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工傷起訴時效是多久
工傷,又稱為產業傷害、職業傷害、工業傷害、工作傷害,是指勞動者在從事職內業活動或者與容職業活動有關的活動時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傷害和職業病傷害。各種致殘情況大致分為三類:(1)器官損傷;(2)功能障礙;(3)職業病損傷;工傷認定的時效由用人單位進行申請的為事發起三十日,如單位不履行義務,由個人進行申請的則為事發起一年內。工傷等級鑒定時間《工傷保險條例》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工傷鑒定結果出來後,一年內申請賠償,否則就過了訴訟時效。一旦過了訴訟時效,再要求賠償,就沒有法律依據了。
2. 工傷要到法院起訴期限多少一年後可以嗎
工傷分成幾個階段:
1、工傷發生後的認定階段。這期間企業應在1月內提報工傷,專企業不提報的屬,員工應在1年內自行申報;
超過一年就過期了。
2、工傷待遇,
申報工傷的,除一次性就業在離職時由企業支付,其他基本都是基金承擔的。這個費用在離職時支付,離職後超過1年未主張的超過訴訟時效,仲裁/法院不處理;
企業未辦理工傷保險的,由企業按照工傷待遇承擔。
3. 工傷賠償的訴訟時效為幾年
訴訟時效為三年。
1:根據《條例》等相關的規定,訴訟或仲裁申請時效可以分兩種情況傷情不嚴重的,自停工留薪期滿起計算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即自傷者受傷之日起滿12個月計算(特殊情況24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的,應當為作出司法鑒定之日起計算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
2:對於人身損害賠償的一般訴訟時效,最值得研究的是期間的起始計算,而對於人身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容易的,對於人身損害賠償時效的起算卻是復雜的,這是因為受害人必須在起訴前知道自己所受財產損失的具體數額,否則無法起訴。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4月2日)第168條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4:根據《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民事立法的訴訟時效制度,是勝訴權消滅,即訴訟時效屆滿,權利人消滅(喪失)的只是勝訴權,而不消滅起訴權(訴權),更不消滅實體權利。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與此相同,《民法通則》有關訴訟時效的各項規定,如各類訴訟時效、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和延長,沒有特別規定的均執行《民法通則》。
4. 工傷賠償有沒有訴訟期限
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二、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三、勞動保障部門進行審核版認定。四、勞動和權社會保障部門作出工傷認定決定。五、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提起復議或行政訴訟。六、申請勞動能力鑒定。七、就工傷賠償事項與用人單位協商,協商不成的,應及時申請勞動仲裁。八、當事人一方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九、對一審判決不服的,15日內提出上訴。二審判決為終審判決,送達後發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