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持有期與到期期限一致的債券不存在利率風險這句話怎麼理解以及算下一年價格的問題,舉個例子,
如果你中間不轉手賣出債券,那麼債券到期時兌付的價格就是你賣出的價格+當期利息,這個時候不存在面值折價的問題,所以不存在利率風險,只是可能同樣期限,別人一年賺20%,你一年賺10%。
債券購買時距離到期年數為5年,說明這是五年期的債券,當初價格為1000,如果這是利率從10%變成20%,下一年的現值為741,計算邏輯為每年現金流利息按利率20%折現:
PV=100/(1+0.2) + 100/(1+0.2)^2 + 100/(1+0.2)^3 + 1100/(1+0.2)^4 = 741。
Ⅱ 如果持有期限短於到期期限,政府債券會否出現負回報率請做出解釋
你好,絕大部分是不會出現負回報的.
出現負回報情況如下:債券的面值利息小於(買入價 - 賣出價)
決定債券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有債券的票面利率、期限、面值和購買價格。最基本的債券收益率計算公式為:
債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發行價格)/ (發行價格 *償還期限)*100%
由於債券持有人可能在債券償還期內轉讓債券,因此,債券的收益率還可以分為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和債券侍有期間的收益率。各自的計算公式如下:
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賣出價格-發行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發行價格*持有年限)*100%
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 (到期本息和-買入價格)/(買入價格*剩餘期限)*100%
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賣出價格-買入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買入價格*持有年限)*100%
如某人於 1995年1月1日以102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張面值為100元、利率為10%、每年1月1日支付一次利息的1991年發行5年期國庫券,並持有到1996年1月1日到期,則
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 (100+100*10%-102)/(102*1)*100% = 7.8%
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 (102-100+100*10%*4)/(100*4)*100% = 10.5%
再如某人於1993年1月1日以120元的價格購買廠面值為100元、利率為10%、每年1月1日支付一次利息的1992年發行的10年期國庫券,並持有到1998年1月1日以140元的價格賣出,則
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 (140-120+100*10%*5)/(120*5)*100% = 11.7%
Ⅲ 貨幣金融學中,這句話:只有在距離到期日的期限和債券的持有時間相等時(債券持有到期),債券的回報率將
如果你用的是Mishkin的書,請看79頁末回報率的概念,及80頁上班篇幅所述例子。簡單理解就是,回報率就是你購買該種債卷無論產生何種情況,你因該債卷最終所得到的收益率(包括中途賣出),而到期收益率單指你購買並持有債卷至到期所得收益率。
Ⅳ 債券型基金持有多長時間好
第一,個人需要因為急需要用錢不得已而為之。
第二,基金基本面發生變化。也就是基金回所屬的公答司或者基金經理發生了變化
第三,和同類基金相比業績出現明顯分化,如果業績有明顯的差距,要找一下真正的原因。
第四,對後市的看法。如果真的不再看好今後的市場,選擇贖回基金。
第五,沒有以上四種原因選擇堅決持有
Ⅳ 債券的期限結構的計算方法
目前流行的來期限結構計算方法大源都以附息債券的到期收益率作為計算的基礎,這並不是一個精確的演算法。本文提供了一種用固定利率債券收益率推導精確期限結構的方法,並說明了在當前環境下使用該方法的局限性。
【關鍵詞】:收益率;期限結構
【分類號】:F810.5
【DOI】:CNKI:SUN:ZGHC.0.2002-01-012
【正文快照】:
收益率期限結構(Term Structure of Yleld)是指在某一時點上,不同期限資金的收益率(Yield)與到期期限(Maturity)之間的關系。目前國內不少投資和研究機構大都以人民銀行和財政部統一的國債收益率計算公式為計算的基礎(見公式1)。該公式實際上是一個附息債券的到期收益率(Yield
Ⅵ 債券持有年限的計算
你的問題寫的不是很清楚:19991年1月1日發行?我想如果是1991年,5年到期就不用談2003年了;所以原題應該是1999年!
假如1991年1月1日購買,5年到期,到期日是95年12月31日!且持有期為5年.
1999年1月1日發行的,5年到期,到期日為2003年12月31日(或說是2004年1月1日)。
如果是2003年1月1日購買1999年1月1日發行的債券,到期日是2003年12月31日(或說是2004年1月1日),持有期為1年。
可以畫個數軸看看!
Ⅶ 什麼叫債券的特殊發行期限啊,比如2+1。。。
一般這種對於發行期限的幾加幾的發行模式,通稱是X+Y發行模式,所謂的X+Y發行專模式是指該債券的發屬行期限是X+Y年,但在第X年年末,發行人有權決定在本期債券存續期的第X年末上調本期債券後Y年的票面利率,並且發行人發出關於是否上調本期債券票面利率及上調幅度的公告後,投資者有權選擇在本期債券的第X個計息年度的投資者回售登記期內進行登記,將持有的本期債券按面值全部或部分回售給發行人或選擇繼續持有本期債券。投資者選擇將持有的本期債券全部或部分回售給發行人的,須於發行人上調票面利率公告日起五個工作日(這個的天數要視乎相關債券條款是怎麼規定,一般就是五個工作日)內進行登記;若投資者未做登記,則視為繼續持有本期債券並接受上述上調或不上調。
Ⅷ 貨幣金融學問題:為什麼債券的到期期限等於持有期,回報率等於已經確定的收益率,即不存在利率風險這期
你是說久期(Duration)吧,久期之前的現金流有再投資風險,而久期之後的現金流有價格風險回,當持有時長等於久期答時利率上升帶來的久期前現金流的升值能很好地低效久期後現金流折現的損失,反之亦然,所以當持有時長等於久期,就能很好地規避利率風險
Ⅸ 債券持有期短於到期時間會怎樣折價出售嗎
分期付息債券的價值=利息的年金現值+債券面值的現值,隨著付息頻率的加快,實際利率逐漸提高,所以,債券面值的現值逐漸減小。
隨著付息頻率的加快,即付息期越短:
(1)當債券票面利率等於必要報酬率(平價出售)時,利息現值的增加等於本金現值減少,債券的價值不變;
(2)當債券票面利率大於必要報酬率(溢價出售)時,相對來說,利息較多,利息現值的增加大於本金現值減少,債券的價值上升;
(3)當債券票面利率小於必要報酬率(折價出售)時,相對來說,利息較少,利息現值的增加小於本金現值減少,債券的價值下降。
Ⅹ 債券的到期期限與持有期
這個跟你當時購買的商品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