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黨的紀律處分作出後幾天通知
黨的紀律處分條例相關規定:
第四十二條黨紀處分決定作出後,應當在一個月內向受處分黨員所在黨的基層組織中的全體黨員及其本人宣布,並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和組織關系將處分決定材料歸入受處分者檔案;對於受到撤銷黨內職務以上(含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的,還應當在一個月內辦理職務、工資等相應變更手續;涉及撤銷或者調整其黨外職務的,應當建議黨外組織及時撤銷或者調整其黨外職務。特殊情況下,經作出或者批准作出處分決定的組織批准,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辦理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② 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決定後送達時間超出一個月該怎麼辦
處分已經記錄,就算丟失了組織部也可以補發通知。所以你得確定送達不及時具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③ 行政處罰決定送達時間
行政處罰法第四十條 ;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後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④ 糾正錯誤的處分決定為什麼有時限
你是講公司企業的內部處分還是企事業單位公務員的處分。 如果是公司企業內部依據本單位的規章制度的處分,以公司內部規章制度為准,一般在處分決定上有日期,做出就生效;解除處分要等處分期限屆滿自動解除。比如,扣罰五個月的績效,則自作出日生效,扣罰夠5個月自動失效。 如果是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公務員的處分,根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但實際上,不同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的生效時間是不同的。 具體來講,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的生效有兩種方式: (1)不需要批準的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的生效時間。 對不需要批準的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自處分決定機關作出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之日起生效。 (2)對需要批準的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自批准機關批准之日起生效。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不同級別的行政機關公務員給予處分的許可權是不同的,如:監察機關對本級人民政府任命的人員,擬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處分的,由監察機關直接作出給予處分的監察決定,報本級人民政府備案;擬給予撤職、開除處分的,監察機關應當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處分意見,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由監察機關下達給予處分的監察決定。 在通常情況下,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的生效日期是處分決定機關作出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之日。但是,如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分決定機關在提出處分意見、解除處分意見後需要報有關機關批準的,那麼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的生效日期就是有關機關批准之日。同時,處分決定的生效日期還是受處分的行政機關公務員的受處分期間的起算日期。 這里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應當以處分決定機關作出之日或者有權批準的機關批准之日為生效日期,而不以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送達受處分人之日為生效日期。 原因是處分是一種內部行政行為,處分法律關系的這種特點決定這種關系的雙方不是處於權利義務對等的法律地位。行政機關處於管理者的領導地位,隸屬於它的行政機關公務員則處於被管理的地位,處分作為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的單方行政行為,有單方意志表示就能產生,它不像民事法律關系那樣需要取得雙方的同意。 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有權單方面作出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其按照法定程序作出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或者取得有權機關批準的日期,就是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生效日期,這是任免機關固有的權力,也是監察機關依法被賦予的權力,它不以被處分人的意志為轉移,也不以是否送達被處分人為生效的條件。 同時,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的執行也是行政機關單方面的事情,與被處分人的意志無關,當然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應當書面通知被處分人,但處分的生效時間、解除處分的生效時間並不以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送達的時間為起算時間。如果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以送達受處分人為生效,那麼,受處分人如果失蹤或者潛逃,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無法送達,則不生效,這實際上是否決了任免機關和監察機關的職權,顯然是錯誤的。(參考《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學習問答》,人民出版社
⑤ 『處分決定後一個月後送達符合規定嗎該怎麼辦
你沒有明確的規定,對處分決定的送達時間有一定的規定
⑥ 處分決定作出時間是指會議時間還是發文時間
根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但實際上,不同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的生效時間是不同的。
具體來講,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的生效有兩種方式:
(1)不需要批準的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的生效時間。對不需要批準的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自處分決定機關作出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之日起生效。
(2)對需要批準的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自批准機關批准之日起生效。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不同級別的行政機關公務員給予處分的許可權是不同的,如:監察機關對本級人民政府任命的人員,擬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處分的,由監察機關直接作出給予處分的監察決定,報本級人民政府備案;擬給予撤職、開除處分的,監察機關應當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處分意見,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由監察機關下達給予處分的監察決定。
在通常情況下,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的生效日期是處分決定機關作出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之日。但是,如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分決定機關在提出處分意見、解除處分意見後需要報有關機關批準的,那麼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的生效日期就是有關機關批准之日。同時,處分決定的生效日期還是受處分的行政機關公務員的受處分期間的起算日期。
這里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應當以處分決定機關作出之日或者有權批準的機關批准之日為生效日期,而不以處分決定、解除處分決定送達受處分人之日為生效日期。
⑦ 處分時間和向本人送達時間一樣嗎
這個不一定的,如果是電子郵件送的話,會比處分時間先到達,如果是紙質版的話,會比處分時間後到達。
⑧ 行政處罰決定作出後什麼時間送達
1、簡易程序下行政處罰決定書是當場給當事人的。
2、一般程序下行政處罰決定書是在七日內送達給當事人的。
具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定如下:
1、第三十四條 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當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身份證件,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當場交付當事人。
前款規定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行政處罰依據、罰款數額、時間、地點以及行政機關名稱,並由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執法人員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必須報所屬行政機關備案。
2、四十條 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後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8)處分決定送達期限擴展閱讀:
行政處罰有效的依據
1、主體合法,即具備實施該行政處罰的主體資格。合法的行政主體具有以下特徵:依法享有行政職權;以自己的名義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對其行使職權的行為對外獨立承擔法律責任。各級監督管理機構的內設部門、黨的機構不具備上述三個特徵,不能做為行政處罰的主體。
2、權力是法律,行政處罰必須在法律許可權范圍內實施。超過法定許可權是超越許可權並且無效。法定權力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法律法規賦予監管機構的監督和管理權力;第二,根據法律法規的授權和履行職責的需要,在系統內分配和安排現有的行政職能。
3、內容合法。行政處罰必須有明確的法律依據。 「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不能作出」;必須正確適用法律法規,必須適用當時有效通過的法律依據。作出處罰的決定必須以違法事實為依據,並且必須有足夠的,客觀的,法律上確鑿的證據證明非法事實。
4、程序合法。《行政處罰法》規定的程序制度主要包括告知制度、聽證制度、調查和做出決定相分離制度以及罰款決定和收繳相分離制度,在處罰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
⑨ 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幾天
1、簡易程序下行政處罰決定書是當場給當事人的。
2、一般程序下行政處罰決定書是在七日內送達給當事人的。
具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定如下:
1、第三十四條 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當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身份證件,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當場交付當事人。
前款規定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行政處罰依據、罰款數額、時間、地點以及行政機關名稱,並由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執法人員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必須報所屬行政機關備案。
2、四十條 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後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9)處分決定送達期限擴展閱讀
《當場行政處罰決定書》是行政管理機關執法人員按照行政處罰簡易程序,對案情簡單、違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違法案件依法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法律文書。
採用簡易程序處罰違法行為時,執法人員按照事先製作好的當場處罰決定書填寫有關內容,而不通過立案審批等一般程序,節省了時間,便於提高效率,也有利於及時制止違法行為。
該文書製作的依據是《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規定:「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50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