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出版年限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出版年限

發布時間:2021-06-16 08:37:34

㈠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這是毛主席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背景下所寫的關於中國社會矛盾和革命對象、任務、動力及性質的政治著作。第一章對中國近百年的社會性質和矛盾作了詳盡分析。第二章論述了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性質和特點。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根據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明確了革命的任務和性質,分析了各階級、階層對革命的態度,制定了符合中國實際的戰略和策略,較系統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對推動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1)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出版年限擴展閱讀:

毛澤東指出:無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最基本的動力,農民階級是革命的主力軍,民族資產階級具有革命性與妥協性,必須對其採取又聯合又斗爭的態度。無產階級通過它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實現革命的領導權,在不同的情形下團結一切可能革命的階級和階層,組織革命的統一戰線,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根據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明確了革命的任務和性質,分析了各階級、階層對革命的態度,制定了符合中國實際的戰略和策略,較系統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對推動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㈡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寫的是什麼

所寫的關於中國社會矛盾和革命對象、任務、動力及性質的政治著作。
http://ke..com/view/669939.htm?reforce=%D6%D0%B9%FA%B8%EF%C3%FC%BA%CD%D6%D0%B9%FA%B9%B2%B2%FA%B5%B3&hold=synstd#sub125689

㈢ 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

1921年,受馬克思共產主義理論的影響,受蘇聯列寧領導下的十月革命勝利的感召,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成立了,從此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開始了。為了推翻封建主義,打倒軍閥,趕走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先後經歷兩次合作。其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無產階級戰勝了資本主義,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步入新的歷史階段——抓住經濟增長點,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㈣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寫於哪一年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寫於1921年,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

㈤ 中國共產黨一共革命了多長時間

這個問題在提法上使用「一共」來總結性的限定似乎並不太確切。
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就肩負起了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任,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共產黨又肩負起了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重任,如今,中國的社會主義僅僅是處在初級階段,新長征要走的路還很長,因此,中國共產黨肩負的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使命依然是任重道遠的,所以,在時間上還不能用「一共」來總結。

㈥ 《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主編是誰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是一九三九年冬季,由毛澤東和其他幾個在延安的同志合作寫作的一個課本。後來被收錄在《毛澤東選集》第二卷裡面,不是一個單獨的書,沒有主編。當然有沒有同名的其他作品就不得而知了,毛主席這個肯定是最有名的

㈦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內容和意義是什麼

一、<<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內容
這是毛澤東在抗日戰爭時期所寫的關於中國社會矛盾和革命對象、任務、動力及性質的政治著作。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現存兩章。
第一章對中國近百年的社會性質和矛盾作了詳盡分析。資本帝國主義侵入中國,一方面促使中國封建社會解體,促成了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因素,把一個封建社會變成了半封建的社會;另一方面,資本帝國主義又勾結封建勢力,壓迫和阻止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把一個獨立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國。資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的目的,不是要把中國變成資本主義國家,而是要將中國淪為半殖民地或殖民地。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第二章論述了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性質和特點。毛澤東認為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而帝國主義是中國人民的第一個和最凶惡的敵人;中國革命的敵人,不但有強大的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在一定時期還有勾結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資產階級反動派,這就使中國革命具有長期性和殘酷性的特點。革命的主要形式必須是武裝斗爭,革命力量只能在農村建立根據地;中國革命有可能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的道路。
當前革命的主要任務,一是推翻帝國主義壓迫的民族革命,二是推翻封建主義的民主革命,其中主要的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的民族革命。革命的性質不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的,而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但不是舊式的民主主義革命,而是特殊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幾個革命階級聯合的專政;它的前途不是資本主義,而是社會主義。
毛澤東指出:無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最基本的動力,農民階級是革命的主力軍,民族資產階級具有革命性與妥協性,必須對其採取又聯合又斗爭的態度。無產階級通過它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實現革命的領導權,在不同的情形下團結一切可能革命的階級和階層,組織革命的統一戰線,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二、意義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根據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明確了革命的任務和性質,分析了各階級、階層對革命的態度,制定了符合中國實際的戰略和策略,較系統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對推動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㈧ 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全文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是一九三九年冬季,由毛澤東和其他幾個在延安的同志合作寫作的一個課本。第一章《中國社會》,是其他幾個同志起草,經過毛澤東修改的。第二章《中國革命》,是毛澤東自己寫的。第三章,准備寫《黨的建設》,因為擔任寫作的同志沒有完稿而停止。但是這兩章,特別是第二章,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中仍然起了很大的教育作用。毛澤東在這個小冊子的第二章中關於新民主主義的觀點,在一九四○年一月他所寫的《新民主主義論》中大為發展了。

第一章 中國社會
第一節 中華民族

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大國家之一,它的領土和整個歐洲的面積差不多相等。在這個廣大的領土之上,有廣大的肥田沃地,給我們以衣食之源;有縱橫全國的大小山脈,給我們生長了廣大的森林,貯藏了豐富的礦產;有很多的江河湖澤,給我們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長的海岸線,給我們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從很早的古代起,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殖在這塊廣大的土地之上。
現在中國的國境:在東北、西北和西方的一部,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接壤。正北面,和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西方的一部和西南方,和阿富汗、印度、不丹、尼泊爾接壤。南方,和緬甸、越南接壤。東方,和朝鮮接壤,和日本、菲律賓鄰近。這個地理上的國際環境,給予中國人民革命造成了外部的有利條件和困難條件。有利的是:和蘇聯接壤,和歐美各主要帝國主義國家隔離較遠,在其周圍的國家中有許多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困難的是:日本帝國主義利用其和中國接近的關系,時刻都在迫害著中國各民族的生存,迫害著中國人民的革命。
我們中國現在擁有四億五千萬人口,差不多佔了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在這四億五千萬人口中,十分之九以上為漢人。此外,還有蒙人、回人、藏人、維吾爾人、苗人、彝人、壯人、仲家⑴人、朝鮮人等,共有數十種少數民族,雖然文化發展的程度不同,但是都已有長久的歷史。中國是一個由多數民族結合而成的擁有廣大人口的國家。
中華民族的發展(這里說的主要地是漢族的發展),和世界上別的許多民族同樣,曾經經過了若干萬年的無階級的原始公社的生活。而從原始公社崩潰,社會生活轉入階級生活那個時代開始,經過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直到現在,已有了大約四千年之久。在中華民族的開化史上,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藝術家,有豐富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時候,中國就有了指南針的發明⑵。還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經發明了造紙法⑶。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經發明了刻版印刷⑷。在八百年前,更發明了活字印刷⑸。火葯的應用⑹,也在歐洲人之前。所以,中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已有了將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
中華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勞著稱於世,同時又是酷愛自由、富於革命傳統的民族。以漢族的歷史為例,可以證明中國人民是不能忍受黑暗勢力的統治的,他們每次都用革命的手段達到推翻和改造這種統治的目的。在漢族的數千年的歷史上,有過大小幾百次的農民起義,反抗地主和貴族的黑暗統治。而多數朝代的更換,都是由於農民起義的力量才能得到成功的。中華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對外來民族的壓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這種壓迫。他們贊成平等的聯合,而不贊成互相壓迫。在中華民族的幾千年的歷史中,產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領袖。所以,中華民族又是一個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優秀的歷史遺產的民族。

㈨ 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讀後感,,要求1500字,

毛澤東,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湖南湘潭人。 1893年12月26日生於一個農民家庭。辛亥革命爆發後在起義的新軍中當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求學。畢業前夕和蔡和森等組織革命團體新民學會。五四運動前後接觸和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11月,在湖南創建共產主義組織。 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建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領導長沙、安源等地工人運動。1923年6月,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參加中央領導工作。1924年1月國共合作後,在國民黨第一、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都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曾在廣州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主編《政治周報》,主辦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 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後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著作,指出農民問題在中國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無產階級領導農民斗爭的極端重要性,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思想。 二屆三中全會合影(二排右三)
[2]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後,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緊急會議上,他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並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會後,到湖南、江西邊界領導秋收起義。接著率起義部隊上井岡山,發動土地革命,創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同朱德領導的起義部隊會師,成立工農革命軍(不久改稱紅軍)第四軍,他任黨代表、前敵委員會書記,朱德任軍長。以他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在國民黨政權統治比較薄弱的農村發展武裝斗爭,開創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和全國政權的道路。他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對這個問題從理論上作了闡述。 1930年5月,寫《反對本本主義》,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1930年8月,紅軍第一方面軍成立,任總政治委員。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選為主席。1933年1月,被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從1930年底起,同朱德領導紅一方面軍戰勝了國民黨軍隊的多次「圍剿」。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路線領導集團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以後,將毛澤東排斥於黨和紅軍的領導之外,他們執行不同的戰略和政策,導致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

㈩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讀後感

這本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的書,由黨史研究專家學者從開國元勛們的光輝革命歷程中采擷出人生精華。讀《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書,就是一次追本溯源的旅程。

書中為我們展現了在民族危亡、國家動亂、家園破碎的至暗時刻,以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登上歷史舞台,追尋為之奮斗一生的信仰理想。

在那個時代,開國元勛們在不同的地方秉持同樣的情懷做著同一件事,那就是帶著至誠報國為民信念,上下求索真理,完成了從滿腔熱忱的愛國主義青年到堅定的共產主義者的轉變。

書中所展現的開國元勛們的初心與使命鑄就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的純真底色,那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我們從書中可以感受到,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終其一生都在踐行初心與使命。他們的經歷雖然不同,但是他們初心與使命相同,都是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

書中告訴我們,開國元勛們無論身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哪個階段,無論處在順境還是逆境,始終堅守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與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相伴,在學習思考中不斷堅定初心。

書中告訴我們,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堅持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懈奮斗。



閱讀全文

與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出版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