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有效期是幾年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資格自頒發證書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三年。
❷ 企業成立時間 的認定依據是什麼
企業成立時間的認定依據是<<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上的成立日期。
❸ 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如果公司才成立一年,是否有成長性
企業想要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如果公司才成立一年的話,可能在成長性這方面就會沒有分數。因為成長性是要計算:第二年比第一年的成長,或者是第三年比第二年的成長。但是這個並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也做過一些成立一年的企業。它的成長性是零,但它在剩下的80分當中,如果能拿到71分,它一樣是可以通過高企驗的。比如企業有很多的發明專利,或者是它的其他方面做的**都比較扎實,它的專利的一個技術程度也比較高。它在這80分當中能拿到71分,它也是可以成功申報的。
❹ 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有效期是幾年
問: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有效期是幾年?根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內務總局關於修訂印發的容通知》(國科發火〔2016〕32號)規定:“ 第九條 通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其資格自頒發證書之日起有效期為三年。”
❺ 關於申辦高新企業「實際經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
一、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
(一)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三)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四)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
(五)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5%;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
(六)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於60%;
(七)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二、精準把握關鍵點
1、成立一個公歷年度以上的獨立企業法人。
2、擁有核心獨立知識產權。核心自主知識產權與主業密切相關,且為主業經營所需。
3、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八大領域:電子信息、生物與新醫葯、航空航天、新材料、搞技術服務、新能源與節能、資源與環境、先進製造與自動化。
4、研究開發活動是指,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社會科學、藝術或人文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活動。不包括企業對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或對某項科研成果直接應用等活動(如直接採用新的材料、裝置、產品、服務、工藝或知識等)。
5、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是指對其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范圍的產品(服務)。
6、主要產品(服務)是指高新技術產品(服務)中,擁有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且收入之和在企業同期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中超過50%的產品(服務)。
7、企業的研究開發費用是以單個研發活動為基本單位分別進行測度並加總計算的。企業應對包括直接研究開發活動和可以計入的間接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進行歸集,並填寫《工作指引》附件2《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中的「企業年度研究開發費用結構明細表」。
企業應按照「企業年度研究開發費用結構明細表」設置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用研究開發費用輔助核算賬目(也可以設置研發費用專賬核算),提供相關憑證及明細表,並按《工作指引》要求進行核算。
8、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是指企業通過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取得的產品(服務)收入與技術性收入的總和。對企業取得上述收入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應屬於《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其中,技術性收入包括:
(1)技術轉讓收入:指企業技術創新成果通過技術貿易、技術轉讓所獲得的收入;
(2)技術服務收入:指企業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和數據系統等為社會和本企業外的用戶提供技術資料、技術咨詢與市場評估、工程技術項目設計、數據處理、測試分析及其他類型的服務所獲得的收入;
(3)接受委託研究開發收入:指企業承擔社會各方面委託研究開發、中間試驗及新產品開發所獲得的收入。
9、總收入、銷售收入的計算。
總收入是指收入總額減去不征稅收入。
收入總額與不征稅收入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規定計算。
銷售收入為主營業務收入與其他業務收入之和。
主營業務收入與其他業務收入按照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口徑計算。
10、企業科技人員是指直接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以及專門從事上述活動的管理和提供直接技術服務的,累計實際工作時間在183天以上的人員,包括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
企業職工總數包括企業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在職人員可以通過企業是否簽訂了勞動合同或繳納社會保險費來鑒別;兼職、臨時聘用人員全年須在企業累計工作183天以上。
可以採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稅務機關等權威的第三方出具的證明材料,如:勞動合同備案證明、社會保險繳費單據、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證明、銀行代發工資表中的任意一項。
11、創新能力主要從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企業成長性等四項指標進行評價。
(1)知識產。要求Ⅰ類一項、Ⅱ類五項可以申報,知識產權有多個權屬人時,只能由一個權屬人在申請時使用。綜合考慮,建議的知識產權數量達到10項以上,成立三年以上的企業最好能達到15項目。
(2)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科技成果是指通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使用價值的成果。
科技成果類型: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軟體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葯、國家一級中葯保護品種、標准、檢測方法、技術規范以及有關文件規定的應納入的其他科技成果類型。但不包括技術訣竅。
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技成果進行的後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
成果轉化形式包括自行投資實施轉化,向他人轉讓該科技成果,許可他人使用該科技成果,以該科技成果作為合作條件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以該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出資比例,以及其他協商確定的方式(註明具體形式);
成果轉化結果包括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其他,要求註明具體名稱或簡要說明轉化內容;
證明材料包括證明是有效科技成果的材料和證明科技成果已轉化的材料。例如知識產權證書、標准文件、檢測方法文件、技術規範文件、科技獎勵證書、成果鑒定報告、科技立項報告、查新報告、檢測報告、生產批文、認證認可、資質證書、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用戶使用報告、銷售合同、技術轉讓合同、技術服務合同、發票等相關證明材料。
(3)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
企業需要提供日常的相關管理制度,如:研究開發組織管理制度、研發投入核算制度、研發中心成立文件、研發設備明細表、產學研協議、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與激勵獎勵制度、科技人員等激勵獎勵等。
三、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的稅收優惠及財政政策補助
1、獲得高新技術企業後企業所得稅稅率執行15%。
稅務總局2015年下發了《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76號),明確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一律實行備案管理方式。因此,企業在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後,不需經過稅務機關審批,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76號的要求備案即可。
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來源於境外的所得可以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即對其來源於境外所得可以按照15%的優惠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在計算境外抵免限額時,可按照15%的優惠稅率計算境內外應納稅總額。具體可參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高新技術企業境外所得適用稅率及稅收抵免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47號)。
2、職工教育經費。高新技術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准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目前該項政策對企業的注冊地沒有限制性要求。
四、重點加強加計扣除工作,以免後顧之憂。
從今年開始,高企材料上交後,稅務部門加大了對沒有做過加計扣除的企業重點稽查,在需企業提供專項審計研發費用與匯算清繳的研發費金額不一致的情況說明外,還要對企業的研發費用明細帳進行審核,甚至到企業進行實地帳務核實。
五、注重相關數據的勾稽關系
1、專項審計報告與年度審計報告的勾稽關系。重點關注年度審計報告附註中的研發費用描述是否與專項審計報告中的研發費一致問題。
2、研發費用核算問題。2016年前要求專賬核算,自從《關於修訂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科發火〔2016〕32號,簡稱《認定辦法》)及其工作指引發布後,企業可以採用輔助賬核算。要嚴格按照文件規定合理歸集研發費用。
對專項審計從生產成本中列支研發費的企業,稅務部門對高企評審具有一票否決權。
3、研發費用核算問題——資本化與費用化。請嚴格按照《無形資產會計准則》相關要求進行核算。
4、單位研發特點與會計科目使用問題
5、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數據不可逆轉 。要注意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相關數據與年度審計報告、專項審計報間的勾稽關系。
6、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問題。要注意研發費加計扣除、研發費核算、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專項審計報告、年度審計報告之間的數據勾稽。
7、各種申報材料間的相互勾稽、相互印證關系。
六、小結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是一項系統工程。在高企認定審核趨嚴的情況下,企業要吃透認定辦法及其工作指引,提前做好有關准備工作。如果遇到問題,可以請教有關部門或者外部的專業機構。
❻ 高新企業認定年限具體怎麼算
2021年不是高新技術企業了,需要重新認定了,
如果不想再認定高新技術企業,交稅要按照正常繳納,沒有優惠了,
雖然現在不想再認定高企了,但還是建議您按照高新那樣做賬,避免以後您企業又想申報高企了,到時再調賬也是很麻煩的,並且還有可能影響成功率,
❼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條件
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三)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四)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
(五)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5%;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
(六)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於60%;
(七)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7)高企認定公司成立期限擴展閱讀: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程序如下:
(一)企業申請
企業對照本辦法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注冊登記,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申請時提交下列材料:
1.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 證明企業依法成立的相關注冊登記證件;
3. 知識產權相關材料、科研項目立項證明、科技成果轉化、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等相關材料;
4. 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關鍵技術和技術指標、生產批文、認證認可和相關資質證書、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相關材料;
5. 企業職工和科技人員情況說明材料;
6.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和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並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7.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8. 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
(二)專家評審
認定機構應在符合評審要求的專家中,隨機抽取組成專家組。專家組對企業申報材料進行評審,提出評審意見。
(三)審查認定
認定機構結合專家組評審意見,對申請企業進行綜合審查,提出認定意見並報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企業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示 10個工作日,無異議的,予以備案,並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告,由認定機構向企業頒發統一印製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有異議的,由認定機 構進行核實處理。
❽ 我自己開的公司,成立兩年,如何申請高新企業申請高新企業有那些條件
去你公司注冊地找到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然後邀請他們去公司看看,同時提出來想申請高新企業,然後請他們想辦法,其實政府部門的優惠扶持政策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