個意思嗎
履行期限是指當事人交付標的和支付價款或報酬的日期。也就是依據合同的約定,權利人要求義務人履行的請求權發生的時間。
清償期間又稱履行期間和給付期間,是指依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時間限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2條規定,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包括履行期限在內。履行期限既無法律特別規定,當事人又無約定的,可依債的性質決定,可依交易習慣或誠實信用原則等確定。依上述規則都不能確定履行期限的,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2條關於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期間的規定處理。
在債務糾紛中,履行期限與清償期間可以同等起來理解,因為這個時候往往清償就是履行的意思。但是「屆滿」和「已到」這兩個詞的理解確實不同的,「屆滿」就是時間期限已經到期,「已到」表述比較曖昧,可以理解為到了時間,需要開始清償,也可以理解為時間期限已經到期。
⑥ (本案生效判決規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止)是什麼意思
就說判決你在11月30日支付對方多少錢,但是你11月30日那天還沒付,那就是履行期屆滿。然後十二月開始就算雙倍利息。
⑦ 請問合同履行期限屆滿怎麼理解
你好,應當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按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全面、適當地完成各自的合同義務,使合同債權得到實現的期限。具體由雙方當事人約定。
⑧ 債務屆至前和債務屆滿前的區別
我們假設這樣一種情況,雙方的債權債務履行協議中約定履行期在協議簽訂後的第三個月開始,分期履行,期限兩年。那麼履行期屆至前,就是指協議簽訂後的前三個月就屬於「履行期屆至前」,兩年內的時間屬於「履行期屆滿前」。
⑨ 履行債務期限屆滿前申請法院執行
1、履行債務期限屆滿前,不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2、法院強制的前提是債務人在相關裁決書規定的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後仍不履行。
3、如果相關裁決書規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屆滿,沒有強制執行依據,所以,不能申請。即使申請,法院也不予立案執行。
⑩ 為什麼自最後一期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就保護了債權人的利益呢
保證期間和訴訟時效是兩個概念,要區分掌握:
1 保證期間是指保證責任的存續期間,關繫到債權人和保證人之間的債權債務能否履行,也是確定保證債務與訴訟時效關系的依據。保證期間為除斥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延長的規定。保證期間經過,引起的後果就是保證人的保證責任的永久性消滅。只有保證期間未經過,才有保證合同訴訟時效適用的必要,如果保證期間經過了,保證責任就不存在,其訴訟時效期間也就不存在。
一般保證和連帶保證的保證期間都是一樣的。保證期間應在保證合同中明確規定。如果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履行屆滿之日起6個月。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為主債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兩年。
比如:甲為債權人,乙為債務人,甲乙約定乙於2008年5月1日還款;丙為保證人,甲丙簽訂保證合同,但並沒有明確約定丙承擔保證責任的期間,那麼依照法律規定,丙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履行屆滿之日起6個月,即如果乙於2008年5月1日未按時履行債務,那麼丙的保證期間為2008年5月1日起6個月。如果甲丙約定了保證期間的,就按照約定的保證期間。
2、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訴訟時效期間是可變期間,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持續達到一定期間而致使其請求權消滅的法律事實。訴訟時效期間從債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延長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權利人喪失勝訴權。
(1)一般保證中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的,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如果債權人沒有對債務人提起起訴或仲裁的,即為保證期間經過,保證人免責。
比如:甲欠乙債100萬元,約定3月1日前還款,丙為一般保證人,約定保證期間為6個月。3月1日過後,甲未還款,乙於4月1日起訴甲,6月1日判決生效,此時乙丙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就開始計算。如果乙是於10月1日起訴甲,那麼保證期間就經過了,保證人丙免責。
(2)連帶保證中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訴及訴訟外的權利請求都可以,但要針對保證人本人),保證合同訴訟時效開始計算,如果債權人未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即為保證期間經過,保證人免責。這里並不需要債權人向債務人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所以連帶保證的訴訟時效期間起算日與一般保證不同。
比如:甲欠乙債100萬元,約定3月1日前還款,丙為連帶保證人,約定保證期間為6個月。3月1日過後,甲未還款,甲於4月1日要求保證人丙承擔保證責任,此時乙丙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就開始計算。如果乙是於10月1日要求丙承擔保證責任的,那麼保證期間就經過了,保證人丙免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