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執行異議被駁回後,在上級法院申請復議,這個復議過程有無期限限制
法律規定執行異抄議的復議期限襲是一個月,可以延長一個月。有些比較復雜的案件實際上2個月都辦不出來,特別是涉及異議成立或和其它案件相關聯。申請復議人一方面要催,另一方面也要理解。你可以搜索一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的若干規定》,上面都有法律條文規定的。
㈡ 行政復議決定做出後,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
這條是針對申請人的,在復議決定書上會寫多少時間內履行或者不服復議起訴的內時間規定。
如果容超期申請人任然不作為的,就按照這個法條,司法機關就依法強制執行了
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
第五十二條第三人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依照行政復議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處理。
㈢ 行政復議決定的執行期限問題,求高手解答
1、根據你說的情況,按照行政復議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復議機關在判決書中應當「責令被申請人XX分局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復議機關沒有規定期限,這可能應當是他們工作上的失誤,你可以向復議機關提出。
「治安案件屬於有規定期限的,還是未規定的期限的」問題,《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令第88號)對此作了很具體的規定,如第一百四十一條:「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其他行政案件,有法定辦案期限的,按照法定期限辦理。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檢測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2、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責令被申請人15日內履行復議決定。行政復議決定書只是告知被申請人XX分局救濟途經和時限,這得分兩種情況:一是如果被申請人在收到復議決定書15日內不起訴,那麼,你可以理解為被申請人應當在15日內履行復議決定,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如果被申請人不服法院判決,提起行政訴訟,那就只能等法院判決後才能確定。
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不能認為是復議決定書的落款日期。復議決定書的落款日期是復議機關作出復議決定的日期,一般來講,要早於收到復議決定書的時間,因為復議決定書送達到被申請人簽收需要一定的時間。
㈣ 法院執行異議期限是多長時間
執行異議指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4)執行復議期限擴展閱讀
依民法通則的規定,可分為以下三類:
1.一般訴訟時效期間。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2.短期訴訟時效期間。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以及「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四種情形,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
但是,這四種適用短期訴訟時效的情形,有的已被後公布的單行法修正,按新法優於舊法、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應該適用新法律的規定。
環境保護法第42條規定: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3年……即身體傷害因環境污染造成的,應適用特別法規的特殊時效;產品質量法第45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即因產品責任的賠償請求權,應適用特別法規定的2年特殊時效。
3.最長訴訟時效期間。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最長訴訟時效期間與一般和短期訴訟時效期間不同,該期間是從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即適用於「不知道或不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的「特殊主體」。那些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權利被侵害的權利人,只能適用一般時效。
㈤ 關於人民法院執行異議和復議期限
執行復議規定於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後半段: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執行異議則規定在第二百二十五條前半段: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和第二百二十七條中: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兩者的主要區別有兩個
一、適用的情形不同,執行復議是在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人民法院執行行為異議的裁定不服時向上級法院提出,而執行異議則是在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或者案外人認為法院不應該執行該執行標的時向法院提出。
二、不服的救濟途徑不同,執行復議的結果是終局的,而對執行異議的結果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或者提前執行異議之訴。
司法依據: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五條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第二百二十七條 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㈥ 行政復議 執行期限 急!
行政處來罰是有追訴時效的,一般是自兩年就可以免於處罰.但這是指沒有給予行政處罰決定的行為,而你的這種情況應該屬於行政一處罰的執行時效,而對於這個問題各個不同的行政違法違規行為是有不同的規定的,所以要具體看你的行政處罰是什麼性質的.如果可以的話就不要那點保證金了,能逃過處罰已是萬幸了.如果去要保證金而又恰好沒有過時效,到時候被強強制執行不是得不償失嗎?
㈦ 先予執行復議時間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991年4月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根據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百零六條人民法院對下列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
(二)追索勞動報酬的;
(三)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
第一百零七條人民法院裁定先予執行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或者生產經營的;
(二)被申請人有履行能力。
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申請人敗訴的,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先予執行遭受的財產損失。
第一百零八條當事人對保全或者先予執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106、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先予執行,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案件後終審判決作出前採取。先予執行應當限於當事人訴訟請求的范圍,並以當事人的生活、生產經營的急需為限。
107、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第(三)項規定的緊急情況,包括:
(1)需要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礙的;
(2)需要立即制止某項行為的;
(3)需要立即返還用於購置生產原料、生產工具貨款的;
(4)追索恢復生產、經營急需的保險理賠費的。
110、對當事人不服財產保全、先予執行裁定提出的復議申請,人民法院應及時審查。裁定正確的,通知駁回當事人的申請;裁定不當的,作出新的裁定變更或者撤銷原裁定。
111、人民法院先予執行後,依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申請人應當返還因先予執行所取得的利益的,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三條的規定。
㈧ 民事訴訟法先予執行不服申請復議有期限嗎
先予執行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五日內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最高內人民法容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七十一條
當事人對保全或者先予執行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五日內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後十日內審查。裁定正確的,駁回當事人的申請;裁定不當的,變更或者撤銷原裁定。
第一百七十二條
利害關系人對保全或者先予執行的裁定不服申請復議的,由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處理。