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查看失業保險繳費年限
現在的社保繳費都是以個人為賬號,失業保險是社保的一部分,你要想查詢年限你就去當地的勞動局,現在叫社會保障局,拿著本人的身份證就可以查詢了,一個身份證一個賬號,直接查詢就可以了。
2. 關於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年限計算
繳費年限是指從參保日(即首次繳費日)開始按時足額繳費計算的實際繳費年限。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與前次失業應當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並計算,最長不超過24個月。這一規定有兩層含義,一是失業人員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也就是說,不管依據之前累計繳費年限確定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是否已經全部使用,之前的繳費時間均不再累計計算,而是根據重新就業後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二是對前次失業應當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所對應的權益予以保留,可以與根據再次失業時的累計繳費年限計算出來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並計算。此外,《失業保險金申領發放辦法》第十五條規定,經辦機構根據失業人員累計繳費時間核定其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失業人員累計繳費時間按照下列原則確定:(1)實行個人繳納失業保險費前,按國家規定計算的工齡視同繳費時間,與《失業保險條例》發布後繳納失業保險費的時間合並計算。(2)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其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可以與前次失業應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並計算,但是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與《社會保險法》規定一致)。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重新就業後不滿一年再次失業的,可以繼續申領其前次失業應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3. 如何查詢失業保險繳費年限
登錄社保處網站或通過本人支付寶、微信等都可以進行查詢。
4. 失業保險金年限可以累積嗎
失業保險金年限是可以累積的。即在其他單位之前繳納的失業保險也是計回入失業保險的繳費年限答的。失業保險在更換用人單位後可以繼續繳納。符合失業保險金領取條件的,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
根據《失業保險條例》第十七條失業人員失業前所在單位和本人按照規定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足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累計繳費時間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
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可以與前次失業應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並計算,但是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
(4)失業保險金繳費年限擴展閱讀:
《失業保險條例》第十四條具備下列條件的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
(一)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三)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按照規定同時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
5. 失業保險金的享受年限是多少
按照《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根據失業人員失業前所在單位專和其本人累計繳費屬時間長短的不同,劃分為三個檔次:
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最長能夠領取12個月的失業保險金;
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足10年的,最長能夠領取18個月的失業保險金;
累計繳費時間10年以上的,最長能夠領取24個月的失業保險金。
《失業保險條例》中關於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最長期限為12個月的規定,不能理解為繳費時間達到上述要求的失業人員都能領取12 個月的失業保險金。在具體操作中,各地可以在同一檔次內,根據失業人員繳費時間的長短,相應拉開其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限的差距。
6. 失業保險視同繳費年限如何認定
失業保險是指來國家通過立法強自製實行的,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的制度。它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之一。
國家的失業保險條例均是按參保人繳費年限計算領取失業保險待遇的期限,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國有和縣以上集體所有制單位的原幹部和固定工,在當地實施失業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
對於外地轉入失業保險年限認定,規定:1999年1月22日之後,按國家規定辦理失業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的,其轉入的失業保險繳費年限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可與失業保險繳費年限合並計算。
軍人服役年限可視同繳費年限。
此外,軍人退出現役後參加失業保險的,其服役年限視同失業保險繳費年限,與參加失業保險的繳費年限合並計算。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規定,社保經辦機構在核定失業人員的失業保險待遇時,其已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視同繳費年限不再重復計算。而失業人員申領失業保險待遇時需確認視同繳費年限的,應向市社保經辦機構提供本人人事檔案等證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