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執行刑罰期限

執行刑罰期限

發布時間:2021-06-24 07:17:25

1. 中國刑法當中——「數罪並罰」的執行期限,怎麼個計算方法

中國《刑法》中的數罪並罰分為三種情況:

  1. 判決宣告前一人犯數罪的,採取總和刑期以上,單位最高刑期以下處刑的方法合並計算;死刑、無期徒刑除外。

  2. 判決宣告後發現漏罪的,採取先並後減的方法,即先按上述第1條的方法計算,然後減去已經實際執行的刑期,剩餘的,為還需要執行的刑期。

  3. 判決宣告後又犯新罪的,採取先減後並的方法,即先將新的犯罪判處刑罰,將前罪剩餘的刑期與新罪刑期按照第1條的方法合並計算。

《刑法》
第六十九條【判決宣告前一人犯數罪的並罰】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總和刑期不滿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總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五年。
數罪中有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須執行,其中附加刑種類相同的,合並執行,種類不同的,分別執行。
第七十條【判決宣告後發現漏罪的並罰】判決宣告以後,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對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後兩個判決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已經執行的刑期,應當計算在新判決決定的刑期以內。
第七十一條【判決宣告後又犯新罪的並罰】判決宣告以後,刑罰執行完畢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應當對新犯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沒有執行的刑罰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2. 求助,20分!關於刑罰執行期限問題

1,原判刑期是指10年
2,實際執行的刑期不包括假釋期,「假釋」,意思就是不是真的釋放了,但實際上是釋放了,所以不是實際執行的刑期。

3. 刑罰執行與執行刑罰一樣嗎

對有漏罪的犯罪分子的數罪並罰,應當按照刑罰的規定確定,即,首先對漏罪進行判決,確定漏罪的執行刑期,再與前罪判決的執行刑期合並計算總和刑期,決定數罪並罰的執行刑期,最後減去前罪已執行完的刑罰,剩下的就是犯罪分子還應當執行的刑期。如犯罪分子因搶劫被判有期徒刑九年,刑期執行三年後,又發現有故意傷害罪被有期徒刑五年,兩罪總合刑期為十四年,決定執行十二年,在後罪判決前犯罪分子前罪已服刑三年,在決定十二年的執行期限中減去三年,犯罪分子最後還將執行刑罰九年。對漏罪的數罪並罰,執行「先並後減」原則。有期徒刑總和刑期不滿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總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五年。

4. 追訴是什麼意思,是在執行刑法的時候另外在追加刑罰期限的意思嗎

追訴就是追究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第八十七條之規定,犯罪行為經過下列期限的不再追訴:第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第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第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第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或者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仍然有必要追訴的,必須經過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有關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消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行為已過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的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5. 請問刑法修正案九對於判了無期的最底要執行刑罰多少年

根據法律規定,對犯罪分子判處無期徒刑,減刑以後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於十三年。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七十八條【適用條件與限度】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現之一的,應當減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的;
(二)檢舉監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經查證屬實的;
(三)有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捨己救人的;
(五)在抗禦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
(六)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
減刑以後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於下列期限:
(一)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於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於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限制減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緩期執行期滿後依法減為無期徒刑的,不能少於二十五年,緩期執行期滿後依法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於二十年。

6. 法律中緩刑幾年幾年執行是什麼意思

緩刑,全稱暫緩量刑,也稱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緩刑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並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刑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那麼我們經常聽到的「判幾年緩幾年」是什麼意思呢?比如「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有期徒刑的刑期是2年,考察期(緩刑期)是3年。如果在在這期間沒有犯罪或者被發現新罪,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六條?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7. 什麼是追訴時效,什麼是行刑時效87

追訴時效 是刑法規定的司法機關追究犯罪人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過法定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予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行刑時效,是指刑事法律規定的,對被判刑的人執行刑罰有效期限的制度。犯罪人被科處刑罰後,只有在行刑時效期內,刑罰執行機關才有權對犯罪人執行所判處的刑罰。行刑時效期間內所判處的刑罰未執行,超過行刑的時效,便不能再對犯罪人執行所判處的刑罰。行刑時效完成,是刑罰執行權消滅的一項重要事由。

8. 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被交付執行」是什麼意思

參照刑事訴訟法,如果犯罪嫌疑人在被判處有期徒刑之前,被執行了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監視居住的期限應當折抵刑期,二日監視居住折抵刑期一日,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所以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判處了六個月的有期徒刑,但是之前被執行了六個月的監視居住,那麼折抵之後剩餘刑期三個月,由看守所代為執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十五條,有期徒刑的期限: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條、第六十九條規定外,為六個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六條,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期限應當折抵刑期。被判處管制的,監視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的,監視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於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8)執行刑罰期限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的時候,應當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後十日以內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

對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依法將該罪犯送交監獄執行刑罰。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對被判處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

對未成年犯應當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執行刑罰。執行機關應當將罪犯及時收押,並且通知罪犯家屬。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執行期滿,應當由執行機關發給釋放證明書。

9. 刑法中都包括哪些時效

無意中發現了你的問題:
刑法中有兩種時效:一種是追訴時效,另一種是行刑時效。

追訴時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規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分子的犯罪行為已經超過刑法規定的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已經被追究了刑事責任,該案件應當予以撤銷。
追訴時效的期限是根據各種犯罪法定刑的輕重,分別規定長短不一的追訴時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5年;
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期限為10年;
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後,仍然可以追訴。
注意:在一種犯罪有幾個量刑幅度的情況下,應當按照犯罪的實際情況確定追訴時效期限的長短,即犯罪符合哪一個量刑幅度,就應當以那個量刑幅度的法定最高刑確定追訴時效的期限。
不受追訴時效限制的情況。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時效中斷。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在一般情況下,追訴時效的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但是,如果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追訴時效的期限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行刑時效是指刑事法律規定的,對被判刑的人執行刑罰有效期限的制度。犯罪人被科處刑罰後,只有在行刑時效期內,刑罰執行機關才有權對犯罪人執行所判處的刑罰。行刑時效期間內所判處的刑罰未執行,超過行刑的時效,便不能再對犯罪人執行所判處的刑罰。行刑時效完成,是刑罰執行權消滅的一項重要事由。我國《刑法》對行刑時效未作具體規定。

閱讀全文

與執行刑罰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