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設計使用年限
1、設計使用年限的定義:《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第2.1.19條 設計使用年限版 design working life 設計規定的結權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其預定目的使用的時期。
2、設計使用年限的取值:第3.1.7條 在設計使用年限內,結構和結構構件在正常維護條件下應能保持其使用功能,而不需進行大修加固。設計使用年限應按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GB50068確定。若建設單位提出更高要求,也可按建設單位的要求確定。《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GB 50068-2001)1.0.5 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應按表1.0.5採用。(如圖)
3、對於住宅區,開發商設計使用年限的取值:一般不考慮土地使用年限而直接按規范最低要求確定,統一為50年。亦有少數較負責的開發商要求設計院將設計使用年限取值與土地使用一致即70年。
『貳』 什麼是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它與結構使用壽命有何不同
房子的設計年限只有50年,隨著時間的推移,鋼筋混凝土也會老化,承載力會降低,抗震能力會降低。GB50292規定,房子設計使用年限到期後,如果繼續使用必須進行鑒定加固,鑒定加固都是依據現行規范進行。02年之前設計房子依據的是87年左右出版的規范,10年之前設計房子依據的是02年左右出版的規范,現在依據的是10年出版的規范,規范不是一本而是一套主要包括荷載規范,混凝土規范,抗震規范,基礎規范等,19年結構可靠度設計標准開始實施了,安全性還要提高。也就是說,房子壽命到期了,根本不需要堅定肯定要加固,50年內規范的變化太大,安全性差很遠。新舊房子除了設計標准不一樣,還有施工標准,材料標准等,比如,工程監理制度,混凝土從工地攪拌到商混等等。新舊房子的安全性差多少,一次地震,就檢驗出來了。我國房屋抗震設計的原則是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50年超越概率為63%,10%,2~3%的多遇地震、設防烈度地震、罕遇地震。通俗地講,在合理使用,合理維護保養的情況下,房子的保質期為50年。
『叄』 建設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的疑惑
工程合理使用年限是指該工程設計文件規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以主體結構確定建回築耐久年限分為答四級:
1 耐久年限100年以上的重要建築和高層建築;
2 耐久年限50—100年的一般性建築;
3 耐久年限25—50年的次要建築;
4 耐久年限15年以下的臨時性建築。
起算日期是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
『肆』 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如何規定
我國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GB50068-2001首次提出建築結構設計內使用年限,設計使用年限是設計規定的一個容時期,在這一時期內,只需正常維修就能完成預定功能,即房屋建築在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圍護下有應達到的使用年限;建築規定的結構使用年限如下:
臨時性結構:5年;
易於替換的結構構件:25年;
普通房屋和構築物:50年;
紀念性建築和特別重要的建築結構:100年。
『伍』 室內裝飾設計的合理使用年限應為幾年
至少兩年。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便處於保修期內,不同的部分質保時間不同,但至少是兩年,出現問題要盡早發出保修通知,對於保修費用由質量缺陷的責任方承擔。
建設工程質量保修制度指建設工程在辦理竣工驗收手續後,在規定的保修期限內,因勘察、設計、施工、材料等原因造成的質量缺陷,應當由施工承包單位負責維修、返工或更換,由責任單位負責賠償損失.建設工程實行質量保修制度是落實建設工程質量責任的重要措施。
(5)設計文件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建築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辦法》(2000年6月30日建設部令第80號發布)對該項制度的規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內容:
1、最低保修期限
建設工程承包單位在向建設單位提交竣工驗收報告時,應當向建設單位出具質量保修書.質量保修書中應當明確建設工程的保修范圍、保修期限和保修責任等.
第七條保修范圍和正常使用條件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
(1)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築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2)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為5年;
(3)供熱與供冷系統,為2個採暖期、供冷期;
(4)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和裝修工程,為2年.其他項目的保修期限由發包方與承包方約定.建設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因使用不當或者第三方造成的質量缺陷,以及不可抗力造成的質量缺陷,不屬於法律規定的保修范圍.
第八條房屋建築工程保修期從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
第九條房屋建築工程在保修期限內出現質量缺陷,建設單位或者房屋建築所有人應當向施工單位發出保修通知。
施工單位接到保修通知後,應當到現場核查情況,在保修書約定的時間內予以保修。發生涉及結構安全或者嚴重影響使用功能的緊急搶修事故,施工單位接到保修通知後,應當立即到達現場搶修。
第十條發生涉及結構安全的質量缺陷,建設單位或者房屋建築所有人應當立即向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採取安全防範措施;由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保修方案,施工單位實施保修,原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負責監督。
2、質量問題
建設工程在保修范圍和保修期限內發生質量問題的,施工單位應當履行保修義務,並對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對在保修期限內和保修范圍內發生的質量問題,一般應先由建設單位組織勘察、設計、施工等單位分析質量問題的原因,確定維修方案,由施工單位負責維修。
但當問題較嚴重復雜時,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只要是在保修范圍內,均先由施工單位履行保修義務,不得推諉扯皮.對於保修費用,則由質量缺陷的責任方承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建築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辦法
『陸』 建設工程地基與基礎和主體結構保修期為設計文件中合理使用年限50年
建築工程地基與基礎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質量終身制,年限為合理使用年限50年,而5%的質保金是保修期限結束後返還,一般保修期限最長的是屋面防水為5年。
『柒』 建築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是如何規定的
建築物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
我國《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專GB50068)首次提出了建築結構的屬設計使用年限,設計使用年限是設計規定的一個時期,在這一時期內,只需正常維修(不需大修)就能完成預定功能,即房屋建築在正常設計、正常使用、正常使用和維護下所應達到的使用年限。
『捌』 設計基準期和設計使用年限有何區別
1、設計基準期來,是自為確定可變作用及與時間有關的材料性能取值而選用的時間參數,一般情況下不可隨意更改。我國建築工程的設計基準期為50年 ,即建築結構設計所考慮的荷載統計參數都是按50年確定的。/2、設計使用年限是指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其預定目的使用的時間,結構在此年限內應具有足夠的可靠度,滿足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設計使用年限應是建築結構在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維護下所應達到的使用年限,如達不到這一年限,則意味著在設計、施工、使用和維護的某一環節上出現了非正常情況 ,應查找原因。
當某建築結構達到或超過設計使用年限,不等於該建築結構不能再使用了,而只是說明它完成結構功能的能力降低了。若建設單位提出更高要求,也可按建設單位的要求確定。但不能低於規范規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