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二十年追訴期限

二十年追訴期限

發布時間:2021-06-10 05:53:57

❶ 20年的訴訟時效可以延長嗎

20年屬於法律規定的最長的訴訟時效,一般情況下不能延長,但有特殊情況的可以延長。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最長訴訟時效】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最高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
169、權利人由於客觀的障礙在法定訴訟時效期間不能行使請求權的,屬於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的「特殊情況」。
175、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可以適用民法通則有關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的「二十年」訴訟時效期間,可以適用民法通則有關延長的規定,不適用中止、中斷的規定。

❷ 為什麼設定追訴時效二十年

摘自互聯網:
1、有利於實現刑罰的真正目的。刑罰的真正目的,並不是為了實行報復主義,為了懲辦而懲辦,而是為了通過懲罰犯罪分子,使其得到教育改造,變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化有害為無害,從而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如果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後,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沒有受到追訴,也沒有再犯罪,至少可以說這個犯罪分子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他過著與其他人一樣的正常生活,對社會已經是無害了。如果在這時候再對他進行追訴並處以刑罰,不僅對於他本人來說是不必要的,起不到刑罰的特殊預防作用,而且會得不到社會的理解和支持,收不到通過懲罰犯罪來教育群眾的一般預防效果,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2、有利於及時打擊現行犯罪活動。現行的各種犯罪活動,直接危害著社會的治安和國家經濟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對社會的安定影響最大。因此,對司法機關來說,打擊現行犯罪活動是頭等重要的任務。那些多年以前發生的刑事案件,經過的時間越長,越難以調查取證,甚至已經根本無法取到證據,在此情況下,如果拖著陳年老賬不放,勢必牽涉大量警力、物力,影響司法機關集中力量打擊現行犯罪活動。因此,規定追訴時效,可以使犯罪分子能夠在法律規定的追訴時效內受到應有懲罰,也會促使司法機關加強工作力度,提高辦案效率,及時偵破案件,追究罪犯。
3、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團結。許多案件在經過較長時間以後,被害人的傷心與仇恨情緒已經逐漸平復或淡忘,有的甚至已經與犯罪分子之間和睦相處,彼此過著融洽的生活,刑法規定追訴時效制度可以起到維護和穩定這種正常關系的作用。如果此時再進行追訴,會使這種關系重新緊張起來,也使那些曾經犯罪的人終身惶惶不安,不能安心於工作、生產和生活,甚至會有「破罐破摔」的念頭,引發新的犯罪動機,從兩方面來說都不利於社會的安定團結。

❸ 刑事案件的追訴期限

追訴時效是刑法規定的司法機關追究犯罪人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過回法定追訴時效期限的答,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予起訴,或者宣告無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5年。二、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0年。三、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5年。四、法定最高刑為 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後,仍然可以追訴。

❹ 啥情況可以二十年的追訴期啊

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根據這一規定,最長的訴訟時效的期間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時效最長也是二十年,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閱讀全文

與二十年追訴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