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個人簽贈與協議有效期
只要協議是有效的,有效期沒有限制。當然現實中,還有附期限或附條件的贈與協議,這種協議簽訂後即成立,但尚未生效,一旦協議約定的條件滿足後,協議即生效。
一、贈與協議是可以撤銷的,但法律規定情形除外:
1、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的基本規定:
《合同法》第186條第1款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這種撤銷權是法律賦予贈與人單方享有的權利。贈與人行使撤銷權的時間是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之前,一般為標的物交付之前,如果贈與的財產需要辦理登記手續,則在辦理登記手續之前。贈與人行使任意撤銷權之後,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消滅,贈與人不負給付義務。
2、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的行使條件:
為維護合同的嚴肅性,法律規定贈與人撤銷贈與也是有條件的:
1、贈與人撤銷贈與必須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
若贈與財產的權利已經轉移,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若贈與財產的權利已經轉移一部分,則贈與人僅能就未轉移部分為撤銷,對已經轉移部分不得撤銷。
對於動產而言,在贈與物交付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對於不動產而言,在辦理權利轉移登記之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對於財產權利而言,根據法律規定轉移權利是否以登記為生效要件,在財產權利交付或辦理權利轉移登記之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二、具有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不得撤銷。
1、由於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贈與使得贈與具有了重要的社會意義,若贈與人可以隨意撤銷這種贈與,則違背了社會公序良俗。
「社會公益」的內容,按照《公益事業捐贈法》的規定,包括下列事項:
(1) 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
(2) 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3) 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
(4) 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福利事業。
2、贈與人撤銷贈與,僅限於沒有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
此類合同中,贈與人作出贈與的意思表示不能不說是經過法律上的慎重考慮,不存在一時沖動考慮欠周的問題,如果允許贈與人隨意撤銷這種贈與,既嚴重違背誠實信用原則,也蔑視公證的嚴肅性。所以,若贈與合同已經過公證,則不得撤銷。
3、另外,贈與人撤銷贈與,須將其撤銷贈與的意思通知受贈人,如果贈與人不向受贈人為撤銷贈與的意思表示,不能發生撤銷贈與的法律效果。
三、簽訂贈與合同應當注意的事項:
贈與合同只要合乎法律規定,就是有效的。簽訂贈與合同應當注意的問題有:
1、贈與標的必須是贈與人所有的或者贈與人有權處理的財產或者某種權利,贈與人不能把不屬於自己或者自己無權處理的財產和權利贈送他人,否則,構成侵害他人權益的行為。
2、權利轉移涉及有關部門批準的,應當在合同中訂立清楚。例如,贈與房屋合同就需要到房產部門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手續,沒有辦理手續的,其轉讓無效。
3、合同中要寫清楚贈與人有權處理贈與財產的證明文件,確保贈與行為的合法有效。
2. 關於房產有條件贈與公證的問題
任何人都無權處分產權人的房子,包括產權人的父親。
所以這為父親和女方約定的事項是無效的。
公證處不會給你辦理此項贈與公證,除非二兒子同意。
既然二兒子同意,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二兒子和其配偶共同的把房子贈給你,當然是應該附義務的,即你審慎照顧其父親至去世。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沒有法定情形是不得撤銷的。
最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和司法部《公證程序規則》等有關規定,現將與本公證事項有關的法律事宜告知如下:
一、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二、贈與合同經公證後,贈與人將喪失任意撤銷權,贈與人負有交付贈與物的義務。這是公證贈與合同與未公證贈與合同最重要的區別。
三、贈與人所處分的財產必須是你合法所有並有權處分的財產。當事人應如實陳述事實、提供真實、合法的身份材料、財產憑證等證明材料。如虛構、隱瞞事實(如贈與人虛構、隱瞞婚姻狀況,虛構、隱瞞財產轉讓真實方式、隱瞞財產存在共有人的情況等),或提供的材料不真實、不合法,將影響贈與合同的效力,由此給對方當事人或他人造成的損失由當事人承擔。發現前述情況,公證處將不予辦理公證,預收的公證費按規定不予全額退還。
四、簽訂贈與合同應出於贈與人和受贈人的自願,如有受脅迫或受欺騙等情況必須如實告知公證員。
五、贈與可以附義務。但所附義務有一定限度,即所附義務應當低於贈與物價值。贈與附義務的,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
六、按照《婚姻法》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期間接受贈與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但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是否在贈與合同中確定所贈與的財產只歸受贈人一方所有,不作為其與配偶的夫妻共有財產,由贈與人和受贈人協商決定。
七、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贈與的財產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八、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不承擔責任。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
九、受贈人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
撤銷權人撤銷贈與的,可以向受贈人要求返還贈與的財產。
十、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的贈與,因違反法律的規定而無效。
十一、贈與已被抵押的財產,抵押權不受影響。
十二、贈與合同公證書收到後,需要辦理登記過戶手續的要馬上到政府有關部門去辦理登記過戶手續,如贈與物為房產、土地使用權、車輛、股權(股份)等財產的需要到相關部門去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如不及時接受贈與物,不及時去辦理轉移登記手續,一旦出現預料不到的後果由當事人自己負責。
綜上,希望能幫到您
3. 贈與協寫沒寫交付時間,但錢款己交付完,協議有效嗎
只要協議是有效的,有效期沒有限制。當然現實中,還有附期限或附條件的贈與協議,這種協議簽訂後即成立,但尚未生效,一旦協議約定的條件滿足後,協議即生效。
一、贈與協議是可以撤銷的,但法律規定情形除外:
1、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的基本規定:
《合同法》第186條第1款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這種撤銷權是法律賦予贈與人單方享有的權利。贈與人行使撤銷權的時間是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之前,一般為標的物交付之前,如果贈與的財產需要辦理登記手續,則在辦理登記手續之前。贈與人行使任意撤銷權之後,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消滅,贈與人不負給付義務。
2、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的行使條件:
為維護合同的嚴肅性,法律規定贈與人撤銷贈與也是有條件的:
1、贈與人撤銷贈與必須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
若贈與財產的權利已經轉移,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若贈與財產的權利已經轉移一部分,則贈與人僅能就未轉移部分為撤銷,對已經轉移部分不得撤銷。
對於動產而言,在贈與物交付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對於不動產而言,在辦理權利轉移登記之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對於財產權利而言,根據法律規定轉移權利是否以登記為生效要件,在財產權利交付或辦理權利轉移登記之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二、具有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不得撤銷。
1、由於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贈與使得贈與具有了重要的社會意義,若贈與人可以隨意撤銷這種贈與,則違背了社會公序良俗。
「社會公益」的內容,按照《公益事業捐贈法》的規定,包括下列事項:
(1) 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
(2) 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3) 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
(4) 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福利事業。
2、贈與人撤銷贈與,僅限於沒有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
此類合同中,贈與人作出贈與的意思表示不能不說是經過法律上的慎重考慮,不存在一時沖動考慮欠周的問題,如果允許贈與人隨意撤銷這種贈與,既嚴重違背誠實信用原則,也蔑視公證的嚴肅性。所以,若贈與合同已經過公證,則不得撤銷。
3、另外,贈與人撤銷贈與,須將其撤銷贈與的意思通知受贈人,如果贈與人不向受贈人為撤銷贈與的意思表示,不能發生撤銷贈與的法律效果。
三、簽訂贈與合同應當注意的事項:
贈與合同只要合乎法律規定,就是有效的。簽訂贈與合同應當注意的問題有:
1、贈與標的必須是贈與人所有的或者贈與人有權處理的財產或者某種權利,贈與人不能把不屬於自己或者自己無權處理的財產和權利贈送他人,否則,構成侵害他人權益的行為。
2、權利轉移涉及有關部門批準的,應當在合同中訂立清楚。例如,贈與房屋合同就需要到房產部門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手續,沒有辦理手續的,其轉讓無效。
3、合同中要寫清楚贈與人有權處理贈與財產的證明文件,確保贈與行為的合法有效。
4. 什麼是附期限贈與合同可以先贈與再雙方約定一個期限嗎
附期限的贈與合同是指合同約定贈與生效在合同簽訂後的一個固定的日期;不可以先贈與再約定期限。
5. 附期限,附條件贈與合同如何撤消
合同的撤銷可以向當事人提出或者申請法院要求撤銷。
《合同法》第五十四條回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答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