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明朝兵役年限

明朝兵役年限

發布時間:2021-06-22 11:33:19

A. 新的兵役法是怎麼規定服役年限的啊!

目前都是謠傳!

從1955年實行義務兵役制以來,國家對義務兵的服役年限專作過數次較大的修屬改。

1955年頒布的第一部兵役法規定:陸軍、公安軍為3年,空軍、海岸守備部隊、公安軍艦艇部隊4年,海軍艦艇部隊5年。

1965年經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改為陸軍4年,空軍5年,海軍6年。

196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決定,改為陸軍2年,空軍、海軍陸勤部隊和陸軍特種技術部隊3年,海軍艦艇部隊和船舶分隊4年。

1978年,根據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關於兵役制問題的決定》,又恢復了1955年的規定。服役年限分別為:陸軍部隊的戰士3年,空軍、海軍陸勤部隊和陸軍特種技術部隊的戰士4年,海軍艦艇部隊、陸軍船舶分隊的戰士5年。

1984年頒布的第二部兵役法又將士兵的服役年限規定為陸軍3年,空軍、海軍4年。

1998年12月29日新頒布的兵役法將陸、海、空軍義務兵服現役期限一律改為2年。取消了超期服役的規定。

B. 軍人服役期為多長時間

軍人的服役期限,因義務兵、軍士、軍官等,因身份不同而分別適用相應的規定:義務兵2

年;士官至少三年,一般不超過三十年,年齡不超過五十五周歲。對於軍隊幹部一般採取個人

志願與部隊需要相結合的辦法而定。

C. 明朝是怎麼徵兵的,又是如何養兵的呢

明太祖朱元璋統一全國後,將所有軍人的戶籍單列為「軍戶」,並在各地設立衛、所機構,管理軍戶。軍戶世代為兵,除極特殊情況外,不得脫籍。明朝還將屯田制度與世兵制結合起來,由朝廷撥出一部分土地,分配給軍戶耕種,實行「以屯養軍」的制度。軍戶的管理完全和民戶分開,即使軍戶之間的訴訟案件也由軍隊系統審理。軍戶既進行軍事訓練也從事農業生產,所以算不上職業兵。

D. 明朝的兵役制度沿襲自哪裡

元朝在部族兵基礎上重建了世兵制。以後的明朝就沿襲了元朝的這一做法。明太祖朱元璋在統一全國後,將當時擁有的百萬大軍統一編制,在各地布防,還將所有的軍人戶籍單列為「軍籍」,由軍隊的衛、所機構管理,世代為兵,並實行「以軍隸衛,以屯養軍」,分配給軍戶一些土地,輪流耕種、出操或征戰。在一些新設定的駐軍地區,從百姓中「垛集」征發軍戶。和元代制度相仿,每三戶抽一戶為「正軍」,另兩戶為「貼戶」。軍戶如果因戰死、逃亡、絕嗣等原因而不再有丁可充當士兵,就要到該軍戶的原籍「勾軍」,即將該軍戶的近親屬或者是原垛集的「貼戶」勾為軍戶,填補空缺。軍戶不得脫籍,只有官至正二品的尚書才可以脫離軍籍。軍戶之間的訴訟案件也由軍隊系統審理,罪犯除死罪以外都處身體刑後到其他地方「充軍」,繼續為軍戶。後來法律規定民戶觸犯的很多罪名也要「充軍」,如《問刑條例》規定有133項平民犯罪的罪名要處以充軍。

E. 兵役證有效期限多少年

兵役證的有效期為其最後一次服兵役的年份再順延2年。

國家兵役法規定公民的服役年限為18至22歲。對不依法履行兵役義務的適齡公民,《上海市徵兵工作條例》規定可視其情節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或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行政處罰的時限為兩年。據此,兵役證的有效期為其最後一次服兵役的年份再順延2年。

如2003年年滿22周歲的公民,其兵役證有效期限為2005年12月31日。在兵役征有效期限內,持證的適齡公民應在其每一兵役年度內的八月十五日至八月三十日到戶籍所在的鄉鎮、街道武裝部依法辦理兵役證年審手續;否則,下一兵役年度內兵役證無效。

(5)明朝兵役年限擴展閱讀

兵役證辦理程序:

1、通知。按照市、區兵役機關發布的兵役登記通告,街道人民武裝部通知適齡公民按時到指定地點進行兵役登記。

2、辦理。街道人民武裝部在受理適齡公民首次兵役登記時,要檢驗其戶口簿、身份證、學歷證明,對他們進行兵役法規宣傳教育、身體初檢和政治初審,界定登記結論,收取兩張近期免冠一寸照片,當場發放兵役證;對已領取兵役證的進行驗審登記。

3、收費。新辦兵役證收取工本費三元。

所需材料:

1、首次兵役登記者:戶口簿、身份證、社會保障科(學籍卡)、學歷證明、兩張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兵役證工本費三元。

2、已領兵役證者:戶口簿、身份證、社會保障科(學籍卡)、學歷證明、兵役證。

F. 兵役年限

兵役法:第十八條 義務兵服現役的期限為二年。
目前未進行修改,仍為兩年。

G. 當兵的年限是多少

現在義務兵服兵役的年限是兩年。

H. 中國1990年服兵役的年限

陸軍、武警3年,海軍、空軍4年
超期服役時間比較靈活

I. 明朝兵役制度

明代的衛所制和元朝的軍戶制大體相同,兵籍也是可以世襲的。明制:以五千六百人為衛。一千一百十二人為千戶所,一百十二人為百戶所。什伍之長,歷代都即在其什伍之人數內,明朝則在其外。每一百戶所,有總旗二人,小旗十人,所以共為一百十二人。衛設都指揮使,隸屬於五軍都督府。兵的來路有三種:第一種從征,是開國時固有的兵。第二種歸附,是敵國兵投降的。第三種謫發,則是刑法上罰令當兵的,俗話謂之「充軍」。從征和歸附,固然是世代為兵,謫發亦然。身死之後,要調其繼承人,繼承人絕掉,還要調其親族去補充的,謂之「句丁」

閱讀全文

與明朝兵役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