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病例有效期

病例有效期

發布時間:2020-12-15 03:04:13

㈠ 特殊病例補貼每年會不會清零

不會清零、但特殊病補貼有效期一般只有3年、也就是說到第三年必須重新辦理

㈡ 醫療事故處理的有效期是多久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七條 「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㈢ 請問一般醫院保留病例幾年

正規的醫院是保留到病人逝世(意外-----非正常死亡不算)

像不正規的千差萬別
病例討論制度

病例討論制度
(一)臨床病例(臨床病理)討論
1.醫院應選擇適當的在院或已出院(或死亡)的病例舉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臨床病例(臨床病理)討論會。
2.臨床病例(臨床病理)討論會,可以一科舉行,也可以幾科聯合舉行。有條件的醫院與病理科聯合舉行時,稱「臨床病理討論會」。
3.每次醫院臨床病例(臨床病理)討論會時,必須事先做好准備,負責主治的科應將有關材料加以整理,盡可能作出書面摘要,事先發給參加討論的人員,預作發言准備。
4.開會時由主治科科主任或主治醫師主持,負責介紹及解答有關病情、診斷、治療等方面的問題並提出分析意見(病歷由住院醫師報告)。會議結束時由主持人作總結。
5.臨床病例(臨床病理)討論會應有記錄,可以全部或摘要歸入病歷內。
(二)出院病例討論
1.有條件的醫院應定期(每月1~2次)舉行出院病例討論會,作為出院病歷歸檔的最後審查。
2.出院病例討論會可以分科舉行(由主任主持)或分病室(組)舉行(由主治醫師主持),經管的住院醫師和實習醫師參加。
3.出院病例討論會對該期間出院的病歷依次進行審查。
①記錄內容有無錯誤或遺漏。
②是否按規律順序排列。
③確定出院診斷和治療結果。
④是否存在問題,取得哪些經驗教訓。
4.一般死亡病例可與其他出院病例一起討論,但意外死亡病例不論有無醫療事故,均應單獨討論。
(三)疑難病例討論會: 凡遇疑難病例, 由科主任或主治醫師主持,有關人員參加,認真進行討論,盡旱明確診斷,提出治療方案。
(四)術前病例討論會: 對重大、 疑難及新開展的手術,必須進行術前討論。由科主任或主治醫師主持, 手術醫師、麻醉醫師、護士長、護士及有關人員參加
。 訂出手術方案、術後觀察事項、護理要求等。討論情況記入病歷。一般手術,
也要進行相應討論。
(五)死亡病例討論會: 凡死亡病例, 一般應在死後一周內召開,特殊病例應及時討論。屍檢病例,待病理報告後進行,但不遲於二周。 由科主任主持, 醫護和有關人員參加,必要時,請醫務科派人參加。討論情況記入病歷。

查對制度
(一)臨床科室
1.開醫囑、 處方或進行治療時, 應查對病員姓名、 性別、 床號、住院號(門診號)。
2.執行醫囑時要進行「三查七對」:擺葯後查;服葯、注射、處置前查;服葯、注射處置後查。對床號、姓名和服用葯的葯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
3.清點葯品時和使用葯品前,要檢查質量、標簽、失效期和批號,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給葯前,注意詢問有無過敏史;使用毒、麻、限劇葯時要經過反復核對;靜脈給葯要注意有無變質,瓶口有無松動、裂縫;給多種葯物時,要注意配伍禁忌。
5.輸血前,需經兩人查對,無誤後,方可輸入;輸血時須注意觀察,保證安全。
(二)手術室
1.接病員時,要查對科別、床號、姓名、性別、診斷、手術名稱、術前用葯。
2.手術前,必須查對姓名、診斷、手術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葯。
3.凡進行體腔或深部組織手術,要在術前與縫合前清點所有敷料和器械數。
(三)葯房
1.配方時,查對處方的內容、葯物劑量、配伍禁忌。
2.發葯時,查對葯名、規格、劑量、用法與處方內容是否相符;查對標簽(葯袋)與處方內容是否相符;查對葯品有無變質,是否超過有效期;查對姓名、年齡,並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項。
(四)血庫
1.血型鑒定和交叉配血試驗, 兩人工作時要「雙查雙簽」, 一人工作時要重做一次。
2.發血時,要與取血人共同查對科別、病房、床號、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試驗結果、血瓶號、采血日期、血液質量。
(五)檢驗科
1.採取標本時,查對科別、床號、姓名、檢驗目的。
2.收集標本時,查對科別、姓名、性別、聯號、標本數量和質量。
3.檢驗時,查對試劑、項目,化驗單與標本是否相符。
4.檢驗後,查對目的、結果。
5.發報告時,查對科別、病房。
(六)病理科
1.收集標本時,查對單位、姓名、性別、聯號、標本、固定液。
2.製片時,查對編號、標本種類、切片數量和質量。
3.診斷時,查對編號、標本種類、臨床診斷、病理診斷。
4.發報時,查對單位。
(七)放射線科
1.檢查時,查對科別、病房、姓名、年齡、片號、部位、目的。
2.治療時,查對科別、病房、姓名、部位、條件、時間、角度、劑量。
3.發報告時,查對科別、病房。
(八)理療科及針灸室
1.各種治療時,查對科別、病房、姓名、部位、種類、劑量、時間、皮膚。
2.低頻治療時,並查對極性、電流量、次數。
3.高頻治療時,並檢查體表、體內有無金屬異常。
4.針刺治療前,檢查針的數量和質量,取針時,檢查針數和有無斷針。
(九)供應室
1.准備器械包時,查對品名、數量、質量、清潔度。
2.發器械包時,查對名稱、消毒日期。
3.收器械包時,查對數量、質量、清潔處理情況。
(十)特殊檢查室
(心電圖、腦電圖、超聲波、基礎代謝等)
1.檢查時,查對科別、床號、姓名、性別、檢查目的。
2.診斷時,查對姓名、編號、臨床診斷、檢查結果。
3.發報告時查對科別、病房。
其他科室亦應根據上述要求精神,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對制度。

病歷書寫制度
(一) 病歷記錄應用鋼筆書寫,力求通順、完整、簡練、准確,字跡清楚、整潔,不得刪改、倒填、剪貼。醫師應簽全名。
(二) 病歷一律用中文書寫,無正式譯名的病名,以及葯名等可以例外。診斷、手術應按照疾病和手術分類名稱填寫。
(三) 門診病歷的書寫要求:
1.要簡明扼要。病員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籍貫、工作單位或住所由掛號室填寫。主訴、現病史、既往史, 各種陽性體征和必要的陰性體征, 診斷或印象診斷及治療、處理意見等均需記載於病歷上,由醫師書寫簽字。
2.間隔時間過久或與前次不同病種的復診病員。一般都應與初診病員同樣寫上檢查所見和診斷,並應寫明「初診」字樣。
3.每次診察,均填寫日期,急診病歷應加填時間。
4.請求他科會診,應將請求會診目的及本科初步意見在病歷上填寫清楚。
5.被邀請的會診醫師應在請求會診的病歷上填寫檢查所見、 診斷和處理意
見並簽字。
6.門診病員需要住院檢查和治療時,由醫師簽寫住院證,並在病歷上寫明住院的原因和初步印象診斷。
7.門診醫師對轉診病員應負責填寫轉診病歷摘要。
(四) 住院病歷的書寫要求:
1.新入院病員必須填寫一份完整病歷,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籍貫、工作單位或住所、主訴、現病史、既往史、家族史、 個人生活史、 女病人月經史、生育史、體格檢查、化驗檢查、特殊檢查、小結、初步診斷、治療處理意見……等,由醫師書寫簽字。
2.書寫時力求詳盡、整齊、准確,要求入院後24小時內完成,急診應即刻檢查填寫。
3.病歷由實習醫師負責填寫,經住院醫師審查簽字,並做必要的補充修改,住院醫師另寫住院記錄(入院志)。如無實習醫師時則由住院醫師填寫病歷。主治醫師應審查修正並簽字。
4.再次入院者應寫再次入院病歷。
5.病員入院後,必須於24小時內進行擬診分析,提出診療措施,並記於病程記錄內。
6.病程記錄(病程日誌)包括病情變化、檢查所見、鑒別診斷、上級醫師對病情的分析及診療意見、治療過程和效果。凡施行特殊處理時要記明施行方法和時間。病程記錄一般應每天記錄一次,重危病員和驟然惡化病員應隨時記錄。病程記錄由經治醫師負責記載,主治醫師應有計劃地進行檢查,提出同意或修改意見並簽字。
7.科內或全院性會診及疑難病症的討論,應做詳細記錄。請他科醫師會診由會診醫師填寫記錄並簽字。
8.手術病員的術前准備、術前討論、手術記錄、麻醉記錄、術後總結,均應詳細地填入病程記錄內或另附手術記錄單。
9.凡移交病員均需由交班醫師作出交班小結填入病程記錄內。階段小結由經治醫師負責填入病程記錄內。
10.凡決定轉診、轉科或轉院的病員,經治醫師必須書寫較為詳細的轉診、轉科、或轉院記錄,主治醫師審查簽字。轉院記錄最後由科主任審查簽字。
11.各種檢查回報單應按順序粘貼, 各種病情介紹單或診斷證明書亦應附
於病歷上。
12.出院總結和死亡記錄應在當日完成。出院總結內容包括病歷摘要及各項檢查要點、 住院期間的病情轉變及治療過程、效果、 出院時情況、出院後處理方針和隨診計劃(有條件的醫院應建立隨診制度)由經治醫師書寫,主治醫師審查簽字。死亡記錄除病歷摘要、治療經過外,應記載搶救措施、死亡時間、死亡原因由經治醫師書寫,主治醫師審查簽字。凡做病理解剖的病員應有詳細的病理解剖記錄及病理診斷。死亡病歷討論也應做詳細記錄。
13.中醫、中西醫結合病歷應包括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斷和治療內容。

㈣ 當時生孩子手續不全,沒開出生證,醫院留了病例,病例有效期是多久

最長半年,快去把出生證明辦了。不然辦不上戶口

㈤ 住院病歷保存多少年,門診病歷保多少年

分別為30年和15年。

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五十三條規定:醫療機構的門診病歷的專保存期不得少屬於十五年;住院病歷的保存期不得少於三十年。標有醫療機構標識的票據和病歷本冊以及處方箋、各種檢查的申請單、報告單、證明文書單、葯品分裝袋、制劑標簽等不得買賣、出借和轉讓

醫療機構不得冒用標有其他醫療機構標識的票據和病歷本冊以及處方箋、各種檢查的申請單、報告單、證明文書單、葯品分裝袋、制劑標簽等。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標准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實施醫療質量保證方案,確保醫療安全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5)病例有效期擴展閱讀:

病歷的相關要求規定:

1、醫療機構應當定期檢查、考核各項規章制度和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的執行和落實情況。

2、醫療機構應當經常對醫務人員進行「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與考核,把「嚴格要求、嚴密組織、嚴謹態度」落實到各項工作中。

3、醫療機構應當組織醫務人員學習醫德規范和有關教材,督促醫務人員恪守職業道德。

㈥ 有沒有哪種軟體可以查病歷既往史的謝謝!

易軟門診管理系統它整合了整個門診的劃價收費、財務管理、病歷管理、處方管理、健康檔案、門診日誌、臨床分析、葯房及進銷存一體化的管理系統。
還可以進行療程自動提醒自建處方等功能。對病人的多張電子照片進行察看、對比,使你快速方便的了解病人的治療效果。

具體來說,本系統具有下面幾個特點:
1. 操作簡單方便,易學易用,人性化,簡潔,美觀,大方標準的用戶界面。 -
2.系統可支持自建葯物類型庫、葯物庫、處方等。
3. 可保存大量日常門診病歷、病歷模版、處方、經驗方、歷史處方、病人的健康檔案,化驗資料及一段時間的化驗分析統計,可以隨時調用,也便於學習、總結與提高。
4. 各種自動化功能方便快捷,免除您手工輸入字元的繁瑣。
5. 復診患者查詢、診療簡單方便,可通過多種方式查找定位患者,譬如:姓名、地址等。
6. 對庫房的葯品自動進行助記碼的添加。
7. 可實現病人電子照片及文書一類文件添加,從而進行察看、對比,及時了解病人的治療效果。
8. 對病人的治療療程實現自動提醒的功能,還可對診療的患者進行臨床分析。
9. 對一些禁忌葯品的可進行提示警告。
10. 病歷、處方的自定義設置、列印預覽和列印。免卻手工寫病歷和處方的煩惱。
11、病歷填寫後可自動生成門診日誌。
12.處方的保存及歷史處方的瀏覽。
13.對於一些不用開處方的患者,也可實現電腦劃價收費。
14.電腦開處方後,直接可實現劃價收費,免去你二次輸入信息的煩惱。
15.對於暫時不進行劃價收費的患者,可進行掛帳;病人上次欠賬,在這次就診時系統能發出提醒,顯示欠賬信息.
16.日、月、銷售單據以及銷售明細的營業數據的准確、快捷、方便的統計分析。
17.完整的葯房進銷存(進貨、退貨、庫存檔點、有效期報警、消耗品出庫及銷售、庫存報警、庫存查詢以及供貨商等)管理;查詢、統計所有單據簡單快捷;所有的單據可通過電腦列印,免去你手工單據的麻煩。
18. 完善的系統手工、自動備份功能;安全、穩定的可操作性:錯誤操作提示功能;縝密的軟體許可權分配,防止有人錯誤操作,修改數據:具有保密性及其具備升級功能以及操作員操作日誌。
19、所有的營業報表支持自定義設計。
20、解決交換班時因為不同收費員處理營業額的煩惱。
21、帶有財務管理模塊,讓你輕松的分析出庫存情況、日月年毛利和成本以及每類或每種葯品的銷售額、毛利和成本以及針對每位病人的利潤情況。
22、可按照應收,實收,優惠,利潤和成本來統計 各科室和醫生的工作量。

㈦ 病歷的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了加強醫療機構病歷管理,保證病歷資料客觀、真實、完整,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病歷是指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字、符號、圖表、影像、切片等資料的總和,包括門(急)診病歷和住院病歷。
第三條 醫療機構應當建立病歷管理制度,設置專門部門或者配備專(兼)職人員,具體負責本機構病歷和病案的保存與管理工作。
第四條 在醫療機構建有門(急)診病歷檔案的,其門(急)診病歷由醫療機構負責保管;沒有在醫療機構建立門(急)診病歷檔案的,其門(急)診病歷由患者負責保管。住院病歷由醫療機構負責保管。
第五條 醫療機構應當嚴格病歷管理,嚴禁任何人塗改、偽造、隱匿、銷毀、搶奪、竊取病歷。
第六條 除涉及對患者實施醫療活動的醫務人員及醫療服務質量監控人員外,其他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擅自查閱該患者的病歷。因科研、教學需要查閱病歷的,需經患者就診的醫療機構有關部門同意後查閱。
閱後應當立即歸還。不得泄露患者隱私。
第七條 醫療機構應當建立門(急)診病歷和住院病歷編號制度。門(急)診病歷和住院病歷應當標注頁碼。
第八條 在醫療機構建有門(急)診病歷檔案患者的門(急)診病歷,應當由醫療機構指定專人送達患者就診室;患者同時在多科室就診的,應當由醫療機構指定專人送達後續就診科室。在患者每次診療活動結束後24小時內,其門(急)診病歷應當收回。
第九條 醫療機構應當將門(急)診患者的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等在檢查結果出具後24小時內歸入門(急)診病歷檔案。
第十條 在患者住院期間,其住院病歷由所在病區負責集中、統一保管。病區應當在收到住院患者的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等檢查結果後24小時內歸入住院病歷。住院病歷在患者出院後由設置的專門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負責集中、統一保存與管理。
第十一條 住院病歷因醫療活動或復印、復制等需要帶離病區時,應當由病區指定專門人員負責攜帶和保管。
第十二條 醫療機構應當受理下列人員和機構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的申請:(一)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二)死亡患者近親屬或其代理人;(三)保險機構。
第十三條 醫療機構應當由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負責受理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的申請。受理申請時,應當要求申請人按照下列要求提供有關證明材料:(一)申請人為患者本人的,應當提供其有效身份證明;(二)申請人為患者代理人的,應當提供患者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明、申請人與患者代理關系的法定證明材料;(三)申請人為死亡患者近親屬的,應當提供患者死亡證明及其近親屬的有效身份證明、申請人是死亡患者近親屬的法定證明材料;(四)申請人為死亡患者近親屬代理人的,應當提供患者死亡證明、死亡患者近親屬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明,死亡患者與其近親屬關系的法定證明材料,申請人與死亡患者近親屬代理關系的法定證明材料;(五)申請人為保險機構的,應當提供保險合同復印件,承辦人員的有效身份證明,患者本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證明材料;患者死亡的,應當提供保險合同復印件,承辦人員的有效身份證明,死亡患者近親屬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證明材料。合同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四條 公安、司法機關因辦理案件,需要查閱、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的,醫療機構應當在公安、司法機關出具採集證據的法定證明及執行公務人員的有效身份證明後予以協助。
第十五條 醫療機構可以為申請人復印或者復制的病歷資料包括:門(急)診病歷和住院病歷中的住院志(即入院記錄)、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治療)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報告、護理記錄、出院記錄。
第十六條 醫療機構受理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申請後,應當在醫務人員按規定時限完成病歷後予以提供。
第十七條 醫療機構受理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申請後,由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通知負責保管門(急)診病歷檔案的部門(人員)或者病區,將需要復印或者復制的病歷資料在規定時間內送至指定地點,並在申請人在場的情況下復印或者復制。復印或者復制的病歷資料經申請人核對無誤後,醫療機構應當加蓋證明印記。
第十八條 醫療機構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可以按照規定收取工本費。
第十九條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醫療機構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應當在患者或者其代理人在場的情況下封存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等。封存的病歷由醫療機構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保管。封存的病歷可以是復印件。
第二十條 門(急)診病歷檔案的保存時間自患者最後一次就診之日起不少於15
年。
第二十一條 病案的查閱、復印或者復制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 本規定由衛生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三條 本規定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㈧ 如果保險公司要查病歷的話,十年前的病歷能查到嗎

  1. 是可以的,保險公司一般性都是通過投保者的身份證號進他們公司的定點醫院查,這些醫院都是大醫院,很容易查到的。

  2. 並且現在好多地方都在建健康管理中心,以後這個就是保險公司合作的地方,而這個健康管理中心是和所有醫院聯網的,以後只要你去醫院的病例都會有保存的,都是可以查到的。

(8)病例有效期擴展閱讀:

第五十一條 醫療機構的印章、銀行帳戶、牌匾以及醫療文件中使用的名稱應當與核准登記的醫療機構名稱相同;使用兩個以上的名稱的,應當與第一名稱相同。

第五十二條 醫療機構應當嚴格執行無菌消毒、隔離制度,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處理污水和廢棄物,預防和減少醫院感染。

第五十三條 醫療機構的門診病歷的保存期不得少於十五年;住院病歷的保存期不得少於三十年。

第五十四條 標有醫療機構標識的票據和病歷本冊以及處方箋、各種檢查的申請單、報告單、證明文書單、葯品分裝袋、制劑標簽等不得買賣、出借和轉讓。

第五十五條 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標准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實施醫療質量保證方案,確保醫療安全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第五十六條 醫療機構應當定期檢查、考核各項規章制度和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的執行和落實情況。

第五十七條 醫療機構應當經常對醫務人員進行「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與考核,把「嚴格要求、嚴密組組、嚴謹態度」落實到各項工作中。

第五十八條 醫療機構應當組織醫務人員學習醫德規范和有關教材,督促醫務人員恪守職業道德。

第五十九條 醫療機構不得使用假劣葯品,過期和失效葯品以及違禁葯品。

第六十條 醫療機構為死因不明者出具的《死亡醫學證明書》,只作是否死亡的診斷,不作死亡原因的診斷。如有關方面要求進行死亡原因診斷的,醫療機構必須指派醫生對屍體進行解剖和有關死因檢查後方能作出死因診斷。

第六十一條 醫療機構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對患者實行保護性醫療措施,並取得患者家屬和有關人員的配合。

㈨ 在多長時間內補開的醫院診斷書才有法律效力的

不管多長時間內補開的醫院診斷書都有法律效力。

醫療證明的效力:

一、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證據的特徵有:合法性、客觀性、關聯性。醫療診斷證明作為證據一種,也必須同時具備「三性」時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法院在審理當中,應嚴格認證。

1、診斷證明的合法性:診斷證明一般要求縣級以上醫療單位出具,有的鄉鎮等醫院出具醫療診斷證明比較隨意,因此需要一定核實。如:根據法律、法規規定,必須是傷者就醫的醫院才能出具診斷證明,必須出具證明的經辦人是療傷者的主治醫生,診斷證明必須明確。

否則,診斷證明的合法性存在瑕疵,難以認定。對具有違法行為的醫院證明,經查實應認定為偽證,屬無效證據,輕者對當事人予以批評教育,重者予以罰款、拘留。

2、診斷證明的客觀性。出具診斷證明的醫院應建醫療檔案,人民法院可到醫院核實病歷、處方,印證診斷證明書的真偽。

否則,診斷證明的客觀性難以認定。對不客觀的醫院證明,在查清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作出合情合理的解決。

3、診斷證明的關聯性。診斷證明應確定因果關系,既確定是因交通事故導致!診斷證明內容不得自相矛盾,如前面說痊癒出院,後又說應再定期就診、建議轉院治療等。對此,應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作出處理。

二、賠償義務人對診斷證明及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證明責任。交通事故受害人擅自住院、轉院、自購葯品、超過醫療通知的出院日期而拒不出院、擅自在指定醫院以外多處就醫、治療非交通事故損傷或疾病所花費的醫療費用,便不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醫療費范疇內。

(9)病例有效期擴展閱讀:

證明醫療費用方面的證據

當事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需要治療的,就會產生相關醫療費用。醫療費是指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造成人身損害,因治療所受的損傷或損傷所引起的疾病所花費的費用,另外還包括身體復原所花費的必要的康復費、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後續治療費、整容費等。

醫療費主要包括掛號費、、住院費、治療費、手術費、檢查費、器械遇等。能夠證明上述費用的證據包括醫療費收據(收費憑證)、費用明細表、處方、醫囑、診斷證明書、轉院證明等。這里的收據(收費憑證)應是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合法憑證,如醫院開具的正式收據等。

在確定醫療費用時,收據收費的項目應與醫生處方以及傷者的病情診斷均相符,應具有一致性,以防止在治療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傷情時,「搭便車」治療其他疾病。另外也要剔除一些不合理的支出項目。

後續治療費、整容費、必要的康復費等,必須附有相應的診斷證明,且診斷證明中對所需費用的數額應予明確。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㈩ 傷殘鑒定所用的病例應該是什麼時候的有效

傷殘鑒定時需要提供病例以及醫療記錄。需要員工的首次病例,同時需要專出院時在醫院列印整屬套的醫療記錄。

無論通何種委託方式,傷者都要提供相關材料。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材料是否完整、充分、真實,直接關繫到司法鑒定機構是否會受理。材料越充分、完整越有利於司法鑒定機構對傷者的傷情做出公平、公正、合理的傷殘級別。
1、入院記錄
2、出院記錄;
3、出院小結;
4、病歷本;
5、疾病診斷證明書;
6、損傷初期和治療終結後的X片、CT及診斷報告;
7、交通事故認定書;
8、交通事故傷者身份證或戶口本;
9、傷殘鑒定委託書(若對治療尚未終結或者出院的傷者,因調解需提供鑒定等級而提前做傷殘鑒定的情況,應當在傷殘鑒定委託書中予以說明)。

閱讀全文

與病例有效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