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通建築物設計使用年限
建築學術語,設計使用年限 design working life 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其預定目的使用的時期。
設計使用年限的取值: 在設計使用年限內,結構和結構構件在正常維護條件下應能保持其使用功能,而不需進行大修加固。設計使用年限應按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GB50068確定:
(1)臨時性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年;
(2)易於替換的結構構件,設計使用年限為25年;
(3)普通房屋和構築物,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
(4)紀念性建築和特別重要的建築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若建設單位提出更高要求,也可按建設單位的要求確定。
建築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明確了設計使用年限是設計規定的一個時期,在這一規定時期內,只需進行正常的維護而不需進行大修就能按預期目的使用,完成預定的功能,即房屋建築在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維護下所應達到的使用年限,如達不到這個年限則意味著在設計、施工、使用與維護的某一環節上出現了非正常情況,應查找原因。所謂「正常維護」包括必要的檢測、防護及維修。設計使用年限是房屋建築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的具體化。
當結構的使用年限超過設計使用年限後,並不是就不能使用了,而是結構失效概率可能較設計預期值增大。
對於商品房,開發商設計使用年限的取值:一般不考慮土地使用年限而直接按規范最低要求確定,統一為50年。亦有少數較負責的開發商要求設計院將設計使用年限取值與土地使用一致即70年。
2. 房屋建築物稅法規定折舊年限是多少
房屋建築物《稅法》復規定折舊制年限是20年。
3. 房屋建築設計使用年限是多久
普通建築的設計使用年限是50年,不分磚混還是框架、剪力牆啥的是什麼結構。超出50年不是說房屋就倒了就不能住了,而是需要鑒定是否是危房,或者經過維修、加固等措施後可以繼續使用!
4. 房屋使用年限
房屋使用年限分兩個概念:一個是房屋本身的使用年限,另一個是土地使用年限。
房屋是你回的私人財產,享有答永久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土地是國家的,一般說的使用年限70年就是指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這是土地出讓過程中確定的(商業用地40年、綜合用地50年、住宅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
實際上,現在的商品房的土地使用年限很少有70年的,大部分在30-60年左右。因為使用年限是從國家出讓時開始計算,加上開發周期,最短也得1-2你年,到你手裡使用年限就不到70了,如果開發商再囤積一段時間或者幾經轉手,就更短了。我見過的幾個商品房的使用年限分別為38,47,58!
70年後,國家有權收回土地移作他用,但必須對你的房屋進行補償。當然你也可以通過補交土地出讓金,繼續享有土地使用權。
這個問題是焦點,因為現在國家正在制定新的《物權法》,其中會有關於使用年限的條款,到期後收不收土地出讓金,收多少,正在討論,尚無定論。
但是一個原則:官不與民爭!
而且大型住宅區,政府不會亂來的,不然老百姓還不造反!
5. 房屋建築超過合理使用期限如何處理
一、根據《民用建築設計通則》(GB 50352-2005)的規定,建築的設計使用年限分為回四類: 1、臨時性建築設答計使用年限為5年; 2、易替換結構構件的建築設計使用年限為25年; 3、普通建築物和構築物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 4、紀念性建築和特別重要的建築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二、根據 《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第3.1.7條的規定: 3.1.7混凝土結構的加固設計使用年限,應按下列原則確定: 1、結構加固後的使用年限,應由業主和設計單位共同商定: 2、一般情況下,宜按30年考慮;到期後,若重新進行的可靠性鑒定認為該結構工作正常,仍可繼續延長其使用年限; 3、對使用膠粘方法或摻有聚合物加固的結構、構件,尚應定期檢查其:工作狀態。檢查的時間間隔可由設計單位確定,但第一次檢查時間不應遲於10年。由以上規定可以得出,一般建築物在經過加固處理並驗收合格後,試用期可以增加30年。
6. 建築物的折舊年限是多少
最低年限是20年,根據實際情況由企業自行決定。
一、固定資專產折舊年限屬
企業在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該固定資產的預計生產能力或實物產量。
(2)該固定資產的有形損耗,如因設備使用中發生磨損,房屋建築物受到自然侵蝕等。
(3)該固定資產的無形損耗,如因新技術的進步而使現有的資產技術水平相對陳舊、市場需求變化使產品過時等。
(4)有關固定資產使用的法律或者類似的限制。
二、最新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計算
根據新企業所得稅法,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規定:
第六十條: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7. 房屋建築土地使用年限規定為種各多少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一九九0年五內月十九日中華人民容共和國國務院令第五十五號發布 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二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所謂商住樓是指商業和住宅兼而有之的建築,這你不要擔心,因為你是在其中的住宅部分,而不是在商業部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 所以你不用擔心。
8. 一般建築的使用年限是多少年
您好,商品房是多少年產權,指房屋建築產權的歸屬年限,商品房產權年限具體是多少年是和商品房的性質密切相關的。住宅產權是70年,商住房是50年,純商業房是40年。但是商品房產權年限的具體計算時間是從開發商拿地當天算起的。
9. 建築物的經濟耐用年限和使用年限的區別
一、兩者的區別
1、定義不同
使用年限是建築物從建築設計方面所講的的使用壽命或使用年限。而經濟耐用年限,是從市場價值角度考慮建築物本身的價值的,經濟耐用年限是折舊年限的一種,是單位時間內使用成本最低的固定資產使用年限。
2、影響因素不同
使用年限是設計規定的一個時期,在這一規定的時期內,只需要進行正常的維護而不需進行大修就能按預期目的使用,完成預定的功能。而經濟耐用年限使用時間愈長,單位時間所分攤的一次性購建投資愈少,但追加經常性維修和大修理費用則愈多。
3、資產評估的實際應用不同
對於房地合一的估價對象可依據土地剩餘使用年限與建築物耐用年限孰短的原則來確定未來可獲利年限。但如果一宗房地產擬在持有一定年限後進行出售或其他處理,評估的收益年限則為其准備的持有期問。
二、使用年限是50年。
運用成本法進行房地產評估時必須要注意建築物的耐用使用年限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上的年限是否一致。按照我國的城市土地相關管理規定土地使用期限到期以後,其地上建築物和附屬於上面的物的所有權一律由國家無償取得。所以在對建築物評估時,一般採用孰短的原則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