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債權人變更,保證人的保證期限是否也要順延
你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22條的規定,債權人將主債權轉讓給第三人,保證債權作為從權利一並轉移,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繼續承擔保證責任。
因你提供的信息有限,我們給出上述解答僅作為參考,如仍有進一步咨詢的需要,建議電話和我們聯系或者在當地找律師見面溝通。找律師,去大森,大森律師,你身邊的法律專家。
❷ 合同有效期自動順延條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到期自動順延,該條款是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合同法》第八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第九十二條規定,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後,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因此,原則上合同到期後,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終止,如果沒有提出書面異議,那麼按照之前約定自動順延一年,可視為續簽合同。
(2)保證期限順延擴展閱讀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的規定,連續訂立2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後,除非勞動者要求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否則用人單位均應與勞動者續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除非勞動者存在法定過錯或者出現法定情形。
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自動順延的條款,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勞動合同訂立的次數,以便規避上述關於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但是,這種規避法律規定的做法存在較大的法律風險,一旦發生糾紛,很多地方的裁判機關均不予支持,而是直接視為雙方重新訂立了
只要雙方在合意的前提之下簽署的合同中包含合同到期自動順延條款,那麼就具有司法效力,否則沒有效力,若逼迫一方簽署的情形,只要能提供相關的證據,那麼實施逼迫行為的一方不僅需要與其解除合同關系,同時需要支付罰金。
❸ 民事訴訟法76條順延期限是指重新計算期限還是恢復被耽誤的期限
一、【釋義】
期間的順延,是指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經過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期間從障礙消除後順延。
需注意的是,如果本來期限已過,發生上述事由就不構成對期限的耽誤。另外,當事人申請必須在障礙消除後的十日內。最後,順延並不是必然的,法院可以根據具體情形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可以決定順延,也可以不予准許。
二、【關聯法規】 正當理由耽誤的情形
(舊)《最高法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0條
(舊)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的立案期限,因起訴狀內容欠缺令原告補正的,從補正後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由上級人民法院轉交下級人民法院,或者由基層人民法院轉交有關人民法庭受理的案件,從受訴人民法院或人民法庭收到起訴狀的次日起算。
❹ 第三十一條 保證期間不因任何事由發生中斷、中止、延長的法律後果。對節假日順延是怎麼解釋
1、「保證期間不因任何事由發生中斷、中止、延長的法律後果」的法律解釋:由當事人約定或法定的保證期間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期間,不會因為什麼事情而停止計算時間或從新計算時間或使時間變長。
2、「對節假日順延」的法律解釋:當期間原來的最後一天是節假日時,那麼就從節假日結束後第一個工作日作為期間的最後一天看待。
(4)保證期限順延擴展閱讀
」法定節假日順延「的情形:
1、遇上我國法定節假日,比如元旦1天假期(每年1月1日);春節3天假期(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節1天假期(農歷清明當日)、勞動節1天假期;端午節1天假期;中秋節1天假期;國慶節3天假期(10月1日、2日、3日)。
2、遇上部分地區特定的節假日,比如廣西的」三月三「(1天假期),寧夏的」古爾邦節「(2天假期)和開齋節(1天假期)。
3、部分周六、周日不上班的機構。
遇上節假日的時候,很多業務會順延結束時間,比如銀行轉賬遇上節假日有順延至下一個工作日的情況。
❺ 什麼叫順延上訴期限可以舉例嗎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來法的規定源,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如地震、火災、雨雪天氣致使交通中斷等,或者是因其他正當理由,如無法防止的和不能避免的事由,還有因公出差等,耽誤了上訴期限,在這些耽誤期限的因素消除後10天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
對於當事人申請順延期限的,法院應該進行審查。凡是符合順延規定的,應准許順延期限,以保障當事人由於客觀原因耽誤了上訴期限後,不致喪失上訴權。
❻ 民事訴訟 順延期限 能否舉例
民事訴來訟,順延期限,源是繼續之前剩餘時間順延,不是重新起算的。
關於民事案件期限的規定的期間的恢復:「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十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其中的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可以參考《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規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1)自然災害:如地震、台風、洪水、冰雹、火災、暴風雨、雪災、海嘯等;(2)政府行為,如徵收、徵用;(3)社會異常事件,如罷工、騷亂、戰爭等。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❼ 技術服務合同規定合同到期雙方無異議,則自動順延一年,請問順延一年後再次到期後是否能依次順延下去謝謝
不能依次順延下去。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的,應當訂立書面的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的,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故該公司應當在勞動合同期滿後一個月內重新訂立書面的勞動合同。
所以在又一年到期後應重新建立書面的勞動合同。建議可以建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十三條: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合同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7)保證期限順延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第十八條
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