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稅款限繳日期是怎麼規定的
1、增值稅、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個人所得稅等次月10日內為限期繳納期限;
2、企業所得稅季後15日內(當地稅務機關確認按月繳納的,次月10日)為限期繳納期限,匯算清繳期限為4個月;
3、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等,按當地稅務機關的規定期限繳納(各地一般一年兩次等規定不一)。
4、限期繳納最後一日,遇到休息日,順延一日;遇到長假(春節、五一、十一節),按休息日順延;
5、滯納金按天加收萬分之五;
6、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後仍未繳納的,稅務機關可處於罰款。
7、正常稅款的入庫就按照征期入庫即可。而補稅的情況,因為涉及了滯納金的計算,有些有經驗的管理員會在稅票上標注「限繳日期」,因為那個代表了滯納金計算的截止日期。
8、採取預收貨款方式結算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是貨物發出的當天,特別是指當天的某個時間點。如納稅人銷售一批貨物受到預收貨款的日期是2008年9月20日,發出貨物的日期是2008年10月2日,則其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是2008年10月2日,而不是2008年9月20日。
(1)申報繳款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對納稅申報作了如下規定:
(1)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才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
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在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扣繳義務人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2)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可以直接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也可以按照規定採取郵寄、數據電文或者其他方式辦理上述申報、報送事項。
(3)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經稅務機關核准,可以延期申報。經核准延期辦理所規定的申報、報送事項的,應當在納稅期內按照上期實際繳納的稅額或者稅務機關核定的稅額預繳稅款,並在核準的延期內辦理稅款結算。
B. 增值稅申報期限與繳款期限都是15號之前嗎如超出期限怎樣處理
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中對於超過90天未認證,以及認證的當月未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如何處理應加以明確。
現在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辦法及後來的補充規定對於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都有了比較明確的規定,但仍有不夠明確或者說規定不完全的地方。最主要的就是關於購貨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超過90天未到稅務機關進行認證,以及已通過認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在認證的當月未抵扣進項稅額問題。
目前關於上述問題的規定是《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抵扣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17號)
一、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請抵扣的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必須自該專用發票開具之日起90日內到稅務機關認證,否則不予抵扣進項稅額。
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證通過的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應在認證通過的當月按照增值稅有關規定核算當期進項稅額並申報抵扣,否則不予抵扣進項稅額。
五、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違反本通知第一條、第二條和第四條規定抵扣進項稅額的,稅務機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在修訂後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國稅發〔2006〕156號) 及《關於修訂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的補充通知》(國稅發[2007]18號)在相關的規定中也沒有關於購貨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超過90天未到稅務機關進行認證或在認證的當月未抵扣的問題予以明確。即不能退回開具的企業,也不能由購買方填報《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申請單》。實際工作中這兩種情況還是會不時出現,尤其是超過90天未認證的情況比較多,對於這一問題,相關法規中即無懲罰性的規定,也無超出認證期限該如何處理的規定,使對於這一問題的規定 處於一種真空的狀態。以至出現這種問題時,稅務機關不知該如何處理,納稅人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多數的情況下,只能讓納稅人不抵扣進項稅額,而將已過認證期限或抵扣期限的發票所記載的進項稅額轉入相關的成本的方式進行帳務處理。但使這樣作其實也沒有文件明確的規定。而且這種情況在實際操作中也很容易產生問題。因為納稅人取得的這類發票,未經稅務機關認證確認,不能確定發票的真偽。很容易產生虛開發票的問題。不能抵扣稅額,但按上述的方法,卻還要在所得稅前扣除購進貨物的成本。仍然存在很大的隱患。有可能造成所得稅流失。
而且這一規定對於稅務機關和納稅人也存在不很嚴密的地方。如果納稅人在超過90天的認證期限後到稅務機關認證,金稅工程系統以無法認證,但系統中並無相應的記載,如果稅務機關的相關人員給這種發票加蓋了無法認證的印章,在無法驗證的情況下,納稅人仍可以以無法認證的理由到稅務機關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處理。
現在總局正在准備修改發票管理辦法,應該在新修訂的發票管理辦法中加以明確。有兩種方法可供參考:如果金稅工程系統中對於企業的報稅信息的保存期限可以適當延長或本來刪除期限就超過三個月的話,可以考慮對於認證期限給予一個過渡期,對於超過三個月未認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規定給予一定的處罰。然後可以在半年內給予認證,認證通過後。在相關的處罰執行後可准予抵扣。對於超過半年內仍未認證的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明確作廢,即不能抵扣進項稅額,也不得作為費用入賬。如果金稅工程中存儲的信息量過大,可以考慮對於已經比對通過的企業報稅信息在3個月後刪除。而對於沒有認證信息,未進行比對的已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信息保留至六個月。過六個月仍沒有認證信息的則從系統中刪除。如果上述方案無法實行,那就採用第二種方案,就是明確超過90未認證的發票一律作廢。對於認證當月未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也要作出明確的規定。讓稅務機關和納稅人都有章可尋
C. 在廣州納稅申報的期限
顧邦企業事務所的資料顯示:
(一)凡按月申報繳款的稅種,統一在月份終了之日起15日內進行申報繳款;
(二)凡按季度、半年度申報繳款的稅種,統一在每季度或者半年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申報繳款(含預繳);
(三)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年所得12萬以上自行申報及生產經營所得匯算清繳按法定期限不變;
(四)車船稅申報繳款期限不變。
D. 請問,稅務通知書上寫的申報 期滿之日起15日內與繳款 稅款所屬時期後15天具體是指什麼時間
稅總辦函〔2017〕576號:現將實行每月或者每季度期滿後15日內申報納稅的各稅種2018年度具體申專報納稅屬期限明確如下,請遵照執行,並及時告知納稅人。
一、1月、3月、5月、6月、8月、11月申報納稅期限分別截至當月15日。
二、2月15日-21日放假7天,2月申報納稅期限順延至2月22日。
三、4月5日-7日放假3天,4月申報納稅期限順延至4月18日。
四、7月15日為星期日,7月申報納稅期限順延至7月16日。
五、9月15日為星期六,9月申報納稅期限順延至9月17日。
六、10月1日-7日放假7天,10月申報納稅期限順延至10月24日。
七、12月15日為星期六,12月申報納稅期限順延至12月17日。
E. 各種稅種的報稅時間和繳款時間
增值稅是每個月15日前,必需申報,每個月的1-15日是抄稅期企業所得稅一個季度一申報,叫季報,每年報一次叫年報!
F. 納稅申報的期限是多長去
納稅申報時間抄是分稅種的,營業稅、增值稅、消費稅、所得稅一般是下個月的1-15號;資源稅為下個月的1-10號。個人所得稅為1-最後一天
納稅申報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的期限和內容向稅務機關提交有關納稅事項書面報告的法律行為,是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要依據,是稅務機關稅收管理信息的主要來源和稅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納稅申報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主要內容包括:稅種、稅目、應納稅項目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項目、適用稅率或者單位稅額、計稅依據、扣除項目及標准、應納稅額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額、稅款所屬期限等。納稅申報是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發生法定納稅義務後,按照稅法或稅務機關相關行政法規所規定的內容,在申報期限內,以書面形式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有關納稅事項及應繳稅款的法律行為。
G. 納稅期限和納稅申報期限的區別是什麼
1、代表時間的含義不同:納稅期限是指繳納稅款的周期,就是多長時間繳納1次。如增值稅按月申報納稅,那增值稅的納稅期限是1個月,就是對於連續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必須每個月納稅1次。
納稅申報期限是指辦理納稅申報的時間要求,就是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申報納稅情況。如不考慮節假日的因素,增值稅的納稅申報期限是每個月的15日之前。
2、計算方法不同
納稅期限計算公式為: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而納稅申報期限計算公式表示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3、確定依據不同
納稅申報期限是根據各個稅種的特點確定的,各個稅種的納稅期限因其徵收對象、計稅環節的不同而不盡相同,同一稅種也可以因為納稅人的經營情況不同、財務會計核算不同、應納稅額大小不等,申報期限也不一樣,可以分為按期申報納稅和按次申報納稅。
納稅期限的確定,實根據課稅對象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來決定。
4、未按期繳納的後果不同
按期納稅申報,是以納稅人發生納稅義務的一定期間為納稅申報期限,不能按期納稅申報的,實行按次申報納稅。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如遇國家法定的公休假日,可以順延。公休假日指元旦、春節、「五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以及雙休日。
納稅期限是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最後時間限制。它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間上的體現。任何納稅人都必須如期納稅,否則就是違反稅法,受到法律制裁。
(7)申報繳款期限擴展閱讀:
納稅申報期限的法律規定:
1、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申報期限
增值稅、消費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金融業營業稅的申報期限為1個季度。
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以1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個季度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
新辦企業第一次納稅申報的所屬期為稅務登記辦理完畢的次月。
2、企業所得稅及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的申報期限
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月份或季度終了後10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45日內申報,4個月內匯算清繳。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季預繳。季度終了後10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申報,5個月內匯算清繳。
3、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期限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繳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的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當在次月10日內申報並繳納。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預繳,月份終了後15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稅,按年計算,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申報納稅。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取得每次所得後的7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申報納稅。
H. 納稅申報期限與稅款繳納期限是一樣的嗎
納稅期限,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繳納稅款的期限。它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內間上的體現。超容過期限未交稅的,即屬於欠稅,應依法加收滯納金。國家開征的每一種稅都有納稅期限的規定,不同性質的稅種以及不同情況的納稅人,其納稅期限也不相同。
納稅申報期限是指稅收法律、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向稅務機關辦理申報和納稅的期限。
納稅期限主要是確定結算應納稅款的期限,即多長時間納一次稅。一般有1天、3天、5天、10天、15天、一個月等幾種。而納稅申報期限主要確定繳納稅款的期限,即納稅期滿後稅款多長時間必須入庫。
以營業稅為例,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申報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在納稅期限方面,納稅人以1個月或1個季度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I. 申報後規定的期限是多少天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等規定: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也就是說,從2009年1月1日起,上述流轉稅在每個月的15日前申報並繳納稅款,由稅務部門開具《稅收通用繳款書》(一式七聯,第二聯代替轉賬支票使用),到你的開戶銀行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