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最高年假期限

最高年假期限

發布時間:2021-06-25 01:11:06

Ⅰ 勞動法規定年假有效期是多久

年假,是國家根據勞動者工作年限和勞動繁重緊張程度每年給予的一定內期間的帶薪連續休假。職工容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帶薪年休假。

Ⅱ 年假有效期是怎麼算的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五條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版願,統籌安排權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假。對職工應休未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Ⅲ 勞動法年假的有效期是有多久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五條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專願,統籌安排職屬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假。對職工應休未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Ⅳ 法年休假如何規定的,一年最多休假多少天

你好!問題不是很明白,指的是年休假么?年休假的話要結合工作年限的

首先,凡是在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以下稱用人單位)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都適用該辦法。

其次,在企業工作滿12個月的員工都有權利享受年假的福利。

第三,年假天數的計算以工作年限為准,工作滿1年以上,不足10年的,可休5天年假;工作10年,不足20年的,可休10天年假;20年以上的可休15天。

注意,這里的工作年限不是為目前企業工作的年限,而是參加社會工作的年限。

在這一點上,企業在執行的時候,就存在問題,就是工作時間怎麼舉證的問題,個人檔案在企業保管的人,還好辦,可以直接從檔案中查詢,但對於那些不怎麼注意個人檔案管理的打工者,舉證可就麻煩了。

第四,未休的年假,除員工本人自願書面申請不休外,皆需按3倍的日工資標准支付員工。

第五,寒暑假、病假、事假超過一定期限,且單位不扣工資的人,是不能再休年假的。

第六,年假應從一年的元旦開始休前一年的,但對於不滿一整年的員工,年假的休息天數,就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例如,某人總計工作7年,可休年假天數為5天這一檔,此人於2007年5月14日進新單位上班,這位員工2007年的年假在原公司休2007年5月14日之前的,在新公司休2007年5月14日之後的,2008年的年假休5天,都是在新公司休。

2007年在新公司所休年假天數,按《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的規定,計算如下:

1、2007年5月14日之後的剩餘日歷天數為231天

2、用231÷365=0.6329

3、此人應休天數為:5×0.6329=3.16天

4、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因此,此人於2007年在新公司應休年假的天數為:3天。

第七,離職的時候,年假可以按正常日工資標准發放,其實也就是說,企業通過發工資的形式,讓你休了該休的假。離職時,如果工作不滿一整年,年假天數的計算同上一條。

網頁鏈接

Ⅳ 關於年假有效期

一個年度是指公歷年度,用人單位具有年休假安排權,要求在當年底休完符合法律規定。

國務院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五條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第十八條本辦法中的「年度」是指公歷年度。

Ⅵ 年休假的年限是怎麼規定的

1、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記錄社保機構記錄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資料是全面確定員工工作年限的一個重要依據。從記錄中可以明確確認員工參加工作的起始時間,以及各階段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的工作經歷。
2、員工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由於勞動合同期限是勞動合同基本內容之一,在用人單位沒有依法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情況下,勞動合同確定的合同期限實質上也是員工的工作年限。
3、用人單位製作的《職工名冊》《職工名冊》中包含勞動者用工起始時間、勞動合同期限等內容。它是確定員工工作年限的依據之一。
4、用人單位下達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員工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時,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是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的必備條款之一。該內容也是確定員工工作年限的依據之一。
5、員工的退保記錄由於社會保險現階段尚不能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轉移,導致不少外來員工對於自己繳納的社會保險,在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時採取退保的方式領取個人繳納部分。由於社保機構給付的退保記錄等相關材料也能證明工作年限,因而也是確定員工工作年限的依據之一。
6、雙方達成的調解協議、仲裁裁決書(調解書)、民事判決書(調解書)

Ⅶ 國家規定年假一般是多少天

帶薪休假的時長是根據工齡計算的:一、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二、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三、職工累計工作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以下情形不能享受帶薪年假。

2、支付年休假工資: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年休假的,經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本年度內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按其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Ⅷ 年假規定

2010年的假,你按一年5天算, 那麼你一個季度是1.25天,1月25日前算的話連1天都有沒有,半天吧

國務院一直沒有具體的規定。

具體的年假,根據單位內部的規章制度來決定。目前由於法律沒有強制規定,單位是有自主決定權的。

年休假
1、年休假的概念及享受的條件。年休假制度是指員工每年享受的連續休假期間,在年休假期間工資照付。《勞動法》第45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1年以上享受帶薪休年假。 勞動者必須是在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一年的,才能享受帶薪休年假。若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未滿一年,或者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雖滿一年但不是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都不能享受帶薪休年假。需要指出的是,勞動者在同一單位連續工作滿一年並不能必然享受帶薪年假,因為,《勞動法》第45條規定,年休假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也即是年休假的天數也應由國務院制定。但是,國務院至今對此沒有做出規定,勞動部在《關於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實行新工時制度後,企業職工原有的年休假制度仍然實行。在國務院尚未作出新的規定之前,企業可以按照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國發電[1991]2號),安排職工休假。因此,職工年休假的法定依據仍是《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的有關內容。該文件有如下相關規定:

(1)各地區、各部門在確保完成工作、生產任務,不另增人員編制和定員的前提下可以安排職工的年休假。

(2)確定職工休假天數時,要根據工作任務和各類人員的資歷、崗位等不同情況,有所區別,最多不得超過兩周。休假時間要注意均衡安排,休假方式一般以就地休假為主,一律不準搞公費旅遊,也不得以不休假為由向職工發放或變相發放錢物。

(3)企業職工休假,由企業根據具體條件和實際情況,參照上述精神自行確定。由此可見,目前員工享受帶薪年休假主要是由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參照執行的,並不是強制實行帶薪年休假。這也是目前爭議較大的一個原因,在司法實踐中,企業是否實行帶薪年休假一般是依據勞動合同或企業的規章制度。若勞動合同或企業規章制度中無此規定,一般不支持員工提出享受帶薪年休假的要求;反之若勞動合同或企業的規章制度中對帶薪年休假有明確的規定,則按照該規定辦理。

2、年休假的期限。關於年休假的期限,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中規定:「確定職工休假天數時,要根據工作任務和各類人員的資歷、崗位等不同情況,有所區別,最多不得超過2周。」 由於國務院對年休假沒有做出具體的規定。因此,目前年休假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只是各地有地方規定,如《廣東省企業職工假期待遇死亡撫恤待遇暫行規定》第2條規定「在一個單位連續工作滿一年以上的職工,可享受帶薪年休假。休假時間按本企業工齡計算:工作滿一年未滿五年者5天;滿五年未滿十年者7天;滿十年未滿二十年者10天;滿二十年以上者14天」。對於當地沒有具體規定的,企業只能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

Ⅸ 勞動法年假規定

閱讀全文

與最高年假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