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有土地出讓年限
土地出讓年限是從土地出讓的時候開始計算的,你買的是二手房,使用年限當然不可能足額的了。
❷ 土地使用年限從何時開始算
土地使用年限一般是指從取得土地的使用權開始,有效的使用年限,因為土地歸國家回所有,購買或者劃撥的都是使用答權。
分以下幾種情況:
居住用地70年;
工業用地、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及綜合或其他用地50年;
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
❸ 土地使用權年限從什麼時候開始算依據是什麼
土地使用權年限自取得該地的土地使用權之時算起。房改房的產權土地使用年限起算時間以該地塊地上房屋參加房改之後第一個繳納土地出讓金的房屋為准。
據市國土部門有關人士介紹,土地使用年限是從開發商取得該地塊的土地使用證之日開始計算,即國家首次出讓該地塊的時間。
根據1990年5月19日開始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住宅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商品房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
工業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工廠、工業區):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益事業性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土地使用年限縮水的原因:
對於為何會出現個別新買的住房土地使用年限就縮水的現象,房地產開發商和國土部門人士認為,主要是房地產開發時間周期較長、土地出讓後部分地塊存在轉讓以及土地閑置時間較長等原因造成的。
從開發商獲得土地使用權開始,正常的房產規劃、開發和銷售等過程,一般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有的甚至會拖上三四年。遇到經濟不景氣,或者開發商資金不到位、相關證件未辦齊等因素,開發周期可能延遲得更久。
還有的房地產項目是分多期進行開發的,等到開發第三期、第四期時,相應的土地使用年限肯定會縮水較多。
此外,有的地塊經過出讓後,往往會在多個買家或者公司之間進行多次轉讓,這也無形中造成了土地使用年限的縮水。
❹ 開發商拿到土地後多久不開發國家會收回該塊土地
開發商在拿到《國有土地使用證》證滿二年未動工開發的,政府可以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一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並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耕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閑置費;連續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該幅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
有些地段屬於舊城改造項目,有舊房拆遷問題,如果屬於多地方政府的引資項目,遇到影響開發建設(如釘子戶不拆遷等)問題,屬於政府責任,將會允許開發商推遲開發建設時間。
開發商自從拿到《國有土地使用證》後,還要拿到《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建設工程開工證)才能開發建設,這幾個證通常需要6個月時間。
(4)土地出讓開發期限擴展閱讀
房企拿地流程
一般來說,拿地分為一級土地開發和二級土地開發,一級土地開發,就是在政府進行土地整理和儲備過程中就介入,代表政府進行土地一級開發,一級開發會為二級開發打下良好基礎。
二級開發現在基本上都是通過招拍掛形式,直接在公開市場競價取得,這是目前開發商拿地最多的一種模式。其實,也可以有土地資源的其他公司合作開發項目。
❺ 國土資對土地閑置的期限是多少
關於國土資對土地閑置的期限是多少的問題,河北冀港律師事務所李增內亮律師回容復如下:
一、閑置土地的概念及認定。
閑置土地,是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超過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約定、規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一年未動工開發的國有建設用地。閑置土地,是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超過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約定、規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一年未動工開發的國有建設用地。
二、閑置土地的處理
1、未動工開發滿一年的,由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報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向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下達《征繳土地閑置費決定書》,按照土地出讓或者劃撥價款的百分之二十征繳土地閑置費。土地閑置費不得列入生產成本;
2、未動工開發滿兩年的,由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後,向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下達《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決定書》,無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閑置土地設有抵押權的,同時抄送相關土地抵押權人。
❻ 住宅 土地使用權年限 怎麼只有20年
按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及國務院55號令的規定,住宅用地應該是70年,但從法律的理版解,是最高年許可權70年,也就是說,在出讓土地的時,無論是哪級政府,住宅用地出讓年限最高70年,超過70年是無效的,這是法定的年限。正常情況下,地方人民在出讓此類土地的時間,會註明70年,但你所說是20年,是較少見的,你應該到當地國土部門問清,我理解有兩點,一是此地塊在出讓的時候就有特殊原因;二是出讓的年限是從出讓合同簽訂之日起生效的。
❼ 土地規定賣出後多少年必須動工
三年,不動國家就沒收。事實上圈地都是很多年不開發,監管是地方政府,而房地產行業跟地方政府聯系都比較緊密,是不可能去處罰房地產企業的,除非那些關系不夠硬的企業。
❽ 怎麼查開發商開發樓盤的土地使用年限
樓盤所在地的房交所查,或者直接看開發商的五證,上面寫得有,土地用途。
一般住宅也是年,(重慶),沿海一帶是70年,重慶滿了50年以後自動順延20年,一般商住樓的地價值要高些,所以年限相對短一點。網上沒辦法查,准確度也不高。
土地使用年限:住宅為70年,自取得該地的土地使用權之時算起。房改房的產權土地使用年限起算時間以該地塊地上房屋參加房改之後第一個繳納土地出讓金的房屋為准。經濟適用房的使用年限為50年。
(8)土地出讓開發期限擴展閱讀
1、土地使用年限最高70年,據市國土部門有關人士介紹,土地使用年限是從開發商取得該地塊的土地使用證之日開始計算,即國家首次出讓該地塊的時間。
根據1990年5月19日開始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住宅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商品房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
工業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工廠、工業區):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益事業性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2、土地使用年限期滿可自動續期
根據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權法》中的明確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
據悉,在《物權法》出台之前,根據1994年7月5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並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也就是說,根據以往的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是需要繳納一定費用的。而《物權法》出台後,雖然規定了可以自動續期,但實際上並沒有對續期的土地使用費支付標准和辦法做出明確規定。
特別是2007年3月,《土地管理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開始在一定范圍內徵求意見,相比於「草案」,「徵求意見稿」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自動續期」替換了「無償自動續期」。
但是,當購房者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之後,需要怎樣進行權利延期,是否需要繳納土地出讓費用,繳納多少出讓費用,都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而有關業內人士認為,適當續費是最有可能的。(江門日報 傅學超)
3、土地使用年限縮水的原因多對於為何會出現個別新買的住房土地使用年限就縮水的現象,房地產開發商和國土部門人士認為,主要是房地產開發時間周期較長、土地出讓後部分地塊存在轉讓以及土地閑置時間較長等原因造成的。
❾ 按國家規定開發商未開發的土地剩餘部分有期限嗎
要區分是農村耕地還是城市規劃用地來確定動工時間:
1.對於農村耕地,土地徵用後兩年內必須動工建設,否則,政府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
2.對於城市規劃范圍內的土地,應當從土地出讓合同約定的動工之日起兩年內建設,超過兩年的,政府可以無償收回。
土地管理法
第三十七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一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並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耕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閑置費;連續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該幅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二十六條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房地產開發的,必須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動工開發期限開發土地。超過出讓合同約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一年未動工開發的,可以徵收相當於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百分之二十以下的土地閑置費;滿二年未動工開發的,可以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但是,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關部門的行為或者動工開發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動工開發遲延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