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糧票有效期

糧票有效期

發布時間:2021-06-24 13:48:59

① 糧票是哪年開始發行的

1953年我國宣布第一個「五年計劃」,實行計劃經濟。計劃經濟就是對社會資料產品的配置形式採取有計劃生產,而對商品採用計劃供應,對單位個人進行計劃分配。為了適應人民生活基本的需求而採取當時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印發了各種糧票,有計劃地分配到單位或城鎮居民手中。

我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其實憑票供應不是我國最早採用的,蘇聯在十月革命後,當時國內不穩定,內戰不斷,商品缺乏,就採取商品有計劃的分配,發放各種商品票證,蘇聯最早的票證是1916年的鞋票。

美國也在二戰時期商品緊張時,發放了各種商品票證,其種類也不少,這其中就含有糧票性質的票證。現在還有一些國家仍然採用憑票供應方式,如朝鮮、越南等一些國家。

我國的糧票種類數量有「世界之最」之稱,全國2500多個市縣,還有一些鎮、鄉都分別發放和使用了各種糧票,進行計劃供應,還有一些大企業、廠礦、農場、學校、部隊、公社等也印發了各種糧票,種類繁多。

② 那一年廢除的糧票油票

最早實行憑票證供應的就是糧食。新中國成立初期,物資極度匱乏,糧食自然無法做到敞開供應。中央政府開始醞釀糧食的計劃供應,以滿足全國人民的溫飽。1953 年,中央政府決定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包括糧食計劃收購政策,糧食計劃供應政策,1955 年8 月25 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7 次會議通過《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憑證印製暫行辦法》,緊接著,國家糧食部向全國發布這一暫行辦法,很快,各種糧食票證便鋪天蓋地地進入社會。
1960 年,國家進入了節糧度荒時期,城市居民的糧食定量進行壓縮,副食品供應嚴重不足。以前曾經憑票供應的商品,也無貨供應。到1961 年市場憑票供應的商品,達到了156 種。在那個時期,吃飯要糧票,吸煙要煙票,喝酒就得有酒票,就連一分錢買一盒火柴,也得用火柴票。
票證發放雖然很多,但是仍然不能涵蓋所有商品。因此,在票證之外,又發了各種購貨本,如糧食本、副食本、煤炭本等等。至於購買工業品,國家還發放了工業券。到商店購買自己所需要的商品,需要交一定數量的工業券。大件、貴重的商品,又有自行車票、縫紉機票、手錶票等。
與票證時代相配合的,還有嚴格的戶籍管理以及城鄉二元分割的制度。農村人不可能像今天第一樣自由進城打工,因為每月定量供給的糧票、油票只有城市人口才有,沒有城裡人的身份,就拿不到這些票證,因此農民離開了土地,根本就無法生存。
不僅城鄉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遷移,同樣由於糧食關系的束縛而相當麻煩。當時的糧票分為全國通用和地方流動兩種。只有全國糧票才能在中華大地都有效。出差的人必須持單位介紹信去糧店換一定數量的全國糧票。
經濟發展的轉機發生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隨著改革開放,物資慢慢豐富起來,商品市場開始活躍,曾經嚴格的票證制度越來越松動,國家逐步縮小了消費品定量配給的范圍。到1983 年,由國家統一限量供應的只有糧食和食用油兩種。
1984 年,在經過兩年多的物價體制改革試驗後,深圳市在全國率先取消一切票證,糧食、豬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開供應,價格放開。深圳人率先過上了不用糧本、糧票的日子。
在 24 年後的今天看來,取消票證並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在當時,可是關繫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冒了非常大的風險。不僅僅是趟了政策的雷區,而且牽動城市最敏感的神經,造成了深圳市民的恐慌。
那個年代,我國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按戶籍人口定量供應。深圳經濟特區初期也是實行這種制度,當時群眾買米要憑戶口本或糧票,定量很低。特區成立幾個月後,人口由辦特區前的兩萬餘人一下膨脹到幾十萬人,大量的建築工人和其他人員進來了,糧食定量不夠,有的人還沒有糧票,只好到自由市場購入高價糧。因為糧票,當時不少人被逼回內地。
1984 年11 月,深圳市召開會議,研究取消糧食憑證定量供應問題。會議認為,全國農村進行改革後,糧食已經出現了恢復性的增長,糧食供應已經沒有那麼緊張,又由於國家賦予經濟特區在改革方面可以先行先試,因此深圳可以大膽地實行改革。辦法是讓國營糧食部門多儲備一些糧食,取消糧票,提高價格,敞開供應。如果發現周圍地區大量搶購,再提高糧價和研究其他對策。
新政策還沒實施,消息傳開後,過慣了「票日子」的深圳人大為恐慌,紛紛到糧站排隊購買糧油。幾十年來憑票買糧的習慣一旦被打破,會不會出現沒有糧食可以買,大家又要餓肚皮的情況?
事實證明,由於發揮了價格機制、供求平衡機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糧食憑證供應制度後,並沒有發生什麼風波。用一位市民的話說,「沒想到取消糧票後不但不會買不到糧食,而且買東西還特別方便,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水平挑選不同的質量!」
就在深圳市取消糧票的第二年,即1985 年,國家又取消了長達30 多年的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極大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豐富了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城市居民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減少,因此,這時基本家家戶戶糧票都有所盈餘。
1991 年5 月,廣東、海南率先實行糧食購銷同價改革。1992 年4 月1 日,政府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這一改革。1992 年10 月,黨的十四大確立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後,全國各地先後放開糧食及其他產品價格,實行購銷同價,促進糧食產銷與市場接軌。
糧價放開後,激活了其他商品的流通,促進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糧食產量顯著增長。1993 年2月15日起,糧油實現敞開供應,糧票已無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長達近40 年的「票證經濟」就此落幕,老百姓再也不用為找不到糧票發愁了。

③ 糧票是什麼

以前計劃經濟供給制時,物品短缺,有糧票、布票,買東西時配合錢使用。

④ 糧票什麼時候停用

1993年2月18日,《國務院關於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頒發,《通知》提出,積極穩妥地放開糧食價格和經營。同年2月10日,上海市副市長最近宣布,上海全面放開消費品市場,取消市場供應的票證,在放開糧、油價格的同時,取消糧票、油票。

實行了40年的城鎮居民糧食供應制度(即統銷制度)被取消。5月10日,是北京市政府放開糧油購銷價格第一天。糧票在北京也正式「退役」。1994年,全國各地基本取消了糧票。這標志著一度與大多中國人形影不離、有「第二貨幣」之稱的糧票,走出了中國歷史的舞台。一個食品緊缺的票證時代終結了。

(4)糧票有效期擴展閱讀:

糧票之最:

1、最早的糧票:1951年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糧食局發行的大米票。

2、面額最大的糧票:1962年、1963年上海市糧食局發行的「糧食支撥書」,面額為1400斤。

3、面額最小的糧票:1960年南京市糧食局發行的「南京市糧食局流動購糧憑證」,面額為壹錢。

4、票幅最大的省級糧票:198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糧食局發行的「廣西流動人口糧油定額供應卡」,該票長17.3厘米,寬6厘米。

5、票幅最小的省級糧票:1955年浙江省印製的「隨證糧票」,該票長0.9厘米,寬0.8厘米,僅有小手指甲大小。

⑤ 全國糧票在當時有沒有使用期限(就是沒在一定時期內使用就過期作廢了)

全國糧票的正面兒有一個時間,也就是年份,它應該是糧票的發行日期,根據全國糧票兒
的糧票後面的說明來看,它沒有一定的時間期限,也就是說在全國范圍內,它都是可以使用的。

⑥ 中國飯票什麼時候停用的

1993年初國家宣布糧油購銷政策全面放開,「藍卡糧票」實行3個月即告結束,但卻在共和國糧票史上留下難忘的一筆。之後,各地糧票相繼停止使用,1993年5月,北京最後停止使用糧票,糧票全面退出歷史舞台。
1993年,伴隨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號角的吹響,全國絕大多數省份在這一年放開了糧食價格,取消了糧票的流通,糧票在頃刻之間便從流通領域進入到收藏領域。 然而,由於糧食商品的特殊性,十幾年來,或者是因為全國性的大幅度的糧食漲價和各地群眾搶購糧食的風潮,或者是一面國營大中型企業破產改制使得大量產業工人下崗致使生活艱難,糧票在局部地區又得到兩次典型的回潮。 一是在1993年底,糧食市場波動引起全國性的糧食漲價和許多地區群眾搶購糧食。先是沿海後是內地,先是南方後是北方,糧價上漲風波迅速波及全國。到1994年春夏之交,糧油價格持續上漲。為此,國家曾組織拋售專項儲備糧25億公斤,儲備油3200萬公斤。陝 西、山 東、安 徽、北 京等許多省市也陸續拋售地方儲備糧油,就地平抑糧油價格。但糧價仍然居高不下,居民怨聲驟起。在這種情況下,各地政府自然便想起以往行之有效的辦法,重新發放使用糧票,用糧票來干預經濟生活中的棘手問題。1994年元月1日,江蘇崑山市率先在全國恢復使用糧票。市糧食局專門下發了有關文件和通知,規定了具體的供應品種、數量和憑票購買辦法。緊接著江 蘇 蘇 州、常 州、南 京等地市,安 徽 蕪 湖、壽 縣等市縣,遼 寧沈 陽、大 連等主要城市,湖 南 湘 潭、黔 陽,四 川 甘 孜 自 治 州,河 南 安 陽、南 陽等地也都紛紛印發糧票。據統計,到1994年年底,全國已有100多個縣市恢復使用糧票,到1995年,恢復使用糧票、糧本、糧卡的地方更多。其使用期長者幾年,短者幾個月,直到市場糧食價格平穩後才取消。 二是1996年以後,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許多大中型企業紛紛進行重組、破產改制,導致相當一部分職工或分流,或待崗,或下崗。於是,針對這些生活貧困的低收入者,一些大中城市印製、發放了一種「幫困糧票」。由地方財政、民政和糧食部門聯合發放,或由專門成立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面額固定,按月購買,僅限城鎮低保人員使用。如上海市的「綠色糧卡」、北京市的「幫困糧油卡」、大連市的「城市困難職工糧油代購券」、本溪市的「低收入居民補貼糧油供應票」、太原市的「糧食供應優惠卡」等。市政府每月通過指定的幫困糧油供應點向市區低收入者免費或優惠供應一定數量的大米、麵粉、食油及其它糧油製品。上海市在1996年一年就發放綠色糧卡40萬張,有近500家糧店被指定為「幫困糧油店」,市財政每年為此要多拿出8000萬元人民幣的財政支出。北京市的幫困糧油卡從1996年12月起開始發放,一直延續使用到2002年6月底。自當年7月1日起,改為發放現金補貼 與計劃經濟時期發行的糧票相比,新時期的糧票不論從政治色彩還是經濟地位上看都淡薄多了。這說明,一本糧卡、一張糧票可以輕易恢復使用,但在市場經濟已經深入國民經濟各個角落的今天,要想借用糧票重新起到平抑糧價、滿足供應的「主渠道」作用已經不大可能了,也沒此必要了。因此,新時期糧票的經濟功能勢必要轉向保障城鎮低收入者,而不是面對所有城鎮居民。這種性質的糧票,目前在西方國家也存在。例如,美國政府向貧困人口提供福利時所發放的食品券。每當失業人數增加,美國政府就會增發食品券,以幫助失業人口擺脫飢餓。按目前的標准,處於飢餓狀態下的美國四口之家,每月可向政府申請領取價值375美圓的食品券,由農業部核實後發放。 而在收藏領域,新時期的糧票,卻扮演著另一種角色。絕大多數收藏愛好者拿到新的糧票後,並不是去購買糧食,而是作為收藏品藏在家中。所以,在新糧票剛剛發行不久,就出現在收藏品市場上公開標價出售,使得新時期的糧票呈現經濟社會的雙重屬性。 糧食,是世界性的戰略物資。不僅我國長期以來受到糧食短缺的威脅,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對糧食問題都不敢掉以輕心。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的一家國際研究機構宣稱,全球人口在今後的幾十年裡,即使按照人們制定的增長率增長,也將超過地球糧食供應能力所能承載數,「世界食品經濟將由買方市場轉向賣方市場」,這一問題將會在2030年左右凸現。屆時,很可能會發行一種「世界糧票」或類似的憑證在全球使用,用來緩和糧食供求壓力。

⑦ 淘寶外賣頻道發的糧票還在有效期內,怎麼不見了

你這算啥 我訂餐 一個多小時沒到 騎手還自己給我確認了 聯系商家 人家說 只管做 誰送的找誰 我TM知道你找誰給我送的 先學做人 再學做飯吧

⑧ 中國第一個糧票是什麼時候

新中國第一枚糧票----西南區糧秣票。

此票於1950年1月印製發行,是現今見到的新中國第一枚糧票。全套票共3枚,面值分別為半斤、拾貳兩和壹市斤。票的正面上方為「西南區糧秣票」繁體字票名,票面蓋有「西南區糧秣票圖章」的大紅篆字印章,下面印有「一九五O年一月印發」的發行時間,背面有:「此票限於川東、川南、川西、川北、貴州、雲南、西康通用……;此票有效期間,自發行之日起至一九五O底止」等說明。

⑨ 哪一年的糧票最值錢

糧票收藏屬於比較冷門的收藏領域。無論哪種糧票全新品一整套也很少超過5元。全國糧票是當時全國范圍內大量發行的,現存世量巨大,收藏者就是圖個樂,升值就不要指望了。其餘各地方的糧票,因為流通范圍有限,且發行量也不小,所以沒什麼炒作題材,很少有人會去碰。倒是布票、油票之類因為有效期的限制,存世量少,現在收藏價值還大一些。
所以要收藏糧票,就是懷念一下舊日的感覺。要論收藏價值,則遠遠不如舊版人民幣和郵票。

閱讀全文

與糧票有效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